选择题

24.A  25.C  26.D  27.A  28.D  29.C  30.C  31.C  32. B  33.C  34.B  35.C

非选择题

39.(1)①山寨产品的出现及其对国内相同产品市场的冲击,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实质是价值规律对生产要素起调节作用;(3分)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竞争性,会出现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结果。(2分)

②很多企业加入手机生产,以及相应的无序竞争,也反映了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的弱点和缺陷;(3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波动,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以促进手机产业健康发展。(2分)

③山寨产品的大量出现也反映出我国许多企业不重视品牌的保护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1分)要加强自主创新,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3分)

(2)①材料中对山寨手机的不同观点,启示我们看问题要端正立场、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4分)不同的认识角度,也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认识客观事物。(2分)

②材料中对山寨手机价格因素及其危害的分析,启示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分)又启示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2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本题最高分值)

(3)①应该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加快和完善经济立法,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力度。(4分)

②认真履行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创造条件扶持守法企业的发展,规范市场竞争。(3分)鼓励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1分)

40.

(6)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3分)③坚持民主集中制(1分)④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分)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分)

(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符合内蒙古自治区本地的气候地形与土壤条件等实际情况,有利于生态的恢复。(3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自觉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内蒙古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改善了环境,又增加了农牧民收入。(3分)

③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们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内蒙古自治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做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分)

④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统一起来。内蒙古自治区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分)

 

 

 

 

 

哈师大附中2009年高三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C  2.D  3.B  4.A  5.B  6.A  7.B  8.D  9.B  10.B  11.A

非选择题

36.(1)A地为高原,地势平坦;(2分)

B地为高大的山脉(山河相间),地表崎岖。(2分)

   (2)水稻种植业(2分)

区位条件:①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②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③历史悠久,水稻的栽培经验丰富;④人口多,精耕细作;⑤本地饮食习惯的偏好。(每点2分,共10分。其他答案若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3)原料   市场   劳动力(每空2分,共6分)

37.(1)甲地夏(秋)季,(2分)乙地冬季。(2分)   

甲地面临太平洋,且无屏障,夏季风势力强盛;(2分)

乙地地形平坦,植被低矮稀疏,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势力强。(2分)

(2)现状:风能可开发总量大,但实际利用的很少。(2分)

意义:①有利于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②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③有利于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⑤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

40.(1)防止过度放牧并逐步退耕还草;(1分)注重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进行土地复垦工作;(1分)加大科技的投入并与国际市场接轨。(2分)

(2)接近原料产地(2分)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2分)

(3)地形:A为(内蒙古)高原,B为(东北)平原;(4分)

        气候:A为温带大陆气候,B为温带季风气候;(4分)

        植被:A为温带草原,B为温带森林。(4分)

 

 

 

 

200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2.C  13.B  14.A  15.A  16.C  17.A  18.C  19.C  20.A  21.D  22.A  23.D

非选择题

38.(1)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合理;(2分)科举制度保障了政府选拔人才;(2分)手工业发达;(2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对先进。(2分)

(2)变化:从崇尚专制到崇尚民主(或从崇尚人治社会到崇尚法治社会)。(4分)

     根本差异:中国:古代文明(农业文明);(2分)西方:近代文明(工业文明)(2分)

(3)变化:从改革到革命。(2分)进步性:避免了腐败现象,(2分)如议员华而不实、任人唯亲等弊端。(具体现象二取一,2分)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或工业文明不发达);(三选一,共2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或专制政体没被彻底根除);(2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或民主思想影响有限)。(2分)

(4)人类政治文明是在全球各国相互学习中不断完善的(或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与材料相关的规律性认识即可,共2分)

40.(4)政权:匈奴政权;突厥政权;回鹘政权。(任选其二即得2分)

相同政策:战争政策;(2分)

友好和平政策(或具体描述为和亲政策、册封政策、设机构管理均可); (2分)

积极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化;促进了这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严守北疆大门,抵御外来侵略;(五取三,各2分,总分不超过6分)

(5)经济政策:土地改革;(2分)改革开放;(2分)发展乡镇企业;(2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