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200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语  文  试  卷

命题:饶礼喜 黄凯民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觎(jì)  渊(sǒu)  闭门(?ēn?)  卷浩繁(chì)

B.吝(qiān)  素(tú)  水艇(qiǎn)  追根源(sù)

C.唤(zhào)  架(kuàn?)  一雨(chán?)  畏不前(xǐ)

 D.热(mèn)  强(jué)  唱主(jué)  力能鼎(gāng)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家具  震撼  穿流不息

B.缔造  撕打  座落  委曲求全

C.焦躁  昏聩  赝品  甘败下风

D.影碟  闲暇  果腹  计日程功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有的领导干部总喜欢外出学习取经,但他们并未真正脚踏实地地去考察去研究,这如同披沙拣金,毫无收获。

B.乐贫甘贱的李桂林、陆建芬,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C.光绪年间,“沪上梨园甲天下”,上海的戏曲舞台与北京成南北掎角之势

D.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完全符合有关国际法的规定,同时也是我国明哲保身之举,因为那里常年有大量商船驶过。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过了一些天,年轻的记者朋友们很挂念吴庆恒老人,经过了辗转打听,终于知道了老人的家,等走过弯弯曲曲的巷子,看到的却是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

B.公婆饼因其突出民族风味和特殊制作工艺,深受人们喜爱,被评为恩施地区十大名小吃。

C.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接触台湾同胞。

D.穿过2008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一年,我们由衷地从心底里发出一个声音:“中国加油!”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6.下列关于“古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简书、帛书、纸书构成中国藏量极大的书群,为中华文化提供了根本立足点。

  B.我国古籍的装订形式主要有卷轴、方册、鱼鳞、蝴蝶、包背、线装、平装、骑马装订和活页裱头装。

  C.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包罗万象,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华子孙应有责任继承与保护它。

  D.保护古籍共有三条渠道,即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加强流通。

试题详情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所说的古籍藏量,就是收书10254种172860卷图书的《四库全书》,它涵盖了清乾隆以前的各种著作。

  B.传抄、刻印和再造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古籍再生性保护的几种措施。

C.古籍流通主要有两种途径:以前是文人间的借抄交换,现在是市场上的买卖调剂。

  D.古籍从业人员应进一步了解古籍,研究古籍,保护好古籍,发掘其蕴藏,为传统文化提供研究依据和创造古籍新著,为古籍扩量尽力。

试题详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9.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外患也             捍:捍卫

  B.毋城坏,毋独斯畏      俾:使

  C.君其之  图:考虑

  D.亲之以德,皆股肱也      股肱:辅佐的人

试题详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辅之  皆好词而赋见称

B.彼愚者不然      手其身也,耻师焉

C.必不可,君图之      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试题详情

  0.汝丧宗室        死有知,其几何离

试题详情

11.下面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证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一组是

    ①使其粲然条理以为荣观 ②汝取一支箭折之 ③单者易折,众者难摧 ④弃其九族,远其兄弟 ⑤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⑥亲之以德,皆股肱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试题详情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说人类团结的重要性,接着又用树木枝叶与根干的关系进行形象的论证。

    B.吐谷浑阿豺在临死时以折箭为喻,意在告诫慕利延等保住自己祖业的重要性。

    C.古代的贤德之人知道仅仅自己本宗族的力量太单薄,所以又用甥舅关系、婚姻关系来做辅助。即使如此,仍觉不够,所以又爱护百姓,让百姓来做自己的保护。

    D.本文说理清楚,论据充分,言辞恳切,正反阐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 (共114分)

试题详情

四、(24分)

13.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苟非群聚以御外患,则反为异类食矣。(4分)

译文: 

 

(2)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3分)

译文: 

 

  (3)如是则其身安若泰山,寿如箕翼,他人安得而侮之哉!(3分)

译文: 

 

试题详情

16.作者为什么说“我感到欣慰,又感到惋惜”?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试题详情

1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 

 

 

 

试题详情

18.文章末尾关于茶叶树的描写有何特点?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

答: 

 

 

 

试题详情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运用从容散淡的语言,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作者清苦而快乐的童年,表达了对阔别30年的故乡的思念之情。

 B.故乡标志性的风景就是茶叶树,这种树四季常青,春天萌芽,冬天开花,能散发苦涩的清香,可结出造型优美的果实,因而作者时常怀念它。

C.文中用“我”采茶叶时的笨手笨脚反衬“母亲”的心灵手巧,又用“母亲”放弃手工制茶的手艺,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D.“茶可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这两句诗在文中旨在说明故乡的村民有着人生的高远境界。

E.文章表面上写的是对故乡茶叶树的怀念之情,实际上表达了对手工制茶这种工艺失传的深刻反思和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感喟。

六、(9分)

试题详情

21.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续写下面的语段。(5分)

某些商家在广告中对用户作出承诺,但往往不能兑现,国家有关法规将对此进行严厉处罚。因此,承诺不是水面上的浮萍,轻盈、自在,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蚌磨砺出的结晶,也是蚌的荣耀;承诺不是            ,承诺如同            

七、作文(60分)

试题详情

1.C(A帙,zhì;B潜,qián;D闷,mēn)

2.D(A穿―川;B撕―厮,座―坐;C败―拜)

3.B(A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挑选精华。B乐贫甘贱:乐于贫困的生活,甘于卑贱的地位。C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D明哲保身:原指明达事理、洞见时势的人,善于择安避危,保全自身。后亦指为了个人得失而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

4.C(A搭配不当,“看到……消息”应改为“听到……消息”或“得到……消息”。B不合逻辑,应在句子末尾加上“之一”。D成分赘余,“由衷地”与“从心底里”意思重复了,任删其一)

5.C(A为了区分大小层次,“省会城市”“交通枢纽”“瓷器之都”后面的逗号均应改为分号。B将冒号改为句号。D句号应移到引号后面去)

6.C(A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中国的最早图书――简书,为中华文化提供了根本立足点”。B增添信息,“平装、骑马装订和活页裱头装”分别是现代书籍、杂志和票据、信笺等的装订方法。D“保护古籍共有三条渠道”错,原文说的是“主要有三条渠道”)

7.D(A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四库全书》……几乎涵盖了清乾隆以前,尤其是元代以前的各种主要著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古籍藏量”。B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历史上是传抄、刻印,而当代则是再造”。C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古籍的流通,历来靠两种途径:一是读书人之间通过借抄交换,有无相通;另一途径是通过市场”)

8.D(“只读清人有关著作即可”的说法绝对)

9.A(捍,抵御)

10.B(A连词,“用来”/介词,“凭借”。B均表转折,“却”。C副词,表祈使语气/代词,“自己”。D代词,“你的”/连词,“如果”)

11.D(①是作者所反对的,②是吐谷浑阿豺让母弟慕利延做个游戏,④是愚者的行为;③⑤⑥都能证明“团结就是力量”的观点)

12.B(举吐谷浑阿豺的例子是要说明宗族互相保护才能够强大的道理)

13.(1)如果大家不团结起来抵御外患,就会反被其他动物吞食。(4分。得分点:“苟”“异类”各1分,被动句1分,句意通顺1分)

  (2)那戎狄人,尚且知道宗族互相保护才能够强大的道理,何况我们中原内地的人呢?(3分。得分点:“犹”1分,判断句1分,句意通顺1分)

  (3)如果能够这样,那么自己就会安稳如泰山,长寿如星辰,别人怎么能够侮辱你呢!(3分。得分点:“如是”“安得”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人的爪牙再锋利,也比不上虎豹;力量再强大,也比不上熊罴;跑得再快,也比不上麋鹿;飞得再高,也不及燕雀。如果大家不团结起来抵御外患,就会反被其他动物吞食。因此有贤德的人用礼法来教导人们,告诉人们父子兄弟应该相亲相爱。一个人如果爱戴他的父亲,就同样会爱他的兄弟;热爱他的祖宗,就同样会爱他的宗族。人与自己家族的关系,就如同枝叶依附于根干,手脚长在身体上,不可分离。哪里只是为了清楚明白和秩序井然以达到表面上的繁荣景象呢?实在是希望互相保护,抵御外敌啊。

吐谷浑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他患病快死的时候对儿子们说:“你们各拿一支箭给我,我要玩个游戏。”一会儿对母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来折断它。”慕利延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去拿十九支箭来,将其折断。”慕利延却不能折断。这时阿豺对儿子们说:“你们知道吗?一支箭很容易折断,众多的箭在一起,就难以折断。只要你们戮力同心,国家就可以稳固。”说完就死了。那戎狄人,尚且知道宗族互相保护才能够强大的道理,何况我们中原内地的人呢?

古代的贤德之人知道仅仅自己本宗族的人力量太单薄,所以又用甥舅关系、婚姻关系来做为辅助。即便如此,仍担心它不够,所以又爱护和抚育百姓,让百姓来做为自己的护卫。所以说,爱护自己的亲戚,是用来爱护自己的;爱护天下的民众,是用来爱护自己的亲戚的。如果能够这样,那么自己就会安稳如泰山,长寿如星辰,别人怎么能够侮辱你呢!所以,自古以来的圣贤之人,都是先亲近自己的本族远亲,然后能够施加到他人身上。那些愚蠢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抛弃九族,疏远与自己的兄弟们的关系,想用这种方法来自己独占利益。却不知道你一旦孤立无援,别人就会来戕害你,最终能得到什么利益呢?从前,周厉王抛弃九族,当时的人们写诗来讽刺他:“君王广施仁德国家才会安宁啊,宗族子弟是王室的坚强护卫。不要损坏自己的护卫啊,不要独任其力。如果什么事都自己独断专行,这样实在是太可怕了!”

宋昭公将要去掉群公子,乐豫说:“不能这样做,整个公族好比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去掉这些枝叶,那么公室这个树根就没有庇护了。连葛?这种植物都懂得去庇护它的根,所以君子都用葛?来比喻做人的道理,而况君呢?这就是谚语所说的‘受到它的保护却任由别人用斧子砍掉它’,这肯定不行,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对待本家公族,应当用仁德来亲近他们,这样他们就都会成为你的强有力的辅佐。天下有谁敢对你有贰心呢?为什么要去掉他们呢?”昭公不听乐豫的话,果然导致了国家的大乱。

华亥想取代他的兄长合比成为右师,便到平公那里去说合比的坏话,让平公把合比赶走。左师说:“你这个华亥呀,早晚必定要灭亡!你削弱你的同宗本族,对别人会怎么样呢?别人又会对你怎么样呢?”过了不久,华亥果然死了。

14.(1)“笑”字运用非常巧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以人的情感。黄花笑关山客在家人团聚齐登高的重阳日却独自在异乡登高,此句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反映了他一种无可奈何远涉关山离乡在外的孤寂心情,以“轻松”笔调巧妙地写思乡怀亲之情。(3分)

  (2)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前两句先是以细腻的描写点出了重阳节的景象,“细雨”、“阴云”、“寒塘”、“夕阳”、“飞阁”,境界迷茫却不尽孤寂;后两句写异乡登高满目黄花,让人生出淡淡的乡愁,至此景与情交融为一体。(3分)

15.(1)马致远 列夫?托尔斯泰(或:托尔斯泰) (2)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4)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 (5)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6.欣慰的是:母亲不用再那么辛苦操劳了,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了;时代进步了,社会物质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3分)惋惜的是:代表着人们勤劳智慧的手工制茶的技艺在故乡永远失传了。(3分)

17.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2分)第①段总写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茶叶树的怀念。第②―⑥段分写:其中②③④段主要写儿时与母亲一起去采摘茶叶的往事;第⑤段写母亲手工制作茶叶的情形;第⑥段补写有关茶叶的其他事情。⑦⑧两段结束回忆,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抒发忧思。(4分)

18.(1)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茶叶树的清香美丽和勃勃生机。(3分)

  (2)作用:呼应开头,照应标题,收束全文,深化主题。(2分,写到两点即可)

19.C、E(A文中没有具体描写作者快乐的童年。B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田塍上的一排排茶叶树……成为故乡一种标志性的风景”;另外,作者时常怀念故乡的茶叶树的原因分析也比较单一而浅薄,应该有更深层的因素。D理解错误,文中引用那两句诗是想说明村民们并非有着人生的高远境界,却淡忘了那些曾经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的茶叶树)(4分,各1分)

20.第④句中的“鲇鱼”与其他三项的“鲇鱼”含义不同(1分)。①②③句中的“鲇鱼”意思基本相同,指的是“外来的竞争者”,指代生机勃勃、充满新鲜气息的良性竞争对手(2分);第④句中的“鲇鱼”则是愚蠢而贪婪的代名词(1分)。

21.示例:蓝天上的白云(1分) 逍遥 飘逸(1分) 烛光(1分) 它的光彩是烛燃烧的结果(1分) 也是烛的骄傲(1分)

22.参照200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本题为命题作文。审题时可从“寻找”的对象上做文章,如寻找友谊、亲情,寻找目标、理想、信念,寻找自我,等等。可表现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和珍惜,也可表达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文体上可选择考生自己最擅长的来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均可。其他文体的,可视表达效果酌情给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评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