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于

河南省实验中学08-09学年度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号写在答案卷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答案(包括选择题),务必写在答案卷上,否则无效。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bié)进  鬼(shì)的  搭(shān)  (jǐng)项  (liàng)踉跄跄

B.(sǒng)然  笑嬉(xī)  (zhú)舻   (zuò)薄   赶赶咐(sū)

C.枕(jiè)  (dǎi)老鼠  窈(tiǎo)  (jiá)袄   面面相(qù)

D.(lí)妇   (ào)口令   (kēng)害   (fú)游   (shī)酒临江

试题详情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3G时代已经到来,这让手机市场的环境突变,一方面,手机市场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下滑,消费者心理变得更加难以       

(2)各地要全力做好防治农业病虫害的工作。选择抗病品种,清除茬子、秸杆,减少      ,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合理施肥,同时注意加强田间管理。

(3)真正的运动员绝对不会故意干扰对手,也不会     对手水平的发挥。

(4)自比王莽的陈水扁,最近又       苏东坡的词来描述心情,除了证明他的“不学有术”,也显现他做秀的毛病至今不改,令人实在啼笑皆非。

A.捉摸    病原    妨碍    篡改          B.琢磨    病源    妨害    窜改

C.琢磨    病原    妨害    篡改          D.捉摸    病源    妨碍    窜改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正月初一在台北木栅动物园正式与游客见面,台北市十室九空,纷纷涌向动物园,一睹熊猫风采。

B.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举重若轻,中美之间也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贸合作格局,可以说,中美双方在很多领域的合作已经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C.美华人团体声援追讨圆明园流失文物,同时促请中国政府假以辞色地与法国政府交涉,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D.中央有关部门派出的调研组调研题目非常丰富,从社会分配到福利制度,从民间组织到劳资关系……可谓包罗万象。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5.下列对“东方数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划线的“东方数学”与末段划线的“东方数学”是同一个概念。

B.东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所走的道路与现代欧美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C.东方数学着重计算,重视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是一种处理抽象事物的“组合数学”。

D.东方数学以问题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而西方数学以公理位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

试题详情

6.对第一段划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东方的古代数学切合计算机使用,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B.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符合计算机时代的要求,所以也是计算机时代最现代化的数学。

C.中国数学既是历史最悠久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D.中国古代首创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的组合数学,符合计算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要求,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试题详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           就:到任。

B.诏书切。                       让:责备。

C.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D.所犯无状,暴贤者。             干:干预。

试题详情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咨乃病去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B.敦煌曹皓      其余奴婢,并守汝丧              

C.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宦者所诛       天下笑

D.使饰巾出入,请讲议        而吾汝之所共适

试题详情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试题详情

四、古诗文翻译、鉴赏、名句背诵(26分)

11.翻译下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1)                                                                       

(2)                                                                      

试题详情

14.文章开头说“残雪不甘沦落”,如何理解“不甘沦落”一词的含义?(4分)

答:                                                               

试题详情

15.(1)“残雪”和“春天”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

答:                                                               

(2)文章多次写到“春天已经来临”、“春光就在眼前”,但人们却“不相信”、“不承认”,为什么?(4分)

答:                                                                    

试题详情

16.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春天的到来?以其中一种为例分析其作用。(4分)

答:                                                                     

试题详情

17.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断想”的脉络。(6分)

答:                                                                     

六、语言表达(12分)

试题详情

18、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个字。(4分)

据有关部门对北京汉白玉石雕的实地调查:位于北京远郊明十三陵的石雕,大部分浮雕花纹仍较清晰,普遍有地衣覆盖;而位于市区的明清故宫的石雕,普遍受到严重腐蚀,有的已面目全非。从1925年拍摄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故宫石雕虽已有几百年历史,但浮雕花纹还很清晰,多覆盖有地衣;而相隔仅80年,现在的花纹却变得模糊了,见不到地衣,有的栏杆柱的顶部花纹已几乎被蚀平。

试题详情

19、“到哪儿去买休闲服?”为了这个问题,记者选取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四个城市,在各自的主要商业街,随机抽取了不同消费层次的400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比较后,可以归纳出哪两点结论?(每点结论不超过40个字)(4分)

年收入

(万元)

试题详情

<0.8

 

试题详情

0.8―1.5

试题详情

1.5―2

2―3

>3

专卖店

试题详情

49.91?

试题详情

49.91?

试题详情

52.34?

试题详情

52.82?

试题详情

52.20?

外资或合资店

试题详情

5.99?

试题详情

12.16?

试题详情

13.06?

试题详情

17.86?

试题详情

23.90?

私营服装店

试题详情

21.51?

试题详情

15.24?

试题详情

14.96?

试题详情

14.66?

试题详情

10.66?

答:(1):                                                          

     (2):                                                           

试题详情

20、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采 莲 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怦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镜头四:                                                                                             

七、作文(60分)

试题详情

一、(12分)

1、C

试题详情

2.D(A.捉摸:摸索;揣测,多用于否定句中。琢磨:思考;研究。这里用“捉摸”。 B病源:发生疾病的根源。病原:病因。C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妨害:有害于。 D.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原文或歪曲原意;窜改:改动,删改)

试题详情

3、答案D(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A项中“十室九空”是指残酷搜刮、严重灾祸造成的贫困、流寓或死亡的凄凉景象,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B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应改为“举足轻重”。C假以辞色: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试题详情

4.B(A、句式杂糅,改为“原因是……”或“由……引起的” ;C、成分残缺,在“将记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前加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D、“能否获益”与“是否”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 分)

5.D(考查词语理解。A不是“同一概念”:“东方数学”指中国古代的数学,“东方的数学”指未来的东方数学。B“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错误,且原文中没有这“所走的道路”的信息。C把“抽象事物”改为“有限事物”。)

试题详情

6.B(考查句子理解。A“东方的古代数学”扩大了范围,它包括“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应改为“中国的古代数学”。C原文中没有“历史悠久的数学”信息。D“符合计算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要求”,文中无此信息)

试题详情

7.C(考查信息筛选。A“中国数学与欧美的数学”,原文有时间限制,应为“中国的古代数学与现代欧美的数学”,B“来源于”说法不当。D“西方”为“东方”)

试题详情

三、(26分)

8.D(干:冒犯)  9.C(A谢①动词,告辞 ②动词,道歉  B令①名词,县令  ②动词,让,使  D与①动词,参与  ②连词,和  C两个“为”“均为介词,表被动,被”)

试题详情

10.C(是为了表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的崇高威望)

参考译文: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荐为孝廉,他都不到任。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幅巾为首饰,请他参与讲论经典。被举荐做高官,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 。后因病被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不种田糊口。

盗贼曾经夜晚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母亲,于是先到门外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休养,家中贫困,无隔宿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请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礼了,真不该侵扰贤良。”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送东西给他们,但没有赶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朝廷征召他做议郎,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

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上任时,途径荥阳,县令敦煌人曹皓,是赵咨过去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候,赵咨却不停留。曹皓送他到长亭,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不能赶上,对主薄说:“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丢弃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之后,辞职回家。赵咨就是这样被当时的人所看重。

赵咨做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领取奉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征拜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诉他的旧吏朱祗、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用黄土垫底,想使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不要听任子孙改变计划。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儿子赵胤不忍心父亲的尸体与黄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朱祗、萧建让领会赵咨的临终遗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为明达之人。

四(26分)

试题详情

11、 【参考译文】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在处理案件时犯了错,误杀了人,就自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了死罪。晋文公说:“官员有贵贱之分,刑罚也有轻重的不同。(这件事是)下属有过错,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做的官最大,没有跟下属推让职位;接受的俸禄最多,没有跟下属分享利益。现在(我)判案有错,误杀了人,却把罪过推卸在下属身上,(这种做法我)没有听说过。”推辞不接受(晋文公)的意见。文公说:“你自己认为自己有罪,(按照这样的说法)(难道)我(不是)也有罪了吗?”李离说:“法官有制度,(因为自己的)过错使人受刑罚的,(自己)就要受(相应的)刑罚,(因为自己的)过错使人受死的,(自己)就要受死。君您因为我能够处理隐蔽的事情决定疑难的问题,所以任命(我)为法官。现在(我)判案有错,误杀了人,这种罪过应当判死罪。”于是推辞不接受(晋文公)的意见,用剑自杀。

试题详情

12、(1)“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试题详情

(2)这首诗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13、(略)

 

五、(22分)

试题详情

14.(4分)

(2分)“不甘沦落”的意思是不甘心沉沦、堕落。(2分)这里是反话正说,表达了“丑恶势力不甘心退隐但终摆脱不了败亡命运”的讽刺轻蔑。

试题详情

15.(8分)

(1)(4分)残雪象征着恶势力和陈腐观念的残余。春天象征着思想的解冻和美好的新生活。

(2)(4分)(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作答)残雪不甘沦落,还积得老深,散发出令人战栗的寒气;长夜里人们习惯于在苦寒和无望中生活,以致到了冰消春暖的时光,对于时序的迁流竟还有人木然不敢置信;在那背着阳光的角落,还积得很厚,发出咄咄逼人的余威;坚冰毕竟太厚,最初的春色毕竟还不够浓艳,现实并无点化而成的奇迹。

试题详情

16.(4分)

排比、比喻。“春天从天外轻盈……美丽的色彩”,赞美春天的美丽,抒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我想要用自己的……树在昆仑之巅。”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春天到来的喜悦。(修辞手法答出2个即可,每个1分;修辞手法的作用2分。)

试题详情

17.(6分)

先写残雪不甘逝去,还有余威,有些人不相信春光来临;再写残雪正在崩溃,无法扼杀大地的生机;最后写在人们对春天初来的欢迎和喜悦中,残雪终将化尽消失。(每点2分)

 

六、语言表达(12分)

试题详情

18、北京市区汉白玉石雕受腐蚀的程度比市郊严重;受腐蚀的速度近80年明显加快。(从程度和速度两方面作答,每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35个字扣1分)

试题详情

19、(1)各消费层次均有约半数消费者选择专卖店。(2分)(字数不合要求扣1分)

   (2)随着收入增长,选择外资或合资店的比例递增,而选择私营店的比例递减。(2分)(字数不合要求扣1分)

试题详情

20、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嬉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一要按诗意来设计场景,人物言行要体现主人公的心灵世界,要符合人物形象的身份、性格,想象要合理。二要突出描写诗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要具有表演性。字数不合要求扣1分)

试题详情

21、一类立意:要准确、全面地看待自己,不盲目羡慕他人;要善于发现、培养、发挥自己的优势;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要因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全盘否定自己;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良好的基础,还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做一头善于坚持的“骆驼”;克服自卑才能取得成功(要扣住材料中明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来谈自卑,不能空泛地谈自卑和克服自卑)。

二类立意:做事要有耐心和毅力,贵在坚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不懈方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类立意:做人不能骄傲;学习不能一味刻苦、死学;家长的鼓励能促进孩子的学习;父爱的伟大或用心良苦;做人心态要淡泊,不要去和别人争名夺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