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11月联考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08.11.21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陈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陈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得0分。

1.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分子了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B.温度升高,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越大

D.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陈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2.在用α粒子轰击氩核(4018Ar)时,生成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这个新核共有

A.19个质子和44个中子

B.20个质子和23个中子

C.43个质子和20个中子

D.44个质子和19个中子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3.水平放置的弹性长绳上有一系列均匀分布的质点1、2、3……,先使质点1沿着竖直方向作简谐运动,振动将沿绳向右传播,从质点1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的时刻开始计时,当振动传播到质点13时,质点1恰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此时质点10的加速度

试题详情

A.为零

B.为最大值

C.方向竖直向上

D.方向竖直向下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4.如图所示,一段直导线长L=1m,其中通有I=1A的恒定电流,将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受到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大小为F=1N的磁场力作用,据此

A.能确定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B.能确定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能确定它的大小

C.能确定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能确定它的方向

D.不能确定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但它的方向在纸面内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5.交流电源电压u=20sin100πt(V),电路中电阻R=10Ω,若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则图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A.A,20V                                                   B.2A,20V

C.2A,10V                                                 D.A,10V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6.右图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参照物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数直线运动

B.t=0时,甲、乙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在0~t2内,乙的平均速率大于甲的平均速率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7.如图,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列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B.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C.在推导匀变数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8.一只小船在流速为3m/s的河中航行,相对于水的速度大小为5m/s,则船相对于河岸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试题详情

A.0.6m/s                      B.4m/s                       C.5m/s                       D.15m/s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9.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嫦娥一号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当地球对它的引力和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时,它距地心的距离与距月心的距离之比为

A.1/9                           B.9/1                         C.1/27                       D.27/1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10.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2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tanθ=             B.tanθ=          C.tanθ=2μ1-μ2         D.tanθ=2μ2-μ1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11.如图所示,在真空区域Ⅰ、Ⅱ中存在两个匀强电场,其电场线方向竖直向下,在区域Ⅰ中有一个带负电的粒子沿电场线以速度v0匀速下落,并进入区域Ⅱ(电场范围足够大)。能描述粒子在两个电场中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以v0方向为正方向)

试题详情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12.如图所示,红色细光束a射到折射率为的透明球表面,入射角为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从球面射出的光线为b,则入射光线a与出射光线b之间的夹角α为

A.30°                    B.45°                 C.60°                 D.75°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2分)

试题详情

二、本题7小题,共7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得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6分)图甲中游标卡尺示数为­­­­­­­__________c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示数为__________mm。

试题详情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14.(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试题详情

(1)实验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输出电压为220V,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____

(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纸带上1至9点均为连续的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试题详情

(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写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量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15.(10分)如图所示,R1、R2、R3是三个阻值均等于2Ω的电阻,当S1、S2均闭合时,电压表(内阻很大)的示数为1.0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8V。求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

(1)求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

(2)若要使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电路中还需要串联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

(提示: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势等于各个电池电动势之和,串联电池组的内阻等于各个电池内阻之和。)

试题详情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16.(11分)如图所示,一条细绳绕过固定在车厢顶部的光滑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系着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体,且m1>m2,重力加速度为g。若车厢在水平地面上以加速度a向右匀加速运动时,m1、m2均相对于车厢地板静止不动,求:

(1)绳的拉力多大?

(2)地板与m1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多大?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7.(11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圆轨道在B点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在水平直轨道上某点A放一小球,给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若小球恰好能经过最高点C后,若回原出发点A(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2)AB之间的距离。

试题详情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18.(11分)物体甲从离地面高度h处自由下落,同时在它正下方的地面上有一物体乙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均看作质点。

(1)要使两物体在空中相碰,乙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2)要使乙在下落过程中与甲相碰,v0应满足什么条件?

 

 

 

 

 

陈克斌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试题详情

19.(13分)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长为L=1m、质量为m1=0.5kg的木板A,一质量为m2=1kg的小物体B以初速度v0=4m/s滑上A的上表面,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m/s2

(1)当B刚从A上滑落时,A、B的速度分别是多大?

(2)为使B不从木板A的右端滑落,当B滑上A时,在A的右端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求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