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考试时间:2008年11月14日上午:9:00――11:30

命题学校:武汉二中  武钢三中  武汉三中                                  命题教师:刘胜明  刘道新  胡玉

14、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它的质量为1.24吨,若其增为2.48吨,则轨道半径将变为原来的2倍

B.它的运动速度比“神舟七号”飞船的运行速度小

C.它可以通过北京的正上方,所以我们能用它来转播电视

D.已知它距地面上高度约为地球半径5.6倍,所以其向心加速度约为其下方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1/43

 

15、分子间除碰撞外没有其他相互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现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它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当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时,则

A.气体对外界做功                                        B.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C.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

 

16、如图所示为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绳上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质点M的平衡位置为x = 0.2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两列波发生干涉现象,且质点M的振动始终加强

B.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过甲波周期,M将位于波峰

C.甲波的速度v1与乙波的速度v2一样大

D.因波的周期未知,故两列波波速的大小无法比较

      

17、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一小工件轻轻放到传送带上,它将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时间后才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工件的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这相对滑动过程中

A.传送带对工件做的功为mv2                      B.产生的内能为mv2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2               D.传送带作用于工件的冲量等于mv

 

18、如图所示的代理如可将声音幸好转化为电信号。该电路中右侧金属板b固定不动,左侧是能在声波驱动下沿着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a、b构成了一个电容器,且通过导线与稳压电源正、负极相接。若声源S做简谐振动,则

A.a振动过程中,a、b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B.a振动过程中,b板所带的电量不变

C.a向右的位移最大时,a、b板过程的电容器的电容最大

D.a振动过程中,电流计G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

 

19、有一静电场,其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U随坐标x的改变而变化,变化的图线如左图所示,则右图中正确表示该静电场的场强E随x变化的图线是(设场强沿x轴正方向时取正值)

 

20、如图所示,重球A放在光滑的斜面体B上,A、B质量相等,在力F的作用下,B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缓慢移动了一段距离,使A球相对于最低点C升高了h,若突然撤去外力F,则

A.A球以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

B.A球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C.在B离开A之前,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A、B相互作用的冲量大小相等

 

21、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一正点电荷Q,另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滑块(可看作点电荷)从a点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Q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减为零。一直a、b间距离为s,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Q的库仑力有可能大于滑动摩擦力

B.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中间时刻,速度的大小小于

C.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D.Q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 =

 

 

 

22、(17分)

(Ⅰ)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摆线的长度为l0、摆球的直径为d,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____________。

 

 

 

(Ⅱ)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一端固定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桌沿上,利用钩码通过细线水平拉木块,让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下的木块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纸带上记录的第一点,A、B、C是该同学在纸带上所取的计数点,图乙所标明的数据为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f = 50Hz。(以下的计算结果均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木块的速度为vB = ____________m/s;木块移动的加速度a = _________m/s2

(2)接着,该同学利用天平分别测出钩码的质量m = 0.10kg和木块的质量M = 0.40kg,根据给出的与已经算出的数据,该同学计算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请写出最后的结果(忽略滑轮的阻力,取g = 10m/s2)。μ = ________。

 

23、(14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B,右端固定一个砂箱,砂箱左侧连着一水平轻弹簧,小车和砂箱(包含沙的质量)的总质量为M,车上放有一物块A,质量也是M。物块A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物块A与车面间摩擦不计。车匀速运动时,距砂面H高处有一质量为m(m = M)的泥球只有下落,恰好落在砂箱中。求: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4、(19分)

物体A的质量m = 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 0.5kg的平板车B上,,平板车长为L = 1m。某时刻A以v0 = 4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的上表面,在A滑上平板车B的同时,给平板车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试求:

(1)若F = 5N,物体A在平板车上运动时平板车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

(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平板车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5、(22分)

如图所示,长为L的绝缘细线,一端悬于O点,另一端连接带电量为―q的金属小球A,置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球所受的电场力是其重力的倍,电场范围足够大,在距点为L的正下方有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B置于光滑绝缘水平桌面的最左端,桌面离地距离为H,现将细线向右水平拉直后从静止开始释放A球。

(1)求A球与B球碰撞前的速度?(小球体积可忽略不计)

(2)若(2 + )L = 0.1m,H = 0.6m。则B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不计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及小球间库仑力的作用)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考试时间:2008年11月14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

14、BD  15、BC  16、AC  17、AB  18、C  19、A   20、ABD   21、BD

二、非选择题

22、 (17分)(Ⅰ)  (5分)

(Ⅱ)(1)0.78 (3分)  0.39 (3分)     (2) 0.20     (6分)

 

23、(14分)

解:在m落在砂箱砂里的过程中,车及砂、泥球组成的系统的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

    ①         (2分)

                        得:                (1分)

此时物块A继续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与轻弹簧相碰,以物块A、弹簧、车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动量守恒,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达最大弹性势能E­p­时,整个系统的速度为v2

则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有:

     ②                      (3分)

    ③      (3分)

由②式解得:                                (2分)

    由③式解得:                            (3分)    

(其他解法正确的酌情给分。)

 

24、(19分)

解:(1)物体A滑上平板车B以后,物体作匀减速运动,平板车作匀加速运动,两者速度相同时,物体A在平板车上相对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最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A有:µmg =maA  得aA=µg=2 m/s2           (1分)

对平板车B有:           ①

得:aB=14 m/s2                   (1分)       

两者速度相同时,有    得:t=0.25s             (2分)      

此过程:A滑行距离: m               (1分)

B滑行距离: m                     (1分)

此时物体A相对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最大:△s= SA- SB=0.5m    (1分)                        

 

(2)物体A不从车右端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

则:………②            (2分)

           又: ……………③             (2分)

由② ③式,可得:aB=6  m/s2                  (2分)

代入①式得: F=M aB―µmg=1 N             (1分)                         

若F<1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小车B的右端滑落。

 

当F较大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

即有:F=(M+m)am,      (2分)

µm1g =m1am         (1分)

          解之得:F=3N                 (1分)

若F大于3N,A就会从小车B的左端滑下。

综上:力F应满足的条件是: 1N≤F≤3N  (1分)

(其他解法正确的给分。)

 

25、(22分)

解:(1)如图所示,金属球A由a到b过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0时突然绷紧。

     由题意   

故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

由动能定理得  ,   (2分)

求得:;             (2分)

 

在b点细绳突然绷紧时,小球只剩下切向速度;

 

          (2分)

 

球A由b到c过程中,细绳的拉力对A球不做功,

 

由动能定理得

                      (2分)

 

  解之得:               (3分)

(2)A球与B球碰撞动量守恒和机械能不损失有:

解得 = 1 m/s(即A、B球交换速度);(3分)

A球与B球接触过程电荷量守恒有;                (1分)

B球由碰后到落地过程中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1)

 =                (2分)

水平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1分)

所以                     (2分)

则B球落地速度是         (1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