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博达学校2009届高三小学期测试题

物  理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王正来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填于答题栏或相应空白处;

2.       卷面要求整洁;否这扣分;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    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全选正确得满分,选部分得2分,选错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一个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D、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2、某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则

    A、向后,向前    B、向前,向后

C、向前,向前    D、向后,向后  

3、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3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D、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4、如图一根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竖直的直杆上,绳上用一光滑的挂钩悬一重物,AO段中张力大小为T1,BO段张力大小为T2,现将右杆绳的固定端由B缓慢移到B′点的过程中,关于两绳中张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为

    A.T1变大,T2减小    B、T1减小,T2变大

    C、T1、T2均变大     D、T1、T2均不变                 

5、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10N,Fc=15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和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则

   

    A、f1=5N、f2=0、f3=5N;    B、f1=10N、f2=15、f3=0;

    C、f1=0、f2=10N、f3=5N;   D、f1=0、f2=10N、f3=15N.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Mg+mg  B、Mg+2mg  C、Mg+mg(sinα+sinβ)    D、Mg+mg(cosα+cosβ)

 

7、两个共点力F1、F2互相垂直,其合力为F,F1与F间的夹角为α,F2与F间的夹角为β,如图所示.若保持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而改变F1时,对于F2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保持α不变而减小F1,则β变小,F2变大

    B、若保持α不变而减小F1,则β变大,F2变小

    C、若保持F1的大小不变而减小α,则β变大,F2变大

    D、若保持F1的大小不变而减小α,则β变小,F2变小

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m3的小物块A、B、C用两根自然长度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小物块A、B、C可视为质点,A、C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

   

9、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D、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10、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用轻质弹簧秤连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在A、B上分别同时施以水平力F1和F2,且F1>F2,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A、F1-F2    B、F1+F2

    C、    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  实验填空题

11、(6分)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

   

    则上表分析可知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两次是相同的

12.(3分)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若测某一分力时,弹簧秤的外壳与接触面

发生了摩擦,由于这种操作,对实验结果_____影响。(填“有”或“无”)

13.(8分)如图所示:木质轨道(其倾斜部分与水平部分能平滑连接,水平部分足够长)、小铁块、两枚图钉、一条细线、一个量角器,用上述器材测定小铁块与木质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实验步骤是:                              (1)将小铁块从_______                                      _____;(2)用图钉把细线__________                                    __;(3)用量角器测量________                                    ____;(4)动摩擦因数表示为μ=______                             ______。

三.计算题

1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重40N的物体,受到F1=12N和F2=6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2,求:

(1).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2).若将F1撤去后,物体受到摩擦力多大?

(3).若只将F2撤去后,物体受到摩擦力又是多大?        

 

 

 

 

 

 

 

15. 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放置在倾角为300的粗略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k = 103N/m的轻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端放置滑块A后,弹簧缩短为8cm,现用一弹簧秤沿斜面向上拉滑块A,若滑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5N,求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求弹簧秤的可能读数.

 

 

 

 

 

 

 

16.长为l的绳子,一端拴着一个半径为r,重力为G的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的A点,如图所示,试求绳中的张力大小。

 

 

 

 

 

 

17.如图所示,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两个人一推一拉物体匀速上斜坡.设两用力大小相同,均为F.已知物体与斜坡间的摩擦因数为μ = ,推力F与斜坡平行,拉力F与斜坡所成角度为α为多少时最省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D

C

A

AD

C

D

C

13.BC 14.无15.让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静止,拉在AB两点,用量角器测量ABO,tanABO

14.6N,6N,8N方向说明才得分

15.0≤F≤45N

16. T =

17.л/6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