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备考2009语文预测试题(二十)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女         文        睨        大有益        官野史

B.士         旎        岖        老卖老        丽多姿

C.泥         桂        念        绰绰有余        尔不群

D.工         穿        险        怙恶不        英潇洒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暴躁           协迫              轻歌曼舞          沓无音信

B.告罄           赌博              曲水流觞          功亏一篑

C.宵汉           散慢              闲云野鹤          浑然天成

D.蠕动           陷阱              万马齐喑          电影角本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B.只要你设身处地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你不能不为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那种忘我的精神所感动。

C.几十个亡命之徒摆成一字长蛇阵,明火执仗地向我公安干警扑来。

D.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B.时隔两日,距离此地四十公里的林场,又有一只野生东北虎出现,并把一村民咬成重伤后死亡。

C.当探究月球奥秘的“嫦娥计划”以及“神舟飞船系列计划”已为公众耳熟能详时,去年8月,中国另一项太空探测计划“夸父计划”在经过两年的沉默期后,也终于浮出水面。

D.泸州集装箱码头的建成,将使我市的水路航运跨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川南物资集散、转运的第一港口。

试题详情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的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神悟了一句话: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于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④美丽如醇酒,越久越香浓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金庸的权力观

金庸曾在《三十三剑客图》中说过,“研究中国历史上这些大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千百年来物质生活虽然改变极大,但人的心理、对权力之争夺和保持的种种方法,还是极少有什么改变。”

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对权力进行了无情的否定。书中写到,正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乾隆背叛了六和塔上的盟约,践踏了海宁潮前兄弟击掌、互不伤害的誓言。美丽的香香公主最后留下血写的遗言“不要相信皇帝”,撕破了乾隆道貌岸然的面具,用鲜血刻画出了他的阴险、毒辣和狡诈。《碧血剑》对李自成杀进北京以后迅速腐化、堕落的描述,也见证了“权力趋向腐败,绝对的权力趋向绝对腐败”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不具备做“政治领袖”的条件,却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他有许多美好的品质。在人性的尺度之下,小说中的朱元璋和张无忌相比却显得暗淡无光,美丽的周芷若也一点都不可爱。就是从《天龙八部》到《笑傲江湖》,金庸小说中常常出现“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不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从宫廷到江湖,都是如此。东方不败因掌握大权而腐化,任我行也免不了同样的结局,那是人性中的普遍现象。岳不群、左冷禅掌了权也一样如此,他们都野心勃勃,将无限的权力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这是中国社会被数千年专制政治所毒化而出现的畸形现象。与写作武侠小说几乎同步,自1959年创立《明报》以来,金庸执笔写社评,特别是他的早期社评也贯穿着自己对权力的批判、否定。他在《笑傲江湖》后记中得出了“政治上大多数时候是坏人当权”的结论。

如果不是《鹿鼎记》的出现,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世界对权力的否定几乎达到了现代认识水平,不幸的是,他还是以最后的《鹿鼎记》完成了对权力的肯定。《鹿鼎记》的真正主角不是韦小宝,而是康熙这个雄才伟略的英明君主,其主旨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杰、“侠之大者”都比不上一个开明的当权者,世间的一切最终靠康熙这样的英明君主。

既然“侠以武犯禁”,与依靠好皇上实现一切人生社会理想的白日梦不和谐,那么,到这一步,金庸的武侠小说确实写不下去了。在这一意义上,二月河大肆吹捧康熙、雍正、乾隆之类创造“盛世”的好皇上不过是延续了金庸的这一思路罢了。

l994年,金庸访问台湾时亲口说:“在中国皇帝中,我对康熙的评价很高,他不但思想开明,而且很好学,还去学了外国的学问。”从否定权力到回归权力,金庸的权力观的演变表明他最终未能走出传统士大夫式的观念。也就是说,对皇权的依附和对好皇帝的期盼曾是中国读书人几千年的梦。

试题详情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9.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督邮尹益逼之                致:使……来

B.嫁其母                        趣:通“促”,赶陕,急促

C.复以罢                        疾:痛恨

D.就玄求                        货:财物

试题详情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桥玄严明的一组是(      )

①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②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

③时上郡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

④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

⑤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

⑥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试题详情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桥玄追究陈相羊昌的罪行,大将军梁冀急发檄文救羊昌,周景也顺从梁冀欲召回桥玄,但桥玄不为所动,且追查羊昌更急,最后用囚车将羊昌押解进京。

B.上邦人姜歧,守道隐居,名声很大。桥玄召他为吏,姜歧称病不去,惹得桥玄生气,威胁要让他的母亲改嫁,郡内士大夫争相劝谏,桥玄才停做这件事。

C.桥玄位列公位时,推荐与自己素有矛盾的南阳太守陈球做廷尉,又奏请皇帝免去与皇帝有旧恩的太中大夫盖升之职并将其关押起来,皇帝没有同意。

D.桥玄10岁的小儿子被人劫持,绑匪索要财物,桥玄不许,并催促已包围劫匪的士兵发起进攻,自己儿子遂被杀死。但从此劫持人质的事件再也没有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试题详情

四、(2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苏洵《六国论》)

②不以规矩,                 。(《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④此去经年,                 。(柳永《雨霖铃》)

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

 

五、(12分)

试题详情

15.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读者披露了两条重要的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

(每条不超过20个字)(4分)

据介绍,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在共同拟定有关塑料袋有偿使用的办法,但有偿使用理论上并不会给消费者增加新的费用负担。因为现在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袋收费实际上已经计入商品的成本里面去了,如果把它变隐性的为显性的,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由消费者来付这个费用。

试题详情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近1.5%。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以后,塑料袋使用总量将会大大减少。

                                                                                

                                                                                 

                                   

试题详情

16.请你为下面的两条新闻之间设计一段承上启下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不超过40个字) (4分)

中新社香港10月5日电  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最新全球百所大学榜,亚洲排名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全球排名第十四位,香港大学则排名第三十三,上升了八位。

                                                                           

中新网l0月6日电  据《齐鲁晚报》报道,4日15:20,济宁市区正在建设的兴唐金茂大厦建筑工地发生火灾,到当天17时大火被全部扑灭。根据济宁有关部门通报,目前,这起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严重烧伤的有l0人左右。

试题详情

19.请分别说明下面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我像有隐私被揭穿那样。                                                          

(2)似乎身上也凋落了许多枯叶。                                                    

(3)我可以如此处置自己。                                                            

试题详情

20.第7段“心中”“一会是晴朗的白云,轻快自如,一会儿又是阴沉的乌云,秤砣般压迫”,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谈谈你的理解。(4分)

                                                                             

                                                                           。

                                                                            

试题详情

根据北京市社团编制处处长殷邯雪向《公益时报》提供的数据计算,北京平均每个社团仅有0.62个编制,也就是说北京的大部分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没有编制。有一个助学项目办公室,有工作人员13个。这13人中,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只有5人,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非正式员工。

殷邯雪表示,民间组织不为员工申请编制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给员工申请编制,就得为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样机构本来紧张的经费支出就更高了。我国民间组织尚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国家层面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并不明确。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与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程度紧密相连,特别是该机构的经济状况。“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组织,自身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但就是不给工作人员应有的待遇。”殷邯雪说。

给正式编制就要付出相应成本,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组织又是大量需要工作人员的。正如殷邯雪所说,非营利组织的生命力就是做活动和项目,人员充足,项目活动做得好,社会效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

“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成本不应该由公益组织自己来承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绩效评估研究室副主任袁娟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说。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培锋则认为,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机构,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那么该机构就应该为这个人缴纳相应的保险。

袁娟表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有赖于全民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政府已经看到了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特殊性,民政部已经设立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专项基金,部分地方政府更是走在培育民间组织发展的前沿,主动用政府财政补贴民间组织在现有人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从业人员利益。

“这是一个好的方向。”袁娟说,“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也应该纳入政府采购服务的资金中,毕竟,尽可能减少民间组织善款的内耗,充分发挥公益性特点,才是民间组织走向壮大的出路。

(节选自2007年12月18日《公益时报》)

试题详情

18.国内与国外民间组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

                                                                    

                                                                       

试题详情

19.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有哪些?(6分)

                                                                     

                                                                            

                                                                      

试题详情

20.举例法是新闻调查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个例子?其作用是什么?(4分)

                                                                      

                                                                           

试题详情

21.对于“民间组织员工社会保险是否应该由民间组织自己承担”这个问题,袁娟和刘培锋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七、(60分)

试题详情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A项读音分别是bì,bēi,pì,bì,bài;B项分别是qí,yǐ,qí,yǐ,qǐ;C项分别是nào,zhào,dào,chuò,zhuó;D项分别为jùn,suō,jùn,quān,jùn)

 

试题详情

2.B(A“协”应为“胁”,“沓”应为“杳”;C“宵”应为“霄”,“慢”应按为“漫”;D“角”应为“脚”)

 

试题详情

3.C(A“忍俊不禁”与“笑”语义重复;B“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C“明火执仗”指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合乎语境;D“威武不屈”指不因武力或权势的胁迫而屈服,此处不合语境。)

试题详情

4.C(A结构混乱,前一个句子未说完,中途更换主语另起炉灶;B表意不明,死亡的是村民还是东北虎;D成分残缺,“成为”前缺少主语。)

试题详情

5、D(选②保持叙述对象一致,选③照应文中“于无声处”)

试题详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疾:疾病)

试题详情

10.A(②说明桥玄不事权贵,⑤是阳球等人做的事)

试题详情

11.C(奏请皇帝免盖升职是在桥玄任尚书令时)

试题详情

四、(24分)

12.(1)周景钦佩他的意志,就任命他担任此职并派他到陈国去。(2分,应注意“壮”“署” 两词的翻译)

(2)桥玄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给皇帝上奏章,引国家出现的许多灾祸弹劾自己。(4分,每一分句1分)

(3)凡有劫持人质的,都一同杀掉,不得用财宝赎回人质,开启奸贼犯罪之路。(4分,每一分句1分,注意对“不得赎以财宝”这一倒装句的翻译。)

 

试题详情

13.(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2分)这两句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2分)

(2)开头写 “寒”,点明了边塞的苍凉与苦寒,而结尾写“斩楼兰”,与开头形成鲜明对照,更突出了边塞将士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4分)

试题详情

14.(6分)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②无以成方圆               小学而大遗

③用之所趋异也             凌万顷之茫然

④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五、(12分)

试题详情

15.(4分)

①有偿使用塑料袋不会给消费者增加费用负担。    ②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可以节约能源。(每点2分,超字扣1分)

试题详情

16.(4分)

大学排名的提升固然令人欣喜(2分),但是下面的新闻则又提醒人们要时刻加强安全防范意识(2分)。(要求过渡自然,表述合理,语句通顺。)

试题详情

17.(1)万里长江(2)千帆竞发(3)长吟自然之道(4)古风遗韵和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注意题干中的“与(上)下文的句式一致”的要求,前两句要部读“提示”,从中获得信息)

六、(18分)

试题详情

(一)18.疏朗、高远、奇幻、静谧。(4分)

试题详情

19.作者一方面为深秋凋零的树林那特有的景致感到轻快自如,同时又为落叶飘零,韶华落尽,春光已逝感到无限的惆怅和悲哀。并由此联想到个人、大众乃至民族的类似遭际,不无感慨。(4分)

试题详情

20.(1)我不是为树苦恼,而是为自己,为我们,为我们的民族苦恼。这一点被树看穿。(2分)

(2)摈弃了以前的片面认识,对自然、人生、和民族有了更新的认识。(2分)

(3)我可以辩证地认识失去与拥有,凋零与再生的关系,达观地对待生命中的失去与凋零。(2分)

试题详情

21.①文章脉络清晰,行动上由漫步林中到踯躅凝思再到漫步前行,情绪上由轻快自如到惆怅苦恼再到恬静释然,彼此照应,自然推进,不留斧痕。(2分)②本文化大为小,小中见大,通过对树林的凋零与再生,四季的轮回与更替等现象的观察与感悟,揭示了自然的生死代谢乃至历史民族盛衰沿革的客观规律,构思巧妙,启人心智。(2分)(以上19―22四题意思对即可)

二.

试题详情

18.(4分)国内民间组织工作人员靠组织的福利保险等谋生;国外的有社会福利保险,无需把在组织工作当作饭碗。

试题详情

19.(6分)一是国家保障政策不明确,管理不规范。二是民间组织本身经济不景气,无力承担;个别有经济能力的组织故意不提供待遇。三是就业压力大,员工无奈之下放弃权利。(答出1点得2分)

试题详情

20.(4分)运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助学项目办公室的例子(2分)。具体说明民间组织的福利来源和编制情况(2分)。

试题详情

21.(4分)①支持袁娟的观点。同国际接轨;符合民间组织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特点;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②支持刘培锋的观点。我国民间组织刚起步,民间组织本身应该暂时负担;有付出才有回报,回报后可以壮大自身;组织相对于个人更有力量,有责任为自己员工谋利。

试题详情

七、(60分)22.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桥玄年轻时做过县功曹。当时豫州刺史周景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到了梁国,桥玄谒见周景,伏地陈述陈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做总领陈相从事的官,彻底查究羊昌的罪行。周景钦佩他的意志,就任备他担任此职并派遣他去。桥玄到达陈国后,全部抓捕羊昌的宾客,具体拷问贪污罪行。羊昌向来为大将军梁冀所推重,梁冀急发文书救羊昌。周景秉承粱冀意旨想召回桥玄,桥玄退还文书不为所动,拷问羊昌更急。羊昌最后被囚车押解进京,桥玄从此出了名。

桥玄被举为孝廉,补洛阳左尉。这时粱不疑任河南尹,桥玄因公事当到府里接受问询,不想受粱氏的羞辱,弃官回到乡里。后来四次升迁做了齐相,因事犯罪被罚为城旦。刑期满后,被征召,升为上谷太守,又做了汉阳太守。这时上郡县令皇甫祯有贪污罪,桥玄把他抓起来剃去头发用竹板痛打,皇甫祯死于冀县集市,一境都被震动。同郡上部人姜岐,守道隐居,名声传遍西州。桥玄召他为吏,他称病不往。桥玄很是生气,勒令督邮尹益强迫他,说:“姜歧如果不来,赶紧让他的母亲改嫁。”尹益坚持求情,桥玄不允。尹益就急忙告诉姜岐,姜岐坚决卧床不起。郡内士大夫也争着劝谏,桥玄才停止了这件事。当时的人颇有些讥讽他。桥玄后来谢病免职,又被公车召为司徒长史.

灵帝初年,桥玄被征召为河南尹,转任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升为司空,转任司徒。桥玄素来与南阳太守陈球有矛盾,自己在三公之位后,便推荐陈球做廷尉。桥玄认为国家正弱,自己考虑个人的能力无处所用,就称病上疏,引国家出现的众多灾祸来弹劾自已,于是被免职。一年以后,被拜为尚书令。当时太中大夫盖升与皇帝有旧恩,以前做南阳太守,贪污数亿以上。桥玄奏请免去盖升之职并将他关押起来,没收其贿赂所得,皇帝不同意,反而提拔盖升为侍中。桥玄称病免职,拜为光禄大夫。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升任太尉。几个月后,又以病罢免,拜为太中大夫,回到家中就医。

桥玄的小儿子年10岁,一个人在门边玩耍,忽然有三个人拿着木棍劫持他,跑入桥玄房舍,登楼,向桥玄索要财物,桥玄不给。一会儿,司隶校尉阳球率领河南尹、洛阳令赶来,围攻桥玄家。阳球等人担心劫匪杀害桥玄的儿子,不想逼迫劫匪。桥玄瞪着眼睛喊叫道:“奸人没有王法,桥玄难道因一个儿子的性命而放掉国贼吗?”催促命令兵士前进。兵士们于是进攻,桥玄的儿子因此死了。桥玄于是到朝廷谢罪,请求下令天下:“凡有劫持人质的,都一并杀掉,不得用财宝赎曰人质,开启奸贼犯罪之路。”于是朝廷用诏书发布了这个命令。自安帝以来,法禁渐渐松弛,京城劫持人质,不避权责之家,而从此之后就再没有了。桥玄在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死去,时年75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