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嘉兴一中高二文科历史月考试卷     2009年3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ec8aac122bd4f6e1、右面图片反映了1914年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被捕的情形。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试题详情

3、20世纪初能够发生世界性战争,主要条件在于 

A.世界殖民地被瓜分完毕                             B.用于远程袭击的武器研制成功

C.运输工具、通讯手段的进步                      D.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的形成

 

试题详情

4、美国在1917-年4月加人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主要原因是

  ①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    ②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

  ③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④参战得到美国人民的一致支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5、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主要依据是

  A.双方不分胜负

  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

  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

  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

 

试题详情

6、“一战”对西欧的影响不包括

A.西欧的霸权地位完全丧失           

B.使西欧各国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C.使西欧各国人们充满幻灭感和危机感 

D.使西欧许多国家的工人运动高涨起来

 

试题详情

7、巴黎和会上,美国铩羽而归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国际外交经验不足         B.美国综合国力不如英法

C.美国不愿意插手欧洲事务         D.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面临日本的挑战

 

试题详情

8、《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②德国承认波兰独立

  ③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9、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 ②一战后的和平思潮

③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 ④巴黎和会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试题详情

10、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
   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                  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

 

试题详情

11、下列条约中,对英国打击最大,对美国最为有利的是

    A. 四国条约    B.五国海军条约   C. 九国条约    D. 凡尔赛和约

 

试题详情

12、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美国对华持“门户开放”政策

  C.英日同盟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对付俄国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

 

试题详情

13、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二二六”兵变
C.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分子支持天皇          D.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4、1937年,德国空军对西班牙北部某一城市进

行了野蛮轰炸,大量平民伤亡。画家毕加索以此为

题材创作了名画(见右图),用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

露了法西斯的罪行。这幅名画是

A.《向日葵》

B.《格尔尼卡》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弹曼陀铃的少女》

 

试题详情

15、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

①     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     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     表明英、法、绥靖意图

④     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16、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希特勒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B.以此为幌子建立了三国轴心同盟

  C.决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实质是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

 

试题详情

17、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试题详情

18、1942年元旦,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依次排列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①表明中国抗战功绩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②说明反法西斯力量的内部矛盾已得以消除③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④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个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A.苏德战场    B.太平洋战场     C.北非战场    D.西欧战场

 

试题详情

20、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明确的总体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试题详情

2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开罗会议到雅尔塔会议召开,欧洲战场的局势是 ①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 ②盟军开辟第二战场  ③盟军进入巴黎使法国光复 ④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22、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试题详情

23、二战中欧洲战场的转折是

A中途岛海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诺曼底登陆

 

试题详情

24、下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   B.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试题详情

25、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试题详情

26、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④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7、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试题详情

28、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试题详情

29、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⑴朝鲜内战爆发 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⑶美军在仁川登录 ⑷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组成

A.⑴⑵⑶⑷  B.⑴⑷⑶⑵  C.⑴⑶⑷⑵  D.⑵⑴⑶⑷

 

试题详情

30、直接参与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国家有:⑴英国 ⑵法国 ⑶埃及 ⑷美国 ⑸ 以色列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⑸  C.⑵⑶⑷⑸  D.⑴⑵⑶⑷⑸

 

试题详情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次中东战争的焦点及巴勒斯坦问题的核心是

A.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犹太民族与阿拉伯民族的矛盾

C.恢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问题

D.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分治方案的合理性

 

试题详情

32、美国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一枚就价值100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20年左右的收人。这最能说明

  A.美国的富有              B.战争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C.美国武器价格昂贵        D.普通美国人收入低

 

试题详情

33、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试题详情

34、第一次系统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的文献是

   A.《联合国宪章》         B.《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       D.《大西洋宪章》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35、右图是位于联合国参观中心入口处有一座雕塑,是一支枪管打结的枪。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B.协调国际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试题详情

二、材料解析题:(第36题 8 分,第37题 10 分,第38题 12 分,共30分)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3350

1740

1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

39350

3320

5550

1230

1920

970

材料二“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

材料三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国家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军费开支增长率

270%

110%

80%

19%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对英德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上述要求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试题详情

(3)分析材料二、三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二、材料解析题:

36、⑴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份额却远远小于英法。(2分)

⑵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导致英德矛盾日益尖锐。(2分)

⑶组建三国军事同盟集团,大幅度扩充和增加军费开支。(4分)

试题详情

37、⑴指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表明美国向上述国家提供军事援助。(4分)

⑵丘吉尔意在让美国为维护英国利益不怕冒对日作战的危险。罗斯福不愿仅为英国的利益对日作战。(4分)

⑶尽量避免过早同法西斯国家交战;利用战争机会发展经济,增加黄金储备以发战争财。(2分)

试题详情

38、⑴表面上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实质是凭借美国强大的实力,向世界各国扩张势力。(2分)

⑵基本正确。20世纪30年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3分)

⑶联合国在成立后的30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赞同。(3分)

⑷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没有起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原因:一些大国为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