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30分)和第1I卷(非选择题120分)两部分,全卷满分1 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备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做选择题时,考生按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一套及其圆滑的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闲庭信步。

试题详情

B.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试题详情

C. 以达赖为首的“藏独”分子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暴动骚乱,造谣诽谤,媚欧哈美,假装慈祥,穷形尽相,令人不齿。

试题详情

D. 社会达尔文主义把自然选择和物竟天择的理论移植对到社会领域,极力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和协作互助才是我们的需要,才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试题详情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试题详情

    A.从瘦肉精、苏丹红到孔雀石绿,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令人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试题详情

    B“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股神”沃伦?巴菲特这句投资格言一直被支持者奉为经典。时下动荡的全球形势,正验证这位亿万富翁的投资理念。

试题详情

    C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周等无不以其迷人的风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试题详情

    D.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渊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从2008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查工作。

试题详情

 4.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连贯的一组是:

试题详情

面对大灾大难,大悲大哀,心中的情绪、情感要流淌,思想信念要表达。         。

试题详情

  ①于是,呐喊成诗,我们要团结,要坚强,民族凝聚的呼声化作祖国坚韧的形象,变为诗人们的亢吟雄唱。

试题详情

  ②于是,忧思成诗,对人类生存和生命本质意义的反思、忧患、理性、情怀、觉悟,也化作万般倾诉,叙说。

试题详情

  ③《离骚》成于楚难,《胡笳十八拍》赋于流离,苦难出诗人,这已被以往的历史无数次地证明过。

试题详情

  ④于是,苦难成诗,对遇难者的哀悼、哀思化为诗篇,把全民族心中的伤痛凝于笔端,化作诗。

试题详情

    A.④①②③       B.⑧③①②        C 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

试题详情

    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其自然文化作底蕴,呈现出其居住建筑的人文底蕴。

试题详情

    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是:青瓦、白壁、黑墙边。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粱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呈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这一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徽卅民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色彩素雅淡秀,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的影响。

试题详情

    徽州民居讲究宅内陈设,摆置得体成了宅院整个建筑不可分的部分,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宅内陈设的突出部分是厅堂,位于整栋建筑的中轴线上。多数设楼上楼下两层:上层为陈设祖宗牌位焚香祀祖处,下层为生活起居聚亲待客处,也是重点装饰、注重文彩之所。正面“太师壁”上高悬匾额,下挂中堂对联;紧贴“太师壁”摆一狭长条桌(俗称“画条”)。桌正中摆一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钟两边,东置花瓶,西置雕花架玻璃镜,取“东平(瓶)西静(镜)”之意,“钟声瓶镜”谐音“终生平静”、“岁岁安详”。条桌前摆八仙桌及太师椅,厅堂两删设茶几及座椅,侧壁上挂各人字画,厅堂的柱面则多挂制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这些楹联从内容到形式显然都浓化了徽州村落民居那种恬淡、宁静、幽清的氛围,使人忘却烦嚣,使人心平气和,使人安详知足,使人率真超脱,使人不再束缚于名缰利锁,而知足于粗茶淡饭、细水长流,借一卷图书、一管秃笔、一把锄头,且耕且读,乐享天年。这种氛围给人的

试题详情

印象是,人与自然无时无地不在息息相通;人在此确实成了自然之子,而自然在此又成了人的无体无肤之母,天人感应进而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徽州民居村落受着千百年来徽州古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室内的环境艺术语言也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追求,确实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试题详情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觉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根源。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徽派建筑集徽州大地山川之灵气,融古徽州社会风俗之精华,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有着丰蕴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黄山脚下新一代的徽州人,在“打好黄山牌”的同时,要“做好徽文章”,促进黄山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试题详情

  5从原文看,下列对“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试题详情

    A.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保持材料的质地感;建筑色彩摒弃浓墨重彩,以黑白相问为整体色彩,呈现出对东方美学“道法自然”观点的追求。

试题详情

B.徽派建筑讲究宅内陈设,如挂名人书画,挂制楹联,营造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表现出古徽州居民恬淡、宁静、幽清的生活情趣。  

试题详情

C徽派建筑在宅内设计中,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这一民俗文化津觋出占徽州居民消极的迷信思想。

试题详情

    D.徽派建筑无论是建筑用材还是宅内陈设,均显现出徽州文化传统中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表现了古徽州居民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试题详情

  6从原文看,下列对“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颂是:

试题详情

    A.只有古老的艺术,才能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

试题详情

    B建筑艺术的占老与否是衡量其价值大小的标准,徽派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古老。

试题详情

    C.徽派建筑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因人文意蕴丰厚而能“引起心理的饥渴”.,

试题详情

    D.徽派建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意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试题详情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试题详情

    A.徽派建筑不仅给人审美上的愉悦,还能给人心灵的陶冶,使人率真超脱,田此,必将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试题详情

    13.徽派建筑虽然风格独特,意蕴丰厚,但随着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生活价值也将日渐丧失,而仅作观赏之用。

试题详情

    C.徽派建筑“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掘并研究它,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试题详情

    D徽派建筑堪称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旅游开发上板具价值,合理科学地开发,必将推动黄山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三、(9分,每小题3分)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粱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试题详情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方提趣汤,布顾日:“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试题详情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ll!W-..mI,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日栾公社。

试题详情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试题详情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试题详情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试题详情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试题详情

    A.彭越头于洛阳下    枭:悬头示众

试题详情

    B.而哭之    祠:祭祀

试题详情

    C.亨之    趣:赶陕

试题详情

    D彭王,项氏不亡    微:不是

试题详情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试题详情

    A.①粱王彭越闯之,言上

试题详情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试题详情

    B.①方上网于彭城

试题详情

       ②到师道不传也久矣

试题详情

    C.①有敢收视,辄捕之    .

试题详情

       ②求人可使报秦,未得

试题详情

    D.①其家主报仇

试题详情

       ②身死国灭,天下笑

试题详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试题详情

    A.梁王是平民时,栾布就和他交好,因为贫困,栾布就给人作雇工,几年后又被人卖作奴仆。孝文帝时作了燕国丞相、将军。

试题详情

    B汉高祖诛杀了彭越,灭了三族,将彭越的首级悬于城头,不许任何人收敛。栾布却不顾这些,取下彭越的首级,“祠而哭之”,足见其重义轻生。

试题详情

    C,由于栾布违反皇t2旨意祭祀彭越而被逮捕,将要烹杀的时候,栾布沉着面对,据理直谏,最终皇上赦免了他,还任命他为都尉。

试题详情

    D.栾布去世后,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第1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试题详情

四、(23分)

  (1)顾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粱地,与汉合从苦楚也。(4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滦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6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过杨村

试题详情

   杨万里

试题详情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试题详情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试题详情

【注】‘‘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 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

试题详情

答: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 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

试题详情

答: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试题详情

(1)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试题详情

(2)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试题详情

(3)                  ,此时无声胜有声。(自居易《琵琶行》)

试题详情

(4)                  ,形影相吊。(李密《陈隋表》)

试题详情

(5)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试题详情

(6)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试题详情

(7)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试题详情

(8) 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石壁榕

试题详情

 ①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起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

试题详情

    ②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巨岩上,而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不可。

试题详情

    ③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挂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它们把整块石壁紧紧拥抱。假如从云端□□下来,大约会看到这棵榕树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母腹中拔出。

试题详情

    ④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壁榕别样的风采。那时,雾气正像炊烟似的袅袅上升,一阵一阵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空中的神树。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的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沉浮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殿堂。见到眼前的景象,我竞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身于琼楼玉宇与金木玉树之前,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口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⑤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巨蟒似的根群。

⑥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是一般的岩石,而是最坚硬的花岗岩。如果说,要在是世界上寻找一中最坚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榕树

    ⑦他还告诉我,这种生命的奇观,是发端于一种细韧的种子之中。那是一颗成熟的、像小珍珠似的果子,果子里面包藏这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大约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它消化不r的生命,就凭借岩石上那一层尘埃凝结成的薄薄的泥土,悄悄地、雄心勃勃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⑧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草,但我看不清。这种岩石真实生命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⑨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臣木。

  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试题详情

14.在文中空白格内填上词语,使与文意符合。(4分)

 

15第3段为什么能成功地描摹出石壁榕根群的生动形象?(6分)

答:                                                                             

 

试题详情

16.既然“这种岩石真是生命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提到也许不存在的野草呢?

答:                                                                             

 

17(6分)  (1) 第六、第七段通过友人的话,说明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生命奇观的条件,作者着力强调的是:(3分)

答:                                                                             

 (2) 作者最清楚、恰切概括石壁榕生命进行曲的寓意的一句话是:(3分)

答:                                                                             

 

六、语言表达与运用。(15分)

  1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假如真有这么一个地方作为乡村旅游福地,请你为它设计一段旅游广告词。(40字以内)(5分)

  答:                                                                             

 

试题详情

  19.汉字是优美的文字,对文字的“拆解”是有意思的。请仿照示例对所给文字进行积极的有意义的“拆解”。(4分)

    示例:忌,由“已”和“心”组成。告诉我们:心里只有自己的人,会不遭人“忌”吗?

  20有位学生考取了大学,给曾经对他很有帮助的老师发了条手机短信表示感谢。其中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改正。(找出并改正三处即可。16分)

老师:你好!

在高中阶段,你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我能有今天,是你鼎立相助的结果。你的教学造诣是那样深厚,令同学们刮目相看。我将永远铭记你的教导,认真读书,好好改造,不辜负你的希望,

你的学生  刘勇

2008年9月20日

答:                        改为                       

                            改为                       

                            改为                       

 

  七、作文。(60分)

    21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王安石也曾说,除了有“志”与“力”外,还必须借助外物。“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请你联系自已的学习和生活,以“借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黄山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

试题详情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D。考查学生汉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A shì/yì   òu/yù  tuān/chuán   B  jí/jī   gù/gào   quǎn/juǎn      C dú/dú  zhuàn/zuǎn  kuì/kuì   D mí/mí shàn/shàn  tiǎn/tiǎn

   2  C.考查考生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C.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也用来指丑态毕露,此处符合词义。A.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此处与句意不符,望文生义。B稍纵即逝:形容时问、机会等极易失去,此处说脸谱变化之决,对象用错。D.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此处褒贬误用。

   3 B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防止”与“态势”不能搭配,搭配不当。C“为中外游客所倾倒”应为“倾倒了中外游客”,主客倒置。D+“弓l导”后应加上“作用”,“发挥……引导作用”,成分残缺。

   4 A考查考生识别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若想使语言连贯必须着眼整个语段,把握整体脉络。④①②三句是层递关系。

 

二、(9分,每小题3分)

  5 C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概念内涵的能力。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不是迷信思想,而是体现古徽州居民对美好安康生活的期盼。

  6.D.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A“古老的艺术”与“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之间元必要条件关系。B“徽州建筑的价值’’不在于“古老”,而在于“人文意蕴”。C.“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错,两者之问无因果关系。

  7 B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仅作观赏之用”错,徽派建筑的人文意蕴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

 

三.(9分.每小题3分)

 8.D.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微”应解释为“如果不是”。

 9 B.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能力。B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就,便/却,反而;C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D替/被。

 10.B.重点考查考生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取下彭越的首级”有误,应是“在彭越的首级下汇报”。

 

四.(23分)

  11.(1) 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越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为难的缘故啊。关键词:以:因为(1分);居:据守(1分);苦:使…为难(1分);句意(1分)(共4分)

(2) 栾布悲哭彭越,把赴汤看作像回家一样,他的确明自如何安排自己,不是顾惜自己的性命。即使是古代那些重义的人,又怎能超出他呢!关键词:趣:趋、赴(1分);诚:的确(1分);重:顾惜(1分);虽:即使(1分);加:超过、超出(1分);句意(1分)。(共6分)

  12、(1) 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同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浓墨重彩,色调对比强烈。(2分)诗的中间谢联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1分)

(2) 尾联是作者的感想,意思是说,在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2分)这首诗的前三联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目的就是这最后一句。(1分)在主旨上,作者是用自然美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园乐趣来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2分)

13、(I) 长使英雄泪满襟   (2) 晓来谁染霜林醉   (3) 别有幽愁暗恨生   (4) 茕茕孑立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烟光凝而暮山紫   (7)  梧桐更兼细雨  (8) 池鱼思故渊

  14、仰视(2分)、俯瞰(2分)。 

  15、(6分,每点2分)(1) 动词运州准确。运用了“射向”“悬挂”“盘旋”“拔出”等有表现力的动词;(2;    (2) 比喻贴切。有的像缆索,有的像巨蟒等富有形象的比嗡,增加了生动性    (3) 观察角度变化。本来是“仰视”,又想象为“从云端俯瞰”,增加了观察和描写的角度。

  16、(6分,每点2分)

    (1) 因为高高的岩缝里有没有野草看不清,照实写可以增强真实感。

    (2) 写纵使岩再上也有其他生命也只有缝里的几株小草,能反衬出榕树生命的奇伟。

    (3) 不能作出断然判断,提出野草生长问题并用上“好像”“也许”等副词,能显示出行文的分寸感,避免简单化。

  17、(6分,每小题3分)

   (1) 立足于坚硬的花岗岩。

     (2) 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生命。

  18、示例:据天地灵气,揽日月精华。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一欢迎到桃花源来。

19、(5分)参考示例:路,是由足和各组成,路首先是由脚踏出来的,各的意思是每个人有各自的走法。路告诉我们:人生道路有多条,条条迈动不同脚。

路的收尾都是口。告诉我们:人生必须由路口迈进,通过不同的奋斗,由出口走出,怎样入怎样出,由你自己决定。

  20、(6分)“你”改为“您”

   “你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改为“我能在你的帮助下学习,深深感谢”

   “造诣是那样深厚”改为“水平很高”

   “刮目相看”改为“非常敬重”

   “改造”改为“锻炼”

 21、(60分)参照2008年高考评分标准一

 

文言文参考译文:

    栾布是粱地人。当初粱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经和栾布交往。栾布家里贫困,在齐地被人雇用,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离开,到巨野做强盗,二栾布缺被人强行劫持出卖,到燕地去做奴仆。栾布曾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将臧荼推荐他担任都尉。后来臧荼做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等到臧荼反叛,汉王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到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

    后来栾布出使到齐国,还没返回来,汉王召见彭越,以谋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的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这时栾布从齐国返回,便把自己出使的情况,在彭越的脑袋下面汇报,边祭祀边哭泣。官吏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要和彭越一同谋反吗?我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赶快烹杀栾布!”皇帝左右的人正抬起栾布走向汤镬的时候,栾布回头说:“希望能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上说:“说什么?”栾布说:“当皇上你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给楚为难的缘故啊。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如果不是彭王,项羽不会灭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彭王接手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封爵是世世代代地传下去。现在陛下一向梁国征集军队,彭王因病不能前来,而陛下就产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可是谋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家庭,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危险了。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请您烹了我吧。”于是皇上就赦免了栾布的罪过,任命他做都尉。

    孝文帝的时候, 栾布担任燕国国相,又做了将军。栾布曾扬言说:“在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不能辱身降志的,不是好汉;等到了富有显贵的时候,不能称心快意的,也不是贤才。”于是对曾有恩于自己的人,便优厚地报答他;对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来除掉他,吴、楚七国反叛时,栾布因打仗有功被封为俞侯,又做燕国的国相。燕、齐这些地方都替栾布建造祠庙,叫做栾公社。

    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栾布去世。他的儿子栾贲集成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

太史公曰:“栾布悲哭彭越,把赴汤看作像回家一样的表现,他的确明白如何安排自己,不是顾惜自己的性命。即使是古代那些重义的人,又怎能超出他呢!”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