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押题卷

理综?山东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 第I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1-27 P-31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

1.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可观察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细胞壁收缩作用导致液泡失水     B.原生质层收缩作用导致液泡失水
C.细胞壁渗透作用导致液泡失水     D.原生质层渗透作用导致液泡失水

试题详情

2. 2008年9月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是由于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3(NH23]所致,婴儿长期摄人这种奶粉会患肾结石,同时由于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导致该婴儿患营养不良症;经科学研究发现,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学致癌因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聚氰胺进人肾脏后,可引起肾结石    B.三聚氰胺在人体内变为非必需氨基酸
C.三聚氰胺可使人体的原癌基因被激活    D.三聚氰胺不能体现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试题详情

3. 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B.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
C.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D.绿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4 一对黑色家鼠与白化家鼠杂交,F1均为黑色家鼠,F1中黑色个体自由交配,F2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3∶4,则F2黑色家鼠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为
A.1/9       B.1/16        C.3/16       D.1/4

试题详情

5. 下图是某种二倍体动物个体内的三个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结构①和②分离时不可能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
B.图乙表明在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C.图丙的染色体形态可知1和3、2和4是同源染色体
D.正常情况下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试题详情

6.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由于甲图中的结构⑥是以电信号传递的
B.刺激甲图③点,在⑤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C.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试题详情

7. 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HPV)获2008诺贝尔奖金。HPV是一种小型DNA病毒,它是宫颈癌的元凶。豪森教授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引发宫颈癌的机理,科学家们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宫颈癌疫苗,它是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癌症疫苗,为很多人提供了免疫保护,也对今后人类攻克其他癌症具有借鉴意义。下列相关HP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PV导致宫颈癌是由于病毒致癌因子引起基因突变
B.HPV离开宿主细胞后其DNA可复制但不能合成蛋白质
C.大剂量抗生素可强烈而有效的抑制HPV病毒的增殖
D.当HPV恶性增殖不受机体控制时就成为癌细胞

试题详情

8. 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正确叙述是                                            
A.物种丰富度的改变是种群变化规律的的重要体现
B.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近似
C.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增加样方的数量,可提高种群密度估计值的准确性

9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焰火“脚印”、“笑脸””,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B.2008年10月30日,我国在进口日本的酱油中发生违规添加的甲苯和乙酸乙酯,能用溴水区别苯和甲苯。

C.2008年6月开始的“限塑令”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D.“三聚氰氨”加入奶粉中是为了提高奶粉检验时蛋白质的含量,因为它的含氮量高。

试题详情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③除去乙酸乙酷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④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⑥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试题详情

11.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置换出铜

B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制取氢氧化铝

C

把铜和银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组成原电池验证铜比银活泼

D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试题详情

12.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试题详情

则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 + H2O - e-== Ni(OH)2+ OH-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试题详情

13.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1的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试题详情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1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

试题详情

14.常温下,H2PO4的电离程度是水解程度的103倍,HPO42的水解程度是电离程度的105倍。而HPO42的水解程度是H2PO4的电离程度的10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H2PO4和K2HPO4均为弱电解质

B.常温下的pH:K2HPO4溶液>H2O>KH2PO4溶液

C.中和等量的NaOH溶液时,消耗溶液的体积:V(KH2PO4)>V(K2HPO4

D.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的KH2PO4和K2HPO4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

试题详情

15.在10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A、B、C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一,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二。

试题详情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0~4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1

试题详情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 .由T1向T2变化时,V> V

D.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试题详情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图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a、b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光是黄光,则b光可能是紫光

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C.在同一装置中用这两种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看到a光的干涉 条纹间距比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

D.b光的波长大于a光的波长

试题详情

17.2008年9月6日,残奥会在北京开幕。我国残奥会冠军侯斌坐在轮椅上靠自身牵引升空点燃主火炬。侯斌坐在轮椅上进行自身牵引升空的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定滑轮模型。假设侯斌和轮椅的总质量为m,需要上升高度h点燃主火炬,不计一切摩擦和细绳质量,则(   )

A. 若上升时间为t,则上升的平均速度大于h/t;

B.若上升时间为t,则上升的加速度 a=2h/t2

C.在整个上升过程中,侯斌和轮椅的机械能守恒;

D.在整个上升过程中,侯斌拉细绳至少做功W=mgh。

试题详情

18.一名患者正在颈椎牵引机上做颈椎牵引治疗,两条牵引软带将患者头部上拉,牵引软带上部固定在钢制横梁上,两条牵引软带与钢制横梁上刚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果牵引机对头部向上的牵引力是900N,那么,牵引软带上的张力等于(   )

试题详情

A   900N       B. 900N

试题详情

C. 300N    D. 300N

试题详情

19. 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振动位移沿y轴)。已知x=12 cm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 14-1所示, x=18 cm处的质元的振动图线如图 14-2所示。根据这两条振动图线,判断关于这列简谐横波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这列简谐横波的振幅 A=8 cm          B.这列简谐横波的频率 f=Hz

C.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是2cm/s     D.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长可能是λ=8 cm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0.计算机光驱的主要部分是激光头,它可以发射脉冲激光信号,激光扫描光盘信息时,激光头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将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系统,再经过计算机显示出相应信息。如果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

试题详情

       A.当有光照射R1时,处理系统可获得高压也可获低压

B.当有光照射R1时,处理系统一定获得低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试题详情

21.如图甲所示,存在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L,在磁场区域的左侧相距为L处,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体线框,总电阻为R,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使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初始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逆时针方向时的电流和电动势方向为正,B垂直纸面向里时为正,则以下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磁通量、感应电流和电功率的四个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杆。AB,水平置于被固定的带负电的小球

试题详情

的正上方,小球的电荷量为Q ,可视为点电荷。是水平细杆上的两点,且在

试题详情

以带负电小球为圆心的同一竖直圆周上。一个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正电的小

试题详情

圆环(可视为质点)套在细杆上,由点静止释放,在小圆环由点运动到点的

试题详情

学科网(Zxxk.Com)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圆环所受库仑力先增大后减小

    B.小圆环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小圆环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小圆环与负电荷组成的系统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第Ⅱ卷  (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

试题详情

【必做部分】

试题详情

23.(18分)(1)固定着轻质定滑轮的长木板,被可以调节高度的支柱支撑,长木板上固定着打点计时器,质量为m的小车后系一纸带,还有系细绳的钩砝(m0),米尺、刻度尺、天平、频率为f的电源等。现要利用此装置和这些仪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为了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某同学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的打印点,用刻度尺测量出对应小车由A1运动到A2在纸带上两打印点的距离S和数出相邻打印点间隔数N,用刻度尺测量A1到桌面的高度h,通过支柱改变长木板的倾斜角,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①写出计算物体加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写出计算合外力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
③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请写出一条有关处理实验数据有益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验证“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这一物理规律,保证合外力一定是实验的难点和关键点,请设计一种使物体所受合外力在各次的实验中一定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现有一节从电子钟上取下的干电池,为了能测出这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本班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电路图,图中R0是已知定值电阻,R为变阻箱,R`是变阻器,试将符合原理的全都选出来(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②有同学发现这这节干电池在电子钟上已不能用了,他用万用表的2.5V电压档直接在电池的两极,表盘刻度如下图(a),然后用100mA电流档直接接在两池两极,表盘刻度如下图(b),估读出电池的电动势大小E=    V和内阻 r=     Ω (电阻值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③某同学利用了这节干电池去测量RX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电压表和毫安表的读数分别为1.30V和2.6mA,内阻分别为1000Ω和10Ω,则该被测电阻的真实值是         Ω。

 

试题详情

24.(15分)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由于失重,因   此无法利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科学家们用下述方法巧妙地测出了一物块的质量。将一带有推进器、总质量M=5kg的小车静止放在一平台上,开动推进器,小车在推进器产生的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小车在时间t1=5s内前进了一段位移;关闭推进器,将被测物块固定在小车上,重复上述操作过程,测得小车前进相同的位移需要时间t2=6S。试求:科学家们用上述方法测得的物块质量m。

 

 

 

 

 

 

 

 

 

 

 

 

试题详情

25.(12分)如图(a)所示,一质量m=1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体在受到按如图(b)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t=3S前速度已经为零,停止时已在B点,第3末后物块一直受到一恒力作用,第5S末物块刚好运动到AB的中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 g=10 m/S2,求;

(1) A、B间的距离;

(2).物体回到A点的速度大小;

(3)物体由A点出发至回到A的整个过程中,水平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6.(14分)回答下面关于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                                                             
(1)十七世纪,荷兰科学家海尔蒙特欲验证以下假说:土壤是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他在已知质量的土壤中栽种一幼嫩柳树,为时五年期间他只给植株浇水。下图概述他的研究。
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SNAGHTML16e20f4.PNG
干土壤在这五年来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__。植株在这五年来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据计算所得的结果,就上述的假说,写出可作出的结论并加以适当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下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的)。

据图分析,在15℃、1千勒司光照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吸收CO2________mmol。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4千勒克司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__________毫克。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缺镁或光照过弱的条件下,叶绿素合成受阻,植物叶片出现发黄的现象。某小组将A、B两组长势相同的正常幼苗,分别种植于不同的土壤环境中,A组叶片出现发黄现象,B组正常生长。为了证明A组叶片发黄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减少所致,假设你是该小组成员,准备采用纸层析法(不用写出纸层析法的具体过程)设计实验。请完善下面的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A组叶片上选取适量发黄叶片,在B组相同部位选取相同质量的正常叶片;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7.(19分)菠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已知菠菜的干叶病是干叶病毒导致的,因科研需要,必须弄清楚干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某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菠菜植株、干叶病毒样本、DNA水解酶、其他必需器材。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株生长状况良好的菠菜植株,平均分为a、b两组;②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干叶病毒,并没法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以获得其核酸。
③在适当条件下,用DNA水解酶处理于叶病毒样本的核酸。
④用处理过的核酸稀释液喷洒a组菠菜,用未处理的核酸稀释液处理b组菠菜。
⑤再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菠菜的生长情况。
请分析回答:                                                                                                        
(1)请你根据上述过程,为该实验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预测改进后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然界的菠菜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和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在研究中发现,某菠菜自然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杭病个体存在,该杭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拉制。

已知菠菜的抗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其不可能位于图中_______片段上。若要判断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哪个片段上,请以该种群中的抗病个体为材料,只做一代杂交试验鉴定之。(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科学实验表明,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中脱落酸(ABA)的含量多少密切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证实,ABA具有明显促进气孔关闭的作用。

为了验证ABA可以导致叶片气孔的关闭,请完成以下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用具:新鲜菠菜叶、镊子、滴管、吸水纸、清水、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适宜浓度的ABA溶液等。
(2)实验步骤:
①制片:在一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用镊子从菠菜叶上撕取一小块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液体中并展平,盖上盖玻片。
②镜检:将制成的临时装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并记录。
③处理:接着将上述临时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镜检:将经过步骤③处理过的临时装片,再置于低倍镜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3)请回答:
①预测两次镜检观察结果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气孔关闭时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则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一个气孔,并将它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把视野调整清晰。

试题详情

-60.7

试题详情

-33.4

100

试题详情

-87.7

试题详情

19.54

试题详情

-84.9

最高化合价

+6

+5

 

+5

 

+7

最低化合价

-2

-3

-2

-3

-1

-1

II、B与C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CB2、CB3,二者均可用于制备化合物甲

III、A与B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AB、AB2,二者均可用于制备化合物乙。

A、B、C均为上表中的元素,甲、乙为中学常见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元素位于周期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2)A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写上述元素形成的最稳定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二者的浓溶液在常温时均可用铁制容器贮存

b.二者的浓溶液在敞口容器中放置,质量都会变化

c.二者的浓溶液在常温时均与铜反应

d.二者的稀溶液均具有强氧化性

(4) B与C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与含B元素的化合物可发生化合反应,且是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工业生产强酸乙的过程中获得化合物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9.(14分)钛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铜多61倍,排第十位。钛及其化合物大量应用于航空、造船、电子、化学、医疗器械、电讯器材等各个领域。

⑴ 由钛铁矿(FeTiO3)提取金属钛(海绵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部分产物省略):

试题详情

    上述熔炼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还原过程必须在1070K的温度下进行,你认为还应该控制的反应条件是              

⑵用浓硫酸处理钛铁矿,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铁,此时溶液中含有Fe2+、TiO2+和少量Mg2+等阳离子。常温下,其对应氢氧化物的Ksp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

Fe(OH)2

TiO(OH)2

Mg(OH)2

Ksp

试题详情

8.0×1016

试题详情

1.0×1029

试题详情

1.8×1011

试题详情

常温下,若所得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8mol/L,当溶液的pH等于       时,Mg(OH)2开始沉淀。

若将含有Fe2+、TiO2+和Mg2+的溶液加水稀释,立即析出大量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工业上TiO2的提纯方法是

试题详情

第一步:TiO2 + 2C + 2Cl2  TiCl4 + 2CO

试题详情

第二步:TiCl4 + O2  TiO2 + 2Cl2

    用该方法提纯Ti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上规定,通常条件下,稳定单质的生成焓(△H)为0,由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mol某化学物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作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如

试题详情

C(石墨) + O2 = CO2(g) △H=-393.5kJ?mol-1

试题详情

CO2(g)的标准生成焓是-393.5kJ?mol-1

有关物质的标准生成焓如下表

物质

CO2(g)

TiCl(l)

O2(g)

TiO2(s)

Cl2(g)

标准生成焓/ kJ?mol-1

试题详情

-393.5

试题详情

-804.2

0

试题详情

-944.7

0

试题详情

    则液态TiCl4跟O2反应生成固态TiO2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5)BaTiO3是一种可用来吸收低频波的无机功能材料。工业上,常用BaCl2、TiCl4、H2O和H2C2O4混合反应生成白色固体A,将该白色固体加热分解至900K可得BaTiO3,实验测得其热分解过程的质量-温度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图中400K、600K和900K时对应的样品的质量分别为8.38mg、5.68mg和5.19mg。白色固体A的化学式为            (填序号)。

a.BaTi2O5      b.BaC2O4?2H2O      c.BaTi(C2O43      d.BaTiO (C2O42?4H2O

3016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将NOx 转变为N2和H2O,这是目前国外硝酸厂进行尾气治理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算其转化率。

试题详情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①为实验室制氨气,选用装置下图装置中的_____(填装置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若用下列各种试剂组合(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制取氨气的对比实验,测出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

试题详情

试剂:6.0 g Ca(OH)2(s,过量),6.0 g CaO(s,过量),5.4 g NH4Cl(s),5.4 g (NH42SO4(s)。

试剂组合

①Ca(OH)2

NH4Cl

②Ca(OH)2

(NH42SO4

③CaO

NH4Cl

④CaO

(NH42SO4

NH3体积( mL)

1344

1364

1792

1753

试题详情

从表中数据分析,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产率 = ×100%)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⑦的作用可能是                             

(4)若进入装置⑤的NO共2688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016 mLN2,则NO的转化率为:                  

 

【选做部分】

共8个题,考生必须从中选择2个物理题、1个化学题和1个生物题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作答。

试题详情

31.(8分)【化学――化学与技术】下图表示某些化工生产的流程(有的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试题详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流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工业名称                      

(2)反应I需在500℃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H转化为I的过程中,需不断补充空气,其原因是                      

(3)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采用向析出K的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后可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增大NH4+的浓度,使J更多地析出

    b.使K更多地析出

    c.使K转化为M,提高析出的J的纯度

试题详情

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有主族元素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B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C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C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D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2分子中含有____根π键,属于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2) B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B原子的原子轨道采用______杂化,其氢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写出A的常见氧化物与B的氧化物中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组___________

(4)C元素的电负性_______D元素的电负性(填“>”,“<”或“=”);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山苍子(Litsea cubeba),又名山鸡 ,山姜子,木姜子等。山苍子油主要成分是柠檬烯和柠檬醛,柠檬醛一般用于食用香料,是重要的食用香料。此外,以柠檬醛为原料可制造更为有价值的甲基紫罗兰酮、鸢尾酮等。紫罗兰酮是配制很多高级香精时不可缺少的。用柠檬醛制取紫罗兰酮的反应如下:

试题详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柠檬醛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要检验柠檬醛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注意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步羟醛缩合反应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先发生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下同),再发生_____________。

(3)写出假紫罗兰酮与足量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柠檬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题

试题详情

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对于蛋白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又是这项研究的首要工作。请你回答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的问题:      
(1)蛋白质的提取包括样品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和纯度鉴定。
(2)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组成成分,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从血液中提取血红蛋白,血液要保持非凝固状态,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红蛋白的提取可以分为______。
A.红细胞洗涤→透析→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B.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
C.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D.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
(4)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是“凝胶色谱法”,又称______________。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操作时要注意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技术】《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中指出,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中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项发现一方面解决了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另一方面也使得干细胞研究的来源更不受限。
请回答下面有关胚胎工程的若干问题。
(1)人类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2)美日科学家利用病毒分别将四个基因导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在基因工程中,这四个基因称为目的基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哺乳动物胚胎分割和性别鉴定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SNAGHTML2d726c1
①胚胎分割时,一般采用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__。对胚胎进行分割时,要特别注意将________________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来自同一胚胎分割产生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之一。
②过程分割出的少量胚体细胞用来做性别鉴定,该技术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常胚胎干细胞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方法)中分离得到。

试题详情

36.(8分)【物理一物理3―3】(1)已知某物质摩尔质量为,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________。

试题详情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圆筒形注射器(气缸壁导热),热塞上端接有气压表,能够方便测出所封闭理想气体的压强。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气体体积为30cm气压表读数为1.0×10Pa。若用力向下推动活塞,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稳定后气压表读数为1.2×10Pa。不计活塞与气缸内壁间的摩擦,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①简要说明活塞移动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吸放热情况。

②求活塞移动后气体的体积

 

 

 

试题详情

37.(8分)【物理一物理3-4】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这条直线上相距d=1.5mAB两点,其振动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已知波长λ>1m,求这列波的波速v.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7.(8分)【物理一物理3-5】在真空中,原来静止的原子核X在进行a衰变时,放出一粒子的动能为E0,假设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用字母y表示,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的形式释放出来,真空中光速为c,原子核的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数之比.

    (1)写出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求衰变过程中总的质量亏损.

 

 

 

 

 2009年高考押题卷

理综?山东卷?答案

 

试题详情

1. D  解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渗透失水收缩、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细胞壁为全透性的,收缩性小。

试题详情

2. B  解析:A正确,三聚氰胺是婴儿长期摄入这种奶粉会患肾结石的原因;B错误,人体中缺少将三聚氰胺转化的酶,不能将其转化。C正确,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学致癌因子,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原癌基因被激活;D正确,三聚氰胺虽然含氮较高,但是它属于非蛋白氮,不能体现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试题详情

3. D  解析:A错误,人的无氧呼吸只能是补充人体有氧呼吸供能不足的辅助形式,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B错误,水稻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而不是乳酸;C错误,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水果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酒精,破坏细胞,不利于水果贮藏;D正确,绿藻细胞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所需的酶分布于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所需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所需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内膜。

试题详情

4. A  解析:由题意可知,家鼠体色是由两对相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B-表现为黑色,A-bb表现为浅黄色,aaB―和aabb都表现为白色。F2黑色家鼠占F2总数的9/16,其中能稳定遗传的(AABB)占1/16。故F2黑色家鼠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9。

试题详情

5. B  解析:A错误,图甲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若在四分体时期发生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则①和②上有可能含有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①和②分离而分离;B正确,乙图细胞分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两两相同,属于有丝分裂。上下对应的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经着丝点分裂产生的,对应的基因A和a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 1和3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后经着丝点分裂产生的,并早期同源染色体。同理。2和4并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该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染色体体数最多是在有丝分裂后,有8条染色体。

试题详情

6. D  解析:A错误,结构⑥表示突触,在突触传递的是化学递质,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B错误,还应补充实验,刺激甲图⑤点,在③处测不到电位变化,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C错误,兴奋部位的电位应是内正外负,b处为兴奋部位;D正确,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试题详情

7. A  解析:HPV导致宫颈癌,HPV属于病毒致癌因子。癌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导致原癌基因被激活或抑癌基因被抑制。病毒离开寄主细胞后变为结晶体,DNA不能复制不能合成蛋白质;抗生素对防治细菌等引起的疾病有效,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无效,不能抑制病毒的繁殖;癌细胞是机体中的细胞发生癌变,其特点是这些细胞能够恶性增殖不受机体控制。

试题详情

8. D  解析:物种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不同; K值是该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错误,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结构复杂化,营养级的数目增加。但食物链不会因此而缩短。;用样方法估计种群密度时,样方的数量越多,估计值越准确。

试题详情

9.B  解析:焰色反应是电子能级的跃迁,是物理变化。苯与甲苯的区别是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者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试题详情

10.A  解析:乙醇汽油是混合物,②不正确。石油的分馏是利用沸点差异将轻质油与重油分离,物理变化,④不正确。橡胶和纤维均有天然的,不一定都是合成的,⑥不正确。

试题详情

11.B  解析:钠投入到盐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再考虑盐与碱的反应,A不正确。能构成原电池的前提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C项中无反应发生不能构成原电池。D项中还可能是浓度的影响,研究催化剂的影响时,要浓度相同。

试题详情

12.C  解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应该得电子,A不正确。充电过程是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不正确。放电时,负极反应为:Cd ? 2e- + 2OH- = Cd(OH)2,正极反应为:NiOOH + H2O + e== Ni(OH)2+ OH-,放电时,OH-在正极生成向负极移动,D不正确。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Cd(OH)2 + 2e- = Cd + 2OH-,阳极反应为Ni(OH)2+ 2OH- -e- = NiOOH + H2O,OH-在阴极生成,C正确。

试题详情

13.D  解析: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红色金属为铜;在硫酸中不可能产生氨气,因此刺激性气味气体是二氧化硫;蓝色溶液即为硫酸铜溶液。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uSO3 + 2H2SO4 = Cu + Cu2O + 2SO2↑+ (NH42SO4 + 2H2O,因此浓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铜元素。因此A、B、C均不正确。

试题详情

14.B  解析:KH2PO4和K2HP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KH2PO4= K++H2PO4-,K2HPO4= 2K++HPO42-,为强电解质。D项中H2PO4的电离程度是水解程度的103倍,HPO42的水解程度是电离程度的105倍,所以水解程度更大,溶液呈碱性。

试题详情

15.D  解析:0~4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A正确。由量的变化可知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由量的关系可知,△n(A)∶△n(B)∶△n(C)=2∶1∶1,则反应方程式为2A(g) + B(g) C(g),则K=,B正确。在T3温度前均是正向建立平衡,此时V> V,C正确。判断反应吸放是利用平衡移动原理,T3时建立平衡,取T3以后,T3→T4,随温度的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降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试题详情

16.A

试题详情

17.D

试题详情

18.C

试题详情

19.BCD

试题详情

20.D

试题详情

21.ACD

试题详情

22.AC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库仑定律及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关系的应用。从a到b的过程中两球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库仑定律,小圆环受到的库仑力先增大后减小;A项正确;由极限法可知,小球在ab中点时,受到的库仑力与速度垂直,加速度为零,因此从a到b的过程中,小圆环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项错误;小球运动到ab中点前,库仑力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0,这个过程库仑力做正功,过了中点,速度的夹角大于900,这个过程库仑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小圆环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项正确;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因此电势能应先减小后增大,D项错误。

 

试题详情

23.①写出计算物体加速度的表达式:a=

②写出计算合外力的表达式:    F=mgh/s  

试题详情

③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请写出一条有关处理实验数据有益方案:h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方案1:F=mgh/s可知,当小车质量增加的倍数与h缩小的倍数相同时,合外力在各次的实验中就能保持一定.;方案2: 确定一定质量的小车后,在小车的后面通过细绳挂一钩砝,调节支柱的高度使小车匀速运动, 取下钩砝后,让小车再次从A1点开始运动,则小车的合外力为F=m0g,改变小车质量时,重复上述过程就能保持合外力的一定.

试题详情

(2)①ABC      ②E=1.40     r= 30    ③1000

评分标准:(1)①②③各2分;④式4分;(2)①2分②每空各2分③2分④2分.

试题详情

24.解:设推进器产生的恒力为F,前后两次小车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公式,前后两次实验有:

F=Ma1                                 ①(3分)

F=(M+m)a2.                          ②(3分)

试题详情

                            ③(3分)

试题详情

                            ④(3分)

试题详情

由③④得:

试题详情

由①②得:       ⑤(3分)

试题详情

25.解:(1)3S~5S时间内,

试题详情

,              ①(2分)

f=μmg=2N                ②(1分)

试题详情

a=2m/S2                   ③(1分)

试题详情

SAB=2=8m             ④(2分)

(2)物体由B运动到A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试题详情

   ⑤(2分)

试题详情

VA=4m/s                ⑥ (1分)

(3)整个过程中,

试题详情

   ⑦(2分)

代入数据,

WF=48J                    ⑧(1分)

 

试题详情

26.答案:(1)干土壤:0.05kg(2分)   植物:74.65kg(1分)    植物生长的主要物质来源不是土壤,因为干土壤的质量只是轻微减少,不足与植物增加的质量相比(2分)。
(2)5(1分)    60(2分)    C18O2 SNAGHTMLbe9017 H218O SNAGHTMLbedf44 18O2(2分)
(3)第二步,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2分)
第三步,比较并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2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相关知识。(1)干土壤的变化是减少:90.90?90.8=0.05kg,植株的变化是增加:76.90?2.25=74.65kg。植株重要增加明显,而土壤只是轻微减少,由此可见,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不是来自土壤。
(2)由坐标曲线图分析可知,在15℃、1千勒司光照下的净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为11.2mL/小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测得的净光合作用吸收CO2量+呼吸消耗CO2量=11.2+11.2=22.4ml=1mmol,故5小时光合作用吸收CO25mmol。在25℃、4千勒克司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净吸收CO2为44.8ml∶
SNAGHTMLb02958
故积累葡萄糖1/3mmol,折合180×1/3 =60mg。    C18O2中的18O的转移情况,可采用逆向思维。能产行18O2的是光反应,原料是H218O。C18O2参与暗反应阶段可产生H218O
(3)实验目的是证明A组叶片发黄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减少所致,最基本的思路是分离色素,比较叶绿素的含量变化情况。分离色素查采用纸层析法。

试题详情

27.答案:(一)(1)干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分)
(2)①a、b两组菠菜都出现干叶,则病毒的核酸是RNA;(2分)
②仅b组菠菜出现干叶,则病毒的核酸是DNA(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二)II1(1分)
如果子一代雌雄株是均多数表现为抗病性状,少数不抗病(2分)
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I片段(1分)
如果子一代雌株均表现为抗病性状,雄株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2分)
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II2片段(1分)。
(三)(2)清水(1分)   盖玻片的一侧滴ABA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2分)
(3)①第二次镜检时,叶片上气孔关闭的数目比第一次明显增多。(2分)
②视野中央(1分)。
解析:(一)病毒只有一种核酸。从所给的材料入手分析,苯酚的水溶液可用于获取分离的核酸。DNA水解酶能够水解DNA,但对RNA不起作用。如果干叶病毒的核酸是DNA,经DNA水解酶处理后,则失去原有的遗传作用,喷洒菠菜植株后,不会出现干叶病。如果干叶病毒的核酸是RNA,经DNA水解酶处理后,RNA保持原有的遗传作用,喷洒菠菜植株后,会出现干叶病。
(二)题干叙述中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而若位于II1则只在雄性中存在,即我们通常所讲的伴Y遗传。图中I上的基因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所以再雌雄中的发病率没有差异,而II2片段上的则是伴X遗传,再雌雄中的发病率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自交后雌雄中的表现进行区分。
(三)考查验证性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目的是验证ABA可以导致叶片气孔的关闭,自变量为ABA,根据已给步骤的提示,联系引流法,可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因变量是叶片气孔的关闭,可用叶片上气孔关闭的数目做指标。

试题详情

28.答案:(1)第二周期第VIA族  (2)   

试题详情

(3)ab  (4)SO2 + H2O2 = H2SO4   4NH3 + 5O2  4NO + 6H2O  (每空2分)

解析:由信息I中元素的化合价及氢化物沸点分析可知,①是S,②是N,③是O,④是P,⑤是F,⑥是Cl,由信息II可知C为S,B为O,SO2、SO3均可用于制备硫酸。A、B形成的化合物AB、AB2二者均可用于制备强酸乙,则A为N,NO、NO2均可用于制备硫酸。

试题详情

29.(1) 该反应熵变大于零(△S>0)  隔绝空气(或在惰性环境中进行)

(2)10  TiO2+2H2O=TiO(OH)2↓+2H

(3)Cl2 可以循环使用

试题详情

(4)TiCl4(l) + O2(g) = TiO2(s) + 2Cl2(g) △H=-140.5 kJ?mol-1 

(5) d  (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

试题详情

解析:⑴化学反应的发生至少必须满足“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中的一个,由题△H>0,则△S>0;由于金属镁与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控制在隔绝空气(或在惰性环境中进行)的条件下进行。(2)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8mol/L,由Ksp[Mg(OH)2]=1.8×1011可知当Mg(OH)2开始沉淀时c(OH-)==10-4mol?L-1,pH=10。由于TiO(OH)2的Ksp最小,故最容易水解。(4) 由TiCl4(l) + O2(g) = TiO2(s) + 2Cl2(g),可知分解1mol TiCl4需要吸收804.2kJ的能量,则生成1mol TiO2放出944.7kJ的能量,则该反应共放出140.5kJ的能量。(5)依据M[BaTiO (C2O4)2?4H2O]:M(BaTiO3)=10.00:5.19,可知白色固体A的化学式为BaTiO (C2O4)2?4H2O或由加热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判断d正确。

试题详情

30.(1) ①  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③⑦;  氨气难溶于该试剂,该试剂不易挥发,不与氨气反应。

(2) ④; 因为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的部分NH3和HCl又重新结合生成NH4Cl;而用Ca(OH)2反应产生的水较多,吸收的NH3较多。所以用CaO和(NH4)2SO4反应产率最高。(3)吸收未反应的NO   (4)90%   (每空2分,共16分)

试题详情

解析:(1)实验室制氨气利用的是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固体反应,固体和固体需要加热反应,选用装置测氨气体积用的是排液体法,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溶液,该液体不与氨气反应,不吸收氨气,不易挥发。(2)①与③比较,排除①;②与④比较,排除②;5.4 g NH4Cl为0.101 mol,理论上可生成0.101 mol氨气,产率(③) = = 79.2%;5.4 g (NH4)2SO4为0.041 mol,可生成气体0.082 mol,产率(④) = = 95.4%。(3)装置⑥是吸收未反应的NH3,装置⑦中FeSO4溶液,利用Fe2的还原性来吸收未反应的NO。(4)NH3与NO的反应为,4NH3+6NO  5N2 + 6H2O,由氮气体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NO,计算出NO的转化率。

试题详情

31.(1)合成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联合制碱法(或侯氏制碱法) (2分,少1扣1分)

    (2)500℃时,该反应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1分)  H转化为I的反应为3NO2 + H2O = 2HNO3+NO,NO2不能被完全吸收,故需不断地补充空气,促进NO2的转化,提高原料利用率  (1分)   NaCl + CO2 + NH3 + H2O = NH4HCO3↓ + NH4Cl     (2分)

ac     (2分,少1扣1分)          

试题详情

解析:对工业合成简单掌握即可得出:空气、食盐水、碳应该与侯氏制碱法有关,由此推理:(1)A为O2 、B为N2、C为H2 、D为C0、E为NH3 、F为C02,反应Ⅰ为工业合成氨,反应Ⅱ为氨催化氧化法制HNO3,反应Ⅲ为侯氏制碱法。(2)500℃ 时该反应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NO2转化成HNO3时 由于不断有NO生成,故通入O2,便于NO转化成NO2,促进NO2的转化,提高原料的利用率。(3)K的母液中含Na+、HC03-、NH4+、Cl-,向其中通入NH3,并加入细小的NaCl颗粒.可增大NH4+的浓度,更利于NH4Cl析出,同时也提高了析出的NH4Cl的纯度。

试题详情

32.(1)2 非极性  (2)  (3)三角锥形sp氨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氨气比同族其它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  (4)CO2和N2O  (5)<  H2S +Cl2 =2HCl十S↓ 

解析:由题A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或1s22s22p4,可能为碳或氧。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3,为VA族元素,由B的氢化物的溶解度可知B为氮元素,则A为碳。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中为4,则为VIA族元素,为硫。D元素得1个电子后,3p轨道充满,说明价电子排布为s23p5,为氯元素。(1)CS2的结构式为S=C=S,含有2根π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2)NH3分子中N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sp3杂化,其中一个杂化轨道为孤对电子占有,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3)碳元素的常见氧化有CO和CO2,与氮的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的有N2O。(4)硫、氯同周期,同周期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所以电负性,C<D。

试题详情

33.(1)C­10H16O  先检验醛基,将醛基氧化成羧基,再检验碳碳双键

试题详情

(2)加成 消去    (3)

试题详情

(4)

解析:(1)柠檬醛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含有2份碳碳双键和1份醛基,不饱和度为3,氢原子数为16,分子式为C­10H16O。检验其官能团的关键是不能直接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碳碳双键,因为醛基也能使它们褪色,先检验醛基,将其氧化为羧基。(2) 注意生成不饱和键,同时有小分子水生成,第二步肯定是消去,羟醛缩合反应可以先看作发生醛醛加成,生成羟基,然后羟基脱水发生消去。(3)中要注意羰基也可以和H2加成。

 

试题详情

34.答案:(1)粗分离   纯化
(2)主要运输O2     新鲜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
(3)B   (4)分配色谱法    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对蛋白质进行分离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及注意事项。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因其具有能在氧气多的地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气少的地方又易与氧气分离的特性,所以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提取血红蛋白不能让血液凝固,可以在新鲜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其提取的方法是“凝胶色谱法”,又称“分配色谱法”。操作步骤是: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

试题详情

35.答案:(1)囊胚
(2)(目的基因的)启动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3)①桑椹胚或囊胚      内细胞团       无性繁殖(或克隆)
②用基因探针进行DNA杂交
③早期胚胎、原始性腺
解析:(1)囊胚出现了细胞分化,聚集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为内细胞团(ICM),将发育为胎儿本身;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小的细胞为滋养层细胞,将发育为胎膜和胎盘,为胎儿发育提供营养  (2)基因表达载体由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组成,启动子位于基因首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转录基因;限制性内切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将每一条链上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切开。 DNA连接酶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双链DNA的缺口。(3)①胚胎分割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用分割针或分割刀切开胚胎,吸出半个,注入空透明带或直接将裸半胚移植给受体。分割囊胚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阶段才出现,它是发育为胚胎本身的基础细胞,其他细胞为滋养细胞,只为胚胎和胎儿发育提供营养。若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少的部分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就胚胎分割技术本身而言,是将同一胚胎分割成几部分,借助胚胎移植技术产生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后代,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因此,也属于动物克隆的一种方法。②用分割针分割滋养层,做胚胎DNA分析性别鉴定。③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试题详情

36.(8分)【物理――物理3―3】

试题详情

解:(1)    (1分)   (1分)

(2)①活塞缓慢下移,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度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放热。(2分)

试题详情

②根据玻意耳定律:(2分)

试题详情

活塞移动后气体的体积为:  (2分)

试题详情

37.(8分)【物理――物理3―4】

       解:由AB两点振动图像可知,该波的振动周期T=4×103s  (1分)

                                       若波由AB传播

试题详情

                                       =1.5m  (1分)  又λ>1m   所以m  (1分)

试题详情

传播速度=500m/s(1分)

       若波由BA传播

试题详情

       =1.5m (1分)   又λ>1m   所以6m  (1分)

试题详情

=1.2m(1分)     传播速度1500m/s(1分) 或=300m/s(1分)

 

试题详情

38.(8分)【物理一物理3―5】

试题详情

(1)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2分

试题详情

(2)由动量守恒和丢可知,

试题详情

反冲核Y的动能为,……2分

试题详情

衰变时释放的总能量为 ……………………1分

试题详情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1分

试题详情

衰变过程中总的质量亏损△m ……………………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