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09级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十六)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限时60分钟。

高2009级    班       姓名:               学号:         得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共计48分。

建议20分钟内完成。

14.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上,当力F的大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值的过程中,物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B.物块所受的合力增大

C.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一定减小

D.物块受到斜面的作用力增大

15.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体,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Q中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则

A.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气体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但分子的密度减小了,所以气体压强减小

D.Q中的气体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中

16.右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箭头方向表示波的传播方向,该列波的波速大小为,波长是介质中4个质量相等的振动质元。由此可知

A.在时刻,4个质元中动能最小的为

B.在时刻,质元具有沿y轴正方向的速度

C.从时刻算起,质元将比先到达其平衡位置

D.从时刻起到时刻止,4个质元通过的路程都是

17.核电站的核能来源于的裂变,现有4种说法:①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②裂变的产物多种多样,一种典型的反应是裂变为钡和氪,核反应方程为+;③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其半衰期会缩短;④如果一个裂变时的质量亏损为,则释放的能量约为201MeV。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等离子体气流由左方连续以速度v0射入P1和P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ab直导线与P1 P2相连接,线圈A与直导线cd连接。线圈A内有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且磁场B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如图甲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

B.1~2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

C.2~3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

D.3~4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

19.如图是地球三个宇宙速度示意图,当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到达远地点时,到地心距离为r,速度为v,加速度为a,设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0.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转动频率达到f0并可认为是匀速转动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测出光速c。根据题中所测量的物理量得到光速c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c=4Lf0     B.c=8Lf0     C.c=16Lf0     D.c=32Lf0

21.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原线圈接交变电压U,副线圈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示数为I,电动机带动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匀速上升,下列关于电动机两端电压UM的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建议8分钟内完成

22.(17分)(Ⅰ)(8分)右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外还需要测量的量是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得该实验中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Ⅱ)(9分)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内阻约50Ω,满偏电流Ig=100μA),另有器材:

电源:电动势E=6V;

滑动变阻器两只:R1、R2;阻值分别为R1=40kΩ,R2=25kΩ;

电阻箱一只R'(阻值范围0~999Ω);

电压表一只V(0~5V);

电键两只,导线若干。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注明所用器材的符号)。

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组成实验电路图。

 

 

 

 

 

建议8分钟内完成

23.(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2=0.25kg的平顶小车,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3=0.2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与车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现有一质量m1=0.05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2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若使小物体不从车顶上滑落,g取10m/s2。求:

(1)小车的最小长度应为多少?最后小物体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多少?

(2)小物体在小车上相对小车滑行的时间。

 

 

 

 

 

 

 

 

 

 

 

建议10分钟内完成

24.(18分)如图,与水平面成37°倾斜轨道AB,其沿长线在C点与半圆轨道CD(轨道半径R=1m)相切,全部轨道为绝缘材料制成且放在竖直面内。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MN的右侧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0.4kg的带电小球沿斜面下滑,至B点时速度为,接着沿直线BC(此处无轨道)运动到达C处进入半圆轨道,进入时无动能损失,且刚好到达D点,从D点飞出时磁场消失,不计空气阻力,g=10m/s2,cos37°=0.8,求:

(1)小球带何种电荷。

(2)小球离开D点后的运动轨迹与直线AC的交点距C点的距离。

(3)小球在半圆轨道部分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议12分钟内完成

25.(2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A(可看作质点),开始放在长木板B的左端,B的质量为m=,长木板B可在水平面上无摩擦滑动。两端各有一固定竖直挡板M、N,现A、B以相同速度v0=6m/s向左运动并与挡板M发生碰撞。B与M碰后速度立即变为0,但不与M粘结;A与M碰后没有机械能损失,碰后接着返回向N板运动,且在与N板碰撞之前,A、B能达共同速度.在长木板B即将与档板N碰前,立即将A锁定于长木板B上,使长木板B与档板N碰后,A、B一并原速反向. B与档板N碰后,立即解除对A的锁定(锁定和解除锁定过程均无机械能损失)。以后A、B若与M、N档板碰撞,其过程同前。A、B之间动摩擦因数μ=0.1,g=10m/s2。求:

(1)在与N板发生第一次碰撞之前A相对于B向右滑行距离Δs1是多少?

(2)A与档板M发生第二次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3)A和B最终停在何处?A、B系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祝贺你顺利完成考试,现在你该检查了!!

14.D 15.C 16.A 17.D 18.B 19.AD 20.C 21.AC

22.(17分)⑴球1和球2的质量m1和m2,立柱的高h,桌面离地面的高H  (6分)

m1=m1+m2c   (2分)

⑵①电路图如图。(5分)       ②实物图略  (4分)

23.(15分)解:⑴子弹进入小车的过程中,子弹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0=(m2+m1)v1    ①  (3分)

由三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2+m1)v1=(m2+m1+m3)v2  ②  (3分)

设小车最小长度为L,三物体相对静止后,对系统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得:

(m2+m1)v12(m2+m1+m3)v22=μm3gL    ③  (3分)

联立以上方程解得:L=0.9m

车与物体的共同速度为:v22.1m/s (或m/s) (2分)

⑵以m3为研究对象,利用动量定理可得:μm3gt=m3v2   ④(2分)

解得:t=0.52s(或s)   (2分)

24.(18分)解:(1)正电荷   (2分)

(2)依题意可知小球在BC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C点的速度为:(2分)

在BC段其受力如图所示,设重力和电场力合力为F。

F=qvCB    (1分)

又 F=mg/cos37°=5N(1分)

解得:   (1分)

在D处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

代入上式并化简得:

解得         (1分)

小球离开D点后作类平抛运动,其加速度为:a=F/m    (1分)

得:    (1分)

  (1分)

(3)CD段克服摩擦力做功Wf,由动能定理可得:     (3分)

解得:Wf=27.6J     (2分)

25.(22分)解:(1)设A与M板第一次碰撞后速度为,依题意

设与N板发生第一次碰前,A、B共同速度为v1,则A、B与M板碰后到A、B第一次达共同速度过程中                              (2分)

                  (2分)

由①②③解得        (1分)

(2)B与N板碰后,A、B获得左向速度,B第二次与M碰后,B速度立即为零,A在B上做匀减速运动,设到达B板左端速度为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故A第二次与M板碰后速度大小为   (1分)

(3)A与档板M第二次碰后向N运动达共同速度过程中

              (2分)

          (2分)

由⑥⑦解得

设A与档板N第三次碰前速度为

             (2分)

A与档板N第三次碰后达共同速度过程中

                    (2分)

        (2分)

由⑧⑨⑩解得

依次类推     

故A和B最终停在档板M处,A在长木板B上通过的总路程为13.5m,         (2分)

A、B系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