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三校联考

地理试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马林芳  高丽安  杨彦梅

第 Ⅰ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下图)”,回答1~2题。

 

 

 

 

 

 

 

 

 

 

试题详情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中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过度开垦    自然原因              B.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C.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樵采       D.城市交通建设    自然原因

试题详情

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某学生在他的调查报告《东山镇》一文中写到:东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湖畔的渔民以捕鱼虾为生,……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并远销国内外……。据此回答3~4题。

试题详情

3.结合上文并读图,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试题详情

  

 

 

 

  A.①果园②稻田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试题详情

4.图中,与东山气候相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图,回答5题。   

试题详情

5.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试题详情

绿洲是荒漠中的明珠。读下图回答6~7题。

试题详情

6.乙图的a、b、c、d四点中,能正确表示甲图中阴影部分和小黑点分布位置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试题详情

7.甲图所示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混合农业         D.林业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示意图,回答8~11题。

试题详情

8.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A.-150C或-250C  

B.-150C或-350C

C.-250C或-350C  

D.-350C或-450C

试题详情

9.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试题详情

10.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A.2~3月        B.8~9月       C.11~12月             D.6~7月      

试题详情

11.②地与③地之间的温差范围(T)为(单位:0C

A.30<T<50                     B.50<T<70        

    C.50<T<60                    D.40<T<60

读某一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12~14题。

试题详情

12.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A.四川盆地          

B.珠穆朗玛峰     

C.白头山天池        

D.云贵高原

试题详情

13.下面哪一幅是过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试题详情

 

 

 

       A             B               C                  D

试题详情

14.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交点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为纬线,OQ为经线,据此回答15~17题:

试题详情

15.图中虚线PQL为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是

    A.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D.一年最冷的季节

试题详情

16.若图中虚线PQL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

    B.此时O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

    C.P、O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

    D.P、Q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

试题详情

17.若图中虚线为等温线,按一般规律推断,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A.O地可能为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B.O地可能为山地,温度低于平地

    C.O地可能为海洋,附近有暖流经过   

    D.O地可能为夏季的内陆,P、L位于沿海

试题详情

    家住北京的张先生酷爱旅游。他在P城(如下图所示)旅游时,拍摄下了当地正在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张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当时为北京时间5时30分。据此完成18~19题。

试题详情

18.张先生拍摄照片时,P城当地时间约为        

    A.7时30分        B.11时30分   

    C.3时30分        D.13时30分

试题详情

19.这一天,P城国旗旗杆的杆影朝向与长度变化规律分别是   

    A.西北――北――东北  长――短――长

    B.西北――北――东北  短――长――短

    C.西南――南――东南  长――短――长

    D.西南――南――东南  短――长――短

    下图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K、H分别为PN、MQ的中点,据此回答20~22题。

试题详情

20.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则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B.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的高空

    C.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

    D.受该天气系统控制,该地易出现阴雨天气

试题详情

21.若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O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

试题详情

    A.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B.由P到N的方向与由Q到M的方向刚好相反

    C.图中M点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D.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试题详情

22.若图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最外圈的太阳高度为O°,POQ为某一条纬线,且纬度为15°N,则

    A.M、H、O、K四地纬度从高到低依次是:M、H、O、K

    B.M、H、O、K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依次是:O、H、K、M

    C.从图中P点到Q点的经度大于180°

    D.地中海气候区都进入多雨季节

    下图为俯视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AB两点的经度差为60°,P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读图回答23~25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3.B点的地方时是

    A.2点           B.10点             C.14点              D.22点

试题详情

24.若此时北京时间为0点,A点的地理坐标是

    A.90°W,22°N                        B.90°W,68°N

    C.90°E,22°N                        D.90°E,68°N

试题详情

25.此时,最可能的是

   A.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飘向东南方向      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时期

    C.正在召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D.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

 

 

第 Ⅱ 卷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26.下图为30°N的部分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14分)。

试题详情

 

 

 

 

 

 

(1)写出M、N点的经度:M         ;N          。(4分)

(2)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4分)。

(3)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分)

     A.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30°N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D.浙江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4)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分)          

     A.罗马处在多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多数迁移到北半球活动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最大值         D.巴黎盆地的冬小麦开始越冬

(5)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2分)。

试题详情

27.分析位于520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问题(12分)。

试题详情

⑴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4分)。

 

 

⑵简析该区域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4分)。

 

 

⑶根据图中资料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4分)。

 

 

试题详情

28.读我国某地区域图(图甲)和某景观图片(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试题详情

 

 

 

 

 

 

 

 

 

 (1)图乙中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分布在图甲中            (A或B)处,这种生产方式与海南岛相比,该地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的有利条件是。(4分)

 

 

 (2)图甲中所示的重要铁路是             铁路。近年来该地区还修建了高标准的公路干线。试分析该地区交通线建设必须考虑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6分)

 

 

 

(3)图甲所示区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从气候、地形地势等方面分析说明其原因。(2分)

 

 

试题详情

29.下面甲图中PQ为晨昏线,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试题详情

(1)甲图所示区域位于      (南、北)半球,PQ为       (晨、昏)线。(2分)

(2)图中河流EF段的流向是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3)图中潜水等水位线上的数值a、b、c、d的大小关系是                ,河流CD段的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4分)

(4)甲图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判断此时河流是否进入汛期并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

试题详情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B

C

D

C

A

C

C

B

D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B

A

C

D

C

C

C

B

A

 

二、综合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26.(共14分)每空2分

(1)M是172.5°E   ;    N是7.5°E   ;   

(2)13小时      东北方向

(3)D             

(4)B  

(5)见右侧图(晨昏线绘制适中才可得分)

27.(12分)

(1)西侧降水较多,东侧降水较少(2分)   受西风带影响,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

(2)中间低,四周高(2分) 受地势影响,中间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四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2分)

(3)A点气温低于B点(1分)    两点纬度相当(1分),海拔相同(1分),但B点降水较少,晴天较多(1分),故气温相对较高。

28.(12分)

(1)B (2分)   夏季不受台风的影响(或冬季不易受寒潮的侵袭)(2分)

(2)南昆 (2分) ① 地处山区,需跨山越河; ② 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平;③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分,答对任意两点可得满分)

(3)①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②处于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山河相间,多峡谷),利于水电开发。(2分)

29.(12分)

(1)北(1分)     昏(1分)

(2)由北向南(1分),    A处流量曲线平稳,表明A处流量受到了湖泊的调节,应该位于湖泊的下游。(1分)

(3)a>b>c>d(2分)      潜水补给河水(2分)    

(4)地中海气候(1分)     夏季和冬季分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1分)     河流没有进入汛期(1分)  依据:此时当地为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河流得到的补给量很少。(1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