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基础题考前特别训练――系列试题(10-12)

 

第十套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敌   妆   挛   不而走   曲通幽

B.面   迷   乱   然开朗   起萧墙

C.甲   讥   动   首以待   七生烟

D.灭   嘴   腼腆   列其中   不知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辜负   自欺其人   作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B.提纲   拭目以待   融洽   前世不忘,后世之事

C.精悍   只言片语   奥秘   偷鸡不成蚀把米

D.通牒   寻物启事   汲取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近一段时间,文坛上出现了一系列低级、庸俗的文学作品。一些具有社会道德良知的作家痛下         ,引发人们的思考

[2]新闻发言人说: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威胁,         最紧要的任务是加大宣传力度和积极防治。

[3]人如果总是         于过去辉煌的成绩,不思进取,就很难取得新的成绩。

A.批判   现时   满足     B.批判    现实    沉湎

C.针砭   现时   沉湎     D.针砭    现实    满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爱拼才会赢,我们赤手空拳办成这家小厂,是一家人十多年拼搏出来的。

B.洪才凭啥闭起眼睛说瞎话,洪喜搞科学实验,能算落后?

C.这里都是离退休人员,船到码头车到站了,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呢?

D.小唐一心想观看比赛,可妻子却让他切菜。他只好一边切菜一边看电视,结果打草搂兔子,一刀下去切了自己左手的食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面试开始,按照抽签顺序,1号候选人率先被召进了外企老总办公室。

B.把目前流行的中式服装称为唐装,严格地讲是不确切的,它其实是清朝马褂的一种延续。

C.她开始催我去找个女朋友,我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一成不变地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

D.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w.w.w.k.s.5.u.c.o.m

1.A(A都读jìng B和面huó C翘首以待qiáo D恬不知耻tián)

试题详情

 2.C(A“自欺其人”应为“自欺欺人”,B“后世之事”的“事”应为“师”,D“杆”应为“竿”)

试题详情

 3.C([1]“批判”是对错误的或反动的思想进行分析、批驳;“针砭”是古时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现比喻发现错误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2]“现实”与理想相对,指客观实际,“现时”指当前;[3]“沉湎”指深深地迷恋,不能自拔,“满足”指满意)

试题详情

4.D(打草搂兔子,北方方言,比喻顺便、顺带。本句应用“一心二用”。赤手空拳: 赤手:空手。两手空空。比喻没有任何依靠;)

试题详情

5.B(A项“率先”和“被召”互相矛盾。C项“背地里”与“阴”重复。D项成分残缺。“爱幻想”后加“的特性”之类的中心语;或删去“天性中的”,在“爱幻想”后加“的天性”)

 

 

第十一套

试题详情

 6.D(A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B项后两个疑问句均作“关心”的宾语,成为陈述句,两处问号,前一个变成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C项冒号只管到“发生变化”,将“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觎    妒    查    恨而亡    叽嘈嘈

B.水    猫    黄    不幸难    园子弟

C.车    击    胀    蓬门荜户    令人

D.蚊    罕    木    方圆凿    千补百衲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雏形  首屈一指   消声匿迹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B.渲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渔人之利

C.证券  化险为夷   固若金汤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D.寒暄  众口烁金   开门揖盗   山雨欲来风满楼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愉悦的享乐、丰美的衣食、         的生活,这一切若不成为为人类作贡献的条件,也不能充实人生的意义。

[2]柏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         ,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

[3]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         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种人         他有多大的本领,我们也不能委以重任。

A.舒服   呆板   进而/不管    B.舒服    刻板    因而/尽管

C.舒适   刻板   进而/尽管    D.舒适    呆板    因而/不管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经营者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前提。

B.他仍然是中国最高学府的名教授,门墙桃李,此中大可物色党羽。

C.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到达一米七五。

D.我呻吟着伸手去按那只涎皮赖脸的大脸猫闹钟。

试题详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十米高、七十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山旁边。

D.“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试题详情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试题详情

“说话”艺术出现后,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既粗糙又不准确,       ;而其中的       ,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1]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也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

[2]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

[3]错误、疏漏、粗糙之处

[4]粗糙、错误、疏漏之处

A.[1][3]    B.[1][4]    C.[2][4]    D.[2][3]

 

第十一套答案

试题详情

1.B( A.jì jì jī jī jī C. péng pēng péng péng pěng;D蚋、枘均读ruì,纳、衲均读nà、讷nè) 2.C. A项:消―销;B项:渲―宣;D项:烁―铄。3.D(“舒服”侧重表示人身体、精神的主观的具体感受,多用于口头语;“舒适”侧重表示客观环境或东西给人的综合性感受,多用于书面语。“刻板”侧重指不会变通、缺少变化,多用于学习、经验等方面的生搬硬套,多用于书面语,多用于形容做某事;“呆板”侧重指不自然、不生动,多用于艺术创作和为人处事中的墨守成规,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既可以用于形容人,也可以用于形容做某事。4.C(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涎皮赖脸: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5.C(A项:“传来……的声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一个谓语动词“说”,两个句子混杂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的毛病;B项“进入”与“殊荣”搭配不当;D项:无因果)6. D(见《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规律》)

 

第十二套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时   爽   门   血为盟   费苦心

B.吊   棋   浮   击时弊   头品足

C.愧   日   正   饮止渴   既往不

D.奶   守   炮   草行宿   一丘之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打烊   贸然   颠扑不破   出奇不意

B.蝉联   伸张   见微知著   老生常谈

C.荟萃   招徕   辞不达意   芒刺在背

D.宣泄   通牒   惹是生非   看风驶舵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大量童工为他们进行繁重的劳动。

[2]这个人真是有       ,别人对他态度那么横,他却一点也不计较。

[3]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这位老华侨       感慨地说:“真是换了人间啊!”

A.驱赶  涵养  无不    B.驱使   修养   不无

C.驱使  涵养  不无    D.驱赶   修养   无不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侯老很动感情地说:“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B.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没有票硬要进来,终于被工作人员赶出去了。

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巴塞罗那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明哀兵必胜

D.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经验,我们的改革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等,只会耽误时机。

试题详情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录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

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走。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

C.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D.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需要全国人民作出回答。

试题详情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12月19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B.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

C.这个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增加智力投资,改变了落后局面,贫困面减

少了三倍以上。

D.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第十二套答案

试题详情

1、  (A.shà sà xià shà shà      B. ping ping ping pēng ping

试题详情

1.        C. jiù guǐ jiū zhèn jiù      D. lào kè luò lù hé )

试题详情

2.B(A.其 C.词 D.使)

试题详情

3.C

试题详情

4.C(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试题详情

5.B(A.去掉顿号 C.“婆婆”后、“能打柴了”后、“没了丈夫的”后改为分号 D.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

试题详情

6.D(A“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有歧义。B不搭配。C减少不能用倍数。)

 

www.1010jiajiao.com

(来源:高考资源网)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