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

化学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10分

命题人  张永红     审题人  胡勇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I (共54分)

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高考资源网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德国Integral公司研究出一种新的冷却技术,并荣获德国环境大奖。这种技术是用水和冰组成的物质代替传统的制冷制――氟里昂或氨。关于这一新的制冷剂,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制冷剂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B.该制冷剂的作用原理与氟里昂或氨基本相同

C.该制冷剂为混合物

D.该制冷剂具有与水相同的化学性质

2.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分子式:CH2=CH2          

B.NaHCO3的电离:HCO3+ H2O  H3O+ + CO32

C. NaOH的结构式:Na―O―H

 

D.NH4Cl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熔点:CO2<H2O<SiO2<KCl           B.还原性:S2>I>Br>Cl

C.酸性:H3PO4>H2SO4>HClO4>H2SiO3   D.稳定性:H2O<NH3<PH3<SiH4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aHSO4晶体中离子总数为3 NA

B.2.24 L 14CH4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0.8 NA

C.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 NA

D.标况下,将FeSO4溶液置于空气中,被氧化的Fe2为0.2 NA,吸收O21.12 L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B.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高

C.离子反应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结合时不一定生成离子化合物

D.NaCl既可表示氯化钠的组成,又能表示其分子式

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肯定合理的是 

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根据电解质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D.根据氧化物与水反应是否生成酸或碱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表示复分解反应的是 

A.亚硫酸钠溶液与双氧水混合:SO32+2H2O2=SO42+2H2O+O2

B.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SiO32+CO2+H2O=H2SiO3↓+CO32

C.氯气通入水中:Cl2+ H2O=2H++Cl+ClO

D.将0.1 mol?L1 Na2CO3数滴缓缓滴入0.1 mol?L1 25 mL 盐酸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2H + CO32=CO2↑+H2O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按括号中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得到无色、酸性、澄清溶液的是 

A.Fe3+、Na+、Cl、S2(1┱2┱3┱1)     

B.NH4+、Ba2+、OH、Cl(1┱1┱1┱2)

C.K+、H+、I、HSO3(1┱2┱2┱1)   

D.Na+、Al3+、Cl、OH(4┱1┱3┱4)

9.“XYn”表示不同卤素之间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卤素互化物(非金属性:X<Y), 其化学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ICl与水生成 HCl 和 HI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某温度,液态 IF5电离:2IF5  IF4+ +IF6, 则 c (IF4+)×c (IF6) 是一个常数

C.BrCl的沸点比Br2的沸点高

D.XYn 与卤素单质一样都是非极性分子

10.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g),且达到平衡。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 

A.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B.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气态

C.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D.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11.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若将来发现的元素把第7周期全排满,则下列推论错误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该周期有32种元素

B.该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大为118

C.该周期的ⅦA族元素是金属元素

D.该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w ww.ks 5u.c om

1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Zn(s) +CuSO4 (aq) = ZnSO4 (aq) +Cu(s) ;△H =-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 = E2

C.l0l kPa时,2H2 (g)+ O2 (g) = 2H2O(1) ;△H =-571.6 kJ?mol-1 ,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H(aq) +OH(aq) =H2O(l) ;△H=-57.3 kJ?mol-1 ,含 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13.下图是KNO3 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时,100 g KNO3 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 KNO3   

C.t2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 的溶解度

 

 

 

 

 

 

 

 

 

 

 

 

14.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水解的XeF2、XeF4和XeF6三种化合物。如XeF4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XeF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XeF6分子中Xe的化合价为+6价

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XeF4按上述方式水解,每生成4 mol Xe,转移12 mol电子

 

15.用A、B、C、D四种酸进行下列实验:

   ①25℃时, PH=a的酸A,与PH=b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7,且a+b>14;

   ②B与NaCl不反应,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③向浓度为10-2 mol?L-1的C溶液中滴加甲基橙试液,溶液呈黄色;

④酸D的钠盐不止一种,向两种D的钠盐水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时,一个显红色,一个显蓝色。从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中,可以用来确定是弱酸的实验是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全部

16.反应N2O4(g)  2NO2(g);△H= +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B、C两点的反应速率:B = C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17.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D<C

B.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ⅥA族

C.B、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B、D与氧原子之间均为双键

D.一定条件下,D单质能置换出B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18.25oC,某未知浓度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已知此氨水的密度为0.90 g ? cm-3,则该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共56分)

19.(18分)现有A、B、C、D、F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均能形成简单的阴离

子或阳离子,且A、B、C、D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已知:①常温下,F的单质是一种有色气体,常用于杀菌、消毒;

②A的单质可以溶于NaOH溶液,向生成的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C的氢化物分子G是具有10电子的微粒,且可以发生下列转化:

G            P             Q            M + P

④E和D是同一主族的元素,二者能形成微粒的个数比为1┱2和1┱3的化合物T

和K;

⑤B和D可形成微粒个数比为1┱1和2┱1的离子化合物X和Y。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是         ;E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G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X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4)D的氢化物与E的氢化物比较,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其主

要原因是                                               

(5)T与F单质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G与D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0分)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四面体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       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符号)。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 mol乙烯基乙炔能与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E.乙烯基乙炔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都共平面

(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           

(4)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填字母符号)

A.               B.            C.           D.

 

(5)写出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9分)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

14%~18%(本题涉及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故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常用凯氏定氮法。其测定原理是:

文本框: CuSO4Ⅰ.蛋白质中的氮(用氨基表示)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生成一种无机含氮化合物,反应式为:

2NH2+ H2SO4 + 2H+               

  Ⅱ.该无机化合物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 溶液中,生成(NH4)2B4O7

Ⅲ.用已知浓度的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l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

(1)上述原理第Ⅰ步生成的无机含氮化合物化学式为­                    

(2)上述原理第Ⅱ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乳制品的换算系数为6.38,即若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

6.38%。不法分子通过在低蛋白含量的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来“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导致许多婴幼儿肾结石。

已知三聚氰胺的分子式是C3H6N6,即含氮量为66.7%。假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

16%即为合格,不法分子在一罐总质量500g、蛋白质含量为0的假奶粉中掺入        g的三聚氰胺就可使奶粉“达标”。

22.(15分)下图中,P为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关闭K,分别向容器A、B中各充入

2 mol X、2 molY,起始时,VA= a L,VB= 0.8 a L(连通管的体积忽略不计),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3X(g)+3Y(g)  2Z(g)+2W(g),达到平衡时,VB=0.6 a L。

(1)B中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2)A、B中X的转化率的关系是A______B

(填“>”“=”“<”),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衡时A、B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MA _____MB(填“>”“=”“<”)。

(4)如果要计算出平衡时B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则至少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

(MX、MY、MZ、MW分别表示X、Y、Z、W的摩尔质量)。

①MX    ②MY    ③MZ    ④MW

A.③和④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④

(5)打开K,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B的体积为________L。

23.(14分)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K+、Mg2+、Al3+、NH4+、Fe2+、Fe3+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Br、I、CO32、AlO2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该溶液中确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                  ,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               

 

 

 

 

 

 

(2)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 ,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2.8 L

5.6 L

11.2 L

n(Cl)

1.25 mol

1.5 mol

2 mol

n(Br)

1.5 mol

1.4 mol

0.9 mol

n(I)

a mol

0

0

①当通入Cl2 的体积为2.8 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______。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省成都七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

1.C  2.B  3.B  4.D  5.C  6.B  7.D  8.C  9.B

10.A  11.D  12.A  13.D  14.B  15.B  16.C  17.A  18.A

 

 

19.(1)钠(1分)                    (2分)

  

 

 

 

 

 

   (3)G的电子式略 (2分)     离子键、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各1分)

   (4) H2O (1分)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

(5)SO2­+C12+2H2O  4H++SO42+2C1(2分)

催化剂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2分)

20.(1)1 (2分)  (2)D (2分;多选不给分)  (3)            (2分)

(4)B、D (2分;漏选给1分,多选1个扣1分,扣完为止);

(5)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2分)

(NH3打“↑”符号扣1分,Ag不打“↓”符号不扣分,未写条件扣1分)

21.(1)(NH4)2SO4  (2分)

(2)NH4+ + OH = NH3↑+ H2O (2分,不写条件或“↑”符号扣1分) 

2NH3 + 4H3BO3=2NH4+ + B4O72 + 5H2O(2分)

(3)18. 8 g  (3分)

22.(1)75% (2分) 

(2)< (2分)   B中压强比A中要大,而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2分)

(3)< (2分)    (4)A或B(4分,答对一个给2分,答错一个不给分)   

(5)0.2 a(3分)

23.(1)H+、Al3+、NH4+ ;  Mg2+、Fe2+、Fe3+  ;  CO32、AlO2

(8分,每填对一个得1分,填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2)① Cl2+2I=2Cl+I2    (2分)      ②10┱15┱4   (4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