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地  理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ll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第1卷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本卷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图1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1.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2.以下有关图l中信息的正确说法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陆地上等温线因温度高而向南弯曲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陆地西侧等温线因暖流影响向北弯曲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图示国家的各种资源都很缺乏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图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图2表示地球上某两个区域等压线分布状况,图中数值a>b>c。读图回答3~4题。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图2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3.以下关于两图的正确说法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甲、乙两天气系统在同一季节达到强盛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甲冬季强盛,乙夏季强盛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甲是由副热带高压北移形成的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4.当乙达到强盛时期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我国华南处于雨季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满载石油的日本油轮返航时逆风逆水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非洲南部动物向北部迁徙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图3为31。N,103.4。E附近地区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卫星图片。读图回答5--6题。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图3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5.从图3判断,5月14日5月22日期间此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    A.冰川    B.洪涝    C.堰塞湖    D.干旱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6.影响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交通    B.劳动力  C.水源    D.资源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7.若在图4所示区域内布局一个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应选择的最佳位置为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a    B.b    C.c    D.d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图5为地球上的物质循环模式图。读图回答8~10题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8.若图5表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A为岩浆,下列的正确判断是                                                          图4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D只能表达喷出型岩浆岩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B表达变质岩,  C表达沉积岩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b表达变质作用, c表达沉积作用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d箭头应该是可逆的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9.若图5表示地球上生物物质循环示意图,A表示无机环境,下列的正确叙述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C表示植物,D表示动物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在生物循环的过程中,只有c、d两个环节联系着有               图5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机界和无机界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顾名思义,微生物在生物循环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0.若图5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南半球中纬度环流模式,下列的正确叙述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A点为赤道地区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A位于8的北方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A地由于受热量多,空气处于膨胀上升状态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A地低区和B地高压都不是由于热力作用形成的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图6为地球上的“气候、自然带、土壤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1.下列地形区、气候或自然带、土壤对应正确的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华北平原一温带落叶阔叶林-红壤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南方低山丘陵一暖湿气候一红壤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内蒙古高原一暖湿气候一钙质土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2.图中显示的信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能反映各自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只能反映各自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能反映非地带性规律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能反映出垂直地带性规律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目前,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超过50%,而降低依存度的出路就是开发生物能源和石油替代产品。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等,直接作为动力。据此回答13-14题。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3.生物能源与石油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本质来源相同  B.均属清洁能源  C.均属可再生能源D.分布地区一致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4.我国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的前景广阔,这主要取决于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交通四通八达          B.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原料来源丰富          D.试点企业遍及全国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图7为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5~17题。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图7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5.图7中A铁路线的名称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南昆铁路    B.湘黔铁路    C.襄渝铁路    D.贵昆铁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6.图7中B市是在开发某种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种资源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铜矿    B.镍矿    C.铁矿    D.锡矿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7.图7中C处发育了一种著名的地质地貌景观,该景观可能是由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8.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D.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8.地球上水循环的原动力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太阳辐射    B.盛行风    C.天体引潮力    D.地转偏向力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19.以下有关水循环的正确说法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水循环使海洋水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更新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B.水循环使地表形态更加崎岖不平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水循环把地球上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可以施加影响的只有大气降水环节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20.以下有关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干旱现象成因的正确叙述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昼夜温差大

    B.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生长期需水量大

    C.华北地区春早的主要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降水少

    D.夏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干旱的主要原因

    21.为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可行的是

    ①加快高山冰川的融化速度②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③修建水库④实施跨流域调水

工程⑤大量抽取地下水来缓解旱情

    A.①②③    8.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读图8回答22~25题。

22.以图中A、B两地区生产的经济作物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A.麻纺织工业、畜产品加工业    B.制糖工业、橡胶工业

  C.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D.棉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23.以下有关图中字母E所在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非洲    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位于它的西侧    D.属于亚洲国家

24.以下有关乙图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的不正确说法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水源充足    D.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25.乙图中D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A.工业历史悠久    B.丰富的石油资源

    C.充足的光照    D.雄厚的农业基础

    荷兰素有“鲜花王国”的美誉,园艺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生产的花卉植物主要供出口。据此回答26―27题。

    26.荷兰发展鲜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    B.国际市场广阔

    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温度适宜D.地形平坦,温和湿润

    27.荷兰出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40%以上,这得益于   

    ①保鲜技术的发展②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③广阔廉价的耕地④发展玻璃温室,改造自然条件⑤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⑥利用起伏的地势,发展花卉的立体种植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学科网(Zxxk.Com)    图9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

  D.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

29.图中A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图9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0.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图10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31―33题。

                                  图10

31.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    ②土质疏松    ③开矿

  ④植被破坏    ⑤垂直节理发育    ⑥地壳活动剧烈

  A.①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32.改良甲、乙、丙三地土地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在甲地土壤中掺入沙子    B.在乙地种植耐酸植物

  C.在丙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D.在乙地大面积退耕还草

33.乙、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冬小麦水稻  8.春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    D.谷子水稻

34.以下省区,不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但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A.陕西  内蒙古  8.内蒙古广西  C.湖北广西    D.贵州  陕西

35.以下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之间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8.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

    C.3000mm等降水量线    D.400米等高线

36.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条件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③永陆交通便利④城市密集,科技发达⑤廉价的人力资源⑥钢铁工业布局条件基本相同⑦充足的水电  

    A.①②③    8.③⑦    C.③④    D.⑤⑥⑦

    37.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现象的是

    A.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C.三月无雨旱风起,九月霜降秋早寒  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图11为“我国东部春、夏季节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回答38―

40题。

                         图11

  38.图中甲地夏季降水占全年的比例小于乙地的原因是

    A.甲地位于山地背风坡,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

    B.甲地夏季受副高控制,乙地夏季受锋面雨带影响

    C.甲地距海远,乙地距海近

    D.甲地台风雨少,乙地台风雨多

  39.以下有关图中乙地的错误说法是

    A.冬季降水比例偏少    B.夏季低洼地区易形成内涝

    C.春季降水比例偏少    D.夏季形成土壤返盐现象

  40.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甲地可推广的农业发展模式是

    A.基塘农业    B.鱼塘一台田    C.立体农业    D.粗放农业

 

第Ⅱ卷

学科网(Zxxk.Com)二、综合分析题(40分)

41.图12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

同一纬线上,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为       

(2)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       小时,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3)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      

(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5)此时,赤道上既是白昼又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什么?                        图12

(6)此时新一天在全球的范围是什么?

试题详情

42.图13为世界四地区简图。读图回答问题。(9分)

(1)图13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                                                                           

试题详情

                                       图13

(2)当华北正值雨季时,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处于多雨期的是           

 

 

 

(3)丙地气候类型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

 

 

 

(4)丁地及其周围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分布面积与乙地气候类型的分布面积有什么不同,并分

析乙地气候如此分布的原因。

 

 

 

 

(5)丙地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线,该海域气象条件在冬、夏两季对航海的影响有何不同?

 

 

 

 

 

 

试题详情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Zxxk.Com)(1)我国在博鳌北面的A

地建立了第四座卫星发射

基地,该地建卫星发射基

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纬度低,节约火箭燃料,

增大有效载荷②毗邻大

海,有利于大型部件的运

输③位于沿海,科技发达,           图14                   图15

技术水平高④东临南海、太平洋,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⑤雨量充足,气温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利于室外作业

试题详情

  A.①②③    8.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2)根据图15中所给信息,分析该岛一月份20'C等温线和l7"C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与同纬度海南岛西岸地区比较,博鳌的年降水量明显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4)该岛的著名盐场是――,此盐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试题详情

区。(2分)(与沿岸寒流流经无关)

(5)夏季受副高下沉气流控制,风浪较小(1分);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大浪急。(1分)

下渗大量减少,使地表径流大量增加(1分)

(4)尽量减少城市地面的整体硬化面积;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建设城市雨水的储水设施。(3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