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中学2009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题

河北景县中学生物组   张晓燕    0535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3H      B.可在DNA中找到3H、 15N 、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D.可在DNA找到15N 、32P、35S

试题详情

2.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曾进行三次过滤,对三次过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过滤后,核物质存在于滤出的固体物中

B.第二次过滤时使用多层纱布,DNA存在于纱布上的黏稠物中

C.第三次过滤时同样使用多层纱布,DNA存在于纱布上的黏稠物中

D.第三次过滤后,DNA存在于滤液中,第三次过滤后就得到了纯的DNA物质

试题详情

3.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A.         B.-18(-1)         C.na-18(n-1)    D.-18(-1)

试题详情

4.某噬菌体的DNA为单链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0.28 A、0.32 G、0.24 T、0.16 C。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DNA分子(RF),则在RF中四种碱基A、G、C、T的比率依次是

试题详情

    A.0.24、0.16、0.32、0.28           B.0.26、0.24、0.24、0.26

试题详情

    C.0.28、0.32、0.16、0.24           D.0.24、0.26、0.26、0.24

试题详情


5.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图中所示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与核糖体中

C.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中介

D.图中所列核酸二类,碱基5种,核苷酸有7种,氨基酸最多20种

试题详情

6.人红绿色盲(b)属于伴性遗传,而先天性聋哑(a)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机率分别是                                                                        A.AAXBY,9/16                 B.AAXBY,3/16

C.AAXBY,1/16,AaXBY,1/8       D.AAXBY,3/16,AaXBY,3/8

试题详情

7.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1×2→4和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只要6与9或4与7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D.4号和5号是直系血亲,7号和8号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试题详情

8.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不正确的是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试题详情

9.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灰种皮黄子叶(GgYy)的豌豆自交,所结种子种皮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都是3:1

B.孟德尔认为测交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C.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该项措施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试题详情

10.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研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对数,则2n代表

①F1形成配子的类型数          ②F1形成F2时雌雄配子的组合数 

③F2的基因型种类数            ④F2的表现型种类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11.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C.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穗上,所结籽粒胚乳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D.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因中多了或少了一个碱基都会引起基因突变

试题详情

12.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

试题详情

13.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     )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试题详情

14.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如图是对此后6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生物学家从以上结果中得知一个事实,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兔和病毒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A.隔离、自然选择      B.隔离、突变

C.自然选择、定向变异  D.自然选择、突变

 

试题详情

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某个生物体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时,这个生物体就成为新物种的个体。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以保持永久的稳定。

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的种群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D.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试题详情

16.下列有关达尔文进化理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现代进化理论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两者都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明确了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试题详情

1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B.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试题详情

18.长期使用同种农药防治害虫,效果较差,原因是

A.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抗药性

B.害虫个体有差异,在农药的选择下,有抗药性的害虫生存下来

C.害虫选择了低毒低效农药 

D.使用同种农药,容易使害虫朝着抗药方向变异

试题详情

19.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试题详情

20.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9%、31%                      B.94%、6% 

C.78%、22%                     D.92%、8%

试题详情

21.在一个种群中,开始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AA25%,Aa50%,aa25%。但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低于另二种基因型的个体。那么经过了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后,你认为下列哪种变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A.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基本不发生太大的变化

B.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的

C.基因型aa在逐渐下降的同时,Aa也在下降

D.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

试题详情

2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引起生物进化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试题详情

23.对下列生物现象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1)鳟鱼常在12月产卵 (2)蚜虫可发育为有翅蚜或无翅蚜 (3)某森林中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

 (4)养鸡场冬季提高鸡的产卵量 (5)某植物叶厚、气孔少

          ①温度    ②光照    ③食物    ④水分    ⑤空气

A.①②①①③    B.①②③②④    C.②①①②⑤     D.②②③②④

试题详情

24.在某一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那么下列哪一项与之不符(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的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试题详情

25.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图中仅有1条食物链

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流入蛇的能量的10000倍

试题详情

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虽然绿色植物稀少,但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却很大

B.草原生态系统由于植被植株矮小,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所以可供动物和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还是很多的

C.农田生态系统由于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高,需要人为的管理调节

D.湿地由于常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所以被称为“地球之肾”

试题详情

27.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井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

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最快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种群数量最大

试题详情

28.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生理过程是

A.碳酸盐;细胞呼吸              B.CO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          D.CO2;分解作用

试题详情

29.通过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可知,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片叶子受SO2危害的顺序是先叶片后叶柄

B.在一定浓度的SO2范围内,同一植株的幼叶先受害,老叶后受害

C.植物叶片受SO2危害后叶片退绿,变成黄白甚至死亡

D. SO2对植物的伤害起始于对膜通透性的改变

试题详情

30.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试题详情

31、下图的三个细胞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则体细胞为4条染色体的是       (    )

A.(1)(2)(3)

    B.(1)(2)

    C.(1)(3)

    D.(2)(3)

 

试题详情

32.下左图为一渗透装置,半透膜小袋内充满30%蔗糖溶液。用不同表面积的半透膜小袋实验,开始一段时间,玻璃内液面高度变化速率的相关曲线最可能是(横坐标表示表面积)(    )

试题详情

33.下列哪一代谢过程不改变体内氨基酸的总量                 (   )

A.脱氨基作用        B.氨基转换作用

    C.氧化分解          D.肠道的吸收

试题详情

34、.下表是植物细胞生长的两个阶段(阶段Ⅰ和阶段Ⅱ)的一些数据

 

长度

直径

细胞壁的厚度

细胞体积

液泡体积

阶段Ⅰ

26微米

24微米

2微米

12600立方微米

600立方微米

阶段Ⅱ

36微米

330微米

2微米

336000立方微米

273000立方微米

当细胞从阶段Ⅰ过渡到阶段Ⅱ时发生了什么(   )

A.只吸收水分                    B.只吸收水分和合成纤维素

C.只吸收水分和合成蛋白质        D.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试题详情

35.在一般情况下,下列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是(    )

A.根冠细胞        B.精子细胞    C.叶表皮角质层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试题详情

36.下列生物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看不到染色体出现和复制的是(  )

A.蚯蚓、蛔虫      B.真菌、草履虫     C.水螅、团藻        D.支原体、蓝藻

试题详情

37.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试题详情

38.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3小时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观察,在该植物细胞内含有14C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   )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细胞核

试题详情

39.下列生物中,都不具细胞结构的一组是(   )

  A.沙眼衣原体和SARS病毒   B.禽流感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

  C.肝炎病毒和支原体       D.肺炎双球菌和流感病毒

试题详情

40.如图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    (     )

试题详情

41.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植被分布状况是:山麓热带雨林,山腰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部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状况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A、阳光           B、土壤            C.温度           D.水分

试题详情

42.为观察不同水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小生态瓶。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的特殊性表现在    (  )

A、因封闭而不开放    B、不输人太阳能       C、缺少分解者    D、不进行物质循环

试题详情

4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试题详情

4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b、c、d四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

  成如下几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试题详情

45.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试题详情

46.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试题详情

4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试题详情

48.为了除去危害农作物的某种害虫,有人建议从国外引入一种凶猛的蜘蛛。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蜘蛛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B、蜘蛛和该种害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C、蜘蛛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最佳方案是蜘蛛能将该种害虫彻底消灭

试题详情

49.如图所示,曲线1和曲线2代表物种1和物种2的耐热范围,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度在t1  t2范围内时,物种2竞争力小于物种1

B、物种1的竞争力始终大于物种2

C.物种2的竞争力始终小于物种1

试题详情

D.温度在t1-t2或t3以上时,相同条件下培养物种1、2,物种2能更好地生存,物种1生活不好

 

试题详情

50.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广

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广

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广

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生活在温度、湿度范围很窄

的同一栖息地中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1.(7分).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遗传因子组成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用A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a表示)。

(1)黄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黑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试题详情

32.(10分)(2009?佛山模拟)报春花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图所示)。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报春花品种,为培育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如下程序:

 I.选择_______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Ⅱ.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

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①补充完整以上程序。

②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了让F2自交,

 

应该怎样处理?____                       .

④F2植株中开黄花的占_      ___,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____.

⑤有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简要概述你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3.(13分)刚进入2008年,反常天气便纷现世界各地,凸现出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各项所代表的成分或生理过程:

A_________  B_________   D_________;

①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_             ___形式进行循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

原因是__                                      ___.

(3)某地区进行核实验造成A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C、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

(4)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是_____,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可用下列反应式

表示__                                    __                             _。(写一个即可)

?5?由图可以看出,碳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的特点,发生的范围是_________。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1、B  2、B  3、D  4、B   5、D  6、C   7、B  8、C  9、B   10、C  11、D  12、B  13、C  

14、D  15、D、16、C  17、C  18、B  19、C  20、D  21、D   22、A  23、D  24、D  25、C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50分)

26、A  27、B  28、B   29、B   30、C  31―35 DDBDD, 36―40 DABBA  41C  42 A  43C   44.B  45.C  46. B  47.C  48.D  49. A  50. A

31.(1)Aa aa  (2)AA  (3)遗传图解如下:

   

 

 

 

 

 

32.(1)AAbb或Aabb(完整写对两个才正确)  (2)①I.AABB和aabb  ②(2分)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2分)从花蕾期开始套袋直到受精结束。  ④3/16  1/2  ⑤(2分)(任写一个方案,其他合理方案也可以。)

方案一:对F2中开黄花植株分开留种和播种,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种。

方案二: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   

方案三:对F2中开黄花的植株进行测交,判断是否纯合,对纯合的进行标记,下一年再留种。

33.(1)生产者  分解者  初级消费者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次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次级消费者的化作用  (2)C02  人们过度利用煤和石油使温室气体C02大量释放以及植被的破坏(或森林的减少)  (3)C、D数量将减少 (4)腐生细菌和真菌       

 (5)循环利用  生物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