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5: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教师版)

山东济南历城区第五中学  徐巍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着集体主义情怀的墨子,在推行“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上身体力行,激烈地反对贵族统治者“富侮贫,贵傲贱”的主张。

B.张继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之后,失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内心的痛苦无以复加,途经苏州时便创作了那首出神入化的《枫桥夜泊》。

C.因为韩国大邱地铁发生的火灾是由地铁站内报亭失火引起的,北京就取缔了所有地铁站的报亭,这难道不是因噎废食之举吗?

D.招聘人才不像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只管找个大鲜亮的拿,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用人单位自然明了。

答案:B(出神入化,形容某种技艺达到绝妙的境界,用在这里,对象不符。这里可用脍炙人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各位营员从哪所学校来,又实际编排在哪一兴趣班,他都洞若观火,一清二楚。

B.这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不懈行进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

C.合作小组协力攻关,无暇他顾。有人却趁机大肆侵吞攻关成果,坐收渔人之利

D.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答案:D(A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或现象非常透彻,能清楚地看出其本质;B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C渔人之利:比喻第三者利用另外双方的矛盾冲突而取得的利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没有证据就是诽谤,我让她吃错药。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药科学的进步,现在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答案:C(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应该用“吃不了兜着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昆县有数十万人尚未解决温饱,县政府却一掷千金,耗资三千二百多万元,兴建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豪华办公楼。

B.近年来,农村外山打工者越来越多,即便是农忙季节,往往也是十室九空,精壮劳力携妻带子到城里做工。

C.3月23日伊朗扣押英国水兵事件发生以后,英国和伊朗各执一词,为被扣水兵究竟“在谁的水域”“谁该道歉”的问题僵持不下。

D.由于解决有关考试的纠纷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而用行政干预手段解决此类纠纷往往捉襟见肘,导致考生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

答案:B(望文生义,“十室九空”用来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让观众不错过每场比赛的观看时间,首都各大报纸届时特别登出转播时间表,人们可以按图索骥

B.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席之地,也在情理之中,可个别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之实,这种 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晏殊独坐在晃动昏黄灯光的书房,双目微闭,口中缓缓吟出:“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一副身处太平世道的闲适自足神态。

答案:A(A、按图索骥: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B、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用在这里意思正好相反,应用“事半功倍” C、换汤不换药: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应为“挂羊头卖狗肉”。D、风雨飘摇: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用在这里限定“夜晚”不妥当。)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整治公务员的懒散作风,他们把工作做到如此具体细致的程度,真可谓处心积虑,殊为不易。

    B.今天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致力于推动历史前进,还是抱残守缺,既无思想又无作为。

    C.有关崔永元组织的“重走长征路”的报道,内容翔实,平铺直叙,受到社会各阶层读者的广泛好评。

    D.这支进犯陕北的胡宗南的王牌军,先是丢了青木关,继而失守榆林城,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答案:B ( A.“处心积虑”,感情色彩不当,可用“煞费苦心”。C.“平铺直叙”指文章平淡无奇,按次序简单叙述。与上文(内容翔实)和下文(广泛好评)都不搭配。D.“成也萧何,致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句中只有失败,没有成功,故该熟语与句意不符。)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B.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里,大街上空无一人,他走在这噤若寒蝉的路上,真感到有些害怕和凄凉。

C.爸爸对我说:“你有多少责任就承担多少责任,一退六二五是做学生很不应该的。”

D.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答案:C(珠算一句斤两法口诀,也写作“一退六二五”。意思是把责任推卸干净。A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指外表像金玉,里面却是烂棉絮。比喻外表好看,里面却是一团糟。这个成语可用来指人的表里不一致,也可指文章等内容与形式不统一。文章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败絮其中”。属于前后照应不周。B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D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本句中的意思不是说试验已经失败了。)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人们在追思启功先生的时候,不仅感佩他卓越的书画功力,更感佩他的高尚人品。他不但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谦谦君子

B.破产重整制度可以使一部分陷入困境甚至绝境的大型企业得以复活,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措施及时得当,就有恢复生机的可能。

C.真正的艺术家大都超越了世俗利益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跋涉在治艺的寂寞之道上,惨淡经营而无怨无悔,含辛茹苦而终有所成。

D.尽管老师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

答案:B(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A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现也指明哲保身的人;C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D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首诗作打破常规,独出心裁,用奇特的想像写出这看似无理的痴语,而这出人意表的言语,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B.大家都很喜欢和老周交往,因为这人人品甚高,洒脱,如光风霁月

C.这所大学的活动室里,各种器材应有尽有,真是汗牛充栋

D.易中天飞扬的神采,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他的“狡猾”,得益于他的妙语连珠

答案:C(C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语境中说的是“各种器材”,使用对象有误。A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等有独到的地方。也指独自想出一套办法来。形容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B风光霁月:雨过天晴时明净的景象。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开阔。D妙语连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那个年代,农民虽然胼手胝足地劳作,却不免饥寒交迫。

B.在鱼龙混杂的好莱坞,派克总是那样谦逊,与人为善,人们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望霞亭依山傍水,漱石枕流,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其间,酝酿出多少有趣的故事。

答案:D(D.漱石枕流:喻隐居生活。在这里使用对象有误。A.胼手胝足:手脚都长了茧子。B.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成分复杂。C.穷形尽相:形容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1949年4月,我解放大军,纵横捭阖,势如破竹,直逼南京,国民党反动派很快如鸟兽散。

B.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新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C. 美国政府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于其军用飞机侵犯我领空、撞毁我飞机一事,刚刚向中国人民道歉,马上又否认其侵略罪行。这种朝秦暮楚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

D.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是十二亿中国人的精华,对他们的宣传、报道只要属实,连篇累牍,都不算过分。

答案:B(A“纵横捭阖”是指政治外交上采取分化、瓦解和拉拢的手段。C“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应改用“出尔反尔”。D连篇累牍:言辞冗长?嗦,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发展经济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了子孙后代,绝不能做涸泽而渔的事情了。

B.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C.新中国的航天事业是白手起家干起来的,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D.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答案:B(一文不名的意思是一个钱也没有。)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们根据受害者提供的线索,先找到王某,再按图索骥,最终找到了制造假酒的黑窝。

B.电信部门虽然对话费调整作出了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是“明降暗升”。

C.有些人认为民间泥塑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D.眼看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学生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答案:A(“按图索骥”多比喻遵循陈规,拘泥不变;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易于获得。A句使用了后一个意义。B“莫衷一是”是指意见有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该句中“普遍认为”与之相矛盾。C“下里巴人”泛指通俗普及的文艺作品,用在这里属望文生义。D“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在这里属使用对象不当)   

1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本把中国的和平发展视作“心腹之患”,这也是日本国内“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原因。

B.“改革”就是改变经济的体制,“开放”就是和世界接轨。这两个方面,可以说都可圈可点,都取得了令人喝采的成果。

C.三个人用美声、民族、原声态三种唱法共同演绎一曲观众耳濡目染的老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会是什么效果?震撼!

D.央视在少投入多产出上做得简直登峰造极。不但保证了节目质量,明星阵容,而且带给演员“一夜出名”的真实回报。

答案:C(耳濡目染, 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强调的是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应该改为“耳熟能详”。 A甚嚣尘上,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C可圈可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D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试题详情

1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今年“五一”黄金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乡村旅游热,南通围绕"2008中国乡村游”的主题年活动举办了乡村旅游产品展览会,各具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B.夏季用电高峰将临,各家电企业争相把节能作为卖点,连电磁炉这样的小家电,也竞相打出节能牌。对此,业内专家提醒,电磁炉市场鱼龙混杂,须细辨真伪。

C.由于体能消耗过大,国青队在下半场时打法渐渐有些走样;先失一球的日本队也顾虑自己的球门再度失守,投鼠忌器,疲于应付,无意争胜。

D.名为Fish的电子宠物鱼随着音乐节奏摆动尾部、鳍部,做各种肢体动作,表达各种情感。它一亮相就受到都市一族的喜爱,只是身价扑朔迷离,居高不下。

答案:A(B.“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本句说的是电磁炉,不当。C.“投鼠忌器”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D.“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试题详情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人生道路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只有在那一念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B.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这是县的领导干部们屈尊下顾,至基层蹲点包村,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

C.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批院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半天拿不定主意。

D.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答案:A(B“屈尊下顾”;降低身份俯就。C“见异思迁”指对工作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D“鳞次栉比”,房屋多且有次序地排列)

试题详情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央本着安土重迁的原则,给三峡移民分配了肥沃的土地并发放了丰厚的迁移补偿费。

B.由于自己好吃懒做,以前接济过他的亲戚也不愿再理他,现在他已百无聊赖了

C.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言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

D.未雨绸缪,我们应在高考前温习好功课,以积极的态度迎接考试。

答案:D(“安土重迁”指在某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之谬。“百无聊赖”侧重指精神上没有寄托,不用来表示经济上贫困,使用对象错误。“贻笑大方”意思是让内行人见笑,已有被动之意,属语意重复的错误。 )

试题详情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国家质量技术监测局宣布,从7月1日起生活饮用水必须明示酸碱度,这使大量不合格饮用水在劫难逃

B.西方发达国家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在这部留学生的回忆录里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C.金沙遗址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出土玉雕,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赞赏。

D.在中国很难再找到像成都这样的城市:古朴典雅的文化韵味和现代前卫的时尚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二者既构成反差,又相得益彰

答案:A(“在劫难逃”是指某些不幸的事情一定要发生,避免不了,在此不合语境)

试题详情

19.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时常留心书店里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书预告,却视而不见这方面书籍的出版。

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人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意义不言而喻

D.滔天巨浪,迎面扑来,发出一阵瓦釜雷鸣般的巨响,使岸边的人惊骇不已,手足无措。

答案:C(A看见了也等于没看见。B做坏事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D比喻庸才声势显赫)

试题详情

20.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本届男篮世锦赛中,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负于希腊队后,主教练尤纳斯没有怨声载道,而是与队员们一起分析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

B.据一些药厂人士称,目前一些采购招标的中标药品,其价格已经低于正常生产成本,如不偷工减料或张冠李截戴,中标厂家根本就无利可图。这样的药品,其质量能有保证吗?

C.台独分裂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俗话说,孤掌难鸣,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吗?

答案:C(A.近义词混淆,换成“怨天尤人”。B.使用对象不合理,换成“偷梁换柱”。C.“孤掌难鸣”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办事困难。根据语境应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即是说事情单方面是闹不起来的。)

试题详情

2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绝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B.这位开诚布公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为了严禁鸦片而获罪革职,遣戍伊犁。

C.中央有关部门派出的调研组调研题目非常丰富,从社会分配到福利制度,从民间组织到劳资关系……可谓包罗万象

答案:C(A “妄自菲薄”不能带宾。B“开诚布公”指诚意待人,坦白无私。此处应为“开宗明义”或“开门见山”。D“举足轻重”泛指所处地位重要,或一举一动对全局有重大影响。应该用“举重若轻”,比喻能轻松愉快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事务。)

试题详情

D.六中全会表明,我们的党将积极努力、从容不迫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努力在实践中显出执政党遇繁若一、举足轻重的非凡能力。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来大家都谈得很开心,可是这个人一出现,在场的所有人都哑然失笑,气氛顿时沉闷下来了。

B.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C.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已之知,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D.那位演员虽然淡妆浓抹,穿着入时,但是神色却十分憔悴。

答案:C(C“见贤思齐”是指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A“哑然失笑”是指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与语境相悖。B“卓尔不群”是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D“淡汝浓抹”在同一时间不能既“淡汝”又“浓抹”)

试题详情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年不,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近年连续发生多起耸人听闻的煤矿爆炸安,中央下决心严打官煤勾结的不法行为。

C.这一地区恶劣环境的形成,是“冰东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明末清初时期,随着人口入迁和矿业开发,这一流域的植被就渐遭破坏。

D.为人处世要讲诚信,做到一言九鼎,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答案:C ( C“冰东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中性词,比喻某一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期酝酿、积累的结果。A 望文生义,纾:解除。谓倾尽家产以解救国难。B “耸人听闻”指本无事实,故意编造夸大之语使人震惊,这里的使用与下文情理不合,应改为“骇人听闻”。D “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试题详情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两人本来就有意见,经他一挑拨,就更成掎角之势,互不往来了。

B.那尊雕像屹立在那里已经许多年了,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霜打日晒,栉风沐雨,都没有改变它的英姿,也没有改变人们对它的崇敬。

C.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番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D.事是大家做的,虽说他把挣的钱留了一半给自己,但揆情度理,由于项目是他争取来的,他又主动  承担了组织工作,功劳最大,所以大家也没意见。

  答案:D(A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与语境不适。B栉风沐雨:形容旅途奔波的辛劳,可改为“风吹雨打”。C高山景行:比喻道德高尚,用在本句属望文生义。D揆情度理: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试题详情

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洪战辉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崇高的人生追求,对那些逆境厄运加身,总是觉得低人一等,自嗟自伤、怨声载道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B.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C.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中追索欠款,德龙建筑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D.著名导演李安凭借《断臂山》获得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编剧三项大奖。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真是匪夷所思。 

答案:C(A项,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民众普遍不满。此处可用“怨天尤人”。B项,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C项,扬汤止沸;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滚。比喻办法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项,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不合语境)

试题详情

26.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遗憾的是,我因事没能去机场为她送行,至今仍耿耿于怀

B.电视剧《水浒》拍摄前有很多演员争演林冲,《水浒》中不乏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惟独林冲一角最为奇货可居

C.本文五、六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狗尾续貂之感。

D.是深入了解一个单位的全面生活好呢,还是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浮光掠影地了解一下生活好呢?

答案:D(A.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只适用于对自己不满意的事。B.奇货可居: 珍贵的货物,可收集起来,等有高价钱时才卖出去。比喻依仗某种独特的技能或事物以获取功名或财利。C.狗尾续貂:用以比喻拿不好的续在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D.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

试题详情

2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诤友"之间,无论见地如何,都应披肝沥胆,以诚相见。

B.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快了,高耸的大楼,美丽的花园,俯拾皆是

C.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D.诗歌发展到《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答案:A(A.披肝沥胆:披,打开;沥,滴下。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B.俯拾皆是:一般用于随地可见的小东西。C.风起云涌:狂风刮起,云层涌来,形容雄浑磅礴之势。D.洋洋大观:形容事物复杂繁多,丰富多彩)

试题详情

2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次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B.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纳粹势力死灰复燃

C.事情已经过去了27年,27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其间沧海桑田,世事多变,但我不相信他会忘掉我,忘掉中国。

D.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答案:D(A.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B.死灰复燃: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C.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地变成了大海。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D.噤若寒蝉:冬天的蝉,一声不响。现在常用来比喻有所顾忌,不敢吭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