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09年高三年级一模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试题详情

四、(23分)

19.请简要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6分)

 

答:                                           

                                                  

                                                

                                                   

                                                  

                                                   

                                                    

                                                                                  

                                                                               

 

   

试题详情

20.《新民晚报》复刊时,增为确立新的办报理念产生过一场辩论。有人主张,“为民分忧,与民同乐”合适;有人认为,“为国分忧,与民同乐”好。你的看法是哪一种?

    请简述其理由。(5分)

    答:                                                                       

 

                                                                              

 

                                                                                

    七、作文(60分)

试题详情

一、1.D( A ruì/ruì    měi/miǎn  jìng /jìng  héng/háng   

B gěng/gěng   bā/pā  xiě/xuè   bèn/bēn 

C chuí/chuí  pín/bīn  gǒng/gōng  piāo/biāo 

D chí/shì    dào/zhào  lù/lòu   bì/pì )

试题详情

2.C(杀青就意味着定稿。现在人们也常用杀青指一部电影拍摄完成。

试题详情

天作之合:合:配合。好像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至当不易:极为恰当,不可更改,喻指极为恰当。)

试题详情

3.A (B句序不当,“树立”句与“感动”句互换;C 成分残缺,“促进”缺宾语;D句式杂糅)

试题详情

4.C(从“组合”、“艺术杰作”,还有依上文次序的“绿浪”、 “尖塔”可选①;根据“他们见缝插针”,为叙述一致,可选④;从协调的组合与语脉中,可看出并没有特意强调什么,故选⑤)

试题详情

二、5.A(“签售活动”本身并非产生“学术暴力”的原因。)

6.C(“施暴者确是挑战权威的叛逆英雄”,不符合原文意思。)

试题详情

7.D(充要条件关系不能成立。)

试题详情

三、8.C(亡,丧失)

试题详情

9.B(①是谈论有关战争的事,不能直接表现司马穰苴治军严谨。④是表现体恤士兵,士兵同甘共苦。⑤是叙述战役的结果,也不是直接表现。)

试题详情

10.A(所说司马穰苴提出让德高望重的庄贾做监军与原文有出入。)

(“仆”放倒;“勒”整顿、统率;“约束”纪律;各1分,大意通顺2分)

(2)土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尉他们。

(拊循:安抚、抚慰;次:驻扎;身:亲自;各1分,大意通顺2分)

试题详情

四、11.(1)、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

12.(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倦”字。(1分)本诗前六句写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道出了“倦”。(2分)尾联“空悲清夜徂”绾合了诗题“倦夜”。(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前六句写诗人“倦夜”的情景,后两句告诉我们诗人“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万事干戈里”使得诗人“空悲清夜徂”。(2分)景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13.(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谗谄之蔽明也   方正之不容也   雨霖铃   兰州催发   竟无语凝噎

(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句不给分。两题全答按第一题判)

试题详情

五、14.用了比喻、拟人、联想、想象等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地指出了露珠的特点、形成以及蓬勃的活力热情与默然奉献的精神;也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6分) 

试题详情

15.(1)、作者想象露珠瞬间消失的去向,含蓄地写出尘世的污浊,流露出作者对自然清新生活的选择与向往。(3分)

(2)、作者希望自己能具有露珠一样的品质,拥有露珠一样的人生。(3分)

试题详情

16.因为晶莹剔透的露珠生命渺小而短暂,一滴露珠,便如一段人生,它让我莫名地为我们人类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生命的短暂与轮回而伤感;也为一些人空飘忽、染尘埃而伤感。(4分)

试题详情

17.圆润晶莹、热情蓬勃、用心做事、无私奉献、纯洁善良、宁静慈爱、普通平凡等特点与品质。(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作者以露珠为题,是要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浮躁与喧嚣的尘世,人类应该像露珠一样真实而充实地拥抱生活、珍惜并奉献生命,营造并坚守住自己的高洁的精神家园。(2分)

试题详情

六、18.示例:卡扎菲为索马里海盗辩护(4分)

试题详情

19.示例:画面:一棵分叉成手形的树,其中三条枝干已被砍去,只剩下两条构成一个V字,恰似人的手做了一个胜利的符号。旁边赫然几个字:这不是胜利。

寓意:以手指喻树,劝诫人们要爱惜树木,不可一味毁林,不可为了眼前利益为毁林罩上冠冕堂皇的面纱。胜利的手势掩盖不了丑恶的事实。V字本代表胜利,此处却象是死路一条。它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警示人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否则换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自取灭亡。(能说出漫画的含义,意思相近即可。)   (6分)

认为“为国分忧,与民同乐”好。一是这个理念有高度,能鲜明地体现报人的爱国情怀;二是这个理念也表明了报纸与国家、人民的依存关系,报纸为国分忧的落脚点当然也是为人民造福祉。

(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试题详情

20.示例:主张“为民分忧,与民同乐”合适。其一、这个理念表明了报纸与读者的关系,报纸理当为民服务;其二、《新民晚报》非党政机关报,作为民众喉舌,既然应与民忧乐与共;其三、为民分忧,其最终目的虽然也是为国分忧,但“为民分忧”理念更具体,可操作,更能体现编辑、作者与读者的密切关系。

七、21.立意角度示例:

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 “要批判地继承” “经验主义要不得”等;

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要进行创新”等;

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验与创新 ?守旧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作文评分标准:参照2008高考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的军队都被打得大败。齐景公为此非常忧虑。于是晏婴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说是田家的妾生之子,可是那个人,论文才能使大家归服、论武略能使敌人畏惧。希望君王能试用他。”于是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穰苴说:“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君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来,置于大夫之上,士兵们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信任,人的资望轻微,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宠信、国家尊重的大臣,来做监军,才行。”于是齐景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庄贾去做监军。穰苴向景公辞行后,便和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营门会齐。”第二天,穰苴率先赶到军门,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待庄贾。但庄贾一向骄横显贵,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做监军,就不特别着急;亲戚朋友为他饯行,挽留他喝酒。已经等到了正午,庄贾还没到来。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等他布署完毕,已是日暮时分,庄贾这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刻还迟到?”庄贾表示歉意地解释说:“朋友亲戚们给我送行,所以耽搁了。”穰苴说:“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忘掉私人的交情,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敌人侵略已经深入国境,国内骚乱不安,战士们在前线战场日晒夜露,无所隐蔽,君睡不安稳,吃不香甜,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你的身上,还谈得上什么送行呢!”于是把军法官叫来,问道:“军法上,对约定时间而迟到的人是怎么说的?”回答说:“应当斩首。”庄贾很害怕,派人飞马报告齐景公,请他搭救。报信的人去后不久,还没来得及返回,穰苴就把庄贾斩首,向三军巡行示众,全军将士都震惊害怕。然后就出发了。

土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慰他们。还把自己作为将军专用的物资粮食全部拿出来款待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样平分粮食。标准最接近于体弱者的标准。三天后重新整训军队,准备出战。病弱的士兵也都要求一同奔赴战场,争先奋勇地为他战斗。

晋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就把军队撤回去了。燕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渡过黄河向北撤退而军心松懈,于是齐国的军队趁势追击他们,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率兵凯旋。还没到国都,就解除了战备,取消了战时规定的号令。宣誓立盟而后才进入国都。齐景公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来迎接,按照礼仪慰劳将士后,才回到寝宫。齐景公接见了田穰苴,敬重、推崇地任命他做大司马。从此,田氏在齐国的地位就一天天地显贵起来。

后来,大夫鲍氏、高氏、国氏这些人忌妒他,在齐景公面前中伤、诬蔑他。齐景公就解除了他的官职,穰苴发病而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