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铭选中学文综统练地理试题(2月20日)

读下图,甲图中虚线为一段晨昏线,此时乙图中①河流流域昼长夜短,且全球今日与昨日范围的比例正好是1:3(参照丙图),甲图中A、B之间的距离为1110千米,B和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回答1―3题。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Zxxk.Com)1、A点所在的经线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90°E             B、90°W            C、0 °                D、180°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2、甲图中C点的昼长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13时20分         B、12时                  C、15时                D、14时20分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3、对乙图所示区域的正确判断是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A、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              B、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C、此地盛产香蕉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D、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

图1、图2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完成4~5题。

4.图1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一高一低”模式            B.“高一低一高”模式

  C.“高一高一高”模式            D.“低一低一低”模式

5.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A. 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轻

图3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6~8题.

6.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    B.钢铁厂    C.玻璃厂    D.化工厂

7.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    B.减少酸雨    C.保持水土    D.绿化环境

8.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存在上下游产业关系的是

  A. 水泥厂与供热厂 B.石膏板材厂与水泥厂 C.发电厂与H厂 D.污水处理厂与H厂

 图4示意世界某地区植物多样性,图5为到达地表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植物种类丰富的地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A. 相对较低,水热条件差    B.相对较低,水热条件好

  C.呈现高值,水热条件差    D.呈现高值,水热条件好

10.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乙地高于甲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年日照时数   C.地面反射率    D.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

最近,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噪音地图。假如图2为某城市噪音地图的局部,图中曲线为等噪音量线(单位:分贝)。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中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可能是

A.工厂和交通     B.建筑和娱乐业

C.网吧和歌厅     D.采矿和伐木

12.图中A和B两处噪音量向外迅速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严格的噪声管理制度                 

B.城市绿化带的作用

C.修建隔音设施的结果                     

D.噪声声波传播过程中自然减弱

37.3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福建省地形剖面图

image035

 

 

 

 

 

材料二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中心目标就是发展福建经济,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为将来全面实现两岸“三通”,建设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圈奠定基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向西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与陆地。

材料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示意图。

福建降水量.png

 

 

 

 

 

 

 

 

 

 

材料四 正在建设中的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将进一步优化我省交通运输网,加强东南沿海地区与闽中、闽北地区的联系,促进两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交流,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实现山海协作、共同进步。

回答:

(1)我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为什么这样分布?(4分)

(2)分析台湾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原因。(6分)

(3)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作”的战略,分析福建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5分)

 

38.(3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

    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

    材料二  下图中B处有世界上一种典型的地貌景观,该地山高谷深,为避风的良好场

    所。B附近地区以“文化大拼盘”著称,在这里,有印第安人、新法兰西阿卡蒂人,苏格兰、爱尔兰风俗语言到处可见可闻。而20世纪以来,大量亚洲和中东的新移民也纷纷用自己的文化点缀着这里的多元文化风情。  图中C处所示海区及其附近陆地经常大雾弥漫、阴雨连绵,尤其是在陆地的谷地,大雾阴雨经常持续多天,为当地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简述A岛东北沿海地区主要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图中B处地貌类型是     ,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的自然原因。(8分)

 

(3)通过材料二分析,B地区20世纪前后迁入人口的不同来源及其原因。结合材料二分析人口迁移对B地区社会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12分)

 

(4)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E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D国,试从劳动力因素简述其原因。(4分)

(5)左图中F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请分析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7分)

 

1.C  2.A  3.D  4.D   5.C   6.A   7.B   8.C   9.B  10.B  11.A   12.B

37.(15分)

(1)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

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

(2)①地域狭小,原料、燃料不足 ②岛内市场狭小 ③岛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海洋运输便利(6分)。

(3)①地域狭小,原料、燃料不足 ②岛内市场狭小 ③岛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海洋运输便利(5分)。

 

38.(37分)

(1)全年高温多雨(2分)  地处热带,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受地形抬升,终年高温多雨;沿岸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4分)

    (2)峡湾地貌或冰川侵蚀地貌。(2分)  C处海域地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6分)   

    (3)20世纪前,迁入人口主要来自于欧洲,原因: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3分)20世纪后,迁人人口主要来自于亚洲和中东地区,原因:经济发展差异。(3分)

    影响:①建立了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明显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②经过世界各地移民的长期开发,促进了经济发展和联系: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④促进了种族、民族的融合。(答出三点即可)(6分)   

    (4)①劳动力国际之间流动性小,②劳动力在数量、价格等方面地域差异大(如果答墨西哥劳动力数量充足、价格低廉也可)。(4分)

(5)乳畜业(2分)  工业发达,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自然条件不适宜种植业发展,但有利于牧草生长;交通便捷;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源。(5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