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开化县华埠中学新课标地理2009届高考倒计时冲刺

专题二十  海洋地理(选修)

【命题趋向】

明确最后冲刺的针对性

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海洋奥秘;第二部分是开发海洋资源;第三部分是保护海洋环境;第四部分是维护海洋权益。就目前高考来看主要是海岸带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2008年江苏地理)。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一要理清必修教材中已有的海洋地理知识和没有的海洋地理知识;二要注意加强对必修教材上没有的海洋地理知识学习,重点把握海洋地理中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三要注意综合运用海洋地理必修与选修的知识分析问题。

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

高考重点:本考点是近年高考命题选修知识运用考查题,形式上是主观综合题,考生在考试中可选做题,满分为10分。

命题趋向:我们预测2009年高考试题仍会不断地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关热点材料,对海水的温度、盐度等物理性质的特点及成因、海洋的环境问题、资源开发,以及海洋权益保护等内容进行多角度分析考查。侧重于对某区域海洋资源、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与环境问题的成因与保护措施等内容的分析,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考查从(文字和数字)材料中,图片、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迁移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等能力。

【回归教材】

回归书本,夯实基础!

测试要点一: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海底主要地貌类型;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海水温度和盐度:①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②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气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海水运动: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5.海岸与海岸带:海岸类型及其特点;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及其影响。

6.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措施。

测试要点二:海洋开发

1.海水资源: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海洋化学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3.海底矿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海洋油气资源。锰结核。

4.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前景。

5.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分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7.海洋旅游: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测试要点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1.海洋自然灾害: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海洋主要污染源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测试要点四:海洋权益

1.海域的划分: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2.我国海洋国情: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3.国际海洋秩序: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

思路清晰,提升能力!

一.把握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1.海洋表层温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①随纬度变化:由高纬向低纬递增。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②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③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低。④日变化:午后(14~15时)最高,日出前后最低。年变化:北半球8月水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影响因素:热量收入(①主要是太阳辐射;②暖流经过)热量支出(①主要是蒸发;②寒流经过)

2.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从海洋表面温度随海水深度增加而逐渐递减,在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很小,通常保持在2~5℃的低温状态。在某些海沟或海岭处可能由于地热作用而出现逆温现象。影响因素:表层海水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

三.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6ec8aac122bd4f6e四.维护海洋权益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用图示法突破这一难点。

(1)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在海洋权益方面的不同。

(2)如何理解“公海自由”的含义?

    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公海只能用于和平目的。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以依法行使管辖权。我们要正确理解“公海自由”的含义,要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例如,我国在太平洋海域圈定一块海底矿区进行勘探等。

(3)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热点”海洋权益问题?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划分相关海域,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岛屿制度”。《公约》规定: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岛屿,可以同陆地一样拥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同时还规定:那些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其中更重要的是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加强国家间的协调、合作,共同构建国际海洋新秩序。

【真题亮相】

两年高考真题  精彩无限

试题详情

1.(2008年江苏地理30.A)右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3分)

(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填选项字母)     。(2分)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填选项字母)       。(2分)

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    B.容纳、净化污染物       

C.增加河流水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人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3分)

 

试题详情

2.(2008上海地理,5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       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

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       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

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                        

(3)南纬60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      ‰,它与北纬60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    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3.(2007年江苏地理3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左图为“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右图为“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a、b、c三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         处,主要原因是                                。(4分)

(2)沿海建设风力发电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填代号)   。(2分)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影响鸟类栖息 D.影响沿海气候

(3)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                                        。(2分)

(4)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2007 年5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4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三年名校模拟  图文并茂

试题详情

 1.(2008江苏南京1月)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的温差看,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   

主要原因是                                                            

(2)2月,黄海的等温线呈舌状自南向北突出,原因可能是      

    A.径流的影响  B.大陆的影响  C.暖流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3)2月、8月相比,长江入海口       月的盐度低,原因是                 

                                               。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4)沿海某城市将进行围海造陆,其目的是             ,在开发海洋过程中必须防止海洋      和海洋      

试题详情

2.(2008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右图为“北印度洋及附近海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为     季,判断理由是                           

(2)图中乙海底地形为      ,其成因为                         

(3)甲海区盐度高的原因有哪些?

 

(4)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湾形态等角度,简析丙海域沿海地区风暴潮危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试题详情

3.(2008江苏徐州3月)右图是“某区域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处海域属于        ,c处海域属于       

(2)a处的盐场多分布于      海岸,其有利条件是                       

(3)图中b、c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试分析该处渔业资源丰富的可能原因                                        。

(4)分析海底地形d的分布规律是          ,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其形成原因                               

试题详情

4.(2008广东湛江3月)读“海洋酸化示意图”(△pH代表pH值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目前海洋表层海水的pH值已经下降了       个单位,到2100年将下降    

       个单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态产生什么影响?

 

【社会热点】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命题专家对热点预测

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1)这两幅漫画所揭示的主要问题分别是:图①      ;图 ②      

(2)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分别是:图①          ;图②           

实战演练,金榜题名!

试题详情

1.右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判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此海区位于_________(南或北)半球。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2)用实线或?线箭头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_________(填字母)。

A.欧洲西侧中纬海区    B.北美西侧中纬海区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C.非洲西侧中纬海区    D.南美西侧中纬海区

试题详情

2.右下图为某种海岸类型图,据此回答(1)―(3)问题。

(1)此图为何种海岸类型?

 

(2)此种海岸在我国哪些地区分布最广?

 

(3)此种海岸类型,最适宜发展何种人类活动?并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3.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问题。

(1)给各洋流添加箭头,表示其正确流向。

(2)做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半球以         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及       球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3)洋流④⑤⑦⑩,按成因分,属风海流的有      按性质分,属寒流的有              

(4)图中海域A、B、C、D处,能够形成渔场的是          处,原因是                  

(5)若此图表示太平洋,则图中洋流的名称:②          ,③          。若此图表示大西洋,则图中洋流的名称:①          ,⑧          ,④         

试题详情

4.读下列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图中A、B、C分别是我国和世界著名的渔场,从形成渔场的原因分析,渔场     填写代表渔场的字母)与其他两个渔场不同。

(2)填写出下列渔场和洋流的名称:A是     渔场,C是      渔场;

E是          (洋流名称),F是            (洋流名称)。

(3)G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沙漠地区,造成该地区降水极为稀少的原因是

                                         

(4)丙图中,洋流H附近有世界上最大的          岛,该岛屿有大量的淡水资源,但却以                   (水体类型)形式存在而难以利用。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一  海洋生物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其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种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相对稳定。当前世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很不充分,捕捞对象仅限于少数几种,而大型海洋无脊椎动物、多种海藻及南极磷虾等资源均未很好地开发利用;捕捞范围集中于沿岸地带,仅占世界海洋总面积7.5%的大陆架水域,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据估计,海洋中有机物平均单产为50克碳/米2?年,每年有200亿吨碳转化为植物;海洋每年可提供鱼产品约2亿吨,迄今仅利用1/3左右。

  材料二  世界海洋鱼类可持续渔获量与实际渔获量、世界人口数量关系图

(1)由此图可以看出,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世界实际渔获量             。而世界海洋可持续渔获量是          

(2)在      年之前,世界实际渔获量(高、低)      于世界可持续渔获量,这时传统渔场的效益       (高、低)。

(3)在       年之后,传统渔场,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原因是                          

(4)为了保护渔民的经济利益,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途径有哪些?

 

试题详情

两年高考真题

1.【答案】:(10分)(1)海水人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2)B  (3)BD   (4)减轻了淡水变咸;延缓海岸侵蚀后退;减轻海洋污染。

【解析】:本题以海洋地理为素材,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结合相关联系的文字信息,可以判断A、B、C的含义。海岸带的变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地表河流和海水海浪沉积可营造海岸,海岸也受地表径流和海浪的侵蚀。海岸带后退是因为营造建设比侵蚀弱,而人海泥沙量减少,使得构筑海岸缺少了物质来源,这是海岸带后退的主要原因。苇滩、湿地具有巨大的降解污染、繁衍物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枯水期水量过少,海水可能逆河道上溯产生咸潮;携带泥沙少.海岸线营造能力弱,侵蚀后退严重;对河口和整个海洋提供淡水水量少,难以稀释和降解污染。黄河枯水期人海径流量明显增大,就能带来更多的淡水,减轻淡水变成;携带更多的泥沙。延缓海岸侵蚀后退速度;稀释海水污染物,减轻海洋污染。

2.【答案】:(1)蒸发量  回归线    (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    (3)34  南纬600    北纬60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而南纬600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解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结论。  (2)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 (3)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34‰,与北纬600附近(盐度为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而致。  (4)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人海径流最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3.【答案】:(1)b   风能资源丰富    用地条件较好  (2)C   (3)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   (4)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

【解析】:认识到江苏有漫长的海岸线,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开发的优势,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发展核电是是解决能源紧张的重要途径。

三年名校模拟

1.【答案】  (1)渤海  渤海伸入内陆(内海),海域面积小  (2)C  (3)8   8月长江径流量大  长芦盐场  (4)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解析】  渤海被大陆包围,且在四大近海海域中面积最小,受陆地影响最大。日本暖流的一个分支沿黄海北上,夏季黄海水温普遍升高,暖流的影响不明显;冬季黄海水温降低,日本暖流的影响明显,导致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8月份,长江处于洪水期,人海淡水急剧增多,导致长江口外水体盐度降低。

2.【答案】(1)夏  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洋中脊(海岭)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3)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径流少;海域封闭。 (4)雨季飓风多发;河流径流大;喇叭形海湾加剧潮势;沿海地势低平。

【解析】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运动规律是冬季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顺时针方向流动。海底地形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类 型,从图中剖面图可观察出乙为洋盆中的突起,应为洋中脊。

3.【答案】  (1)内水  专属经济区    (2)淤泥质  地形平缓广阔    (3)海水较浅,阳光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人海河流汇人,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沿岸有寒暖流交汇    (4)(海沟多分布在)大洋(底)边缘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或板块碰撞挤压)

【解析】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和海峡等。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海盐生产的主要方法是盐田法,盐田法是修筑类似稻田一样的池塘来晒盐。因此,地形平坦广阔、光照充足,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是盐场的有利条件。岛弧的外缘常常伴生着狭长而深陷的海沟,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

4.【答案】  (1)O.2   O.4  人们向空气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有相当部分会被海洋吸收,因此海洋酸性变大    (2)海洋酸化首先会直接影响到某些贝类生物、甲壳类生物外壳的形成能力,导致这些生物减少甚至灭绝;不断酸化的海水,会不断吞噬海洋中的碳酸钙,破坏珊瑚礁,使许多浮游生物因丧失栖息地而减少;生物链底部的浮游生物等的减少将导致生物链上端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没有了食物供应。

【解析】第(1)小题,审题是关键,题目要求观察的是表层海水的酸碱度变化情况。酸雨造成河湖水、海洋水的酸化,影响海洋生物生长,甚至死亡。

【社会热点】

【答案】(1)近海渔业存在过度捕捞现象,使水产品产量下降,而且个体越来越小   海水污染严重,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2)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禁止向海水中任意排放有害物质,特别是含油污水

实战演练

1.(1)【答案】 北  【解析】根据等温线分布,越向南温度越高,应为北半球。  (2)【答案】以A点附近所在海域为界,以北洋流向北流,以南洋流向南流。【解析】根据洋流的运动方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来判断;  (3)【答案】温带海洋性  【解析】通过洋流分布模式图分析,A点以北为中高纬环流,同时以位于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4)【答案】A、B【解析】图中以A为中心,洋流分别向上和向下流,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西岸,南半球因存在西风漂流而不存在这种模式。

6ec8aac122bd4f6e2.【答案】(1)基岩海岸  (2)基岩海岸在我国的漫长海岸带上都广有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华东、华南沿海都能见到它们的雄姿,而在杭州湾以北,则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岸。此外,在我国的第一、第二大岛的台湾岛和海南岛,其基岩海岸更为多见。  (3)建设港口,旅游。岬角向海突出,海湾深入陆地,常形成天然良港;岸边的山峦起伏,奇峰林立,怪石峥嵘,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3.【答案】(1)如图  (2)南  副热带  北  副极地  (3)④⑤⑦  ⑦⑩  (4)A  这里有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5)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巴西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4.【答案】(1)B  (2)舟山  纽芬兰  秘鲁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沿岸寒流起着降温、减湿的作用  (4)格陵兰  冰川

5.【答案】(1)不断增加  一个恒量  (2)1992  低  高  (3)1992  过度捕捞,实际渔获量超过世界可持续渔获量  (4)①采取禁渔、休渔制度,限制网目大小,控制捕捞强度,调整捕捞作业结构;②开拓捕捞空间,开发远洋渔场和深海渔业,以及头足类和南极磷虾类等新种类;③开展海水养殖业,实现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等。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