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本试卷24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使用机读卡的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使用机读卡的学校考生将选项答在答题卷上指定位置。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___这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 昨夜一阵淅淅沥沥的春雨,___干涸的土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

③ 中国航天战略蓝图:2010年前,实现登月,___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而后将大型空间站发展成为空间航天基地。

A 、毕竟  浸渍  既而       B、毕竟   浸润  继而

C、 究竟  浸渍  继而       D、究竟   浸润   既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帮助下,小鸣终于和他的同桌和好如初,破镜重圆了。

B. 中国女足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女足大赛中惨遭失败,他们立志要卷土重来,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C. 这个曾被认为有教无类、不堪造就的孩子,在本次国际钢琴比赛中竟然脱颖而出。

D. 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珍藏地下。

试题详情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弱年众以国器之    许:期望        B.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   尚:崇尚、尊敬

C.且庶人亡          始:  才        D.弟亦君不直           恨:怨恨

试题详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僧绰密表闻                         愿义割恩,略小不忍

B.父昙首与王华并太祖所任       及侍中,时年二十九            

C.朝政小大,皆参焉                      撰毕,送江湛、徐湛之

D.逡巡良久答                      僧绰求吴郡及广州

 

试题详情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间接或直接表现王僧绰才识过人的一项是   (3分)

A.众以国器许之                               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

B.二十八年,迁侍中,任以机密               僧绰乃求吴郡及广州,上并不许

C.方欲大相付托,朝政小大,皆与参焉     臣谓唯宜速断,不可稽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D.会二凶巫蛊事泄,上独先召僧绰具言之      事机虽密,易致宣广,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       

试题详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僧绰天资颖悟,好学不倦,少年老成,思虑周全,深受朝廷上下的器重;担任官职,对太祖始终忠心耿耿,正直敢言。

B.王华的儿子王嗣与王僧绰一样出身名门,但因为与皇帝没有姻亲关系,所以官职和待遇一直都不如王僧绰。

C.刘义隆想废黜太子,为防止朝野的非议,叫王僧绰辑录前代旧例,但最终没有果断听从王僧绰的建议,反而被太子杀害。

D.太子刘劭弑父篡位之前,不知道王僧绰曾经参与罢黜之事,依然委以重任。后来发现真相,就逮捕王僧绰,并将其杀害。 

试题详情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作者不太理解将广东“建成文化大省”的动机,认为要建文化大省没什么意义。

  B.一个地方的文化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和比较优势,就会有持续的竞争力,并且被广泛地认同。

C.广东文化并非不行,而是由于没有北京的后发优势。比如当代流行音乐,广东的流行音乐得到北京的认可,所有广东培养的歌星都迁往了北京。

D.广东文化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和比较优势,比如在“开放和创新”方面就超过了其他省。

E.近代以来,推动中国历史演进的区域文化力量,就是广东文化,只有广东文化才能“制造”出这种时代风云人物。

F.如果改革开放选择从上海开始,结果肯定会失败。因为上海当时是中国的经济支柱,上海人感觉非常自豪,没什么缺点,不需要改革。

试题详情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广东具有“开放和创新”精神的一项是【   】(3分)

  A.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些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主导了各个运动。

  B.丁日昌、容闳、詹天佑、冯如等人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C.释迦牟尼大弟子摩诃迦叶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达摩,从海路至广州,再去洛阳弘扬禅法。

  D.打柴的樵夫慧能在国际上被称为与老子、孔子并立的东方思想家。

试题详情

14.广东的“开放和创新”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试题详情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16. 本文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寥寥数笔,便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人物的心情。请就此选取一例,作简要赏析。(4分)

试题详情

17. 本文的题目“目送”,有实指和虚指两层含义。请根据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试题详情

19.本文题目为“高傲的匈牙利人”,从全文看,科切什的高傲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试题详情

20.“用李斯特的名义来吸引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关注,也算情有可原。”这表达了科切什怎样的复杂情感? (4分)

试题详情

21.本文写了三位音乐家,除科切什外,你比较喜欢哪一位?为什么?谈谈他对你的启发。(5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试题详情

22.下面是一则“手机短信”中的节日祝福语,请你根据上下文内容,填充空缺的部分。(6分)

蓝蓝的天里有悠悠的白云,悠悠的白云拥裹着圆圆的月,圆圆的月里有淡淡的诗,                                                      :祝你中秋快乐!

试题详情

62.3

试题详情

55.1

1980

218

63

433

145

试题详情

58.0

试题详情

55.1

1999

3495

3277

6538

6205

试题详情

44.7

试题详情

44.1

2000

3595

100

6800

262

试题详情

43.5

试题详情

41.1

2001

3785

190

7375

575

试题详情

42.6

试题详情

39.7

2002

3996

211

8178

803

试题详情

40.0

试题详情

40.4

2003

4239

243

9263

1085

试题详情

41.4

试题详情

38.3

2004

4754

515

10482

1219

试题详情

44.2

试题详情

40.0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

注: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试题详情

24.日本汉字检定协会每年都举行“世态汉字”活动,评选出一个汉字反映当年的日本社会世态。2007年12月12日,该协会宣布今年的当选汉字是“伪”。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得知结果后表示:“虽然同为‘人’字旁,但与‘伪’相比,我更愿意选择‘信’。”那么,这两个汉字或其中的一个汉字让你想到了什么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说说你的经历、感受或看法。题目自拟,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分)

   

 

 

 

试题详情

1.D(A、母( jiào);B、拮(jū)C、木(nè)

2.B(“究竟、毕竟 ” 都含有到底的意思。“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还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 “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浸润:水分慢慢渗入;浸渍:浸泡。既而: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后不久;继而:表示紧随着某一种情况或动作之后。 )

3.D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在辨析时首先要弄清语境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色彩和风格等,这是解题的基础。然后弄清成语本身的意义用法,从结构、色彩、出处等角度进行了思考推敲。然后结合成语的理解与具体语境相对照,作出正确的判断。

A.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这里是使用对象误用。

B.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以后,重新恢复势力,多用于贬义,不符合语境,属于感情色彩误用。

C. 有教无类――指对各类人都平等看待,都施以教育,这里将其与“不堪造就”并列使用,属于不合语境之误。

D. 冰山一角――比喻人们所了解到的事实或知识的真相与实际情况还差得很远。符合语境。

4.A.

B项“乒乓球馆是……团体”主谓搭配不当。

C项有歧义,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表达不清;另外,“三千多余元”中“多”和“余”重复;

D项句式杂糅。应把“造成的”删掉。

5.C (许:称赞;尚:匹配,多指高攀婚姻;始:才,刚。恨:遗憾)    

6.A (以:介词,用;为:介词,被;动词,担任;与:动词,参与;动词,给;乃:副词,才;连词,于是。)   

7.B (求吴郡及广州的事不能体现他才识过人,只能说明他能听从建议。)         

8.B (“与皇帝没有姻亲关系”错,王华“人才既劣”才是根本原因。)

9.(1) 及劭弑逆/江湛在尚书上省/闻变/叹曰/不用僧绰言/以至于此/劭既立/转为吏部尚书/委以事任(标点:及劭弑逆,江湛在尚书上省,闻变,叹曰:“不用僧绰言,以至于此。”劭既立,转为吏部尚书,委以事任。需断开的共8处,对7―8处得3分,5―6处得2分,3―4处得1分。先计算正确得分,再扣除不当断而断的分,每错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闻变”后不断,不扣分。)

(2)①他喜欢学习,有思考能力,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练悉”和“典”各1分,句子大意1分。“练悉”译为“非常熟悉”“精通”等亦可。“理思”意为“思辨力”,译出大意即可。)

②如果不这样,就应该像当初一样对太子坦然相待,不必再怀疑、计较。(“不尔”和“疑论”各1分,句子大意1分。“尔”,这样,“不尔”可译为“不然的话”,“不这样的话”。“论”,讲求,计较。与“疑”相并列,不宜译为“议论”,但大致可通,不扣分。但译为“考察”“论罪”之类应扣1分。)

10.(1)琴歌的动听感人,作者听琴之后,勾起了因怀乡而产生的辞官归隐的思想感情。(只答“思乡”给1分,答“归隐”给2分。注意末两句是全诗主旨句。“千余里”说明路远,因而怀乡,“云山”含隐居之意)

(2)例一:如未奏琴前,以室外月明星稀、乌鹊纷飞、寒霜侵木、冷风吹衣的秋夜之凄清来烘托室内华烛齐放的欢快气氛。例二:奏琴时,写万物皆静,四座无言,直弹到夜淡星欲稀,从侧面烘托出琴歌的悦耳动人。例三:奏琴结束后:诗人竟闻琴怀乡,期望归隐,使对琴歌美妙的烘托达到极致。

11.略

12.BD(A原文为“如果认为广东没文化,或文化很少、很小,所以要建文化大省,我认为没什么意义”,本选项漏掉了前提条件。C原文并没有相应的看法。E原文为“推动中国历史演进的区域文化力量,主要就是广东文化”。上海输不起,首先在于它当年是中国的经济支柱,还在于上海人的教育程度及做事方式。)

13.C(达摩非广东人,不能成为广东人的代表。)

14.①近代以来,推动中国历史演进的区域文化力量,主要就是广东文化。②中国二十多年来不可逆转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广东的深圳开始,这是历史的必然。③广东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过程中创造过多项第一。④慧能是广东“开放和创新”文化的典型代表。(每点1分,共4分)

15.这样写不会喧宾夺主,反而有利于突出重点。(1分)有人认为广东没有文化,主要是认为广东没有历史。而慧能正是广东精神的源头,是广东文化的代表。(2分)佛教只有到了广东人慧能手里才有真正的中国特色,并且他自创一套理论,影响广泛而深远。慧能采用灵活、创新的态度,用竞争得来衣钵,集中体现了广东精神和广东文化。(2分)(共5分)

16.①例句:“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赏析:满枝的果实象征孩子已经长大,沉沉下垂的枝丫烘托出作者此时既幸福满足又依依不舍的心情。②例句:“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赏析:孤立的邮筒正如被儿子疏远的母亲,空荡荡的街道正如作者此时孤寂落寞的内心。③例句:“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 赏析:雨丝斜飞轻飘,表面上不是狂风骤雨,但它的绵长细密,丝丝凉意,更好地烘托出了作者此时内心深处巨大的悲痛,无尽的悲凉。(例句1分,分析鉴赏3分。分析不具体,鉴赏不准确,酌情扣分。)

17. ①实指:作者默默看着儿子和父亲的每一次离去;②虚指:作者爱儿子,儿子越长越大,但越来越不依恋母亲,作者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他情感上的离去;作者爱父亲,父亲也爱自己,但岁月无情,作者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父亲越来越老,以至辞世。(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意思对即可。)

18.①本文第9段和第16段的重复别具匠心,非常必要,不可删去。②第9段和第16段虽然文字相同,但含义完全不同。第9段是写儿子不愿接受母亲的牵挂和温情,母子间情感上有了隔膜,但做母亲的束手无策,只能在默默凝望中独自品尝落寞。第10段是写父亲关爱女儿,希望女儿不要儿女情长,而面对父亲的老去和辞世,做女儿的爱莫能助,只能在默默凝望中独自品尝自责。③这两段完全相同的文字前后映照,表现了作者作为母亲和作为女儿的双重痛苦,揭示了作者珍惜亲情但又无法留住亲情的深刻无奈。(①观点,1分。②相异点分析,2分。③相关点分析,2分。层次清晰,语言通顺,1分。)

19.⑴狂乱的白发隐隐透出凌驾万人之上的“气概”;⑵通常只用匈牙利语说话;⑶在音乐的诠释上固执己见;⑷执意让工作人员去找法国诗人拉马丁《诗的冥想》的中文版;⑸时刻不忘他的匈牙利身份,不肯在其他民族面前低下那颗高贵的脑袋;⑹认为“音乐对观众来说,不需要被理解,只需要被欣赏”。(每点1分,共6分。)

20.⑴一方面不喜欢李斯特本人及其创作的非匈牙利的特点。如:由于自己强烈的匈牙利“民族自豪感”,科切什对李斯特不会说本族的匈牙利语,音乐创作受德、法体系影响太深并无特别的好感;⑵另一方面他又肯定对李斯特为匈牙利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他“考虑到正是李斯特建立了最初的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并为匈牙利民间音乐书面化提供了可能”所以他表示“用李斯特的名义来吸引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关注也是可以理解的”(每点2分,共4分。)

21.答案示例1:

我比较喜欢巴托克。巴托克孤傲狷介,作曲反浪漫主义,为不和谐音增光。但他汲取了罗马尼亚及斯拉夫的民间音乐,语言十分独特,在世界各地,即便人们从不按照他原谱的标记来演奏,听众仍能在第一时间分辨出他的作品。可见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作品的独特个性是建立在性格独特的基础上的,要想取得超人的成就,就一定不能失去个性。

(选答喜欢李斯特亦可。判断1分,结合本文谈理由2分,启发2分。)

答案示例2:

我比较喜欢李斯特。虽然他作为货真价实的匈牙利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西欧,不会说本族的匈牙利语,其音乐创作受德、法体系影响太深,而且很迟才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性,认识到需要对匈牙利音乐有所作为。但是,他毕竟还是有作为了:他人生最后一个十年一心创建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建立了最初的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和机制,并为匈牙利民间音乐书面化提供了可能。况且深受德、法体系影响并不影响他成为很有创造性的硕果累累的杰出的音乐家,他的创作的交响诗及新浪漫主义作品同样为世界留下精美宝贵的音乐艺术财富

22.淡淡的诗里满溢出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中有我轻轻的问候(要点:顶针的修辞格,后两句要引出祝福语)

23.改革开放至2004年以来,江苏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逐年大幅提高。②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幅明显小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增幅。)③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尚未脱离温饱水平。(①②任答其一给3分,答出③给3分。语言不通顺、不准确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王僧绰,是琅邪临沂人,左光禄大夫王昙首的儿子。自幼就有成就大器的气度,二十岁左右,大家就称赞他是国家栋梁之才。他喜欢读书学习,善于思考问题,非常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他承袭先代爵位,被封为豫章县侯,娶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刘英娥为妻。元嘉二十六年,升为尚书吏部郎,参与掌管人才选任工作,考察辨识才能高低,了解各种人物,提拔人才推荐贤能,都能恰如其分。元嘉二十八年,升迁为侍中,负责一些机密大事。王僧绰深沉稳重,富有才干和气度,不因自己的才能而傲慢待人。这之前,父亲王昙首和王华都被太祖所任用,但是王华的儿子王嗣才能低下,所以地位和待遇都很低微。王僧绰曾经跟中书侍郎蔡兴宗说:“小弟名位应当与封在新建的王嗣相同,到今天为止能超越他,大概都是因为我是皇家亲戚造成的吧。”新建,是王嗣的封地。等到当上侍中,王僧绰才二十九岁。始兴王刘浚曾经问他的年龄,王僧绰嫌自己过早发达,犹豫了很久才回答,他就是像这样谦卑虚心自我退让的。   

元嘉末年,太祖非常挂念自己身后之事,因为王僧绰年纪很轻,正打算把家国的大责重任托付给他,所以朝廷的大小事务,他都参与其中。他的堂兄王徽,是个清廉孤高的人,恐怕他气势太盛,劝他压抑克制自己。王僧绰于是要改任吴郡和广州,皇上都不允许。这时正赶上当时太子刘劭跟始兴王刘睿两人用巫术诅咒皇上的事情暴露了。皇上先单独召见僧绰,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等到将要废弃旧太子再立新太子的时候,就命王僧绰查考前朝罢黜亲王的前例。刘劭在东宫连夜犒赏将士,王僧绰暗中用奏章禀告给了皇上,皇上又叫王僧绰撰写汉魏以来废弃诸王的旧例。写完后,送给江湛和徐湛之。徐湛之想立随王刘诞,江湛想立南平王刘铄,太祖想立建平王刘宏,商量了很久,都没有决定下来。王诞的妻子就是徐湛之的女儿,刘铄的妻子就是江湛的妹妹。太祖对王僧绰说:“大家都为自己考虑,就没有与国家忧患相同的人了。”王僧绰说:“立太子这件事,应由皇上作主。我认为应该迅速决定,不可拖延。当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反而引起灾祸。但愿您用大义割断恩情,克服因小事而起的不忍之心。不然的话,就应该像当初一样对太子坦然相待,不必再疑心重重,斤斤计较。事情虽然极度机密,还是容易泄露外传,不要让危难发生在预料之外,被千秋万代的后人嘲笑。”

皇上说:“您可以说是能处理大事的人了。然而更换太子,事情十分重大,不可不特?谨慎,三思而行。而且,那个平民(指被废的彭城王刘义康)刚死,?人将会说我再也没有慈爱的胸怀了。”王僧绰说:“我恐怕千年之后,人们会说陛下只会制裁弟弟,不会制裁儿子啊。”皇上什么都没再说。当时,江湛也同样在陪侍皇上,出?之后,他对王僧绰说:“你刚才的话,是不是太过直接生硬了。”王僧绰说:“我也遗憾你不明朗直接。”

等到刘劭谋反杀了皇帝,江湛当时在尚书上省,听到事变发生,感叹说:“没有听王僧绰的话,才会到这步田地。”刘劭即位之后,任命王僧绰任礼部尚书,把相关事务交付给他,这些事都记在《二凶传》里。不久,刘劭清查刘义隆的机密档案,看到与江湛家的奏疏和书信,看到王僧绰呈报的刘劭犒赏将士和前代罢黜亲王的旧事的奏章,便逮捕了并杀害了王僧绰,当时他的年龄是三十一岁。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