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学

师大附中

高2008届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新一中

长安一中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长安一中 李德有  赵慎行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刀(pō)    求(gōng)   台(lòu)     一大雨(cháng)  

B.堵(sè)    汤( chí )   窕(yăo)     力同心 (  lù )

C.莠(láng)  妆(lián )   太(jiàn)     硕果累( lěi )

D.自(jìng)   悍(piāo)    皮 (bō)       琅书声(lá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东亚四强赛上,虽然中国队以3 :1战胜了朝鲜队,但是个别球员的表现却让球迷侧目而视。

B.尽管有些人将邓丽君、徐小凤等人的歌曲看成是明日黄花。可是,由歌坛新人翻唱这些老歌还是会吸引大批观众,勾起人们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

C.西汉高速开通后,到汉中旅游观光的游客不绝如缕,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D.当大家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你不感到惭愧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学生通过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和浏览,通过语文课中学过的知识在大量的课外书籍、报刊中的反复出现,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

B.“IP长途,每分钟不到两角钱”“手机新打法,接听全免费”……这些平时在各种路牌、杂志中被广泛宣传的“超值”服务,被国家发改委通报涉及价格违法。

C.我国研制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架最新支线飞机ARJ21,出现在9月19日开幕的第12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上。

D.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融化的雪水,_________。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

①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②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③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④这飞泻下来的雪水⑤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⑥浪花往上抛

A.② ④ ⑤ ① ③ ⑥           B.② ⑤ ④ ① ⑥ ③

C.③ ② ④ ① ⑤ ⑥           D.⑤ ② ① ④ ⑥ ③

二、(9分,每小题3

5.根据文意,下列对“基因打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基因打靶必须有干细胞的参与,因为它能修饰并替换固有基因。

B.基因打靶的诞生表明人类已经可以改变基因了。

C.基因打靶就是基因敲除和基因敲入。

D.基因打靶就是外源DNA与胚胎干细胞发生同源重组,使靶基因发生定向整合、修饰而失活或置换的技术。

试题详情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卡佩基领导的研究小组第一个实现了导入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并开发出一种快速、方便的用于诱导突变DNA序列的方法。

B.成人组织器官内的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细胞或组织。

C.如今科学家已经可以在体外培养人类干细胞了。

D.卡佩基和史密斯同时分别证实了哺乳动物染色体上的DNA片段可以进行同源重组。

试题详情

三、(9分,每小题3分)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无于目之不见也        病:忧虑

B.“以何时而?”          眇:失明

C.是知盲者之为盲          第:但是

D.邻有某生,召而之曰:“子年几何矣?”   吊:安慰

试题详情

9.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用其力无益之为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

B.然则子盲也,且十二年矣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C.出则售其术饱其腹            若无罪而就死地,故羊易之也

D.闻其音知其姓氏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试题详情

10.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盲者虽然看不见,但是他并不为此感到烦恼,反而同情视力正常的人,因为这些人没有生活的热情。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   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

 

第Ⅱ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试题详情

四、(23分)

11.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①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5分)

②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5分)

试题详情

14.第一段中,老人“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为什么?根据后文看,在人生两条生活道路的入口处,老人早年的伙伴们选择的是一条怎样的路?(4分)

试题详情

15.“青春啊,回来!”“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好处?(6分)

试题详情

16.第五段中,“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指什么?(6分)

试题详情

17.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本文用意的理解。(6分)

六、(15分)

试题详情

18.下面一段话有重复罗唆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画线词语有哪三处(只填序号)。(3分)

中国小说的源头①来自民间,从中可以看出②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③的反映。中国小说的每次④发展、进步⑤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⑦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⑧民间创作⑨取得的成果⑩。

删除部分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9.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更好的宣传古城西安,让人们更多的了解这个文化底蕴极为丰厚的城市,市政府届时将举办一个“旅游文化节”。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广告语,要求用语简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仿照下面的例句,运用“舍弃与获得”这组词语,另外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与例句相似,可以适当增减个别词语。(6分)

示例:恪守与改变

      恪守需要的美德是忠诚,而改变需要的美德是创造。一切的恪守都并非没有凝滞,而一切的改变绝非没有稚拙。

      舍弃与获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试题详情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 (A 露(lù)台    C硕果累累(léi) D自刭(jĭng) 皮 (bāo)   )

2. B(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表示畏惧或愤恨。   明日黄花:表示过时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    不绝如缕:如同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比喻形势危急;也比喻声音细微悠长。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形容爱惜人力、物力。)

3. B(A“学生……使学生 ”叙述主体不一致;C语序不当应为 “我国最新研制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架支线飞机ARJ21;D搭配不当应删去“和行为”)

4.B

二、(9分,每小题3分)

5.C(A“并”应为“或”;B“已经可以” 应是“将是人类改造基因的梦想变为现实”;D

外源同源基因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ESC),外源DNA与 ESC基因组之间便可发生同源重组)

6.A(B“具有组织特异性”前应有“一般认为” C应是“胚胎干细胞”D“几乎同时分别证实了” )

7.B(文章并没有这样的信息点)

三、(9分,每小题3分)

8.C第:但,只是

9.B(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于:介词,在/从;以:连词,“来”/介“用” ;而:承接连词/递进连词)

10.A(“因为这些人没有生活的热情” 属无中生有 )

 

文言文译文:

乡里有个盲人少年,从事占卜职业,(他)善于弹琴。邻居某人,招呼并安慰他道:“您年龄多少啊?”(回答)说:“年纪十五岁了。” “从什么时候失明的啊?”(回答)说:“三岁。”“那么您这失明就十二年啦!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不知道天地的大、日月的光、山高水流、容貌美丑、宫殿的宏伟壮丽,岂不是非常可悲的吗?我因为这才安慰你啊!”

盲人笑着说:“如您所言,这是只知盲人的盲,却不知不瞎的人全都是瞎子啊。盲人何尝就盲啊?我眼睛虽看不见,四肢和身体各个部位都(行动)自如啊,因为眼睛不乱动啊。对于人来说,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的姓氏;琢磨他的话知道他的对与错。(我)行走(时),判断道路的平陡来决定走的快慢,也没有摔跤的忧患。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职业,不让自己精神在不急的事务中疲劳,不在没有益处的事上使用自己的力气,出外就推销自己的技能用来养饱自己的肚子。如此这般久了就成习惯了,我对眼睛看不见并不感到烦恼。当今(这)世上的人,喜欢作不合礼教的妆扮,喜欢做无用的观看。事情来临了却看不见,看见了又无法远离(它);贤明蠢笨的品质不能辨别;邪恶端正在面前不能分辨;利害(冲突)来了不能审时度势;治理和动乱的缘故不能识别;诗书摆在面前,(现实)事物跟着(身)后,终日看到它们却不得其要领,倒行逆施,(昏昏然)无所适从地绊倒跌倒却不知道觉悟:最终跳进罗网、跌入陷阱的人比比皆是。老天已经够偏爱人的了,给予人们运动认识的器官,而人们却失去了老天爷给那些本能给人们的本意。动不动就用这些本能来陷自身于被动的,难道只是眼睛吗!我要说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的人),天下谁不瞎啊?瞎的人只有我吗?我正轻蔑地顾盼,说你等不够资格有辱我(的眼睛)看上一眼的。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我正转而为您悲要安慰您啊。”

(邻居)某人没有(言辞)来作答。他闲暇时来拜访我,讲了盲者的那段话。我听了之后感到惊异,说:“古代由盲人担任的乐官和太史负责讽谏教化,少师进献箴言,盲人乐师朗诵诗歌,像晋国的师旷和郑国的师慧就是这种人。这个盲者,难道不是那一类人吗?”因此我记下他的话,希望使看到的人能感到心有所愧。

四、(23分)

11.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①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5分)(译出大意2分,“非礼” 译出2分,“观” 译出1分)

当今(这)世上的人,喜欢作不合礼教的妆扮,喜欢做无用的观看。

②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5分)( 译出大意2分,“自悲”译出2分,“吊”译出1分)

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

12.(8分)

(1)(4分)①两首诗均为咏史诗;②两首诗同写一个历史人物对象西施;③两首诗均不同于一般的吊古伤今之作,而是针对“女人是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答对其中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2)(4分)罗诗以议论为主,巧妙运用事理上的推论,指出如果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达出来;(2分)崔诗发议论,不仅诉诸哲理,而且诉诸感情,寓情于“春水”,借“春水”为西施鸣不平。(2分)

13.(5分)

(1)烟光凝而暮山紫   访风景于崇阿   得天人之旧馆    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2)对酒当歌   莫使金樽空对月   别时茫茫江浸月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一句1分,有错字、别字该句不得分)

五、

14.(4分)

在消磨掉的六十个年头中,除了过失和懊悔,老人一无所获。(2分)

老人早年的伙伴们选择的是一条高尚、勤奋的正路。(2分)

(意思对即可)

15.(6分)

 (1)突出重点,反映老人的懊悔心情。

 (2)前后照应,保持感情的一致性。

 (3)使作品形成完整的结构。

     (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

(1)对过去的反思与悔悟。

(2)确实犯过一些错误,但现在还年轻。

(3)憧憬未来,信心十足。

(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

(1)告诉人们浪子回头金不换,那怕过去犯过错误,只要诚心悔悟,就可以重踏正途。(3分)

(2)告诫那些在人生道路口徘徊的人,千万不可误入歧途,否则懊悔也徒劳。(3分)

(意思对即可)

六、(15分)

18.(3分)  ①②⑩   (一处1分,三处3分)

19.(6分)

   答案示例:抚秦砖汉瓦,听晨钟暮鼓。

             观秦俑秦陵,品秦风秦味。

20.(6分)

   舍弃与获得

答案示例:舍弃需要的美德是克制,而获得需要的美德是执著。一切的舍弃并非没有快乐,而一切的获得也决非没有烦恼。

思路分析:明确题干中“句式与例句想似”的要求后,可仿用例句形式,换掉关键词;弄清恪守与忠诚、凝滞的关系,改变与创造、稚拙的关系;最后找与“舍弃”“获得”相关联的词,组成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七、(60分)

作文评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思路导引:对这样的材料,首先最关键的是弄清材料的本意,再理清材料的喻意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点,由此及彼地联想现实生活中的与之相关的问题,然后引伸阐发。就这则材料而言,“茧”只有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生命才能发出辉煌,由此推之,一个人欲想成才,就必须经过一番跌打滚爬,经得起暴风骤雨的洗礼,经得起困难与挫折的考验,否则永远不能成为事业的成功者。正如古人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材料奇妙地对学生进行了成才观的教育。另外,还有一个观点: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凭感情意气办事,否则会事与愿违,严重地受到规律的惩罚。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