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文综(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0分)

图1为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某地一天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是

A.23.5°N                    B.23.5°S

C.21°S                    D.22°N

2.该日极昼的范围是

A.66.5°N~90°N

B.70°S~90°S

C.69°S~90°S

D.72°N~90°N

3.根据图内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季节                             B.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间

C.到拉萨旅游的最好季节                             D.喜马拉雅山雪线下降

 

图2中甲→乙岩层的新老关系为老→新。据此,完成4―6题。

4.该山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

5.对甲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温暖湿润                                           B.常年干旱少雨

C.常年高温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依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流经甲地的洋流可能是

A.千岛寒流                                                  B.日本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北京时问2008年S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北纬31°,东经103.4°)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完成7―8题。

7.地震发生时,与汶川在同一天的范围是

A.20°w以东至180°                                B.83°W以东至180°

C.90°W以东至180°                                D.97°W以东至180°

8.下列与烈度无关的是

A.震级                      B.建筑物装饰            C.震源深度               D.震中距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读图3,回答9―11题。

9.上世纪80年代这些产业转移到我国东南沿海的原因有

① 我国有效的产业政策,改善了投资环境

② 东南沿海有丰富的矿产和优质的服务

③ 东南沿海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④ 东南沿海交通便利,法制健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对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产业转入地是最大的受益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 这些产业也可以逆向转移到欧美发达国家

③ 欧美发达国家主要从事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

④ 可能伴随污染

A.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11.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中小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和外迁的压力,珠三角地区转型和外迁企业的主要产业是

A.资金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市场指向型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关乎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据此回答12―14题。

12.两汉时期,在处理与匈奴关系方面的政策主要有

① 设立管理机构        ② 战争         ③ 和亲         ④ 册封首领         ⑤ 会盟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①④

13.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有利于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14.1988―1992年,胡锦涛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对西藏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共最有作为的驻藏大臣”。下列关于“驻藏大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唐太宗时设置,代表唐政府与赞普共同管理吐蕃事务

B.元世祖时设置,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划

C.明太祖时设置,是明朝在西藏封赐的最高僧官

D.清雍正帝设置,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人类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据此回答15―8题。

15.西方和中东阿拉伯历史上曾形成政教合一的国家,丽中国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大               B.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影响深远

C.西方君主充分利用宗教手段来加强统治    D.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盛行

16.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都主张中央集权                                       B.都是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人民的手段           D.都是中国思想精华

17.法国以启蒙恩想为指导推翻了波旁王朝统治,维新派也以启蒙思想为指导推行变法却以失败而告终,造成这种结果差异的根本原凶是

A.启蒙运动持续上百年,作了充分动员,而维新派宣传仅十余年,效果不显著

B.中国封建思想牢固

C.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推翻清政府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18.中国共产党在党员中开展的规模空前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在历史上与之性质完全相同的有

① 1942年整风运动                                       ② “三反”运动

③ 1957年整风运动                                       ④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两股进步潮流,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哪些国家是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后独立的

① 海地                       ② 委内瑞拉                ③ 阿根廷                   ④ 巴西⑤秘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0.下列各项中,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不相关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C.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D.独立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兴起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对国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2l―23题。

21.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却又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03年美英绕过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说明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前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22.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建立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已经完成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实现

C.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不结盟运动得到进一步加强

23.回顾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以下哪些因素具有这些作用

① 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 经济力量的消长

③ 军事实力的变化                                 ④ 重大国际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指出实施重振旅游工程,加强重点旅游区和精品旅游线建设,恢复重建重要景区景点、民族特色旅游城镇和村落。重振旅游业对灾区的意义有

① 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② 缓解就业压力,保障社会稳定

③ 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 促进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2008年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春节临近,在珠三角,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辞工退保成“潮”,有的地区退保率超过98%。社保政策成“鸡肋”,引发人们对制度缺陷和利益驱动的质疑。目前,我国1.2亿农民工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已达15%。然而,频繁退保,却使农民工难以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好处。造成农民工退保的原因有

① 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大,就业稳定性差,参保成“鸡肋”

②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社保不能在不同地区和城乡间有效对接

③ 养老保险在我国所起的作用很小,对农民工没有积极意义

④ 企业未能上缴其所应缴的部分保费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6.银行存款利率和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用曲线来表示,应该是

27.2008年1―9月份,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了71%,这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受国际因素影响日益加大。要摆脱这一困境,我国必须

A.坚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决不能受制于人

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贸易立国

C.把扩大内需、立足国内市场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选择

D.坚持科学发展观,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28.2008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向社会征求意见。新医改方案涉及复杂的社会主体和利益格局,如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医院和患者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等,其中政府角色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首要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哲学寓意是

A.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

C.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29.作为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最重要的一大议题――走向全球,被视为各国企业全球化战略共同的主旋律。这也就是说

① 中国的发展在于自己                                 ②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③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④ 在事物发展中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大学生做村官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协助村级组织规划村镇建设、指导农民科学致富,即使以后他们回城了,那么三年村官生涯也足以影响他们以后的为人和做事。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 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 立足平凡的岗位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③ 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④ 当上村官更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31.2008年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08年9月起,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这是为了

A.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实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

C.获得新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

D.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以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3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因为它

① 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有本质区别

② 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 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④ 能够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自2008年5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彰显着政府向“透明”和“服务型”方向努力的决心,这一举措

① 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便于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② 有利于人民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 有利于杜绝政府工作中的失误

④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4.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

① 坚持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 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③ 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④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温家宝总理在总结我国外交成就时强调,五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与合作,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坚定地维护和发展了国家利益。我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是

① 推进和谐世界建设是各国的首要任务         ② 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③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 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60分)

36.(36分)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大裂谷的走向及其成因。(10分)

 

 

 

(2)简述水坝A建成后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3)分析甲地(索马里半岛)形成沙漠的原因。(12分)

 

 

 

 

(4)简述非洲缺粮严重的原因。(8分)

 

 

 

 

37.(32分)

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近年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明朝末年的民生现状及其原因。(2分)对此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

有助于改善民生的经济政策?(6分)

 

 

 

 

(2)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这一主张最终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在世界近代史上,法、美两国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各给他们本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10分)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两大伟大创举”。这“两大伟大创举”分别是什么?(4分)这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何意义。(2分)

 

 

 

 

(5)根据以上回答,谈谈你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2分)

 

 

 

 

38.(32分)

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讲话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表明,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切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结合材料回答:

(1)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经济意义。(10分)

 

 

 

(2)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把“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10分)

 

 

 

(3)运用哲学常识的道理说明,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2分)

 

 

 

 

39.(60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分析地形对台湾岛降水和植被垂直分布有什么影响?(10分)

 

 

 

 

(2)简述台湾农作物分布特点及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因素。(10分)

 

 

 

材料二:2008年¨月4日14时,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陈江会”台北四项协议的签订,表明实际运作过程中的“三通”已经基本实现。四项协议的签订。不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机遇,也是两岸共同抵御国际金融风暴的有效举措,将推动两岸交流出现新的高潮。“大三通”时代的到来将把人们带人“一日生活圈”,两岸真正实现“千里一日还”。

(3)当今台湾与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4分)阻碍统一的因素是什么?

 

 

    (4)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台湾问题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4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

 

 

 

(5)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看法。(2分)

 

 

 

(6)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陈江会”达成协议的经济学意义。(10分)

 

 

 

(7)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陈江会”达成协议包含的哲学道理。(10分)

 

 

参 考 答 案

 

1.C      2.C      3.D      4.B       5.A      6.D      7.D      8.B       9.B       1 0.C

11.B     12.B     13.B     14.D    15.B     16.C    17.D    18.C    19.D    20.C

21.B     22.C    23.D    24.D    25.B     26.A    27.C    28.B     29.D    30.C

31.D    32.C    33.A    34.B     35.D

36.(3 6分)

(1)基本为南北走向。大裂谷带是一断裂陷落地带,它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的,按板块构造学说,它是地球内部物质在卜-升过程中向两侧扩张时产生引力而使地壳发生破裂,形成巨大裂谷,并伴随有火山地震活动,这种扩张过程至今仍在继续着。(1 0分)

(2)使泥沙沉积水库,下游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受海浪侵蚀而萎缩;骤然增加的水体对地层产牛压力,可能发生地震。(6分)

(3)① 赤道在其南部穿过,所以终年高温。

② 索马里半岛南部海岸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这里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风,风向皆与海岸平行,不易登陆抬升致雨,

③ 夏季在半岛南部沿岸有海底冷水上翻,冬季海流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水温较低,气流稳定,虽多雾而不易降水。(12分)

(4)① 自然原因:非洲气候恶劣,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粮食单产低,

② 人文状况:长期殖民统治下,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水平低,人口素质低,导致单产低;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和经济增长速度,粮食供给不足,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导致各国贫穷落后,无力购买粮食。(8分)

37.(32分)

(1)现状:民不聊生(1分)原因:统治阶级残酷的阶级压迫。(1分)政策:推行“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税”;取消人头税。(6分)

(2)主张:平均地权(2分)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多(2分)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分)

(3)法国:把逃亡贯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1分)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1分)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1分)但是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造成农业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阻滞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2分)美国:颁布《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支付一定费用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即成为私有财产。(2分)有利于两部的开发,为美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原料和更为广大的国内市场,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分)

(4)创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4分)意义:农村经济的振兴,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2分)

(5)认识: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38.(32分)

(1)(10分)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10分)① 重视自主创新是政府实施经济、文化职能的需要。只有把“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科学,义化素质。

② 我国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只有把“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③ 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谁掌握了更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谁就占领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3)(1 2分)①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以理论创新推动体制刨薪和科技刨新;

②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立足于自力更生.开发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又要引进世界先进科技成果,井加以消化、吸收、创新。

③ 坚持尊重规律和发展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39.(60分)

(1)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山脉纵贯南北,西部多冲积平原。台湾山脉夏季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山地东侧迎风坡,暖湿气流被抬升.降水丰沛,西侧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导致植物由山麓向上依次出现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垂直变化。(南部)(10分)

(2)主要分布在两部平原,盛产水稻、甘蔗、荣叶、水果等农林产品,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热同期,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10分)

(3)形成: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垂死挣扎;(2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人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2分)因素:“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插手。(4分)

(4)出发点: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分)保护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2分)重大意义:有刹于依法打击“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和两岸的和平、稳定、繁荣;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繁荣;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分)

      (5)看法,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统一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2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6)(10分)

① 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广泛发展,要求打破狭隘的区域封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南流动,经济活动参加者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资源更有效配置的目标。会谈成果将带动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提升台湾的经济竞争力和保障台倩民众的健康权益。

②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说,两岸“三通”意味着效益的提升,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这将为海峡两岸及香港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机遇。

③ 适应了全球化、区域化的要求。当前大陆和台湾都面对全球化、区域经济整合、知识经济来临的客观事实,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环境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多,也使得两岸金融合作和经济合作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④ 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开辟更为便捷的路径,从而增进两岸人民的福祉。

⑤ 有利于效益的提高,成本的减少.取得双赢效果。两会协商有助降低两岸贸易成本、增进两岸货流,提升竞争力,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7)(10分)

①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意识具有反作用。因此要坚持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陈汀会”台北四项协议的签订,两岸关系能取得这样良好的进展,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两岸许多政治家以苍生为念,因势利导,高瞻远瞩,准确把握住了当前有利于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种种资源条件、准确把握住了和平与发展这个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重视量的积累。只要我们深入饵决攸关人民利益的经挤议题和民生问题,累积成果,增进互信,本着以协商化解分歧,以合作取代对抗的精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③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黄河九曲,终向东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人潮无法阻挡。

④ 主流与交流。陈云林这次到台湾确实有干扰,但两岸在和平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将有惠于台湾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⑤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两岸的交流更加紧密,台湾民众从中受益更大,大陆的善意会越来越被更多的台湾人所理解,“台独”者的政治空间会更加狭窄,最后泡沫化。台湾舆论和主流民意对“陈江会”多半持正面看法,美国、日本政府的评论亦属正面。

⑥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海基、海协两会这次协商做关台湾民生议题,是为台湾拼经济。民进党的不理智行为势必会伤害到国际观光客及大陆民众来台旅游的意愿,造成台湾观光业的损失以及形象的严重伤害。

⑦ 成立诲基会、海协会表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祖国大陆方面一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驭方分歧,实现祖国统一。

⑧ 表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求同存异、搁置政治歧见、面向未来、务实谈判。这次“陈江会”只谈经济不谈政治,对两岸经贸关系将有正面作用,这种务实的做法如果可以持续,两岸问的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