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9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

命题:长沙市一中高三文科综合备课组

时量:150分钟  满分:3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40分)学科网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该图的比例尺可能是(    )

A.1:10 000 000

B.1:20 000 000

C.1:4 000 000

D.1:50000000

试题详情

2.根据图中岛屿的地理位置和山脉走向分析,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3.如果计划在①城建一个水泥厂,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考虑,厂址选择正确的是(    )

A.城市的东南郊    B.城市的东北郊         C.城市的西南郊    D.城市的西北郊

试题详情

4.该岛屿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甘蔗                   B.水稻                    C.棉花                   D.甜菜

试题详情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M为当地的气象观测点,N处为某旅游公司欲修建的一栋观景楼,MN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tan30°≈0.6,tan45°=1,tan60°≈1.7。读图回答5―7题。

试题详情

5.为了气象观测点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观景楼的最大高度约为(  )

试题详情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试题详情

6.下列有关上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广泛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该地河流有明显的冬汛

C.图中沿海有日本暖流经过                         D.该地所在国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试题详情

7.该气象观测点观测到下表所列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

 

1月1日

1月2日

1月3日

气温(℃)

最高气温

25

15

13

最低气温

10

2

0

平均气温

20

9

7

气压(hPa)

试题详情

1 002.5

试题详情

1 005.0

试题详情

1 007.0

天气现象

晴,1―2级偏北风

中雪,6―8级偏北风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    )

试题详情

        

    图一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二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8.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试题详情

9.下图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试题详情

A.②                      B.③                       C.④                      D.⑤

试题详情

右图中A、B是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经线OA与OB夹角为90°,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10一11题。

试题详情

10.若图示扇形是昨天的范围,则北京时间为(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试题详情

11.A点的日出时间为(   )

A.2时                                                      B.3时

C.6时                                                       D.7时

试题详情

12.夏、商、周三代手工业发达,青铜铸造是其主要成就。此时还出现了最早的

A.丝织品     B.瓷器       C.漆器       D.玉器

试题详情

13.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主持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芍陂       B.西门豹渠   C.都江堰     D.郑国渠

试题详情

14.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主要是为了

  A.殖民活动        B.传播宗教         C.传播西方科技   D.学习中国文化

试题详情

15.下面所列条件有利于商鞅推行变法的是

①秦国前任君主的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②秦孝公有大志,支持商鞅变法

③李悝、吴起变法的成果和经验可供借鉴 ④社会变革剧烈,法家思想渐趋成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6.1843年,一个军官在他回忆录的结尾用大写字母写了这样一句话:“CHINA  HAS  BEEN  CONQUERED  BY  A  WOMAN ”。他是想强调

A.英国女王的伟大    B.中国清政府的顽强  

C.鸦片战争的结果    D.鸦片战争的影响

试题详情

17.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C.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英国输华商品在鸦片战争后头几年成倍增长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是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试题详情

18.在1843年,广东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宣传反清思想。我们不可能从该宗教教义中观察到

A.多神崇拜   B.大同思想    C.平均主义  D.平等自由的思想

试题详情

19.近代“开眼看世界”历史人物中,第一个在自已的著作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洪仁?    D.王韬

试题详情

20.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相比之下,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众议员选举人数比例的规定明显表现出

A.保守性     B.进步性       C.革命性     D.反动性

试题详情

21.下列重大事件有哪些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

    ①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②西班牙内战爆发③共产国际七大召开④日本策动华北“自治” ⑤中国爆发一二•九运动

    A.①④⑤         B. ①③④       C.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22.美国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态度可以从下列哪些文件直接反映出来?

试题详情

①开罗宣言 ②雅尔塔协议 ③波茨坦公告 

④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   ⑤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试题详情

23.观察右图,该旗帜上写着“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该部队出现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08年棉花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棉花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的机制,要认真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回答24~25题。

试题详情

24.这里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是指

A.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B.价格由政府根据市场供求来规定

C.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D.价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试题详情

25.实行优质优价

①有利于改善棉花种植结构 ②有利于提高棉花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使棉农通过增加生产优质棉的比重,弥补因调减棉花种植面积而减少的收入  ④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6.在商店柜台上,一台彩电标价是3980元,这3980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现实的货币  ④观念的货币⑤商品的价格  ⑥商品的价值

A.①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下图,回答27―28题。

中国出口的小熊玩具

试题详情

美国市场零售价11.76美元

美国海关进口价3美元

美国获得“智力附加值”

试题详情

――8.76美元

运输管理费1美元

进口材料费1美元

中国获得加工费1美元

 

 

 

 

 

 

 

 

试题详情

27.中国小熊玩具的微薄利润说明,我们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挑战有

A.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                                B.企业国际化道路坎坷

C.加工企业利润水平低                                D.抵御汇率风波难度大

试题详情

28.化解“小熊玩具”昭示的挑战,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应该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②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③坚持互利共赢战略                                       ④协调内需、外需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9.假定原来1台汽车 = 10部电脑,1部电脑的售价为10000元。现在生产汽车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某电脑生产厂家的劳动生产率也提高1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一台汽车的售价应为

A.2500元     B.50000元     C.10000元    D.15000元

试题详情

30.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对将来就业应

①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就业观   ②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终身参加培训的职业教育观

③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④制定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收入分配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某部门四年多时间新上了五个工业生产项目,无一亏损。当取经者探讨其成功的奥妙时,这个部门的负责人说:“我们在选择项目,不仅重视可行性论证,更重视不可行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回答31~32题。

试题详情

31.上述材料中从正反两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的做法,体现的辩证法观点是

A.分析和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试题详情

3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在充分分析各要素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综合   ②综合不是各要素的简单地机械相加   ③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④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08年9月28日18时3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回答33~34题。

试题详情

33.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成功着陆,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B.规律是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本质、必然的联系

    C.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创造规律

试题详情

34.我国“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和回收,令全世界的华人、华侨、海外学子激动万分,纷纷在中文报纸上发表文章或网上留言,表达自己的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祝贺。这说明中华民族有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心理素质

试题详情

35.我国可以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有52%与邻国有争议,对此,我国建立了全海域定期巡航维权制度,以显示我国对争议海域管辖的能力与决心。这表明

A.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C.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Ⅱ卷 (综合题,共160分)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36.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6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         ,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为                      。(9′)

(2)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是                              。(6′)

(3)读图乙,并结合图甲,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11′)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0′)

 

 

试题详情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常识道理?(6分)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谈谈国家和企业如何共同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促进煤炭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8分)

39.根据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试题详情

材料一  乌克兰是独联体成员国,本属俄罗斯的地缘势力范围。但是,一场“橙色革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俄乌关系。2005年12月,俄乌就提高天然气价格问题出现争议。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切断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有评论指出:天然气大战是俄乌关系现状的一个缩影,折射出两国关系趋冷的严峻现实。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56′)

36.(36′)(1)尼罗河(3′)  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6′) 

(2)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地形(高原山地迎风坡)因素(6′) 

(3)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4′)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4′)主要原因是(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3′)

(4)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低。(4′)造成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分布的原因是上游来水量减少,海水入侵;不合理的灌溉。(6′)

试题详情

37.(32分)(1)关系:匈奴不断南下进攻,西汉政府与之“和亲”(2分)。意义:使通西域,与中原联成一体(或汉朝和西域的关系日益紧密);发展贸易,促成丝绸之路开通(或既促进西域社会进步,又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宣示国力,促使新疆同内地在政治上的统一。(或为反击匈奴作准备等,两点给6分)。

(2)列举:17世纪中期,准噶尔部噶尔丹称汗,占据天山南北,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2分)。评价:通过反分裂斗争粉碎了割据势力,统一了天山北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两个合理的角度,且论述无误即给6分)

(3)经过约70年斗争,粉碎准噶尔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平定天山南路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统管整个新疆地区。(其它如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众等,每点2分,共6分,答对三点即可。)

(4)说明: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西域(新疆)正式隶属中央政权(2分)。时期:“新疆”作为自治区名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或1955年,2分)。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巩固了祖国的统一等。(任3点,共6分)。

 

试题详情

38.(1)材料一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追求自身利益,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3分)材料二说明,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3分)

①国家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煤炭市场管理;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辅之于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破坏安全生产的违法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生产与安全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安全生产。(4分)②企业经营者首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负责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组织管理;其次要依法经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再次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4分)

(2)国务院是我国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颁布《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是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经济职能的表现。(2分)“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对这一特别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2分)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要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3分)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主要是提倡我们自己利用国家就业政策等有利外部条件,充分利用自身条件,积极主动就业。(3分)③认识要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要转变就业观念。(3分)④办事情要想有所建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在就业问题上我们必须积极主动进取。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还必须要有创新精神。(3分)(言之有理可给分)

 

试题详情

39.(1)B  里海  北(9′)

(2)地中海  冬季受西风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6′) 

(3)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之一,它具有使用方便,燃料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优点。(5′)

(4)事件: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义革命。(4分)意义:都以建立社会主义为目标,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的发展,打击了帝国主义。(4分)

(5)原因分析:①其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②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③直接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主要看论述正确,逻辑合理,角度适当。共6分)

(6)说明:苏联激进的改革朝向错误的方向(自由主义)。启发:改革者要针对体制的弊端,而不是全盘否定;既要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还要有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充分尊重。(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共6分)

(7)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涉藏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俄国对涉藏问题的积极态度,有利于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4分);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3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妥善处理涉藏问题的要求是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坚持。(第一点必答,任答对后两点即可得6分)

(2)①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事物。(3分)中俄关系一波三折。②首先,我们要把中俄关系看成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注意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正确把握它的来龙去脉,找到中俄关系的发展方向。(2分)其次应弄清中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从而正确处理中俄关系。(2分)③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中俄关系虽然一波三折,但我们依然相信建立在双方国家利益和对国际形势的清醒判断基础上的两国友好合作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前景一片光明。(3分)(其他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