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命题:吉安县立中学  彭日钿      吉安一中 毛全杰

审校:吉安市教研室  黄友祥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zhèng)结      (shǎn)手        (pō)刀           (chuí)心泣血

     B.寒(chen)        眼(jiǎn)         (guī)丽          (piǎo)洗衣服

     C.(càn)头       坍(pǐ)            (jué)诈           独(dǎng)一面

     D.膏(yú)        (shān)栏          宽(yǒu)          拖沓(rǒng)长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沉湎  酣睡  成绩蜚然  口慧而实不至

     B.净言  砝码  轻云直上  为渊驱鱼,为丛驱鹊

     C.央浼  呕气  集腋成裘  过屠门而大嚼

     D.函泳  悚然  深孚众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著名律师朱妙春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他写书的目的是“将自已的经验和教训写

出来,让律师同仁借鉴,让年轻学生学习,让社会百家___________”。   

②本次历代名家书画展由中华博物馆举办。这些展品堪称经典之作,____是赝品可以比拟的。

③今夜五更,他们必然要突用,万一堵截不住,岂非_________?

     A.校正 绝不 功亏一篑           B.校正  决不  前功尽弃

     C.教正 决不 前功尽弃           D.撤正  绝不  功亏一篑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一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诗篇。

    B.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朝代、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秦王朝到灭亡都没悟懂这个真理。

     C.由于我国的国际影响和汉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语言之一(其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D.曾记甭,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试题详情

6.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能“文化快餐”。

试题详情

7.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试题详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日:“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以何时

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日:“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日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嚎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注]①日者,占卜。②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试题详情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语而知其是非    审:判断

      B.乱之故不能识    治:治理

      C.间余言    诣:拜访

      D.若子所言,是知盲者为盲    第:只

试题详情

10.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谁非肓也                  孰能讥之乎

     B.出则售其术饱其腹           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而不知不肓者尽盲也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闻其音知其姓氏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试题详情

11.下列句子,不属于表现盲者“异”(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①操日者术,善鼓琴    ②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

      ③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④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 

      ⑤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⑥古者瞽、史教诲,师箴,瞍赋,噱诵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⑧⑤    D.②③⑥

试题详情

12.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肓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B.肓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朦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无所适从、跌入陷阱而不能自省。

第Ⅱ卷(共114分)

试题详情

四、(24分)   

13.文言文翻译(10分)

(1)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7.文中多次用到“园日涉以成趣”,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请简要分析“趣”在哪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8.本文以“试吃一句陶渊明,免费!”为题,有何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请准确表达你对下面名句内涵的理解。(两小题任选一小题)(3分)

(1)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对句子作翻译不得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1.下面是一段议论文字,现已省去三个作为论据的事例,请你将三个事例补足,三个事例之间构成顺畅的排比关系,各个事例的表述必须用到引用法。(6分)

答:要提高文章境界,必须提高思想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心如日月,文方有日月之光。

七、作文(60分)

试题详情

1.B(A.症zhēng  C.当dāng D.栅zhà  宥yòu)

2.D(A.蜚―斐,慧―惠B.轻一青,鹊一雀C.呕―怄)

3.D(教正:指教改正,校正:校对订正。根据句意①句宜用“教正”。决不,一定不,主要从态度、立场等方面去强调;绝不,绝对不,强调无一例外。根据旬意②句应用“绝不”。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③句中未讲明前功,所以应选用“功亏一篑”)

4.C(A.前后不一致,前面说“工作之余”,后面应承说干什么。B.两面对一面。D.歧义)

5.A(B.书名号不要或改为双引号,从后面的表述可以看出这里的“百科全书”是概念而不是书名。C.将两个问号改为句号。D.将分号改为句号;或删除两个冒号,并将两处引号内的句号改为逗号,放 在引号外。)

6.C(ABD均为令人忧虑的态度。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悲剧和陷阱。)7.D(是反衬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是原因,而是背景。)

8.B(A判断太绝对,原文说“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另外后文“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C原文说“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D原文说“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9.B(治:安定)   

10.A(A都是表反问语气;B表目的的连词,表凭借的介词。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D顺承连词,转折连词。)

11.D(②③是某生说盲者的缺陷⑥说的是古盲者)   

12.A(盲者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自己“不盲”,并不是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13.①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悲、吊、句式各1分)

    ②(因此)我替他记下这些话,希望使看到文章的人能感到惭愧。(庶、知、句意各1分)

③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职业,不让自己精神在不急的事务中疲劳,不在没有益处的事上使用自己的力气,出外就推销自己的技能用来喂饱自己的肚子。(疲、售、术、饱各1分)

14.(1)本来“春山一路”使人想像到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的佳境,着一“空”字,与“自”呼应,营造了一种无人欣赏的荒寞、凄冷意境。

(2)以眼前“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诗人凄凉心境,(答“以乐景写哀情”也可)抒发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家命运的叹惋关切之情。’

15.(1)田园山水(答“田园”或“山水”也给分)陶渊明(陶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16.(1)盛衰荣枯才构成生命的全部。(2分)

(2)小园既是实指属于自己的能每日涉足其问的小小植物园,也是虚指人对生命本原的精神依托:(3分,意思差不多就给分)   

17.我们每日涉足其间,一起经历着生命的盛衰荣枯过程,惊讶叹服于生命本身的变故。(3分)我们在这过程中还收获思想、感情和灵性,收获对生命意义的理解。(3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18.①充满悬念,激发人的好奇心。(2分)②“吃”在这里就是体味的意思,而体味陶渊明的“园日涉以成趣”就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以标题具有提纲挈领,统领全文的作用。(2分)③“试吃”、“免费”也是对只追求物欲的现代人的调侃。(2分)

19.BE(B不是比喻,而是比拟,E语言犀利不符合事实)

20.(1)示例:人类学习应在模仿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技术得以发现和发展。(如果其停留在“模仿”的层次上答题,不可给满分) 

(2)示例:一个人你虽然很有才能,但你不可清高自傲,我行我素,你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虚怀若谷,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可从环境不利于人的成长方面谈)

21.示例:孟子倘若没有对大丈夫气节的崇尚,就写不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的动人格言;司马迁倘若没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抱负,就不会忍辱负重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陆游倘若没有以天下为已任的拳拳赤心.就写不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心声。

22.按高考评分细则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乡里有个盲人少年,从事占卜职业,(他)善于弹琴。邻居某人,招呼并安慰他道:“您年龄多少啊?”(回落)说:“年纪十五岁了。”“从什么时候失明的啊?”(回答)说:“三岁。”“那么您遗失明就十二年啦!昏昏狐行走,黑忽忽朝前赶。不知道天地的大、日月的光、山高水流、容貌美丑、宫殿的宏伟壮丽,岂不是非常可悲的吗?我因为这才安慰你啊!”  

盲人笑着说:“如您所言,这是只知盲人瞎了,却不知不盲的人全都是瞎子啊。盲人何尝就盲啊?我眼睛虽看不见,四肢和身体各个部位都(行动)自如啊,因为眼睛不乱动啊。对于人来说,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的姓氏;琢磨他的话知道他的对与错。(我)行走(时),判断道路的平陡来决定走的快慢,也没有摔跤的隐患。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职业,不让自己精神在不急的事务中疲劳,不在没有益处的事上使用自己的力气。出外就推销自己的技能用来喂饱自己的肚子。如此这般久了就成习惯了.我对眼睛看不见并不感到烦恼。当今(这)世上的人,喜欢作不合礼教的妆扮,喜欢做无用的观看。事情来临了却看不见,看见了又无法远离(它);贤明蠢笨的品质不能辨别;邪恶和正义在面前不能分辨;利害(冲突)来了不能审时度势;安定和动乱的缘故不能识别;诗书摆在面前,(现实)事物跟着(身)后,终日看到它们却不得其要领,倒行逆施,(昏昏然)无所适从地绊倒跌倒却不知道觉悟:最终跳进罗网、跌入陷阱的人比比皆是。老天已经够偏爱人的了,给予人们运动认识的器官,而人们却失去了老天爷给那些本能给人们的本意。动不动就用这些本能来陷自身于被动的,难道只是眼睛吗!我要说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的人),天下谁不瞎啊?瞎的人只有我吗?我正轻蔑地顾盼,说你等不够资格有辱我(的眼睛)看上一眼的。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我正转而为您悲要安慰您啊。”

(邻居)某人没有(言辞)来作答。他闲暇时来拜访我,讲了盲者的那段话。我听了之后认为盲者与众不同,说:“古代由盲人担任的乐官和太史负责讽谏教化,少师进献箴言,盲人乐师朗诵诗歌,像晋国的师旷和郑国的师慧就是这种人。这个盲者,难道不是那一类人吗?”因此我记下他的话,希望使看到的人能感到心有所愧。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