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试题所有答案均答在本试卷的答题卷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箪壶浆(shí)  饮起居(shí)  斗转横(shēn)  差不齐(cēn)

    B.体裁衣(lián?)  仔细打(li?ng)  否人物(zān?)      传佛教(zàn?)

    C.螳臂车(dāng)    安步车(dàng)  大腹便便(pián)      便宜行事(biàn)

    D.兵不刃(xuè)      鲜淋漓(xiě)    牛入海(ní)  古不化(nì)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辜负  自欺其人  作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B.提纲      拭目以待      融洽      前事不忘,后事之事

    C.精悍      只言片语      奥秘      偷鸡不成蚀把米

    D.通牒      寻物启事      汲取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试题详情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文化局、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艺术展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有数十万当地人参加了相关活动。

②由节气演变为风俗、演变为节日的,在二十四节气中也只有清明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清明节也是人性美好的体现,它不是给自己过节,而是   对先人的怀念。

③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关于全球变暖的诸多   ,在21世纪都将会进一步显露出来,成为现实。

④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   之道。

A.其间  寄托  殷忧  处世   B.期间  寄寓  殷忧  处事

C.期间    寄托    隐忧      处世  D.其间      寄寓    隐忧    处事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30年,千帆竞发。中国农民破天荒地首次揭开了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不仅仅使农村经济本身迅速发展,还催生了城市的改革。

    B.古希腊时代的奥运会,只有冠军才能得到桂冠和英雄般的凯旋仪式。金牌选手一直是奥林匹克的光荣所系,而其中的翘楚成为每届奥运会的标志性人物。

    C.上半年,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内地城市普遍出现了楼市销售低迷,房企资金紧张,举目哀鸿遍野。个别城市出现了住房价格30%以上的跌幅。

    D.100个日夜,从堰塞湖排险的谨小慎微,到灾区延期高考的兴师动众,执政为民、民生优先串连每一个时间节点,阐释着社会主义中国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6.第④段中作者说“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下列不能表明“积极效应”的一项是

    A.首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登上了开放革新的大舞台。

    B.古代高明的政治家运用这条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聚汇线,调控了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C.长城并不必然导致封闭保守,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

    D.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傍长城而西延,促进了东西方商业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这一切都离不开长城的护卫。

试题详情

7.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之所以并不一致,是由于人们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B.长城对中华民族的“另一番意义”是指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C.作者说“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表明了他对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持否定态度。

    D.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能激发人们的豪情壮志,这种豪情壮志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试题详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从余武昌,偶令邻生处    过:经过

B.一日至舍,犬逐之  比:邻近

C.而四拙以无过,而衣食  坐:因为

D.主者其无他  谅:原谅

试题详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11.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

①冬仆迷路 ②冬仆饮酒 ③冬仆推门 ④东仆市饼 ⑤戚仆缚薪 ⑥奎仆市帽

A.③⑤   B.②⑥   C.①②④   D.①⑤⑥

试题详情

12.下列对这篇文章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

    B.文章详略得当,共写了四仆,其中冬是自己的仆人,记了四件事,最详;其余三仆,则较略,奎仆记了两件事,戚仆和东仆各只记了一件事。

    C.作者说:狡兔和乌贼善于趋避和藏身,却仍然难逃杀身之祸,意在说明巧不如拙。

    D.作者赞仆之拙,认为拙者有福,与老庄的大拙胜巧、巧伪不如拙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14分)

试题详情

四、(24分)

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1)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3分)

译文: 

(2)少役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3分)

译文: 

(3)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4分)

译文: 

试题详情

16.文章开头,史怀泽认为“人与人之间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是不可能的,“任何人也无权对别人提出这种要求”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 

 

试题详情

17.第2段史怀泽认为的“敬畏生命”的含义是什么?(5分)

答: 

 

试题详情

18.根据最后一段文意,写出“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与悲壮尽在于此了”一句中“伟大”和“悲壮”的含义。(6分)

答: 

 

试题详情

20.根据下列凋查材料,用―段话比较中国与印度“决定人们快乐的主要因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决定人们快乐的主要因素(前五位)

中国:(1)工作 (2)金钱 (3)国家经济 (4)有形资产 (5)闲暇时间

印度:(1)金钱 (2)工作 (3)个人自信 (4)有形资产 (5)闲暇时间

答: 

试题详情

参考答案

1.C(A箪(sì)壶浆,B(liàng)体裁衣,D鲜(xuè)淋漓)

2.C(A“自欺其人”应为“自欺欺人”,B“后事之事”应为“后事之师”,D“百尺杆头”应为“百尺竿头”)

3.A(“期间”是指某个时期里面,不能单用;“其间”是指某一段时间,一般是单用。“寄托”是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寄寓”与“寄托”的这个意思相同,只是多用于文艺作品中,语境里说的是清明节的意义,使用“寄托”更妥帖些。“殷忧”深深的忧虑;“隐忧”深藏的忧愁,潜藏的忧愁。“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

4.B(A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与“首次”重复。C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与语境不符。D兴师动众: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多含不值得的意思〉)

5.A(B结构混乱,因果倒置,最后一句应改为“也与我们内心世界的波动有很大关系”。C“越来越激烈”与“课业负担”搭配不当,“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有交叉,不宜并列。D成分残缺,在“最”字前加“以”)

6.A(这句话表明的是赵武灵王个人的作用,不是长城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7.C(此句作者并没有否定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本身的意思)

8.C

9.B(A过:拜访。C坐:坐着,引申为不费心、不劳神。D谅:体谅)

10.C(C都是表示修饰。A用/因为。B那些/他们。 D动词,给/介词,跟)

11.B(④⑤这两件事与主人的关爱无关,是仆人自己的事情。①冬仆迷路,是主人碰见之后随口叫了仆人一声,很难说体现关爱。③冬仆推门,只是仆人的笨拙引人发笑,不能算关爱。②因为主人见仆人没有喝到酒,就多次给仆人酒,并且量还增加了,有关爱意味。⑥主人见仆人没有行冠礼,就给他钱买帽,并准备为其行冠礼,最能体现关爱)

12.A(冬仆并不是回答不上自己的姓名,而是不知道那些跟他一起嬉游的诸门隶的姓名)

13.(1)乌贼鱼(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吐出墨色一样的汁液来隐藏自己,这却成为了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玩弄)技巧又有什么作用呢?

  (2)他年轻时在大哥宗道家做事。在大哥想再娶而给续娶之妻家下聘礼的时候,就叫他到城里去买饼。

  (3)主人体谅他们没有其他(谋生办法),(便)根据他们的人口而给他们粮食,唯恐他们失去立身之地。

  参考译文:

    石公说:天下在趋利避害方面最狡猾的是兔子,但猎人却捉到了它。乌贼鱼(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吐出墨色一样的汁液来隐藏自己,这却成为了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玩弄)技巧又有什么作用呢?藏身的计策,麻雀赶不上燕子;谋生的方法,鹳赶不上斑鸠。古代已有记载。我现在写作《拙效传》。

我家有四个仆人:一个名叫冬,一个名叫东,一个名叫戚,一个名叫奎。冬就是我的仆人。(冬)两鼻朝天,面孔瘦削,蓝色眼睛,满脸虬须,面色像锈铁。(他)曾经跟我到武昌,一次我命他去拜访不远处一位朋友,他回来时迷了路,来来往往走了数十回,看见其他仆人经过,(他)也不打听。当时他的年龄已经四十多了。我恰好出去,看见他悲伤地四处张望好像要哭的样子,便呼喊他,  (他感到似乎遇到了救星)特别高兴。(冬仆)好喝酒,一天,家里正酿酒,(他)求得一碗,恰好有其他差事,将酒忘在案上,被一个婢女偷着喝掉了。酿酒的人同情他,便又像前面那样给了他一碗。他弯着身子到灶间去烫酒,酒被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着了,“烘”的一下,几乎烧掉了他的眉毛。家里人大笑,便又给他一瓶酒,冬仆非常高兴,将酒瓶放到滚烫的热水中,准备等到酒热了再喝,不料(手)又被溅起的热水烫了一下,失手将酒瓶掉入热水中,最后没有喝到一口酒。(他只好)瞪着眼睛出来了。曾经要他开门,门的枢纽很紧,(他)用力一推,身随门开,头颅触到地上,脚弯过了头顶,惹得全家人大笑不止。今年(他)随我到燕京的住所,(他)与那些仆人们玩耍了半年,问他与他玩耍的那些仆人的姓名,他一个也答不上来。

东仆的相貌也很奇特,但稍微有些诙谐的意味。他年轻时在大哥宗道家做事。在大哥想再娶而给续娶之妻家下聘礼的时候,就叫他到城里去买饼。家里离城有百来里,佳期已经迫近,便要他在三日内赶回来。到了第三天下午申牌时分还不见他回来,我父亲便和我哥哥到门外张望。到了傍晚,看见一个从柳堤方向挑着担子来的人,那就是仆人东。父亲喜出望外,赶快迎接他到家里。放下担子一看,仅看到一瓮蜂蜜。问他饼在哪里,他说:“昨天到城里,见到蜂蜜的价格低廉,于是就买了。饼的价格比较贵,不值得买。”当时的风气要用饼作为下聘的礼物,(因为没买到饼)最后没有办法行聘礼。

    戚和奎都是三弟的仆人。仆人戚曾经去砍柴,(他)跪下来捆柴,用力过猛,绳子断了,拳头打到胸部,晕倒在地,半天才苏醒过来。奎的相貌像野獐,年已三十,还没有行冠礼,头发在脑后扭成一个高高的发髻,像很粗的绳子扭在一起一样。我弟弟给他钱去买帽子,仆人奎在试帽子时忘了自己头上扭成的高高的发髻,等到回来,解开发髻,束发戴帽,结果帽子太大,戴下来把鼻子眼睛全遮掉了,(他)惊叹了一整天。一天(他)到邻居家去,一只狗追他,(他)便摆开双拳与狗厮打,就好像与人比武较艺一般,最后被狗咬了手指头。他们的痴愚都像这样。

    但是我家的狡猾的仆人,常常犯过错,只有这四个笨拙的仆人很能守规矩。那些狡猾的仆人,相继被赶走了,没有办法养活自己,大多不到一两年,难免受冻挨饿。但这四个拙仆,因为没有过错,不用操心就有衣有食,主人体谅他们没有其他(谋生办法),(便)根据他们的人口而给他们粮食,唯恐他们失去立身之地。唉!(这)也足以看出愚拙的好处啊。

14.(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2分)

  (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是自己弄错了。

15.(1)致万乘之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 (2)自胡马窥江去后 (3)臣生当陨首 (4)虽九死其犹未悔 (5)泉涓涓而始流 (6)俯察品类之盛 (7)凌万顷之茫然 (8)百年多病独登台

16.①任何人都存在着肉体和精神上的羞耻,允许保守心灵的秘密。②应该敬畏他人的精神本质及心灵生活。③强求理解与被理解,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6分,每小点2分)

17.有着深刻而丰富内心生活的人,必然会对他人的神秘的精神本质充满敬畏。(5分。评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8.伟大: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心灵的神秘,但人们能以自己的心灵孤独去领悟别人的心灵孤独,并对别人充满最真挚的爱。

  悲壮:虽然每个人都以朝圣般的热情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只能在各自的心中努力,只能在黑暗中并肩前行。(6分,评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9.B、D

20.调查表明,决定人们快乐的主要因素,在中国“工作”居第一位,“金钱”居第二位,在印度则相反;在中国居第三位的是“国家经济”,在印度则为“个人自信”;第四五位相同,分别是“有形资产”和“闲暇时间”。(4分)

21.(1)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2分)(类似均可)

  (2)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3分)

22.[写作提示]“生活的标签”是个比喻性的话题。“标签”本指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现代汉语词典》88页)而这里的“标签”则指生活中人们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的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或指责、诬陷、罪名……根据话题材料,文章立意有两个基本的方面可供选择:一是从“狮子”(即自我)的角度看,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标签”,在荣誉、地位、权势的标签下,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乎所以,要认识到自己仍是社会生活中普通的一员,这种标签是社会对自己贡献的肯定,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自己应该更加努力的回报社会,奉献人生。在“指责”、“诬陷”、“罪名”等灰色的标签下,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襟怀坦白,心胸开阔,不被环境屈服,不被社会异化。二是从胡狼豺狗等的角度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要惧怕权势,更不对别人乱贴不良的标签,因为,它将摧毁别人的自信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7caiedu.cn 提供!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