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名校联盟高2009级高三2月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卷(选择题)

       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据表回答1―2题。

矿产

省(区)

河北省

5.9

12.7

11.7

3.3

黑龙江省

5.9

0

0.65

31.6

四川省

2.8

8.1

5.1

0.14

M

3.7

0.7

4.3

0.05

1.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    )

       A.石油、煤、盐、铁                             B.盐、石油、铁、煤

       C.煤、盐、铁、石油                             D.铁、煤、石油、盐

2.表中的M省(区)可能是                                                                                 (    )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新疆

       下图中的G点为上下两图的连接点,晨昏线和70°纬线相切,回答3―4题。

文本框: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66°34′N

       B.G点的地方时6:00

       C.全球新旧日期各占一半

       D.B在D的正北方

4.图中时间,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日期太阳直射点正向北运动

       B.一天中G点的旗杆影子最短时期向北方

       C.图中C点日出地方时晚于A点

       D.若此日后极昼范围变大,则D点大至在13天后出现极昼

5.关于等值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若该等值线表示尼罗河入海处海水盐度,则a>b

       B.若在北半球,该等温线处洋流为寒流

       C.若ab为等高线,ab处有一条河流,则河流由b流向a

       D.若ab为南半球等压线,a>b则b处风向为西南风

       下面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8题。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hPa)

 

6.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    )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7.该经线可能是                                                                                                    (    )

       A.30°E                B.120°E               C.100°W              D.60°W

8.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相应纬度也存在

       英国人汤姆想到中国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当地旅行社向汤姆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帮助汤姆确定旅行的时间,读图回答9―11题。

9.从欣赏南、北方山水风景的角度,汤姆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在300N附近,却出现了欣赏季节变短的状况,其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      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

11.如果汤姆有幸观赏到松花江雾凇奇妙景观,这说明在旅游景观欣赏时要(  )

A.选择好观赏位置   B.把握好观赏时间

C.抓住景观特征     D.以情观景

       我国古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管辖。回答12―13题。

12.关于历代中央政府经营西南地区的史实,表述错误的是                                   (    )

       A.秦朝时,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B.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县

       C.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骨力裴罗为云南王

       D.明朝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13.下列清政府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册封“达赖喇嘛”                                ②设置伊犁将军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置台湾府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空间:东西逾万里。时间:前后越千年。这就是长城,一项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工程。回答14―15题。

14.《中国长城史》指出,我国长城始建于战国。秦朝修筑万里长城时利用了的战国长城是

                                                                                                                              (    )

       A.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                   B.赵、魏、韩三国北方长城

       C.秦、齐、楚三国北方长城                   D.赵、燕、齐三国北方长城

15.《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三年)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隋筑长城是为了防备                                                                             (    )

       A.匈奴南下            B.蒙古南下            C.东突厥南下        D.鲜卑南下

       交通的发达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回答16―17题。

16.关于西北“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汉时,中国的丝绸、铁器、井渠法、印刷术经它传到西域

       B.东汉时,佛教文化开始沿着“丝绸之路”东来

       C.唐朝以后,“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下去

       D.隋唐时,从长安出发,由它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印度、伊朗等国家

17.唐朝时,既是海外贸易港口,又是重要内河航运口岸城市的是                         (    )

       A.扬州                   B.登州                   C.长安                   D.广州

       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经历一个开放到封闭的过程,回答18―19题。

 

 

 

 

 

 

       A.汉委奴国王     B.白马寺       C.大食人陶俑  D.《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

 

19.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导致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长期与世界隔绝,使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止中外文化交流

       C.禁止国人海外贸易,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D.避免西方的影响,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科技文化的繁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回答20―21题。

20.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著作中,能体现工程技术学方面的知识的是                  (    )

       A.《甘石星经》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梦溪笔谈》

21.教育的公平性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下面能体现教育公平性的是(    )

       A.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B.隋朝开创了分科举士的选官制度

       C.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科

       D.明朝科举考试采取“八股取士”,统一考试文体

经济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运行机制和发展观念往往不断调整和完善。据此回答22―23题。

2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下列对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B.积累原始资本扩大再生产

C.解除封建主义束缚               D.主张自由经营和自由竞争

23.史学界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   )

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

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企业、政府、市场等之间的关系。回答24-26题。

2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列能够配置资源的有:

①供求关系  ②价格机制  ③竞争机制  ④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判断某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可以看:

①股东是否负有限责任②公司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③公司是否能够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④国有经济是否控股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7年5月19日,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它记录了我国成功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程。回答26―27题。

26.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所有事务都由民族自治机关行使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27.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资金投入。这表明                                                            (    )

       A.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方面已消除差别

       B.民族区域自治是发展民族经济的前提

       C.少数民族得到特殊照顾

       D.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2007年4月14日,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正式启动。出席启动仪式的温家宝总理指出,中日构建战略关系的原则是:增进互信,信守承诺;顾全大局,求同存异;平等互利,共同发展;面向未来,加强交流;密切磋商,应对挑战。回答28―29题。

28.下列做法与“面向未来,加强交流;密切磋商,应对挑战”一致的有              (    )

       ①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②扩大互利合作

       ③通过协商和谈判妥善解决分歧              ④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实行上述原则的意义在于                                                                                 (    )

       A.消除中日间的分歧

       B.中日共同领导亚洲事务

       C.有利于促进中日经济共同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D.遏制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30―31题。

30.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提出并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对国家的思想领导                                ②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④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1.大雁无首难成行,羊群领路靠头羊。各级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发挥得如何,决定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程度。可以这样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干部是关键。这是因为                                       (    )

       A.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领导核心作用

       B.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C.依法行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32.我国政府提出“和平崛起”,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提炼,又是中国新世纪发展战略的精辟概括。“和平”与“崛起”的关系是            (    )

       ①“和平”是“崛起”的前提                  ②“崛起”是“和平”的基础

       ③“和平”决定“崛起”                         ④“和平”在前,“崛起”在后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2007年被称为“节能减排”的攻坚之年。回答33―34题。

33.在太湖蓝藻暴发期间,周铁镇部分企业继续向太湖超标排放污水。无锡市政府根据法律不仅对企业法人进行严肃处理,还追查镇政府负责人的责任。对政府负责人实行“问责制”,表明无锡市政府遵循                (    )

       ①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

       ③依法行政的原则                                   ④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近几年来,我国组织技术人员到十多个发展中国家,建造农村沼气池,均得到受援国家的欢迎。中国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

       A.反映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符合中国人民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利益

       D.体现了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5.右边漫画《团团转》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应该(    )

       A.使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B.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履行职能,增强服务意识

       C.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原则

       D.让公民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政府的帮助

 

1,3,5

本部分四小题,共160分。

36.(36分)读我国两区域图七、八,回答:

(1)       A区被誉为“塞外的江南”,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第二“亚欧大陆桥”在图中的干线铁路从西向东依次是                 (4分)。

(3)比较①附近及以上河段与B岛最长河流浊水溪水文特征的异同点。(10分)

 

 

 

 

(4)两图所示区域除耕地外,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在、有何差异?并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向。(8分)

 

 

 

(5)除自然灾害外,两区域突出的生态环境各是什么?(6分)

 

 

37.(32分)

 

 

 

 

 

 

 

 

 

 

 

 

 

       材料二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七《官制总序》

       材料三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重而亡。汉唐宋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有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

   (1)结合图1及所学的知识,概括秦朝中央行政系统中皇帝和丞相的关系,(4分)概述图2所示唐朝中枢权力机构的基本运做程序及主要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6分)

 

 

 

   (3)概要指出材料三明太祖对设置丞相的看法及其相应采取的措施。(8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分)

 

 

38.(32分)

       材料一  2007年被称为“节能减排”的攻坚之年。8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节能减排工作。8月底,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常委报告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情况并提出十条强化措施。

       材料二  北京市政府以“绿色奥运”为契机,制定环保规划,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机关、耗能大户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启用天然气公交车,淘汰老公交车及旧出租车,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6%,新增垃圾转运能力4860吨/日,燃煤锅炉全部改为使用清洁能源,搬迁调整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144家,27种传统工业产品退出生产,关闭所有的小水泥、小玻璃、小造纸、小钢铁企业。有机化工企业全面停产,关停23条水泥立窑生产线、149家砖厂,对190多家污染企业进行整顿。大力倡导节约能源的意识,使全社会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

   (1)材料一说明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9分)

 

 

 

 

 

   (2)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北京市政府的做法。(15分)

 

 

 

 

 

 

 

   (3)从公民与国家关系角度,谈谈北京市民应如何贯彻落实“绿色北京”战略。(8分)

 

 

 

 

 

 

 

 

 

39.(60分)1978年,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户冒险“包产到户”,拉开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2008年1O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再次聚焦农村土地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到2008年,国际粮价一年内的增长超过50%,引起世界各国关注。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图(图9)

一、选择题(140分)

1―5CBBDC   6―10ABCBB   11―15BCBAC   16―20CABAD   21―25CBBDA

1,3,5

二、综合题(160分)

36.(36分)

(1)有利自然条件:光照充足,夏季热量条件好;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黄河提供灌溉水源。(8分)

(2)兰新线、陇海线(4分)

(3)相同点:汛期主要在夏季;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4分)

     不同点:结冰期:①河流附近有结冰期,B岛河流无结冰期;含沙量:①河附近较小,B岛河流较大;流量:①河附近较大,B岛较小。(6分)

(4)图七:草场(草地)分布广;发展畜牧业。   图八:林地分布广;发展林业为主。(8分)

(5)图七:荒漠化、次生盐碱化(4分);       图八:水土流失严重(2分)

37.(32分)

   (1)丞相由皇帝直接任命,对皇帝负责;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4分)程序:皇帝的诏令经中书省草拟后,送交门下省审核,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审核通过后,转达尚书省,由其各部具体执行。(5分)

       作用:三省六部既分工又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3分)宰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分)

   (2)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使管军事,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6分)

   (3)废除宰相(2分)

       措施:废宰相,分权于六部;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

       使司分别管理地方的行政、财政、司法、军事等权力。(6分)

   (4)相权逐渐削弱,最终废除宰相制度,皇权不断加强。(4分)

38.(32分)

   (1)①国务院作为我国的行政机关负责处理行政事务,温总理主持会议部署节能减排工作体现这一道理;(3分)②全国人大常委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监督权,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常委报告工作体现全国人大常委行使监督权;(3分)③国家机关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常委汇报工作体现这一道理。(3分)

   (2)①国家负有经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制定环保规划,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是政府行使这一职能的体现;(3分)②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政府制定并执行节能减排的有关法律法规是坚持依法行政的表现,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4分)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要求国家机构遵循对人民负责原则,政府注重经济发展和效益,维护良好自然环境,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4分)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国家机构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政府 把节能降耗指标要求层层落实,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4分)

   (3)①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北京市民落实“绿色北京”战略必须厉行节约,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4分)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矛盾时,要服从国家利益。北京市民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首要地位,形成节约能源意识,严格落实市政府的各项节能减排指标。(4分)

39.(60分)

地理(20分):

(1)水稻种植业(2分)  ①地形平坦(2分),北部有淮北平原(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南有沿江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②夏季高温多雨(2分),雨热同期;③土壤肥沃(2分),有长期耕作形成的水稻土;④充足的灌溉水源(2分),淮河和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2)淮河(2分)  ①是一月O℃等温线经过地;②是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800毫米等

降水量线经过地);③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每点2分,最多4分)

(3)①保护耕地(2分),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②发展农业科技(2分),提高单产;③兴修水利,防灾减灾(2分);④改变经营方式(2分),变小农经营为集约经营。(每点2分,最多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历史(20分):

(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进行土地革命,于1931年制定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于1947年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于1950年到1952年,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1953年到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土地公有制在我国基本确立。(10分)

(5)不同:土地所有制不同。“小私有的个体经济”是土地私有制,而“包干到户”则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2分)

相同:经营方式相同。都是分户经营、自负盈亏。(2分)

(6)关系:材料四的决定是对材料三内容的继承和发展。(2分)

理由:继承:两者都坚持实行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承包制度。(2分)

发展:材料四的规定完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了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经营手段,更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2分)

政治(20分):

(7)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坚持这一经营制度是由我国农村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3分) ②这一经营制度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3分)  ③这一经营制度有广泛适应性,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2分)

(8)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分)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分)  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对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政治领导。(3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