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2009届高三语文综合测试试卷         

                     2009.3 

本试卷共10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不居砻斫之器    居:居处

  B.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阙:通“缺”

  C.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法:效法

  D.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    谓:认为

试题详情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吾收其直大半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B.彼执斧奔而右

    吾妻之美我,私我也

  C.能者用智者谋

    蟹六跪二螯

  D.则日:“非我罪。”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试题详情

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其不胜任者,怒而退

    A.汝之纯明而宜其家者

    B.孔子郯子、苌弘、老聃

    C.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D.骨色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

试题详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作者通过梓人“善度材”、“善用众工”的故事,生动形象而又合理自然地阐明了当宰相治理国家的道理。

    B.作者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笑梓人“床阙足而不能理”,加以贬抑,后骇梓人“术之工大”,大加赞扬。

    C.文中引用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来说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流露出作者鄙视劳动者的思想倾向。

D.文章末段从反面指出违背事物规律办事的后果,让人深思,最后点出作为灵魂人物的处事原则,值得学习,发人深省。

试题详情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  )(5分)

  A.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才有可能。

  B.对谁最能代表儒学传统这一问题,韩愈做出了系统而明确的回答。

  C.程朱陆王继承了韩愈之说,认为自己继承的是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

  D.“五四”以后.国内外新儒家都按照“道统”的精神来阐释儒学传统。

E.学界揭示呈现的儒学传统,基本上是“道统”之一脉相承的历史。

试题详情

13.文中提到“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3分)

A.考证儒学发展的历史,并非只有所谓正统的“道统”,而是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B.儒学传统虽一脉相承,但并非道统独霸,而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与之抗衡的非正统儒学。

C.当正统思想被“法度”化和庸俗化之时,被斥为“异端”的非正统思想就会应运而生。

D.非正统儒学在当代亦有价值,“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凭借便是这种非正统儒学。

试题详情

14.典籍上的儒学传统与实际中的儒学传统不同点在哪里?(4分)

试题详情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16.阿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小说的主要内容。分点概括并作简要分析。(4分)

 

试题详情

17.小说多次出现疯子的话“你要发财了呀”。在阿土死后其子女为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疯子又说“阿贵。你真的发财了呀”,作者以疯子的话“要发财”为开头,以“真的发财了”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作简要分析。(5分)

 

试题详情

19.角马在迁徙过程中经历那些具体凶险威胁?(4分)

试题详情

20.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作者为什么要多次提到夸父追日故事?(5分)

试题详情

21.结合本文的内容及自己的认识,分析作者为什么把标题定为“绿色追逐”?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试题详情

22.广州某旅客欲去北京旅游,拿不准乘坐飞机还是乘坐火车。他咨询了广州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根据下面两张时刻表。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简要介绍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要求亲切得体。言之成理。(每句30个字左右) (6分)

 

MUl342航班广州一北京时刻表

航班号

起点站

起飞时间

终点站

到达时间

MUl342

广州

08:00

北京

10:55

 

T16列车广州一北京时刻表

车次

列车类型

始发车站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T16

 

空调特快

广州

 

17:25

 

第二天 13:50

 

(1)如果选择飞机,                                                  

 

(2)如果选择火车,                                                  

 

 

 

 

 

试题详情

23.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选择两个角度评价下面一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40字。(6分)

试题详情

近一段时间,“于丹现象”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于丹在“百家讲坛”主讲的节目收视率一直很高,她的通俗化解读经典的书籍销售得异常火爆。《于丹<庄子>心得》新书签售活动曾创下日签售1.5万册的纪录。与此同时,就在签售会当天,一位男士冲入会场,脱去外套,露出T恤,上面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几个大字。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一些博士生在网上联合发帖,称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甚至希望“‘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答:(1)                                                                   

 

(2)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试题详情

24、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或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9届天河高三测试(一) ?语文

答案及说明

1.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

D( A.yù/yù  tān/dān   kàng/háng     B.sù/sù  chù/chǔ   suǐ/suí   C.jiǎo/jué   tiăn/ tiăn   zhōng /zhòng    D.héng/hèng  diao/tì jiān/qiān)

2.考查熟语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为E。

A 、“旧瓶装新酒”应为“旧貌换新颜”

3.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层级为E。

C(A搭配不当,去掉“措施”;B语序不当,应是先“思考”后“确认”;D句式杂糅,“是因为……”与“…所造成的”不能混用)

4.考查语言衔接连贯,能力层级为E。

C(通观这五个句子,“信念”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最高,那么可以判定这一组句子的陈述对象就是“信念”这个话题,其它各句都是围绕“信念”来说的。第②句是这个句群的中心句,因其末尾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此句应放在句首;第⑤句的“这个信念”紧接这个话题,正好与之相衔接;第③句的 “这个世界的合理性”与第⑤句的“世界是合理的”衔接;第①句谈古代,第④句谈现代,按时间顺序来排列,①④相连。因此可得出答案为C。)

试题详情

二、古诗文阅读(35分,5~8题,每小题3分)

13.C(本题命题区间在文章第三、四段,重点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题干“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指的是“唯道统论”,而C表述不清,“非正统思想应运而生”还不足以成为论据,睢强调“异端”有相当部分是“儒家”才行。)

14.①前者“是‘典籍’上的传统”,是理论。后者是“实际存在”;②前者只是一种“倡导”,后者则是“为人们普遍接受”;③前者是“静滞在典籍中”的,而后者是“动态的自我更新”。(本题命题区间在文章第五、六段,重点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的信息。)

 

试题详情

15.不仅要阐释正统儒学的传统,也要发掘非正统儒学的传统;不仅要梳理典籍里的儒学传统,也要研究实际中的儒学传统;只有这样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才可能有全面的视野和坚实的根据。(本题依托全文,整体把握,重点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根据文段中的重点语句理清文章层次,然后提取关键词语组合即可。)

 

试题详情

16.①愚昧无知。阿土坚持买彩票的主因是受村中疯子“你要发财了呀”这话的诱惑,因疯子的话而想入非非,几次买彩票不中,仍鬼迷心窍均不能自拔,可见阿土的愚昧无知。

②淳朴善良。虽然他的子女对他的生活并不关心,但他买彩票想中奖一方面是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却也是为了子女;即使想早上或晚上“掏掏垃圾桶”攒点钱买彩票也要顾及儿女的脸面。

③坚韧执著。他屡买彩票屡次不中,但他克服一切困难,不吃荤。戒掉香烟仍继续买彩票。

④自欺欺人。他每次买彩票不中,都以买少为借口,而后层层加码.以致自己陷于更加困窘的境地,且以疯子“要发财”来安慰自己,是自欺欺人的表现。(每点1分)

 

试题详情

17.①“你要发财了”是阿土买彩票屡挫屡买的精神动力,以此为线索贯穿全篇,并以“真的发财了”为结尾,从结构上看起到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的作用。从表达上看,达到讽刺的效果。②“你要发财了”为疯子随口所说,而“真的发财了”是因祭品丰厚,这一方面反映了阿土的愚昧无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阿土所处生活环境的愚昧落后。(第①点3分; 第②点2分  )

 

试题详情

18、认同是“传奇”可参考的理由:①阿土买彩票因生活贫困而起,想通过购买彩票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虽是一种平常的心理,但其诱因是一个连自己名字就叫错的疯子“你要发财了呀”的指引,未免有些荒唐。②阿土多次买彩票不中,但每次距中奖相距并不遥远,这是阿土屡次不中还想尽一切办法购买的主因。③阿土因买彩票而对生活充满希望,又因买彩票而使生活更加困难,最后在贫病之中而死去,加之阿土死时葬礼的隆重而让人羡慕,这些超乎寻常的生活故事,让人在同情中多了几分叹惋和思考。

不认同是“传奇”可参考的理由:①阿土以买彩票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这应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活动,并不超乎寻常。②彩票的发行,其目的是融合社会资金(融券)来举办公益事业,能否中奖主要靠运气,阿土屡买屡不中,符合常理。③阿土买彩票,疯子的话是诱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因自己生活的窘迫,人在困境中选择一种非理性的方式想以此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也是一种生活的必然。④作者以“传奇”为题,其旨意是揭示像买彩票这样的融券公益事业有其不确定性。不能将其当作发家致富的途径,再则也批判了像阿土这样的人的愚昧、落后和自欺欺人。(“传奇”指的是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认同不认同只要能言之成理均可。)

 

试题详情

19.(4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
⑴沙漠干旱的威胁⑵来自鬣狗、狮子、鳄鱼等强大肉食类动物的威胁⑶来自无法防备的小飞虫的威胁⑷来自渡河时相互践踏威胁。(每答出一点给1分,如果把“鬣狗、狮子、鳄鱼”分3点答写,3点当1点给分,说明没有整合好信息)

试题详情

20.(5分)对文本的某些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D
⑴作者采用的是类比手法,用夸父追日的精神来类比角马在跋涉中对目标心无旁鹜、不畏艰难,执著、坚韧等精神。(2分,类比手法1分,精神1分,关于“精神”的具体内容,符合文意即可)⑵这是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科技说明文的语言特色(1分)引用夸父追日的故事,准确地表达出角马在长途跋涉中艰辛以及执著精神,通俗易懂,形象生动。(2分)

试题详情

21.(6分)探讨文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观点。能力层级:F
⑴“绿色的追逐”是指动物在迁徙、追逐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一种生机勃勃昂扬斗志。
⑵“绿色”是生命之源,而动物的迁徙、追逐是为了物种的生存、延续,所以是“绿色的追逐”⑶“绿色”象征希望,文中角马在跋涉中永不言弃的精神是绿色的精神。⑷“绿色的追逐”采用是移就修辞,造成悬念,引起读者注意,读来引人入胜。(内涵占4分,前3点任意两点得4分。作用2分。只要意思对即可)

 

试题详情

22、【答案示例】①如果选择飞机,早晨8:00出发,上午10:55到达。既可缩短行程时间,又能遨游蓝天。②如果选择火车。17:25出发,第二天下午13:50到达,休息一宿,既可节省旅资,又能养精蓄锐。(每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的能力。本题答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发和抵达时间,二是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注意前者容易被忽视。

 

试题详情

23、【答案示例】(1)学者个性化(或“通俗化”)的解读经典值得肯定。

(2)受众要理智宽容。

(3)媒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要注意社会责任。(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

 

试题详情

24、[写作提示]   理清关系 突出重点
  本题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个因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行文的重点应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亲(你)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而精彩等。从以上几个立意看,出彩点在于“你”这个“偏”的部分。

 

【参考译文】

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个木匠来到家里,想租间空屋居住。所带的只有圆规、直尺和绳墨,屋里没有存放磨石和斧锯之类器具。问他的技能,说:“我善于计算材料,根据房屋的规模,发号施令,工匠们动手去做。离开我,众人不能建造一间屋。因此,在官府干活,我拿的工钱是普通工匠的三倍;在私家干活,我要拿全部工钱的一大半。”有一天,我走进他的屋子,看到他的床缺了一条腿,却不会修理,还说:“将请别的工匠。”我觉得很可笑,认为他是个没有技能却贪图财货的人。

    后来,京兆尹要修缮官衙,我前往视察,见那亘堆积着各种材料,聚集了许多工匠。工匠们有的拿着斧子,有的拿着砍刀和锯,都站成圆圈围着那个木匠。那位木匠计算房屋构造的需要,看好木料能做什么用途。挥挥手中木杖说:“用斧子砍!”那拿斧子的人便赶紧跑到右边去砍,回头又指指说:“用锯子锯!”那拿锯的人便急步赶到左边去锯。一会儿,拿斧子劈的,用刀削的,都看着他的脸色,等着他的指派,没有人敢自作主张。那做得不符合要求的,他就冲他们发火,让他们退下,也没有人敢恼恨。房屋建成以后,在大粱上写的字。就是他的姓名。我看了一遍,大吃一惊,这才了解到他的技艺的作用真是太大了!随后,又感叹说:我听说耗费心智的人役使他人,付出体力的人被他人役使。他莫非就属于耗费心智的人吗?有手艺的人干活效力,有智慧的人出谋划策,他大概算是有智慧的人吧?这足以供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人效法啊。那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人,制定国家的宪令并且适时加以增减,统一国家的法制并且适时予以整顿,就好像那位木匠用圆规、直尺、绳墨来确定房屋的构造。

    有人说:“那吩咐追屋的主人,倘若提出自己的主意,牵制邢位匠人的谋划,剥夺了他世代所遵循的规则,却听信不负责任的意见,虽然不能成功,难道是他的过错吗?因此.成败的关键,还在于是否信任他罢了。”我说:这种说法不对。曲直已定。方圆已成,高的就不能再截短,窄的就不能再加宽。按照我的设计去做就会牢固,不按我的设计去做就要倒塌。那主人要是乐于不要房舍牢固却偏爱使房屋倒塌,那么就收起自己的技术,藏起自己的智谋,扬长而去,而不使自己的技艺受屈,这才真是好匠人呢。假如贪图钱财,容忍主人的错误却不敢反对,丢掉自己的设计,屈从主人的意愿,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待到栋梁断裂房屋倒塌,就说:“这不是我的过失!”能够这样吗?我认为匠人的做工之遭与宰相的治国之道类似。因此写成文章保存起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