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潍坊市昌邑初中学段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54分)

1.在五带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试题详情

2.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试题详情

3.在一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学校规划图,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1:500                     B.1:50000                  C.1:100000                D.1:15000

试题详情

4.暑假来北京旅游的小丽要去动物园看动物,不知如何乘车,应该选择

A.北京政区图            B.北京市交通图        C.北京地形图            D.动物园导游图

试题详情

5.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台湾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试题详情

6.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是陆地                                        D.四分之一是陆地

试题详情

7.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A.人类的填海造陆活动                                 B.地壳的运动

C.海平面的升降                                           D.地球的运动

试题详情

8.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分布有巨大的煤田,说明

A.南极地区很久以前,气候非常暖湿

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并形成了煤,大陆漂移带到今天的位置。

C.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

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度漂移了

试题详情

9.一个活动小组在某山山脚测得的温度为22℃,山顶为16℃,请你说说该山的相对高度为

A.3666米                  B.2000米                  C.1000米                  D.600米

试题详情

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基本平行,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面积广阔        D.太阳辐射均匀

试题详情

11.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

A.柑橘                      B.香蕉                      C.椰子                      D.荔枝

试题详情

12.新疆降水稀少的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深居内陆,距海远

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近

试题详情

13.喜马拉雅山南侧降水丰富,而北侧的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导致两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地形因素

试题详情

14.亚洲、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试题详情

15.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大片森林分布于下列哪个气候区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试题详情

16.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候,认识全球影响”。当前两极地区的冰层正在不断变薄,其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两极地区降水减少

C.两极地区陆地增厚                                    D.两极地区风速增大

试题详情

17.下列属于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是

A.产品供不应求                                           B.人口老龄化

C.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D.农作物产量低

试题详情

18.“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B.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C.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D.过节时给朋友寄送很多的贺卡

试题详情

19.“温室效应”引起地球大气平均温度升高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三氧化硫

试题详情

2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                                 B.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试题详情

21.区别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                          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

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               D.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型特征

试题详情

22.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严重                                           B.沙漠面积广大

C.水旱灾害频繁                                           D.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

试题详情

23.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A.赤道附近和两极地区                                 B.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

试题详情

24.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或地区分别是

A.亚洲和欧洲                                               B.非洲和欧洲

C.拉丁美洲和欧洲                                        D.非洲和北美洲

试题详情

25.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由于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问题已非常严峻,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                          B.使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控制人口数量,有计划地生育                   D.减少城市人口比重

试题详情

26.下列关于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人口大国的人口密度一定很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也大

C.人口增长快的地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定大

D.同一地区,人口越多,其人口密度越大

试题详情

27.国际间经济上的主要矛盾与冲突是

A.领土争端

B.宗教问题

C.语言冲突

D.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试题详情

28.位于北半球,而且是发达国家的一组是

A.美国、法国、印度                                    B.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

C.巴西、日本、加拿大                                 D.英国、日本、美国

试题详情

29.下列关于领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领土是一个国家国界线以内的陆地

B.领土是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领陆,领空

C.各国的领土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D.领土是一个国家界线以内的领陆和领海范围

试题详情

30.下列各组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又位于亚洲的是

A.中国、印度、印尼、尼日利亚

B.中国、印度、印尼、日本

C.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基斯坦

D.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

读图1,回答31-32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1.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哪个方向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试题详情

32.地处北半球、西半球的地点是

A.甲丁                      B.乙丙                      C.丙丁                      D.甲乙丙丁

读图2,回答33-35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3.图中河段上有一瀑布,该瀑布位于

A.a处附近                B.b处附近                C.c处附近                 D.d处附近

试题详情

34.此瀑布的高度可能是

A.30米                            B.50米                      C.100米                    D.200米

试题详情

35.小明等5人准备从小桥处出发,逆流而上游览两岸风光(船速为3千米/小时),他们大约多长时间到瀑布下

A.10分钟                  B.25分钟                  C.1小时                    D.2小时

试题详情

36.下图为等温线示意图,正确反映北半球大陆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二、读图填图(46分)

3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试题详情

(1)在公转轨道外,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2)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_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上的箭头表示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是________时针方向。

(3)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北极圈内有________现象。当地球由D转至A时,山东省的白昼将变__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

(4)由于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澳大利亚是________季。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地区形成了明显的________变化。

试题详情

38.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试题详情

(I)若在甲、乙两村之间修一条公路,从施工难易度方面讲,是经过A处容易,还是经过B处容易?请说明理由?

(2)从等高线的分布看,图中左半部分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画出的a、b、c、d四条支流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在河流上修建一座大坝,以便蓄水,请你在图上用“=”标注出来。

(5)若蓄水后,最高水位达200米(海拔)为了不被淹没,四村中需搬迁的村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9.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试题详情

(1)上图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冬夏气温差别最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上图中,位于冬季多雨区的是________地,位于常年湿润区的是________地,位于夏季多雨区的是________地。(填序号)

(3)写出四地气候类型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4)能代表下图中B地气候的是上图中的(    )

试题详情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40.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13分)

试题详情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一10℃的主要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它们分别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温度带)。

(3)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弯曲、平直)

(4)非洲的气温大多在________℃以上,南美洲的气温大多在________℃以上。这两大洲的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________带。

(5)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