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模拟考试初三历史、地理、生物试题生物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第Ⅱ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6页)为选择题,45分;第Ⅱ卷(7-14页)为非选择题,105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Ⅱ卷及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题1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31.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做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做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32.夏天,放在桌上的一杯牛奶很快就变质了,其主要原因是

A.空气中的灰尘大量落到牛奶里,使牛奶变质

B.夏天气温高,落在牛奶中的细菌和真菌大量生长繁殖,使牛奶变质

C.夏天的高气温使牛奶变质              D.长时间放置使牛奶变质

33.如果农田中某种野草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对人类影响最深远的是

A.增加农作物产量                      B.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C.减少农作物产量                      D.丧失一个基因库,其潜在价值消失

34.(甲)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观察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原来是草履虫。以上叙述哪一个属于实验:

A.甲             B.乙                 C.丙              D.丁

35.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经死的鱼中,她可根据下列哪一特征来判断鱼是否新鲜

A.鳞片是否完整   B.鳃丝的颜色         C.身体有无伤痕    D.体表是否湿润

36.观察下图,葵花朵朵向太阳,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

A.葵花受阳光限制,粮食受水的限制  B.葵花仅仅需要阳光,粮食仅仅需要水

C.它们的生活只需要阳光和水   D.阳光、水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

37.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38.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39.右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表示鲜重的是哪一条曲线?其光合作用开始于哪一点?

A.Y、M           B.X、O   

C.Y、O           D.X、R

4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请问实验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花盆

阳光

温度

A

向阳

20℃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

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41.下列微生物能酿酒、制作面包的是

 

42.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与遗传相关的结构单位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B.细胞核→基因→DNA→染色体

C.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     D.基因→细胞核→DNA→染色体

43.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的图示是                                                       

 

 

 

 

    

 

 

 

 

 

 

 

 

 

 

 

    A                B                  C                D

44.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霉菌适宜在潮湿、养分、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该探究活动应设置几组对照实验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45.如右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植光下,CO2的吸收量发生了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递增,呼吸作用停止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05分)

54.(9分)下图是生物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请画出图中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3分)

(2)若图为人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是一对性染色体,父方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则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分别为含_______和含_________性染色体,母方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产生的卵细胞中只含_________性染色体;

(3)从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角度看,决定生男生女的关键是由_______(生殖细胞)所决定;从理论上讲,男女比例大致是_________。

55.(8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下图甲所示;这一原理也被用于解决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城市居民生活污水以其中的有机物为主,直接流入江河湖泊会使水质发黑发臭,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排入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泥絮状团块,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菌)净化污水。图乙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角。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2]和[3]分别代表                                      

(2)污水处理厂中利用的“活性污泥”和图甲中的[1]的作用原理是一致的,即都能够                                                                     

(3)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为保证活性淤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曝气池还应保证合适的                 等条件。

56.(6分)阅读下面有关茎的资料,回答问题:

①我们已经知道,植物体里有两种运输线,植物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就是依靠这两种运输线来输送的:一种是木质部里面的运输线,另一种是韧皮部里面的运输线。

②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老树:树干里面大部分都空了,可是枝叶仍旧活着。

③为了保护树木,必须保护树皮。我们不但自己不能随意伤害树皮,还要防止家畜啃咬树皮。

(1)构成木质部运输线的具体结构是什么?它运输的物质是什么?

  (2)树木不怕空心的原因是什么?

  (3)杜仲的树皮是名贵的中药材,有人为谋私利将杜仲的大部分树皮剥掉,结果导致杜仲植株死亡,为什么杜仲的大部分树皮被剥掉后会导致树木死亡?

57.(5分)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使江水变绿的主要生物是      植物。

⑵“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西瓜大又甜”, 达坂城的水果个大味甜的原因是:该地区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强、气温高,      旺盛,合成有机物多;夜晚气温低,      微弱,消耗有机物少。

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形象的表示出了动物的       行为。

⑷“龙生龙,凤生凤”,这句俗语描述了生物的       现象。

58.(7分)在我国北方由于早春气温较低,因此播种后常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通常称为“地膜覆盖”)以促进种子萌发。

(1)请根据该资料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                       

(2)为了证明该观点,有人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①在A、B、C三个玻璃瓶中都放入相同数量的蚕豆种子和适量的水分;②将A装置放入4℃的冰箱里,B装置放入70℃的恒温箱中,C装置放入25℃的恒温箱中。

请设计一个表格,能科学记录以上实验结果。(3分)

(3)有人认为“光照也是影响蚕豆种子萌发的因素之一”。请你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来验证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可画图说明或文字描述)(3分)

材料用具:1个纸盒、2个玻璃瓶、30粒蚕豆种子、1盏台灯及有关物品(如水等)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