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分第一、二两卷,第一卷为选择题部分,共5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全卷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并首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卷选择题:1―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编号填在题前答题表中的相应空格内。

试题详情

1.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而生活在草木稀疏的荒原上的蝗虫,体色多为褐色。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蝗虫会飞的结果

试题详情

2.下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所有的鱼          B.农田中所有的田鼠

C.竹林中全部的竹叶青蛇    D.沙漠及沙漠上全部的生物

试题详情

3.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植物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试题详情

4.野兔吃草,野兔又是狼等动物的食物,野兔和细菌、真菌一样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野兔属于

A.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B.消费者

C.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试题详情

5.在一个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瓶内,要使各种生物长时间存活,最重要的条件是提供

A.太阳能    B.水分    C.充足的氧气    D.足够的有机物

试题详情

6.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灭绝,其他物种可以取而代之    B.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对人类没有影响

C.一个物种灭绝,它就会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D.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

试题详情

7.从国外引进的水葫芦,在滇池疯狂生长,导致其他生物几乎灭绝,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填湖建厂    C.工业废水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

试题详情

8.酵母菌发酵制酒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有氧  B.玉米粉和无氧    C.大豆粉和有氧    D.大豆粉和无氧

试题详情

9.丰富多彩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试题详情

10.下列哪种生物的获得与其他生物不同

A.“工程菌”    B.杂交水稻    C.抗虫棉花    D.抗冻番茄

试题详情

11.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

①身体重心下移  ②骨盆变长变窄  ③下肢骨增长  ④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2.人类的进化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A.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B.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C.直立人→南方古猿→能人→智人    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

试题详情

13.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

A.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B.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D.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易生存

试题详情

14.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所利用的原理都是

A.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B.细胞质遗传的原理

C.细胞核遗传的原理      D.蛋白质控制遗传的原理

试题详情

15.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导致害虫大量繁殖、农业减产

A.各种植树造林活动     B.人们到各处的旅游胜地观赏游玩

C.人为地扩大城市面积    D.人为大量地捕杀青蛙等动物

试题详情

16.“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使“落花化作春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土壤

试题详情

17.下列与克隆无关的是

A.“多莉”羊的诞生                 B.“试管婴儿”的诞生

C.红富士苹果的芽嫁接到国光枝上    D.组织培养

试题详情

18.剩菜剩饭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较长时间储存,保鲜膜的作用是

A.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食物    B.挡住灰尘

C.隔绝空气,把食物中的细菌闷死          D.释放化学物质杀死细菌

试题详情

19.某牧草留种区,为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的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植被破坏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试题详情

20.克隆牛时,选用甲牛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选择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培养,取出细胞核植入甲牛的去核卵细胞,移植到丙牛的子宫中,出生的克隆牛将

A.肯定是雄性    B.肯定是雌性    C.可能是中性    D.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汞、铜等重金属一旦被生物吸收,便很快被分解,及时排出体外

B.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其浓度随消费者的级别的升高而增加

C.消费者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的浓度越低

D.生物富集与消费者的级别无关

试题详情

22.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有

①天然基因库    ②天然实验室    ③活的自然博物馆    ④天然狩猎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3.199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在上述实验中,科学家是将荧光素基因转入到烟草植物的

A.种子的胚芽中    B.受精卵中    C.根尖的分生区中    D.芽的生长点中

试题详情

24.枯叶蝶翅的背面颜色鲜艳,在树枝上停息的时候,桔叶蝶将两翅合拢起来,翅的腹面向外,像一片枯叶,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枯叶蝶拟态形成的原因

A.遗传→自然选择→适应    B.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C.变异→遗传→适者生存    D.遗传→变异→进化

试题详情

25.为证明自然界中细菌对植物遗体分解作用,不同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你认为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下列中的

A.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B.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C.将树叶灭菌后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D.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第二卷  简答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26.(共5分)下表是几种动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的差异比较。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响尾蛇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氨基酸差别

(单位:个)

0

1

11

13

14

21

35

44

(1)从上表可判断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_______,与人类关系最远的动物是_____。你从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分类的依据越来越科学、可靠和全面,确定以上八种动物相似程度的分类依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A.古生物化石    B.解剖学    C.细胞学    D.分子生物学

(3)科学家通过研究表中生物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序列,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______________的顺序。

试题详情

27.(共10分)下图示是某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用水蚤(一种水生节肢小动物)做的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探究过程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__,少数水蚤能在___________(答温度)生存。

(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

(3)能在20℃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_______________个体,而能在28℃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________________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能在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把能在28℃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环境中也将引起水蚤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体缺少_________________的变异,就要被环境所淘汰。而水蚤能适应与不适应一定水温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8.(10分)下图为阿拉斯加苔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试题详情

(1)在此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除了非生物成分外,还必须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爱斯基摩人属于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3)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其他生物都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依靠它来维护生存。

(4)图中所示有____________条食物链,由于此生态系统的成分单纯,结构简单,所以_________________能力小,若_________________受到根本性破坏,则此生态系统将崩溃。

(5)前苏联核实验把铯等放射性元素释放到该地域的空气中,以后铯被地衣吸收并积累在体内,结果在该生态系统中受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0.(8分)某校的一学习小组为探究食物腐败的原因做了如下的实验:

①取3支相同的洁净试管,(编号见图),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肉汤。

②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分别塞住试管口。

③用酒精灯加热3支试管3―5分钟,然后自然冷却。

④将1号试管放入冰箱冷藏室,另2支试管同时放在温暖处。

⑤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表。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第9天

1  号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2  号

无变化

有白膜

有白膜

有白膜

有白膜

有白膜

有白膜

有白膜

有白膜

3  号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白膜

有白膜

有白膜

有白膜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你认为该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他们做的实验中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量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用酒精灯加热是____________消毒法,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结果的分析,你认为引起食品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1.(8分)根据下面的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996年7月,英国胚胎学家维尔穆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首例哺乳动物―绵羊“多莉”的克隆,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了全球轰动。之后,又有一些学者重复了克隆绵羊的培育程序,下图是其中的一例。请分析回答:

试题详情

(1)图解中实施细胞工程①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盼盼”面部的毛色是______________,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

(3)“盼盼”和“灵灵”的毛色是否相同?____________。性别呢?_____________。如果它们之间进行器官移植,可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试管婴儿吗?目前全世界试管婴儿己过百万,“试管婴儿”与“盼盼”相比,在本质上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