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聊城市东阿县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说明:请将卷Ⅰ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卷Ⅱ。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苹果散发出来的酒味,是由于下列何种生物引起的(    )

A.青霉                   B.酵母菌                C.乳酸菌                D.曲霉

试题详情

2.“试管婴儿”技术属于: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试题详情

3.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有:(    )

      ①保持干燥 ②保持湿润 ③高温 ④低温 ⑤暴露空气中 ⑥隔绝空气

A.①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试题详情

4.藻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其主要理由是(    )

A.主要生活在水中                                     B.可进行光合作用

      C.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植物体都很微小

试题详情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他利用的是(    )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细胞的多样性                                           D.DNA的多样性

试题详情

6.目前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

      A.生物不再灭绝                                          B.继续减少

C.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D.继续增多

7,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    )

      A.生长发育            B.遗传变异            C.适应性和多样性   D.个体差异

试题详情

8.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A.少量增加            B.递减                   C.富集                   D.不变

试题详情

9.下列各项中,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                                               B.一条河流

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                               D.一片草原

试题详情

10.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数量稀少,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后代比较困难。你认为将来最有可能通过下列哪种办法来繁殖大熊猫(    )

      A.基因工程            B.克隆技术            C.发酵技术            D.嫁接

试题详情

11.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中,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必须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试题详情

12.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生物技术正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B.利用生物技术可以促进化石能源的开发,但不能开发生物能源

      C.生物技术可以克隆生物体,但不能克隆生物器官

      D.生物技术可实现某些昂贵药晶的商品化生产,但不能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试题详情

13.某星期天,小明尝试在家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将适量的酸奶倒入瓶中。几小时后品尝,却没有成功。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A.牛奶中添加了蔗糖                                 B.经过了煮沸

      C.牛奶进行了冷却                                     D.玻璃瓶没有密封

试题详情

14.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对这一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有翅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无翅或残翅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现存种类是有翅昆虫的翅被风折断所致

试题详情

15.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开支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试题详情

16.如果农田中某种野草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对人类有何影响(    )

A.没有任何影响                                        B.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C.减少农作物产量                                     D.丧失一个基因库,其潜在价值消失

试题详情

17.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下列那种措施(    )

      A.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

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

C.保护和人类共存的各种生物

D.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问题

试题详情

18.近年,在台湾首次出现的“超级”细菌,已经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这种悲剧的产生是由于(    )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降低

B.抗生素引发了人体的过敏反应

C.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结果

D.“超级”细菌已经变成了病毒

试题详情

19.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性,其主要原因是(    )

      A.生物数量较多                                        B.能量的收支随季节而波动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试题详情

20.“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推测               B.原始地球环境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中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            D.其他星球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卷Ⅱ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21.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分类基本单位是       

试题详情

22.微生物主要营      生活。      没有细胞结构。细菌虽有细胞结构,但没有     

试题详情

23.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了小麦的DNA分子中。他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试题详情

24.在生物的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他们之间的相似程度        ,表明亲缘关系       

试题详情

25.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试题详情

26.生物的发展规律是       

试题详情

27.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                保持        ,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                等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试题详情

2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试题详情

29.一些科学家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        学说和        学说。

试题详情

三、分析与简答(30―33题每空0.5分;34―35题每空1分。共20分)

30.下面面有六种常见的植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海带 ②满江红 ③银杏 ④荷花 ⑤雪松 ⑥桃树

(1)请将这六种植物分为两类(每类至少包括两种植物)一类是        (填标号);  二类是        (填标号)。分类的依据是       

(2)上述植物中产生种子,但没有果实的是        (填标号)。

(3)上述植物中生殖离不开水的是        (填标号)。

试题详情

31.如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I)图中A代表的是        ,B代表的是         ,C、D代表的是       

试题详情

(2)B、C、D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3)A、B、C、D中,其中        形成食物链。

若由于某种原因D的数量大量减少,则B的数量将会       

(4)如果把此图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话,还应该加上       

试题详情

32.下表是八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

黑猩猩

0

小麦

35

1

金枪鱼

2l

12

链孢霉

43

13

酵母菌

44

             (注:表中数字表示与人的细胞色素C所不同的氨基酸数目。)

(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       

(2)从上表上看,人和        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       

(3)上述对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分子学方面为        提供了证据。

试题详情

33.下图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试题详情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所固定的        

(2)碳在无机环境与人工群落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

(3)此人工生态系统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提高经济效益。其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        中的能量。

试题详情

34.某同学为探究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将烧开的肉汤分装在甲、乙两个圆底烧瓶内,实验如图所示。问

(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甲瓶与乙瓶对照,加上棉塞的目的是:       

(3)预测的实验结果:        瓶中的肉汤容易变质。

(4)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试题详情

35.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l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

试题详情

(I)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宜温度约为       

(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在28℃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3)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如果生物缺少       ,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