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滨州市无棣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生物试题

一、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来(每小题2分,共50分)

1.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种子可较早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因素是

  A.充足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黑暗的环境

试题详情

2.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

  A.体细胞    B.受精卵    C.生殖细胞    D.胚胎

试题详情

3.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是

  A.染色体    B.DNA      C.蛋白质      D.基因

试题详情

4.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不含有

  A.水蒸气    B.氨气    C.氧气    D.甲烷

试题详情

5.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A.简单有机物的形成         B.有原始的新陈代谢,能进行繁殖

  C.原始大气的形成    D.原始海洋的形成

试题详情

6.我国的金鱼品种很多,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A.适应环境的结果    B.我国水域辽阔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试题详情

7.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

  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的进化无关

试题详情

8.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A.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变异

试题详情

9.“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一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

  A.生物的遗传            B.生物的进化

  C.生物的变异            D.生物的生殖

试题详情

10.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试题详情

11.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到独立体系

  D.从相对独立体系到原始生命

试题详情

12.人类起源的历程中,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A.下肢骨增长            B.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

  C.能直立行走            D.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弯曲

试题详情

13.人类进化中,学会用火的重要意义是

  A.可以驱赶野兽

  B.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C.可以取暖

  D.吃熟食,增强了体质,为脑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试题详情

14.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分了四个种族,他们分类的依据是

  A.皮肤的颜色            B.头发的形状和颜色

  C.面部特征                D.体质特征

试题详情

15.在阳光充足的水稻田里有水草、藻类、鱼类、细菌及水稻等生物,还有水、土壤、阳光等非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A.食物链      B.生态系统    C.种群    D.食物网

试题详情

16.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A.原始地球    B.原始大气    C.原始陆地    D.原始海洋

试题详情

17.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一组是

   A.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          B.鸟的翼和昆虫的翅膀

   C.狗的前肢和后肢                  D.鱼的鳍和鲸鱼的鳍

试题详情

18.下列不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是

   A.生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试题详情

19.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做的“曲颈瓶实验”彻底推翻了当时的一种说法即

   A.神创论                 B.女娲造人

   C.自然发生说              D.宇宙发生说

试题详情

20.我们所学过的教材中介绍了古生物学方面证实同种生物从古代到现代进化的一个典型例子是

    A.马化石的研究            B.始祖鸟化石的研究

    C.种子蕨化石的研究            D.寒武纪三叶虫化石的研究

试题详情

21.下列食物链能成立的是

    A.阳光→草→兔→狐    B.植物→鹿→羚羊→狮子

    C.田鼠→蛇→山鹰              D.植物→田鼠→蛇→山鹰

试题详情

22.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蛇属于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试题详情

23.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主要来自于

    A.物理沉降                   B.微生物的分解

    C.食物链的调节            D.能量流动

试题详情

24.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

    B.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矛盾

    C.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繁殖条件之间的矛盾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试题详情

25.下列生物种类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试题详情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1.下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这一实验装置中进入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_,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_______;

(2)图中的冷凝器模拟自然界的_________;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试题详情

2.分析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试题详情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鸟,________将大量繁殖,由此你所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

(3)请你写出图中所包含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下图是某草原上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回答:

试题详情

(1)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

(2)若该食物网中只有图中的几种生物,其中包含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一共有________条;

(3)若将此图表示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该添加_________和________等组成成分。

试题详情

4.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两种尺蛾的变种,该地区原来是森林区,后建成工业区。1950年调查显示:灰色尺蛾占99%,黑色尺蛾占1%;而建成工业区后50年调查显示:灰色尺蛾占1%,黑色尺蛾占99%。此现象表明:

(1)岛屿上灰色尺蛾和黑色尺蛾个体性状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在生物的进化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该岛屿建成工业区以后,黑色的烟灰对两种体色的尺蛾起了_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_________而实现的;

(3)工业区建成后的50年里,两种尺蛾数量的变化说明了达尔文进化论的______的论点。

试题详情

5.由于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某湖水被DDT污染,其浓度为0.00005ppm。现检测发现该湖泊生态系统中A、B、C、D、E、F6种生物体内均含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下:

检测对象

A

B

C

D

E

F

DDT浓度(ppm)

试题详情

0.005

试题详情

2.0

试题详情

0.5

试题详情

0.06

55

试题详情

0.04

(1)这个湖泊生态系统的各类生物之间的关系中,D与F很有可能是______关系,其余生物之间可能是________关系;

(2)从上表可以知道,含总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3)图中所列生物若组成食物链(网),其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应该是_______(填写字母),它体内的DDT之所以达到如此浓度,是因为一种现象,即_______现象。

试题详情

6.某地农业部门在棉铃虫的防治问题上,提出两种方案:一种是喷洒高效农药;另一种方案是放养棉铃虫的天敌一一赤眼蜂。从生态学的观点考虑,你认为哪种方案更科学?_______。尝试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