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烟台市海阳升级考试初一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将第I卷的答案填写在第II卷的答题表中。

2.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后填入到第II卷的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今年5―6月间,太湖水污染给无锡市民饮水带来极大危害。水污染导致某些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这些植物是

A.淡水藻类                                               B.海洋藻类

C.水绵、水葫芦                                          D.海带、紫菜

试题详情

2.许多植物都能产生果实,下列哪项不是果实的作用?

A.保护种子免受昆虫的叮咬                       B.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种子的危害

C.果实有翅或毛,有利于种子传播              D.果实的果肉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试题详情

3.测定种子成分时,下列哪种做法能说明种子中有淀粉?

A.将干燥的种子装在试管中,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B.向装有面粉糊的试管内滴加碘液

C.向面筋中滴加双缩脲试剂

D.将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挤压

试题详情

4.白居易的“春题湖上”中,有“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的诗句。使早春的西湖像图画一样美丽的主要是

A.桃红柳绿                                                 B.莺歌燕舞

C.牧童吹箫                                                 D.渔人泛舟

试题详情

5.树木的年轮是真实的自然“《史记》”,年轮能反映

A.树木所属的植物类群                              B.这种树木种子萌发时间的长短

C.植物的开花对年轮的影响                        D.气候变化对树木生活的影响

试题详情

6.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子叶                                                        B.胚芽

C.胚轴                                                        D.胚根

试题详情

7.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A.叶片                                                        B.根尖分生区

C.根尖伸长区                                             D.根尖成熟区

试题详情

8.将幼嫩的菊花茎插在有红墨水的瓶中,12小时后可以看到茎和叶脉会变红。这个实验说明

A.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是木质部中的导管

B.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是韧皮部中的筛管

C.无机盐是溶于水中被运输的

D.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题详情

9.植物完成受精作用的场所是

A.花柱                     B.花丝                     C.子房                     D.胚珠

试题详情

10.我国有广大的国土面积,从西向东分布着不同植被类型。影响内蒙古草原和东北森林植被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光照                     B.温度                     C.水                        D.土壤

试题详情

11.某同学要利用杨树叶来观察气孔,你认为他应当取什么材料最合适?

A.上表皮                B.下表皮                 C.叶脉                     D.叶肉

试题详情

12.地表蒸发、海洋蒸发、植物蒸腾、降水,它们形成了

A.生物圈的水循环                                      B.生态系统

C.一个地区的水循环                                    D.四季气候变化

试题详情

13.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要先把绿色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原来合成的有机物分解                        B.产生出较多的叶绿素

C.防止绿叶的蒸腾作用过强                       D.使绿叶中储存较多的能量

试题详情

14.气孔的保卫细胞除了具有与气孔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外,还具有的区别于其他表皮细胞的特点是

A.有细胞核                                                 B.有细胞壁

C.有叶绿体                                                 D.有液泡

试题详情

15.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主要通过下列哪些活动完成?

①根吸水              ②光合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蒸腾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16.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混浊,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证明

A.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B.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试题详情

17.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意义是

A.分解有机物                                             B.产生二氧化碳

C.储存能量                                                  D.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试题详情

18.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光能和叶绿体                                           D.光能、二氧化碳和水

试题详情

19.生物圈的大气中氧含量占21%,二氧化碳含量占0.03%,对于维持生物圈中这种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D.全部生物的呼吸作用

试题详情

20.我国的植被中,占主体的是

A.农作物                B.森林                     C.草原                     D.热带雨林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阴湿的地面或墙壁上生长的绿色植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它们长得弱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早春时节杨花柳絮到处飞扬,杨花柳絮能够飞扬的自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扬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如果昆虫咬坏种子的_______,则种子不能萌发;如果被昆虫吃过的种子萌发后长势弱,则种子被吃的部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种子萌发时,首先发生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长出的幼根能不断生长,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试题详情

5.月季和菊花最艳丽的部分是__________,槐树花和桂花散发出的清香来自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6.叶片上气孔的开关是有规律的,白天时气孔一般是_______________,夜间时气孔一般是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7.种子萌发长出的芽在未出土时是白色的,出土后就变成绿色的。芽由白变绿是由于产生了_____________,完成这个过程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8.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一是用来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为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9.植物进行的各项生命活动中,能够作为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细胞完成这项活动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0.草原中的植物主要是__________植物,荒漠中的植物的突出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蕨类植物用孢子进行繁殖。                                                               (    )

试题详情

2.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    )

试题详情

3.春天时小麦能够迅速拔节长高,是由于输导组织的作用。                  (    )

试题详情

4.无机盐只有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                                 (    )

试题详情

5.观察叶片结构时,用刀片切叶片,这种方法叫徒手切片。                   (    )

试题详情

6.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从叶片运输到根部的通道是导管。                   (    )

填表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条件

 

 

原料

 

 

产物

 

 

能量转变

 

 

 

五.识图与简答:共21分。

试题详情

四、填表题:共8分。

1.(5分)识别下列植物,并填空回答:

试题详情

(1)A和B属于_________植物,A和B在生活环境上的区别是;A生活在__________环境中,B生活在____________环境中。

(2)植物C的名称是________,其叶状体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6分)下图是某类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试题详情

(1)图所示是_____________类植物茎的结构,请你写出两种具有这种结构的植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3属于_____________组织,它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由[    ] _____________运输的。

试题详情

3.(6分)根据下面的生物圈局部结构和活动示意图,填空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1)图中箭头所示的过程,属于生物圈水循环的有(填写序号)_____________,其中①是___________,它与④⑤之间有怎样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碳――氧平衡的维持,与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图示过程能表示这种关系的是____________;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很重要,中学生在这方面能做的事情,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4分)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第一步是将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不久蜡烛熄灭,小白鼠死亡;第二步是将一盆植物和点燃的蜡烛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第三步是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普利斯特利进行上述实验时,给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你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你怎样设计才能形成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重复实验与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会得出相同结论吗?_____________。

六、实验与探究:共5分。

实验室老师为你准备了“探究二氧化碳是不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所用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两个大广口瓶,两个盛有清水的烧杯,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一个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两支新鲜的天竺葵,两块平板玻璃,凡士林。

请你利用上述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组对照实验: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