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博山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等等,这些事实说明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

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试题详情

2.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了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物和遗迹,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试题详情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增长人口       B.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C.人口猛增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D.人口猛增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试题详情

4.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A.卵巢  输卵管  子宫  胎盘      B.卵巢  阴道  子宫  胎盘

C.输卵管  子宫  卵巢  胎盘    D.卵巢  子宫  子宫  胎盘

试题详情

5.下列有关青春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男女出现各自的外形特征        B.大脑兴奋性较强

    C.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D.身体已完全发育成熟

试题详情

6.2004年春发生在安徽阜阳市的“劣质奶粉事件”震惊了全国。由于劣质奶粉蛋白质含量极低,几百个婴儿因食用劣质奶粉而成为“大头娃娃”。就此事件的因果关系,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B.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

    C.组织细胞的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D.蛋白质的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试题详情

7.在测定辣椒、梨中维生素C含量的探究活动中,分别滴加这两种汁液到同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褪色,滴入辣椒汁液的滴数较少,说明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

    A.较多    B.较少    C.相同    D.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8.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装在淀粉胶囊,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试题详情

9.某同学测定核桃仁中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值分别为 l245千焦,1242千焦,1248千焦,则该核桃仁中所含能量为

A.1240千焦 B.1243千焦 C.1244千焦 D.1245千焦

试题详情

10.下图表示三类供能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乙代表的是脂肪         B.甲代表的是脂肪

    C.丙代表的是淀粉         D.甲代表的是蛋白质

试题详情

11.下列各项中,是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的是

    A.小肠很长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小肠内有肠腺    D.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试题详情

12.正在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A.谷类食物             B.甜食

C.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     D.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

试题详情

13.食品三个试管内有相同量的鲜牛肉,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分别加入不同的消化液,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A.胃液、肠液          B.胰液、胃液

C.胰液、肠液          D.唾液、胰液

试题详情

14.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

A.唾液分泌过少        B.胆汁分泌过少

C.胃液分泌过少        D.肠液分泌过少

试题详情

15.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体进入肺         B.气体自肺内排出

C.胸廓由大变小    D.肺廓内气压瞬时增大

试题详情

16.下图是某同学三次测得的胸围值,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试题详情

      A.10        B.12     C.14            D.39

试题详情

17.人在跑步时,呼吸加快加深,主要是为了满足体内所需的

A.水和无机盐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有机物

试题详情

18.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血液里的路线应是

    A.鼻腔→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B.鼻腔→咽→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C.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D.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试题详情

19.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种结构特点

    A.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有利于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试题详情

20.进入细胞中的氧气,在什么部位被利用?

    A.细胞    B.组织    C.线粒体    D.细胞质

试题详情

二、理解与应用(每空2分,共42分)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有明显的区别,说明她的运动方式很可能是____________。“东非人”所使用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可以推测他们已经初步具有__________的能力。

试题详情

2.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都依赖于生物圈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试题详情

3.呼吸道是气体进出_________的通道;并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______________ 。

试题详情

4.痰是由______________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呼吸系统中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_______,吃饭时说笑,食物容易误入气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________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6.请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需要点滴葡萄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爱吃蔬菜的同学,牙龈会出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偏远贫困山区的孩子,易得鸡胸“X”形或“O”形腿,这是因为他们吃的食物中长期缺少含______________的无机盐和维生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腿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一种食物,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应首先关注包装袋说明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火腿肠添加某些物质可以防治疾病,如加碘食盐可防治______________,铁化酱油可以防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7.下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的不同活动状态,据图回答:

试题详情

(1)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__________。

(2)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__________。

(3)膈从C到A的过程表示的是__________动作。

试题详情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l分,共18分)

1.下表的三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试管A和B)、馒头块(试管C):

    (1)在此基础上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瓶号

加入清水

加入唾液

振荡摇匀

处理温度

冷却后加碘

A

0

2毫升

37℃

2滴

B

____毫升

0

37℃

2滴

C

0

2毫升

×

37℃

2滴

    (2)冷却后加碘液,观察现象:变蓝的试管有[     ],不变蓝的试管有[     ]  (填试管序号)。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的组合是[       ]。

(3)试管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是因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__________的影响。

(4)结论:馒头在口腔里变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作用都有关系。

试题详情

2.完成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教室前排和后排的尘埃粒子的数量会不会一样?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材料用具]:凡士林、________、透明胶带、缝衣针、显微镜。

[方法步骤]:

①取六块载玻片,分别标上l 至6号,l 至3号为A组,4至6号为8组,将透明胶带分别粘在载玻片的背面,用缝衣针画出l00个2毫米×2毫米的方格。

②分别在6块载玻片正面均匀的涂上一层________。

③把A组载玻片放在教室的前排,B组放在教室后排的相对同一位置3分钟。

    ④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抽样检测,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观察,正好在边线上的尘埃粒子只计两条边上的,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算1至6号载玻片上的尘埃粒子数目,并计算出_____________值。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表达和交流

回答问题:

(1)本实验是不是对照实验? ________。

(2)实验A组中,2号和3号的作甩是作为1号的________,可以减小________。

    (3)④采用的五点取样法是指________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