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德州市陵县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囊(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人体内的主要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试题详情

2.有人把一种液体倒在少许植物油上,植物油不见了,这些液体相当于(    )

      A.胆汁、胃液                                            B.肠液、胰液、胃液

C.胆汁、胰液                                            D.胃液、唾液、肠液

试题详情

3.吃馒头时,越嚼越甜,是因为(    )

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D.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

试题详情

4.关于“绿色食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是绿颜色的食品

B.就是绝对无污染的食品

C.目前我们的绿色食品都达到AA级

D.绿色食品食用不当时,也会产生有毒物质

试题详情

5.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水蒸气

试题详情

6.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积极参加有氧运动

C.控制污染的任意排放                              D.栽花种草

试题详情

7.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清耗能量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维持体温

C.读书写字                                               D.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试题详情

8.人体循环系统结构中不存在瓣膜的是(    )

A.心房与心室之间                                      B.动脉血管内

       C.四肢静脉血管内                                        D.心室和动脉之间

试题详情

9.某人因炎症造成下肢静脉出现大量血栓(血凝块),如果血栓脱落后在血液中移动,最有可能停留在(    )

       A.脑                          B.上肢                      C.肾                          D.肺

试题详情

10.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呼出二氧化碳        B.出汗                      C.排出粪便               D.排尿

试题详情

11.肾小球中流动的液体是(    )

A.尿                       B.原尿                   C.动脉血                D.静脉血

试题详情

12.下列做法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是(    )

A.酗酒和吸烟                                            B.长期精神紧张

C.长期高强度锻炼                                     D.做有氧运动

试题详情

13.下列环境中,更容易引起人中暑的是(    )

A.干燥的沙漠                                            B.农田

C.充满水蒸气的车间                                 D.森林

试题详情

14.植物人的脑没有受到伤害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大脑皮层

试题详情

15.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的孕妇,生出的孩子往往患(    )

A.呆小症                B.大脖子病              C.甲亢                   D.侏儒症

试题详情

16.当手偶然被针刺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

A.仅是缩手                                               B因疼痛把手缩回来

C.疼痛和缩手同时发生                                 D.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试题详情

17.大脑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主要来自(    )

A.眼                       B.耳                       C.鼻                       D.舌

试题详情

18.下列措施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是(    )

A.勤于用脑,遇事多想多问                       B.注意劳逸结合,动静交替

试题详情

19.听觉形成中。把振动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试题详情

20.一个人在下列(    )情况下可以购买非处方药。

       A.心肌类                   B.肺结构                   C.流行性感冒            D.出血热

试题详情

一、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0分)

(1)外界空气到达图[3]后,气体交换在[   ]         内进行,此处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2)“非典”是一种病毒感染肺引起的疾病,患上这种病会使肺全部或局部纤维化。肺也就全部或局部不能扩张和收缩。从这一点来看,这会影响人体呼吸会过程中的        环节。从而使图中           的过程不能完成,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3)根据“非典”所属的传染病类型和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为预防“非典”我们应该做到:                            

试题详情

2.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11分)

试题详情

(1)B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应物质。

(2)F的形成主要包括                    两个生理过程。若发现F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              发生了病变。

(3)与C1相比C2中的             气体增多。请自选材料用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题详情

3.下图是表示人体某一器官中的毛细血管及其两端的小血管,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

试题详情

请据图回答:(6分)

(1)若B是胃内的毛细血管,则在此处可以吸收               物质。

(2)若B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则B是            部毛细血管,C最终流向心脏的             ,这是肺循环的一部分。

(3)若B处是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进行气体交换时,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同时把细胞代谢产生的            带走。

(4)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保证了其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这种现象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试题详情

4.下图为反射弧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8分)

试题详情

(1)膝跳反射的中枢位于[    ]           内,一胸段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仍能完成膝跳反射,说明脊髓具有              的功能。

(2)某同学的手指突然触到烫的东两,赶紧把手缩回,这时兴奋的传导途径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有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属于        反射,此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         上;神经中枢位于           

试题详情

5.下图是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5分)

试题详情

(1)“红灯”的反射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填序号)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瞳孔

(2)能将物像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是              

(3)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至少有       中枢和        中枢参与了该反射。

试题详情

(1)对于购买“板蓝根冲剂”,小方和小兰有不同看法。小方说:“没有医生处方,不能乱买。”小兰说:“这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购买。”她俩谁说的有道理?          

理由是:                                    

(2)小军不小心擦破了皮肤,回家后立即泡了一包板蓝根冲剂并喝了下去,他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

(3)小李听人说:“中药无副作用。”为了预防感冒.他每天都喝板蓝根冲剂,这种做法是否科学?请说出你的理由。

试题详情

7.小明是一个爱动脑、动手的学生,他对“一氧化碳对小白鼠的影响”进行试验探究,并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方案:(4分)

①将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犟编号为l号和2号;②将同样大小的两只小白鼠分别放入两只钟罩内,同时用导气管向l号钟罩内通入一氧化碳,向2号钟罩内通入空气,几钟后观察。

(1)请你根据探究的问题,做出假设:                     

(2)现象和结论:一段时间后,      钟罩内的小白鼠死亡,原因是                

(3)你认为小明同学的探究方案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若有,请指出来:             

试题详情

8.下图是某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试题详情

(1)可以判断该传染病属于           传染病。

(2)图中①表示病原体排出,②表示           ,③表示            

(3)此类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试题详情

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给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据统计,近3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45.5%,湖底普遍淤高1―3米

国家重视环保工作,洪灾过后,又采取了包括制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在长江中上游一律停止砍伐森林,封山育林,并加强水利设施建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并在全国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

(1)砍伐森林,导致水患。请说明森林在防止水患方面的作用。

(2)湖泊面积减少,也是造成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湖泊在防止水灾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