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初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1―20题每空1.5分,21―40题每空1分,共50分)

1.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正确步骤是(    )

①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③用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④盖上盖玻片

⑤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⑥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⑥①④⑤③

C.⑤①②⑥④③                                          D.②⑥①③④⑤

试题详情

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在右下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哪一方向慢慢移动标本?(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试题详情

3.杨树叶的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    )

A.与原来的细胞相同                                    B.比原来的细胞多一倍

C.比原来的细胞少一半                                 D.不能确定

试题详情

4.张华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某细胞时,经过仔细观察判断该细胞是植物细胞,你认为他看到了(    )

A.细胞壁、细胞膜                                        B.细胞壁、叶绿体

C.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膜、细胞质

试题详情

5.下列供观赏的植物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北京香山的红叶                                        B.山东菏泽的牡丹

C.南京梅花山的梅花                                    D.云南大理的茶花

试题详情

6.下列结构属于营养组织是(    )

A.番茄叶的表皮                                           B.番茄的果实

C.番茄叶的叶肉                                           D.番茄的叶片

试题详情

7.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如果看到的物像不太清楚,应调节(    )

A.遮光器                                                      B.反光镜

C.细准焦螺旋                                               D.粗准焦螺旋

试题详情

8.小明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箱中有4个镜头,其中甲、乙两个有螺丝,并且甲较长,丙和丁两个没有螺丝,丙比较长,如果要观察到最大的物像,小明应该选择哪组镜头?(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试题详情

9.观察各种植物的叶片,往往会发现正面的颜色更绿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靠近上表皮的细胞排列疏松                      B.靠近上表皮的细胞含叶绿体较多

C.正面接受阳光照射多些                             D.上表皮的气孔较少

试题详情

10.西瓜味甜多汁,是消暑的佳果。西瓜在成熟过程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制造糖分                                    B.蒸腾作用散失

C.贮存在果实中                                           D.植株的生长

试题详情

11.在同一株植物上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部位摘取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    )

A.早晨摘取的蓝色最深                              B.傍晚摘取的蓝色最深

C.深夜摘取的蓝色最深                              D.一样深

试题详情

12.炎热夏天的中午,光照很强烈。但是光合作用的强度反而会下降,原因是(    )

A.光照过于强烈                                           B.呼吸作用过强

C.气孔大多关闭                                           D.环境温度过高

试题详情

13.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    )

A.森林中树木的呼吸作用                             B.水生藻类的光合作用

C.森林中树木的光合作用                             D.草原植物的光合作用

试题详情

14.绿叶经过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蓝的是(    )

A.整个叶肉细胞        B.表皮细胞               C.细胞核                   D.叶绿体

试题详情

15.移栽植物时,常常要去掉部分甚至全部叶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降低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减少植物体重量,便于搬运

试题详情

16.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

C.不同作物间作套种                                 D.大棚内保持恒温

试题详情

17.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浓度比海水浓度要高很多倍,而海带细胞仍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说明了(    )

A.海带细胞壁有吸附碘的功能

B.海带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之中

C.海带细胞质能产生碘

D.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试题详情

18.证明有光条件下氧气是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

试题详情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试题详情

19.在大气湿度高时,发育中的果实常缺钙,因为此时(    )

A.大气湿度高,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B.大气湿度高,呼吸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C.大气湿度高,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运输

D.大气湿度高,呼吸作用强,影响钙的运输

试题详情

20.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植物上下表皮的气孔,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1.组织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               B.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试题详情

22.栽种农作物时要“正其行,通气风”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

B.有利于释放氧气,降低有机物消耗

C.有利于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试题详情

23.从树上摘下的熟透的苹果仍具有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试题详情

24.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细胞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  )

A.便于对光                                                  B.便于调节粗准焦螺旋

C.便于绘图                                                  D.防止装片里的水溢出

试题详情

25.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失水时发现,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的那么显著,原因是(    )

A.动、植物细胞细胞膜的收缩性不同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C.植物细胞有大液泡

D.动物细胞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试题详情

26.对光以后,如果目镜中看不到明亮的视野,采取的无效措施是(    )

试题详情

A.转动目镜            B.转动物镜            C.转动反光镜         D.转动遮光器    27.光照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组织或细胞是(    )

A.保卫细胞;          B.表皮细胞;          C.海绵组织;          D.栅栏组织

试题详情

28.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试题详情

29.杨树等乔木在冬天落叶,松柏等乔木四季常青,一年生植物在冬大用种子或根过冬,这说明(    )

A.只有松柏适应环境

B.它们都适应环境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杨树和一年生植物都是生存斗争中的失败者

试题详情

30.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选叶遮光    ②酒精脱色    ③黑暗处理    ④碘酒显影    ⑤清水漂洗    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试题详情

31.下列各项中,不能影响右图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数目的是(    )

试题详情

A.玻璃容器的容积                                        B.光照强度

C.植物的叶片数目                                        D.水的温度

试题详情

3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各项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表示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着能量)+氧

B.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C.产物利用:只为生物圈中动物和人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D.意义: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试题详情

33.假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两黑纸片没用曲别针固定在天竺葵叶片上,而是用透明胶带上下两面粘在黑纸片四周来固定,则处理后叶片上的“未变蓝部分”的面积与黑纸片的面积相比(    )

A.一样大                                                    B.大于黑纸片的面积

C.小于黑纸片的面积                                   D.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34.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粮食作物的籽粒饱满,果树和瓜类果实较甜。这是因为(    )

A.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强烈                 B.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微弱

C.光合作用较弱,呼吸作用强                   D.光合作用较弱,呼吸作用强烈

试题详情

35.李明同学在学习藻类植物后,对水绵作了如下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是多细胞的丝状绿藻                              B.细胞中有带状叶绿体

C.具根、茎、叶的分化                              D.能够靠孢子繁殖后代

试题详情

36.清晨,有的池塘中的鱼把头露出水面,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情形。但太阳出来一会儿鱼则恢复了平静。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

A.鱼缺乏饵料,感到饥饿

B.鱼喜欢太阳光照

C.日出后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较多的氧气进入水中

D.日出后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试题详情

37.在玉米田间,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白化苗(植物体细胞内无叶绿体),这些幼苗长到几片叶后就死亡,这是因为(    )

A.细胞内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而死亡

B.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而死亡

C.胚根没有发育成根而死亡

D.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死亡

试题详情

38.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修改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

C.重新做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试题详情

39.下列植物中都出现根、茎、叶分化的一组是(    )

A.海带、卷柏、水仙                                 B.苏铁、马尾松、白菜

C.鹿角菜、银杉、柳树                              D.水绵、卷柏、玫瑰

试题详情

40.蚯蚓身体上着生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在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中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这说明(    )

A.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B.生物在生命活动中能影响其生存环境

C.生物的生存必须与环境相适应

D.以上三项都是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41.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桃花晚开的主要因素是        

(3) 藻类植物、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银杏与杏树的主要区别是    

(4)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         的作用。

试题详情

42.有一棵枝叶繁茂的杨树和一只可爱的小狗为了它们的结构层次争论不休,请你帮它们说一说。

(1)                                  

(2)                                  

试题详情

43.下图示四组分别来验证植物某项生理活动的原料和产物的实验装置。请分析推断:

试题详情

(1) 实验A验证的是                                 

(2) 实验B验证的是                                 

(3) 实验C验证的是                                 

(4) 实验D验证的是                                 

(5) 如果上述四种理论得到验证,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试题详情

44.根据下面的材料,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

试题详情

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它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五年后,柳树长到85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减少不到100克。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试题详情

(1) 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           

(2) 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你认为影响柳树生长的外界因素还有哪一些?   

(3) 柳树吸收的水分中,一部分作为        合成有机物,而绝大部分则通过        散失到空气中。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对植物本身的意义是           

试题详情

45.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将一株生长健壮的银边天竺葵做了一些处理:①号塑料袋内的枝条除去全部叶片,②号塑料袋内的枝条除去部分叶片,③号塑料袋内的枝叶保持完整。

(1) 将植株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塑料袋内出现了水珠。你认为水珠最多的是  号塑料袋。该实验说明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2) 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号塑料袋。

(3) 若继续选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材料,在黑暗处放置24小时后,取一片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黑纸片在A处从正反两面遮住(如下图),将整个植株放到阳光下。数小时后,将选择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加数滴碘液。请回答:

试题详情

进行24小时暗处理的目的是         ;A处颜色是       ,原因是        。C处颜色没有变蓝的原因是     ;这说明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试题详情

46.下图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坐标系上的点。请据图回答:

试题详情

(1)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是      ,植物释放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是    

(2) 在A点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在 C点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3) 整条曲线说明光照强度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关系    ;光照强度在D之后  

(4) B为曲线与横轴的焦点,该点表示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        

(5) 如果白天光强度长时间为B植物能不能正常生活?        ,原因是       

试题详情

47.夏日,取池塘中一滴水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水滴中有生物存在。

(1) 你判断水滴中物体是生物的依据是什么?(5分)

(2) 下面是某同学制成临时装片的过程,这位同学的操作哪里不正确,请指出来。(3分)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②用滴管取一滴池塘水滴在载玻片的清水中;

③用手拿起盖玻片轻轻的盖在载玻片的水滴上;

④用吸水纸从盖玻片两侧把水吸干。

(3) 某同学利用显微镜低倍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类似细胞结构的物象,但由于亮度太大而无法观察清晰,为进一步观察他应如何调节显微镜?       

试题详情

48.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同样多株韭苗

同样多株蒜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1) 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           个。

(2) 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                 ,  乙组                

②实验材料选择:                 

(3) 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

甲组植株                 ,乙组植株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