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德州市夏津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表格内)

1.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

A.原始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的形成

B.有机小分子的形成

C.原始界膜的形成

D.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并能进行原始繁殖的生命的形成

试题详情

2.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晚的多,由此可知(    )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试题详情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②越古老的地层量,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③越晚期地层里,成为生物的化石越复杂

④越晚期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试题详情

4.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试题详情

5.同一种蝗虫,生活在青草中的呈绿色,而生活在枯草中的体色呈枯黄色,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用进废退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生存斗争的结果

试题详情

6.对于一个处于稳定性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B.物质不断循环

C.生物个体数量不变                                 D.能量不断流动

试题详情

7.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自然生态系统,如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同的特点是(    )

A.促进了生物的繁殖,丰富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B.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C.促进生态系统更加平衡

D.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试题详情

8.假如你被困在一个孤岛上,随身携带的食物只有l公斤玉米和8只活鸡,在20天内得不到营救,这段时间为了生存你最好选择哪种方式(    )

A.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下的蛋                B.边吃鸡边吃玉米

C.先吃玉米后吃鸡                                     D.先吃鸡后吃玉米

试题详情

9.我们认为类人猿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但最近英国的60多位科学家,通过对老鼠体内基因结构的详细分析,却发现其基因有98%~99%与人的相同,从而提出了老鼠和人亲缘关系也相近的观点,该观点有力支持着的一种认识是(    )

A.老鼠的器官可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

B.人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鼠类

C.可在老鼠体内做某些人体病理实验

D.可在猴子体内植入老鼠克隆胚胎

试题详情

10.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

A.骨盆变宽变短                                        B.下肢增长

C.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D.直立行走

试题详情

11.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了小麦的DNA分子中。他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细胞杂交            D.杂交育种

试题详情

12.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首先依赖于(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细菌的分解作用

试题详情

13.目前,造成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是(    )

A.地质灾害频繁                                        B.臭氧层出现空洞

C.人口过度增长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试题详情

14.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A.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试题详情

15.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必须具有(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试题详情

16.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原因是(    )

A.虎的个性太大,生活空间也大

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

C.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

D.虎既是营养级很高的动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

试题详情

17.有四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尽可能地开发利用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我们可只管捕捞,而不用限制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

试题详情

1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木材产量

试题详情

19.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                        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C.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                        D.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

试题详情

20.小朋友喜欢食用袋装火腿肠,火腿肠的保存和防腐方法是(    )

A.脱水法                 B.气调包装法          C.加热处理法          D.真空包装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60分)

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每空l分,第(5)小题2分,共9分)

试题详情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        ,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累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3)蜘蛛和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又是        关系。

(4)此图说明生态系统中的                            就是沿着这个渠道进行的。

(5)请写出此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链                       。(2分)

试题详情

2.下图为米勒等人研究生命起源过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①将装置反复消毒并用蒸馏水冲洗;②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净;③在A烧瓶内注入一些气体:④在B烧瓶及U形管内加入水并煮沸;⑤用钨电极连续火花放电。

请回答:(6分)

试题详情

(1)操作①的目的是                                        

(2)操作②的目的是                                         

(3)操作③注入的气体的目的是模拟                      成分。

(4)操作⑤主要是为化学反应提供                               

试题详情

3.下图是制作酸奶的过程图解,请回答:(6分)

试题详情

(1)实验时首先要清洗烧杯和玻璃瓶,原因是                          

(27制作酸奶所需要的菌种是                                   

(5)酸奶呈酸味,原因是                             

试题详情

 4.我国水资源“既患寡又不均”,在北方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大量的富余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为此,就有了南水北调的战略设想。

材料一:200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南水北调方案,分三条线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长江水调往华北、西北地区,拉开了南水北调宏伟工程的序幕。

材料二:朱榕基在全国南水北调工作会议上强调:实施南水北调,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据此请回答:(8分)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北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保护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               

(3)近年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             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荒漠化加速了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                   

(5)北方耕地同样要做好锄草治虫工作,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锄草治虫的目          ;  治虫措施中提倡用           防治代替化学防治:二是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        转入农作物,形成新的抗虫作物品种。

试题详情

5.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一一“牛牛”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6分)

试题详情

(1)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2)图中“A”过程和“B”过程的操作方法在生物学上分别被称为              

(3)根据图示情况(若五花由隐性基因控制:黄牛丙产下的“牛牛”,其毛色性状表现型应为        

(4)“牛牛”长大成熟后,其经济价值与亲本甲牛的根本区别是              

试题详情

6.经常感冒并注射青霉素的同学都知道,由于反复使用,致使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青霉素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弱。虽然制药厂家不断研制开发新型青霉素,却总也对付不了一些感冒病毒,为什么呢?请回答:(8分)

(1)在青霉素使用之前,感冒病毒对各种药物的抗药性存在着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感冒病毒被杀死,这是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并不断繁殖,这是                 

(2)青霉素的使用对感冒病毒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感冒病毒与环境之间的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抗药性强这一性状逐代积累而加强。

(3)上述过程中,        生存,            被淘汰的现象,就是        

试题详情

7.刚进入2007年,反常天气便纷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9分)

试题详情

(1)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             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2)图中的①是指               ,图中②是指                 

(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                ,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生态系统中为                者。

(4)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为减缓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联合国制定了 《京都议定书》。据图分析可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试题详情

②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l986年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栖息地,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5只。到20世纪90年代初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存0.2只,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

③武汉市东湖在20世纪后期的近20―30年间,由于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水生动物从113种减到26种,在渔获物中除放养鱼类外,原有的60多种鱼已难觅踪影。

④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区,由于水质的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物几乎绝迹。

(1)森林大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影响?

(2)是什么原因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

(3)生活污水排入水中,为什么会导致水生动物种类减少?

(4)水葫芦的疯长为什么会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