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德州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60  分钟50分)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反映了(    )

A.地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B.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C.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人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试题详情

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选择了5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则他看到的细胞被放大了(    )

    A.15倍    B.2倍              C.50倍            D.500倍

试题详情

3.人体的皮肤的表层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以下对表皮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上皮组织                   B.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属于保护组织                   D.细胞排列非常紧密   

试题详情

4.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试题详情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视野明亮为止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到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试题详情

5.艾滋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因,病毒在生物学上是(    )   

A.一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B.无脊椎动物

    C.细菌                          D.单细胞生物

试题详情

6.菜农们冬天种“冬暖式节能大棚”经济效益很高,他们冬天最怕的天气是    (    )

A.天寒地冻,阳光明媚               B.寒风呼啸,艳阳高照   

C.天气温暖,阴雨连绵                D.风和日丽,气温适宜   

试题详情

7.我们食用的萝卜、藕、西红柿,分别属于(    )

A.根、茎、果实 B.茎、根、果实       C.根、叶、茎         D.茎、叶、根

试题详情

8.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变量都不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变量均相同   

C.所有变量都相同                       D.实验变量不相同

试题详情

9.当人们从浅水滩上水中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    )   

A.鱼通过眼睛看见有人走过来    B.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

    C.鱼耳能听到水声                       D.鱼通过鼻孔感知了水的波动

试题详情

10.蚯蚓、蜜蜂、家鸽、海豚四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A.体壁、气门、肺、肺               B.气管、气门、气囊、鳃

C.体壁、气门、气囊、肺            D.体壁、气管、气囊、肺   

试题详情

1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老马识途    B.北雁南飞    C.望梅止渴    D.画饼充饥

试题详情

12.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排出体外,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自然界中动植物数量的相对稳定 B.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试题详情

13.王朋做“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模拟实验”时,将鲫鱼的腹鳍剪去,再把鲫鱼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鱼仍可以游泳。但鱼失去平衡而侧翻。说明腹鳍的主要作用是    (    )

A.产生前进动力 B.保持身体平衡       C.保持前进方向    D.控制鱼体沉浮   

试题详情

14.下列哪项不是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

    A.体呈流线型,直肠很短,双重呼吸

B.前肢变成翼,骨坚而轻,有的愈合,有的中空   

C.有发达的龙骨和胸肌

    D.口内无牙齿,生殖为卵生

试题详情

15.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引不起猫的反应。这说明(   )   

A.猫的行为刺激来自身体内部    B.饱食的猫,其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C.鼠叫不是猫的行为刺激因素        D.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试题详情

16.在动物的社群行为中,最后优胜者是(     )

A.最后享用食物者                  B.负责对外战斗,保持群体者

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                   D.在攻击行为中总得胜利

试题详情

17.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B.空气中没有浮着的细菌

C.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大多数细菌是对人类有益的,不会使肉腐烂

试题详情

18.仿生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学科,该学科主要是(    )

A.将动物基因进行改造,使动物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B.将动物的某些器官移植到人体上治疗疾病

C.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原理,发明创造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设备

D.将动物的部分身体或结构应用于仪器和设备中

试题详情

19.将小鼠和青蛙从25℃环境中移到5℃环境中二者耗氧量将(    )

A.均较少                                B.均增加

C.前者减少,后者增加                   D.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试题详情

20.下列的哪一项不能作为动物分类的依据(    )

A.动物外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B.动物的内部结构特点

C.动物的生活地点                   D.动物的生理特点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7分)

1.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分别是                               和稳定的            供给。

试题详情

2.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         的场所称为栖息地,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不同的土壤类型、                    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           ,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           

试题详情

3.家兔体循环的路线是                    →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试题详情

4.细菌通过               的方式进行繁殖。

试题详情

三、识图作答:(6分)

1.(3分)请将下列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的正确序号填在横线上。

试题详情

(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

        1        2          4    6        。

    (2)在步骤3中,遮盖黑纸是为了不让被遮盖部分见       

(3)在步骤6中,滴加的试剂是          ,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试题详情

2.(3分)

    下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乙图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幼苗光合作用(虚线)的强度变化过程,当向种子瓶内加少量水后,曲线发生了变化,请回答:

试题详情

    (1)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                                        

(2)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                                        

(3)当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                   ,因而曲线de下降。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记录的一组数据,解读数据,回答问题:

 时间(分钟)

实验环境

统计数据(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暗

13

12

15

17

16

17

18

19

18

19

明亮

7

8

5

3

4

3

2

1

2

1

    (1)以时间为横坐标,个数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2)从曲线反映的情况来看,在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量越来越            ,而明亮处的黄粉虫幼虫越来越         ,说明黄粉虫幼虫适于生活在             的环境中。

    (3)实验时只用一只黄粉虫幼虫可以吗?                                    为什么?                         

(4)实验中设计明亮处的目的是                             。 

五、分析说明题(10分)

试题详情

四、实验探究题:(5分)

1.(5分)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试题详情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4)请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的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