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5题,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

  下表为四国首都的气候资料,读表回答1~2题

 

 

    气温(℃)

    降水(mm)

海拔(m)

1月

7月

1月

7月

  ①

37

-5

25

62

180

  ②

580

21

5.4

61.5

42

  ③

58

-l

17.9

69.1

96.5

  ④

216

14.3

30.8

19

237

1.①②③④城市分别是                                                                                         (    )

       A.柏林 北京 堪培拉 新德里               B.北京 堪培拉 柏林 新德里

       C.柏林 新德里 北京 堪培拉               D.北京 柏林 新德里 堪培拉

2.对①②③④城市所在国农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其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B.②国气候温暖湿润,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

      C.③国气候由北向南大陆性逐渐增强,北部为该国最主要的种植业区

      D.④国高原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与我国华北平原一致

读右图回答3~5题。

3.该图表示的时间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此时,图中P盛行   (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5.此季节                                                                                                              (    )

     A.尼罗河口受西风影响盐度较低         B.印度到东非航行处于逆风逆流

     C.东非高原的斑马越过赤道向北迁移    D.维多利亚湖附近大致昼夜等长

读我国三大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百分比和产业结构(2004年),回答6―7题。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东部

60.4%

10%

52%

38%

中部

26.4%

17%

49%

34%

西部

13.2%

19%

45%

36%

6.有关东、中、西部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部以二、三产业为主,故农业总产值较中、西部低

7.为加强三个地带的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经济带向西部转移的工业部门有     (    )

       ①炼铝                   ②电子                    ③高级时装制造     ④制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某山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图,回答8~9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8.下列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山地肯定位于北半球

      B.该山地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0米

      C.A、B两坡随高度增加,年降水量增加

      D.A、B两坡同一高度,年降水量大的是A坡

试题详情

9.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

      A.温带荒漠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试题详情

    图中的圆圈为纬线,S为南极点。回答10-11题

试题详情

10.若图中的阴影表示新的一天,非阴影表示旧的

一天,重庆南开中学学生要在该日测量正午太

阳高度,选定的时间应是图示时刻后(    )

      A.2小时

      B.2小时04分

      C.2小时24分

      D.2小时56分

试题详情

11.A、B分别处于晨线和昏线上,当AB弧(劣弧)

由一年中最大逐渐缩小到该日期间  (    )

A.两极观测极光的最佳时期

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小麦生产经历由闲季至忙季的变化

C.我国四川盆地常有逆温出现

试题详情

D.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

试题详情

12.右图为l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出土的牛尊,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铸造的年代最早应该

是在                           (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西汉

试题详情

13.隋唐时期,农业有较大的发展表现在                                                               (    )

      A.翻车的改进,水碓、水磨广泛运用

      B.筒车和曲辕犁的发明

      C.葡萄、石榴、胡豆等作物移植内地

      D.国外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的引进和推广种植

试题详情

14.《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农学著作,其共同之处有         (    )

    A.都总结前代农业生产的经验            B.都记录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经验

    C.建立了完整的农学体系                D.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试题详情

15.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有                     (    )

①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                     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16.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                   (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试题详情

17.《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指饿死的人)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

    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试题详情

18.“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一《上海学界告同胞书》,该材料反映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

    A.工人在运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B.运动是指五卅运动

    C.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D.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20090520

    A.孙中山            B.鲁迅                 C.蔡元培              D.张伯苓

试题详情

20.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内容演化折射出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以下是建国后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春联集锦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种责任田勤劳耕耘五谷丰盈脱贫解温饱,入合作社规模经营瓜果遍地致富奔小康。

③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④阶级斗争永不忘,革命到底不回头。

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上春联                                                                   (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试题详情

21.据新华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秦刚3月24目表示,中国政府将以隆重、庄严的方式纪念在巴布严新几内亚的抗战将士遗骸归国。这批抗战将士遗骸其中包括参加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中的14名战士。上述新闻提及的“八百壮士”的抗战活动是在           (    )

    A.太原会战         B.枣宜会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试题详情

22.“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投降的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在八路军百团大战的战役命令中的“国际形势变动”是指                                     (    )

      A.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轴心国意大利投降

      D.德国大举进攻北欧和西北欧各国,法国投降

 

 

 

试题详情

2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局部战争不断。导致局部战争的因素有                                                     (    )

       ①美国的单边主义,插手别国事务           ②被冷战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

       ③地区霸权主义                                       ④恐怖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社会财富的分配历来都被人们重视。请完成24―25题

试题详情

24.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 季氏》)”。这一观点对处理好我国分配关系的有益启示是       (    )

       ①要高度重视分配公平问题

       ②要提高分配的效率,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④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6.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达了中国对美国投资安全性的担忧,再次重申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这说明(    )

      A.中国不应投资美国国债

      B.投资要没有风险

      C.中国的金融风险意识在不断加强

      D.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试题详情

27.国家对美国的投资实质上用的是老百姓的钱,因此政府关注投资的安全性,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这说明了                                       (    )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我国政府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C.我国积极为世界的发展作贡献

      D.在当前的情况之下,个人应通过政府进行投资

试题详情

29.电网的主网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的增减,一直被视为企业生产运营情况的“晴雨表”,今年一季度,我市主网用电量同升,铁路货运量增加,说明我市工业经济开始回暖。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       B.人们能够正确利用规律

      C.人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D.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

试题详情

30.经济的回暖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的提高,下列对经济效益和利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经济效益大于零,企业就有利润

      B.没有利润,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一定为负数

      C.利润增长,经济效益一定增长

      D.利润的增长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试题详情

31.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表示,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要有信心。信心之所以重要,在于

                                                                                                                              (    )

      A.信心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      B.信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C.信心是我们共渡难关的重要保障      D.信心比物质更重要

    价值评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结合下面的材料完成32―33题

试题详情

32.一个树桩在常人眼中不被重视,而在雕塑艺术家的眼中,也许是一件难得的宝贝。这是因为                                                     (    )

①价值评判会因人而异

②价值评判没有共同的标准

③事物的属性具有多样性

④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影响着人们客观事物的评价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33.在树立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站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因为                  (    )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都是正确的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③个人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个人相对人民群众来说没有意义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全国政治协商十一届二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3日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根据要求完成34―35题。

试题详情

34.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共同之处在于                                                        (    )

①它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②两者都是我国体现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

③前者是国家机关,后者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④两者都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35.在政治协商会议上,人称“麻辣”委员的蒋洪,尖锐地提出了《阳光财政,我盼得头发已白了》的提案,呼吁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应该加强透明度,而不能让老百姓一头雾水。委员之所以呼吁,是因为                 (    )

      A.政协委员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政协与共产党是亲密友党关系

      C.政协委员是人民选举的。代表人民的利益

      D.政协委员可行使国家权力

 

第Ⅱ卷  (综合题共l60分)

 

试题详情

36.读下面的两幅区域图(图1和图2)及表格资料,回答各题。(36分)

试题详情

利马的气温和降水

月  份

l

4

7

10

全年

气温(℃)

试题详情

21.7

试题详情

20.2

试题详情

15.0

试题详情

16.1

试题详情

18.2

降水(毫米)

1

试题详情

0.3

6

2

29

   (1)利马与图2中的K地所处纬度相差不大,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有           (4分)

   (2)利马人口高达640万,这座城市能建在沙漠中的原因是             (8分)

   (3)图l中P海域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对南太平洋两岸的一些国家产生的影响

            (8分)

   (4)图2中M附近地下水丰富的原因是                                                

(4分);其地下水属           (地下水类型)其主要利用价值是             (4分)。

   (5)读图l,字母P的地貌是             。(2分)

   (6)图2中R地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是              (6分)

试题详情

3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

一次能源(含石油、天然气、核能、水电、煤炭)消费量  

(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2006       2007      2006―2007       2007年占世界

                                                  变化情况         消费总量比例

                                                                               

试题详情

美国                  2322.3    2361.4    1.7%             21.3%

试题详情

欧盟                  1783.4    1744.5    2.2%             15.7%

试题详情

中国                  1729.8    1863.4    7.7%             16.8%

试题详情

注:2007年中国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52%,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单位GDP能耗要比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降低20%,但06年和07年两年能耗总共只降低了4.5%,离20%还差很远,后三年必须保证能耗每年降低5%以上才能完成预定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8分)

 

 

 

 

材料二: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形势严峻,因此必须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只有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才能进一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成“十一五规化”目标。

   (2)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节能减排工作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观?(12分)

 

 

 

 

 

 

   (3)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假如你是企业经营者,如何完成企业节能减排目标?(12分)

 

 

 

 

 

 

试题详情

39.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并根据下列材料,回答各题。(20分)

地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

材料一  西藏面积广袤,但适合人类定居的范围有限。藏南谷地是指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有一连串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年降水约300~500mm。

试题详情

 

政治答案

 

24―35  ADCBD  CDCDA  BA

38.(1)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能源消耗增速明显,速度增长远超欧美(4分)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展开,但能量降低速度相对较慢,完成预定目标难度大(4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我国能源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社会意识(4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坚持(2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贯彻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改造世界(2 分);可持续发展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坚持(4分);   

   (3)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自身劳动生产率(4分),转变企业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3分);提高经营者自身的素质,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增强环保意识(3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作为企业经营者,应该自觉遵守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来获得收益:(2分)

39.(7)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解放百万农奴,实现了藏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分)民主改革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西藏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2分)民主改革沉重打击反动分裂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祖国统一,加强边疆建设;(2分)有利于实现了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2分)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分)   

   (8)部分西方人将西藏文化的多样性和现代化对立起来,是割裂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2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3分j部分两方人片面要求西藏文化的多样性,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不愿意看到西藏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发展,抹杀了矛盾普遍性的作用。(3分)因此,认识事物应当坚持矛盾分析法,既看到矛盾特殊性的作用,又不能忽视矛盾普遍性的地位,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2分)   

    (若用发展观、价值观等知识回答可酌情给分)

 

历史答案

 

12―23  CBADD  CBCBD  DA

37.(1)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各2分,共8分)

影响:政治经济逐渐封建化。(2分)

   (2)原因:思想因循守旧(2分)

活动:宣传西方启蒙思想。(2分)

影响:使人们认识到武装倒幕的必要性;(2分)推动日本的明治维新。(2分)

   (3)变化:成为非军事化国家;(2分)民众获得基本的权利;(2分)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2分)经济民主化。(2分)

影响:a日本的战后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后残存于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封建因素,革除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毒瘤,完成了明治维新未完成的历史任务,使日本从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变成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国家,这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分)b推动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分)

   (4)符合历史潮流的改革(学习先进文明)推动社会的进步。(2分)

39.(5)观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反对奴隶。2

   (6)原因:奴隶奴隶制违背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违反天赋人权原则;2 南方奴隶制阻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2。

   (7)人权:政治上的人身自由权;2经济上的生存保障权(获得土地、财产等生产、生活资料)2  特点:采取和平赎买政策;2对是否参加叛乱的农奴主区别对待2

意义:在西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为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 (任意一点2分)

 

地理答案

 

1―11 BDACD  CCBCD  B

36.(1)海陆位置引起大气环流不同;洋流因素;地形(4分)

   (2)位于滨海平原;气候温和;可从安第期山区引来高山冰雪融水解决居民用水(或利用安第期山流出的河水人工灌溉已变成肥沃的绿洲);水陆(海陆)交通便利(8分)

   (3)太平洋东岸国家,如秘鲁:暖海水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进而带来渔业的严重损失;沿岸出现暴雨,引发洪水灾害。

太平洋西岸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出现干旱,并引发森林火灾。(8分)

   (4)东部山地降水较多,雨水渗漏,顺着向西倾斜的岩层流动(含水层),储存在盆地中部(4分)承压地下水(2分)

   (5)牧羊、种小麦、休耕交替进行,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种小麦与牧羊的忙季时间错开;农业生产具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6分)

39.(1)雅鲁藏布江位于地缝合线附近,岩层破碎,易有发育河流;地势西高东低;并受河流两侧东西走向山地约束,河流自西向东流。

   (2)高寒;缺氧;强紫外线;多大风,天气复杂多变等。

   (3)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而发育在这里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海拔3500米左右)、气候相对较温暖,降水较多,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河流水资源丰富,可供灌溉之用,山坡与山麓有良好牧场,这里发展种植业(河谷农业)和牧业的条件优越,是高原地区人类理想的聚居地。交通较为便利

   (4)降低路基温度  高原冻土,筑路困难(克服冻土筑路难的举措)。(4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