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威海市初中结业考试

生物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45分。在以下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试题详情

2.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试题详情

3.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试题详情

4.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关系为   

试题详情

A.a→c→d→b     B.a→b→c→d      C.c→d→a→b     D.a→d→b→c

试题详情

5.银杏树与杏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果实没有酸甜的味道         B.花没有鲜艳的颜色   

C.种子没有果皮的包被         D.没有果实和种子

试题详情

6.为了解鼠妇的生活环境,小明在校园内寻找鼠妇并记录了各处发现的数量(如下表)。分析他的记录可知。适于鼠妇生活的环境特点是

地点

鼠妇(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燥的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空气新鲜    C.阴暗潮湿    D.高温干燥

试题详情

7.用超市里专用的饺子面粉包成的饺子,吃起来特别有“筋道”,这是因为这种面粉里“面筋”的含量高。“面筋”是种子成分中的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试题详情

8.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

A.小麦的子叶  花生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  花生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  花生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  花生的胚乳

试题详情

9.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学校的试验田里种植花生,他们的下列做法对于花生正常出芽没有意义的是

A.在晴天进行播种                  B.在春天进行播种

C.在雨后进行播种                  D.在松土后进行播种

试题详情

10.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路旁杨树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露出了木质部,这部分茎就不能增粗。这是因为,被破坏的结构包括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树皮

试题详情

11.夏季即将到来,西瓜甘甜可口,是清凉解渴的佳品。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西瓜果实的是

A.受精卵           B.胚珠        C.子房         D.花托

试题详情

12.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3.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试题详情

14.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结构,功能相似的是

A.闪光灯和角膜   B.胶卷和视网膜   C.光圈和瞳孔     D.镜头和晶状体

试题详情

15.小丽在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注射的葡萄糖到达了舌上味蕾的缘故。葡萄糖从手臂到达味蕾依次经过

A.肺循环和体循环                  B.体循环和肺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试题详情

16.如果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简单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复杂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简单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复杂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试题详情

17.晚自习放学回家的某同学,发现房间里煤气泄露,母亲昏迷。这时他应该采用的做法是

A.关闭煤气阀门                    B.打开电灯实施急救

C.打开门窗通气                    D.将母亲搬到通风良好的场所

试题详情

18.几位同学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他们提出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              B.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

C.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D.有利于动物物种的进化

试题详情

19.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     

B. 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 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 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试题详情

20.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

A.蝙蝠有四肢                      B.蝙蝠的心脏有四腔    

C.蝙蝠有着恒定的体温              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点

试题详情

21.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接种         D.培养

试题详情

22.你能想象一棵苹果树上长出三种不同口味的苹果吗?运用生物技术就可以做到,这种技术是

A.嫁接             B.扦插        C.异花传粉     D.组织培养

试题详情

2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兔的长毛与黑毛                  D.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试题详情

24.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父母双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都是Aa,其子女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A. 100%           B. 75%           C.50%           D.25%

试题详情

25.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白化病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父母都患病,子女可能是正常人    B.子女患病,父母可能都是正常人            

C.父母都无病,子女必定是正常人    D.子女无病,父母必定都是正常人

试题详情

26.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某小组提出了以下四种测定花生果实大小的取样方法,其中最佳的方法是

A.在大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30粒较小的

B.在大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

C.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1粒

D.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30粒

试题详情

27.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

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      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

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    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

试题详情

28.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上,大多数桦尺蠖体色是浅色的,少数深色;100年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黑褐色,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浅色却成了少数。下列有关桦尺蠖体色由浅变深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桦尺蠖体色的深或浅是可以遗传的性状

B.树干变成黑褐色是桦尺蠖种群体色变化的环境条件

C.食虫鸟对桦尺蠖种群体色的变化起到了选择作用

D.环境条件改变后桦尺蠖主动改变体色以适应新的环境

试题详情

29.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试题详情

30.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  55分)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55分。

31.(6分)回顾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你是否发现有些生物的结构有奇妙的相似,这些结构的功能也颇为相似。请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每平方毫米玉米幼根成熟区有420条根毛,这与其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

(2)细小的毛细血管遍布全身,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毛细血管总面积可达6000平方米,这与其_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

(3)一个成年人的肺泡数目约为200万个,这与其_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

(4)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这与其_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

(5)以上不同的生物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通过数量庞大的细小结构增大____________,从而更好地完成它们的功能。上述事例都体现了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试题详情

32.(8分)回答下面有关科学探究技能的问题。

(1)解读曲线图:下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表示淀粉被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___;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____________;淀粉、脂肪、蛋白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数学推算:假设有4万对24岁的新婚夫妇,不考虑死亡问题且每代中的男女比例相等。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生两个孩子,那么,他们都是25岁生育与都是30岁生育相比,150年后,人口会多增加___________代,人口总数会多增加___________万;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那么,他们都生两个与都生一个相比,50年后,人口总数会多增加___________万。从上述推算可以依次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

试题详情

33.(6分)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1)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移动;

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

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叶属于___________,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___________,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试题详情

35.(6分)甲、乙两地出产同种甜瓜,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下表。请将下面关于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强弱关系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1)因为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所以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

(2)因为甲、乙两地出产的甜瓜是同一品种,所以有机物含量多少的差别不是由其体内

             决定的,而是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3)因为甜瓜体内的有机物由光合作用制造又被呼吸作用消耗,所以外界环境条件可以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来影响其含量。

(4)因为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             进行,而两地外界环境条件的唯一差别为______________的温度,所以甲、乙两地甜瓜体内有机物含量不同是因为温度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同。

(5)因为,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所以,甲地甜瓜比乙地甜瓜消耗的有机物____________,呼吸作用____________。

(6)又因为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6.(8分)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下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血液在流经[  ]_________时,通过[ 1 ] 和[ 2 ]的____________作用,除______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 ___________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3)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____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试题详情

(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______________,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

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_____________;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4)综上所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_____________的关系。

试题详情

38.(9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试题详情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_______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_____的。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_________。

(4)乙认为,几个鳍同时摆动,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实验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________提供依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