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A卷)

基础知识和重点过关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    )。   

A.根、茎分化                         B.茎、叶分化

C.叶、根分化                          D.根、茎、叶的分化

试题详情

    2.关于水绵细胞中的叶绿体,下列描述证确的是(    )。

    A.呈Z字形排列                      B.呈线状排列

    C.无一定的形状                    D.为带形,呈螺旋状排列

试题详情

    3.下列哪一种植物是我们常吃的藻类植物?(    )。

    A.水绵              B.白菜            C.紫菜            D.衣藻

试题详情

    4.蕨类植物大都具有(    )。

    A.根、叶  B.茎、叶          C.根、茎          D.根、茎、叶

试题详情

    5.植物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角质层         B.气孔            C.表皮            D.保卫细胞

试题详情

    6.有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作用的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试题详情

    7.下列地点中,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量最多的是(    )。

    A.森林      B.农村            C.市郊              D.城市

试题详情

    8.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并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甲烷        D.氮气

试题详情

    9.植物体的根所吸收的水分,大部分(    )。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蒸腾作用                       D.储存在体内

试题详情

    10.春天移栽幼苗时,人们常常要剪去大量枝叶,这样做是为了(    )。

    A.操作方便                           B.减少水分蒸腾

    C.降低光合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

试题详情

    11.在水循环中,水分蒸发量最多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河流          D.湖泊

试题详情

    12.植物在白天(    )。

 A.只进行光合作用                   B.只进行呼吸作用

    C.只进行蒸腾作用                   D.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在进行

试题详情

    13.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进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试题详情

   14.不属于蒸腾作用的应用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在大树下乘凉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阴            D.夏天,早、晚给植物浇水

试题详情

   15.江南星蕨叶背面常有的褐色斑状隆起结构中产生的颗粒是(    )。

    A.种子      B.果实             C.孢子           D.花粉

试题详情

   16.据调查,闹市区卒气中的细菌比绿化地区多7倍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

    A.绿色植物能制造氧气                   B.林木能过滤尘埃        

    C.林木能吸收有毒气体                   D.有些林木能分泌抗生素

试题详情

   17.生物圈中“自动的空气净化器”是(    )。

    A.绿色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

试题详情

   18.经常为盆栽植物松土,可以(    )。

    A.增强光合作用 B.增强蒸腾作用 C.增强呼吸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

试题详情

   19.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水和无机盐          C.有机物和氧气       D.水和有机物

试题详情

   20.储存甘薯、白菜最适宜的环境是(    )。

    A.高温潮湿      B.低温潮湿      C.低温通风    D.高温通风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共32分)

21.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罗斯特勒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里,不久蜡烛______,小白鼠也_______ 。接着,他把一盆绿色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绿色植物能__________ ,蜡烛也_________ 。他又把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绿色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____________。于是他得出结沦: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原料是_______和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 和________ ,条件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3.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绿色植物的_______作用,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氧循环,通过__________作用稳定了水循环。

试题详情

24.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的根吸收的_________,大约________%以_________的形式通过叶的___________散失到空气中。

试题详情

25.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__________,产生________;人类的生产、生活等需要燃烧煤、石油等,也要消耗_______,产生________。而植物的_______作用能够吸收________ ,放出_________,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处于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6.如下图所示,瓶中是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是瓶子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题详情

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_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这样变化的气体是______,这种气体是由于种子里的_______彻底分解产牛的。

试题详情

三、简答题(共28分)

27.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晚

    12

    22

(1)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个事实能说明什么问题

试题详情

28.将两段绿色枝条按下图装置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玻璃罩内。在甲玻璃罩内盛有清水,乙玻璃罩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把它们放在黑暗中一天,然后 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分别剪下一片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滴上碘液。

试题详情

(1)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