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A.需要适宜的酸碱度                                    B.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

C.需要适宜的温度                                        D.效率很高

试题详情

2.花生也被称为“长生果”,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下列什么病人应该少吃花生

A.胆囊炎                B.冠心病                C.糖尿病、            D.白血病

试题详情

3.我们把一分钟内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称为呼吸周期。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呼吸频率与呼吸周期关系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4.欲购买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要关注下列哪一个标志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下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试题详情

A.c>a>b                 B.a>b>c                     C.a>c>b                    D.b>c>a

试题详情

6.甲状腺有很强的吸碘能力,用放射性碘注入肱静脉后,首先检测型放射性碘的是

A.甲状腺静脉         B.上腔静脉            C.肺静脉                D.肺动脉

试题详情

7.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较粗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8.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一定不会经过的器官是

A.心脏                   B.肺静脉                C.肾动脉                D.肾静脉

试题详情

9.下表是被测试者某血管、肾小管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中P、Q两种物质的浓度,试分析说明P、Q各是什么物质

 

血管

肾小管

输尿管

P

试题详情

0.03%

试题详情

0.03%

2%

Q

试题详情

0.1%

试题详情

0.1%

0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试题详情

10.如下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视、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试题详情

11.放爆竹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试题详情

12.下列各项中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看电视节目         B.做广播体操         C.驾驶汽车            D.婴儿吮奶

试题详情

13.有的同学用电脑打字时,可以在键盘上进行盲打,这个过程必须通过的神经中枢是

A.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试题详情

14.体操运动员桑兰在训练中不慎摔下了高低杠.造成脊髓横断,尽管她的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A.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列损伤

C.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试题详情

15.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长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

A.蛋白质和维生素                                      B.脂肪和无机盐

C.蛋白质和脂肪                                           D.维生素和无机盐

试题详情

16.下列哪种激素可影响婴、幼儿脑的发育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

试题详情

17.小军非常注意用眼卫生,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由看书转为眺望,小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扩大、曲度增加                                     B.缩小、曲度增加

C.扩大、曲度减小                                     D.缩小、曲度减小

试题详情

18.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在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传播

①血液传播    ②饮食传播    ③性传播       ④体表传播    ⑤母婴传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试题详情

19.当朋友或家人因病需要服药时,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应提醒他们注意药品的

①生产企业与日期、有效期       ②是不是广告推荐的                  ③功能、用量

④不良反应、禁忌症                  ⑤通用名称、成分、规格           ⑥批准文号等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试题详情

20.我国西部有绵延不断的天然草地,组成了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同时又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沙尘暴频发的地区。你认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首先做好

A.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然后考虑生态环境建设

B.鼓励农民不断发展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经济收入

C.开发和利用草地,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

D.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试题详情

根据5.12 汶川地震的所见所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试题详情

21.在灾难中,被称为“不说话的天使”、“四脚英雄”的搜救犬,在废墟中寻找生命,对于搜救犬的这种搜救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反射活动

B.此行为需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

C.这种行为的完成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完成这种行为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试题详情

22.用于灾害现场搜救的高科技救援设备“音频生命探测器”,主要依靠探测人体的哪种生命活动来判断生命的存在

A.呼吸                   B.心脏                   C.血液循环            D.神经调节

试题详情

23.在抗震救灾中,对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的人员必须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和免疫反应类型分别属于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试题详情

24.对长期处在废墟中,刚刚获救的被救人员需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下列哪一部位受到损伤

A.角膜                   B.瞳孔                   C.玻璃体                   D.视网膜

试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7分)

25.观察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试题详情

(1)过程[②]是通过                 实现的。过程[③]是通过                   实现的。

(2)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                ,氧气由这种血细胞携带经过血液循环过程运输到身体各部,并进人到组织细胞内,供组织细胞进行                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图中的[           ]                    。试写出该部位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表达式:                                                            

(4)N的形成所经过的两个主要过程是                                   。若某人的N中出现了部分蛋白质和较多的红细胞,则说明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试题详情

26.(9分)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4小时时测定的血糖含量乙为0.14%,甲为0.09%。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各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下图曲线所示。请回答

试题详情

(1)判断甲、乙两人中                   是病人,患的可能是                  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液后的1小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                                                                                                          

(3)甲饮用葡萄糖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这与体内                     分泌的                作用有关。

(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一条途径是:                                                         

(5)临床上可为上述某患者注射                   治疗该病,该药物的作用是               

试题详情

27.(11分)据下图所示的神经结构模式图,回答:

试题详情

(1)构成该结构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图中[一]所示结构是               ,主要由                     构成,具有                   功能,图中[二]所示的结构是              ,主要由                  构成,具有                  功能。

(2)当手无意识碰到针尖时,手会立即缩回,并感觉到疼痛。在这一生理活动过程中,传导的是                   ,若[4]受损,出现的现象是:                   ,若[2]受损,出现的现象是:                                            

(3)请你写出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                                        。(用箭头和数字表示)

试题详情

28.(8分)李明同学学习了眼和视觉形成的知识后,依据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设计了一个双凸透镜成像实验(如下图所示)。在A、B两处分别放置一个光屏和一个双凸透镜,A、B之间距离一定,在C处点燃蜡烛,当C处蜡烛在适当位置上时,便成像在光屏上;如果B处换成倍数较大或较小的双凸透镜试,则光屏上的像就不清晰。据此回答:

试题详情

(1)A处的光屏相当于眼球的                 ,B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                 结构。

(2)若把B处的凸透镜换成高倍透镜后,则成像在光屏的                 ,要使A处物象变得清晰,B、C之间的距离要                 ,这相当于眼睛看到                  的物体。

(3)由此可知,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是依靠                   调节                     的曲度来实现的。而且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像。

试题详情

30.(5分)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环境中也有继续保住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被测植物

平均受害面积(%)

气孔

气孔密度(个/mm2

每个气孔面积(mm2

甲植物

试题详情

13.5

218

272

乙植物

试题详情

33.4

162

426

丙植物

试题详情

57.7

136

556

(1)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的关系:                     ,和每个气孔的面积的关系:                                                         

(2)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                        植物为行道树种。

试题详情

(3)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图中特别说明的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

试题详情

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说明“酸雨”对植物的                   有影响。

(4)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可以是(写出二种指标)                                                                                    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