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莱阳市第一学期初三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生物试卷

说明:本试题满分5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小明和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他可以根据下列哪一特征来判断已经死亡的鱼是否新鲜?

A.鳞片是否完整                                           B.鳃丝的颜色

C.身体有无伤痕                                           D.体表是否湿润

试题详情

2.某小组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了将一只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发现蚯蚓死亡了。造成这只蚯蚓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蚯蚓饥饿而死                                           B.穴居动物怕光

C.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D.蚯蚓干渴而死

试题详情

3.把蝗虫的头部倒置于水中,短时间内它不会死亡。这是因为

A.可以几小时不呼吸

B.水中气体可通过口出入体内进行呼吸

C.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D.气体可通过胸、腹部气门出入体内进行呼吸

试题详情

4.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D.恒温动物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试题详情

5.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幼体经过变态发育长成成体后,在水中和陆地都能生活,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类动物属于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

试题详情

6.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试题详情

A                                 B                                 C                          D

试题详情

7.我国的“神五”、“神六”、“神七”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宇航史上的伟大壮举。你知道宇航员身上穿的宇航服的发明是仿生于

A.萤火虫的发光                                           B.乌龟的背甲

C.蝙蝠的回声定位                                        D.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

试题详情

8.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①食量大且耐饥饿,以满足飞行时所需的能量       ②直肠短不存粪便.以减轻体重

③有气囊能辅助肺呼吸                                   ④心脏占体重百分比大,心搏快

⑤发达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高耸的胸骨上,以牵动两翼扇动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9.澳大利亚草原由于牛粪的覆盖使草原严重退化,他们从中国引进蜣螂(屎壳螂),成功地清除了大部分牛粪,使草原又恢复了生态平衡。蜣螂起的作用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改良土壤

试题详情

10.目前人们认为很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这是人类通过改造以下哪种结构而获得的

A.遗传基因            B.牛、羊的乳房        C.细胞核                   D.染色体

试题详情

11.举手、抬腿、转头等任何一个动作都包括:①关节囊受到牵拉    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试题详情

12.在对动物的探究活动中,经常采用摸拟实验。模拟实验有很多优点,你认为下列哪一条属于其缺憾

A.模拟实验的结果不一定完全可靠

B.模拟的相似程度越高,实验效果越好

C.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和时间

D.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于直接用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

试题详情

13.每年东亚飞蝗一般都会光顾黄河三角洲地带,对当地的作物、草场等造成危害,下面有关东亚飞蝗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A.东亚飞蝗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B.东亚飞蝗群体活动,具有社会行为

C.东亚飞蝗的运动器官是翅和足                   D.东亚飞蝗营陆地生活,用气管呼吸

试题详情

14.放在冰箱中的食品能保持―段时间不腐败,主要是因为冰箱中

A.没有细菌            B.细菌很少            C.细菌被冻死            D.细菌繁殖很慢

试题详情

15.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哪种结构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

A.遗传物质DNA       B.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膜

试题详情

16.下列微生物能酿酒、制作面包的是

试题详情

A                                 B                                 C                                        D

试题详情

17.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通过动物的“语言”发挥作用的是

A.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                          B.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赶来吃食

C.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飞行动作告知蜜源的方向

试题详情

18.下列各组中,两种生物间关系不属于共生的是

A.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人与肠道中的大肠杆菌                             D.人与足趾上致足癣的真菌

试题详情

19.放久了的面包、馒头等食品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种微生物及其来源是

A.细菌,面粉中携带的孢子                       B.酵母菌,空气中飘来的菌丝

C.青霉,面粉中飘来的菌丝                       D.霉菌,空气中飘来的孢子

试题详情

20.一个苹果腐烂了,从烂苹果中检验出大量的杆状细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苹果被杆状细菌吃掉了

B.杆状细菌分解利用苹果内的有机物,导致苹果腐烂变质

C.苹果被杆状细菌分泌的毒素腐蚀了

D.杆状细菌寄生在苹果内使苹果患病

试题详情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选择了用捆扎龟鳍的方法进行研究,下图中分别表示他们对鱼的某种鳍进行处理的方法,请回答:

试题详情

(1)经A处理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经B处理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鱼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鱼除了具有鳍外,还有哪些特点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至少说出两条)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试题详情

22.牙齿对动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在南极的海豹在冰下游泳时,隔一段时间就会用牙齿咬破坚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海豹牙齿的损坏即意味着死亡的来临。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上图所示两类哺乳动物的牙齿类型,其中牛、马、羊、兔等哺乳动物具有的是图________所示的结构,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它们的__________生活是相适应的。从图中可以推断该动物消化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马、牛、羊都属于哺乳动物,与兔一样,它们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

(3)家猫适于捕食家鼠和野鼠,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 ] ________尖锐锋利,特别发达。

试题详情

24.当你在自然界畅游时,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和遐想,认真观察动物,仔细领略其风采,会使人受益匪浅。下图列举了几种常见动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5分)

试题详情

(1)从分类方面看,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__。

(2)从生理方面看,图中能够通过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的是____________。

(3)从发育方面看,B和C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列动物中,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帮助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5)动物自己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有机物,因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一般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和干酵母,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

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和干酵母,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

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

(1)预期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如何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