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枣庄市滕州教研协作西北区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八年级思想政治试题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话生动的表明(    )

A.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      

B.许多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就是集体利益

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互制约           

D.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源泉和基础

试题详情

2.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下列事例属于亲近社会行为的是(    )

①去边远地方义务支教 ②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③随手乱扔垃圾 ④主动挽扶盲人过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3.李健吾在其散文《雨中登泰山》中写道:“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幅潇洒的模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们在鉴赏自然风景时,需要发挥想象力

B.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C.观赏自然风景需要一定的时间限定

D.观赏风景时,距离越近,景色越全面

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和蔓延有加快的趋势,这引起了各界的普遍重视和担忧。据此回答4-5题。

试题详情

4.2005年12月,某地突然发现“禽流感”疫情。市政府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调动各方力量,马上投入到战胜“禽流感”的战斗中,防疫站全体工作人员更是一马当先,在当地人民的积极配合下,消除疫情,保障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则材料生动地反映了(    )

A.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B.人多力量大,人定胜天

C.集体的团结就是个人力量的相加        

D.个人利益对集体的团结有促进作用

试题详情

5.目前社会谈“禽”色变,人们在惊愕之余,不禁想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B.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C.人类应停止改造和利用自然               

D.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试题详情

6.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    )

A.以集体利益为重

B.以个人利益为重

C.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D.二者不可兼顾

试题详情

7.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要(    )

①学会学习    ②学会依赖   ③学会生存   ④学会交往  ⑤学会做人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这些古语和俗话告诉  我们(    )

①宽容是一种美德

②谦让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

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的较高境界

④学会大度和宽容可以使一个人拥有和谐的人际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观赏风景要有一定的(    )

A.距离    B.角度    C.时间    D.想象力

试题详情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景象属于(    )

A.宇宙之美    B.生物世界之美  C.自然风光之美  D.劳动之美

试题详情

11.下列做法不属于亲近社会行为的是(    )

A.陈水扁违背民意,执意举行“公投” 

B.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

C.环保部门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法”  

D.连战、宋楚瑜回大陆参观访问

试题详情

12.对下面的漫画理解不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没有节制的砍伐森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B.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善待自然就等于善待人类自己

C.破坏生态环境,最终会威胁人类的生存

D.人类最终会征服整个地球

试题详情

13.杨利伟、任长霞等先进人物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意为国家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    )

A.国家利益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短期利益

B.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始终是一致的

C.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可能发生冲突

D.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试题详情

14.小菲看到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感到非常兴奋。她认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穿衣要有品牌,发型要突出个性,她不仅对中学生仪表规范提出质疑,还讥讽那些严格按学校仪表要求去做的同学思想落后。小菲的思想和行为(    )

A.是一种追求时尚的正确做法

B.反映了她有追求享乐的思想动态

C.是片面认识,不利于她的全面发展

D.很勇敢,值得大家效仿

试题详情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告诉我们(    )

A.中学生只要把课本知识学好就可以了

B.实践出真知,书本知识并不重要

C.只有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

D.我们要掌握的一切知识,都要通过亲身实践获得

试题详情

16.《和大鱼一起游泳》一书中提到:“小鱼如何在浩瀚的海洋中生存?”――方略就是练就一身本领,和大鱼一起游泳。本书中“和大鱼一起游泳”表达的重点不在于“竞争”恰恰相反,是以“协作”为目的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今社会,到处都充满竞争,竞争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旋律

B.激烈竞争已取代了合作

C.在社会生活中,生存不要合作

D.合作、分享,会让我们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试题详情

17.下面的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试题详情

A.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并不十分严重,应大力发展经济

B.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我国应退耕还林,然后再发展经济

D.自然灾害后患无穷,人类对此无能为力

试题详情

8.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工作。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的一部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困土地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题详情

19.2006年8月18日,我国环保事业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科技兴环保战略。这次会议的召开(    )

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有利于教育和引导人们关爱大自然 

③能彻底根治我国现有的环境问题   

④表明环境文化已深入人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试题详情

20.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这对于我们的启示有(    )

A.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丽的,要善于去感受  

B.美有时是直观的,有时是隐蔽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欣赏和感受   

C.走进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之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D.大自然魅力无穷,我们很难学会感受自然之美。

二、请你回答

试题详情

21.对于集体的发展来说,每个成员的努力都是不可缺少的,请你写出自己有哪些方面的特长?(列举至少两个)你又可以为班集体做哪些事来为班集体作贡献?(列举不少于3件)

试题详情

22.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在周围大多数人的影响和压力下,有时会改变自己的意见,从而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是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心理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积极影响?盲目从众又有什么消极影响?

试题详情

三、漫画赏析:(12分)

23.请你观察下边漫画《儿子的疑问》请对漫画所反映的突出问题作简要评析。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四、情景表现:(8分)

24.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己遇到下列情况会怎么办,请你认真回答:

(1)有的同学乱丢乱扔废电池:_______________

(2)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水“哗哗”地流着_______________

(3)看到自己所住的社区(村庄)人们随地乱倒垃圾_______________

(4)周末与家人到郊外旅游,遇到有人打鸟_______________

五、材料分析(16分)

试题详情

25.《青岛晚报》讯,见到有人在马路边叫卖野生鸟类,被好心女大学生张欣花350元买下。后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只省级保护动物豆雁。森保站的专家告诉记者,这只鸟是一只在青岛越冬的豆雁,是省级保护动物、贩卖或者捕杀豆雁都是违法的。用兼职赚来的350元救下一只受伤的鸟,张欣觉得很值。她说:“钱没有了可以再赚,但鸟被杀了就再也没有了。”截至目前森保站已经救助了40多只野生鸟类,并被放归大自然。

回答问题

(1)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何感想?

(2)我们应该如何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3)善待大自然有何意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