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临沂市莒县下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同学们好!五月槐花飘香,山丹丹红艳,相信思品这朵美丽的花,也让你陶醉,给你启迪,请把你的收获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和同学们共同进步!祝大家做题细心,答题顺心!

一、判断选择:(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06年8月12日,l5岁的李目辉同学为抢救4名落水少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当代少年英雄的壮烈篇章。2006年9月29日,山东省政府决定,追授李目辉同学“齐鲁好少年”称号。李目辉同学维护了他人的

A.生命健康权            B.发展权                   C.人身自由权            D.身体权

试题详情

2.中学生小明因为嫉妒小华学习成绩比自己优秀,在一次考试后告诉老师和同学说小华考试作弊,他的行为侵害了小华的

A.名誉权                   B.肖像权                   C.姓名权                   D.隐私权

试题详情

3.学校八年级学生王某在父母的强迫下辍学打工,经学校和老师多次劝学也不复学。他父母说:“上学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我们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后王某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父母因此受到法律制裁,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①王某父母强迫王某辍学,没有尽到父母在义务教育实施中的法定义务,是一种违法行为。

②公民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公民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④对国家来说,公民受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4.高考结束后,刘某迟迟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自己以为落榜了,后来才得知是张某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刘某愤然将张某告上法庭,因为张某侵犯了他的

①受教育权           ②姓名权              ③荣誉权              ④肖像权              ⑤隐私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④⑤

试题详情

5.我国提倡和鼓励义务植树、尊师重教、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对于这些法律所提倡的事

A.我们可做可不做,因为它不是非做不可

B.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C.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喜好去做

D.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人去做

试题详情

6.一天晚上,小文看小强鬼鬼祟祟地从邻居家走出来,边走边把一些东西往口袋里塞,而此时邻居家却没有其他人在。第二天,小文把所看到的情况告诉了邻居。小文的做法

A.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强的隐私权

B.合法且提倡,因为有利于保护邻居家的财产安全

C.合法且不值得提倡,因为这爱管闲事的表现

D.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强的名誉权

试题详情

7.2006年9月26日新华网报道,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立案检查的主要问题是: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等。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严肃党纪、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论其职位高低

③陈良宇不会伪装

④我国法律不健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8.人们在广泛享用计算机网络的快捷、方便的同时,我国政府对网络的合理使用作了相应规定,要求公民依法规范网上行为。这主要表明

A.权利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

B.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再承担义务

C.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政府规定的

试题详情

9.八年级3班的小强同学得知校友张玉患白血病住院的消息后,决定在全校掀起为张玉捐款的活动。他找班主任谈了自己的想法,受到班主任的赞扬。你认为小强受到赞扬的原因是

A.他的行为,也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所提倡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

B.他的行为是想出风头的行为

C.他的行为是积极做宪法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

D.他的行为是每个人必须去做的行为

试题详情

10.2007年3月l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本法是根据宪法为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制定的,这说明在我国

A.公民的权利有立法保障

B.公民的权利由司法保障

C.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

D.只要有立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就得以实现

试题详情

11.在课间休息期间,小龙同学大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这说明小龙

A.没有和同学搞好关系

B.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C.在行使权利和自由同时,损害了他人合法的权利和自由

D.不知道未成年人不能享有一切权利和自由

试题详情

12.李某和吴某因事发生纠纷,李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利用手机短信发送给吴某的亲戚好友,致使吴某名誉受损。据此,吴某把李某告上法庭。法庭一审判决李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这一事例说明

①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②损害他人人格尊严,诋毁他人名誉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二、请你简答(共36分)

13.一个中学生因学习压力大,造成精神失常,开始慨叹上天的不公,扬言要杀死成绩好的同学。最终他的话成为了现实。成绩好的同学被他拿刀砍死了,而他自己则是身着炸药包,像烈士般壮烈的“牺牲”了。因为他的“壮举”,有多名同学被牵连,还把教室变成了战后的废墟……

(1)学习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后,你想对那些有轻生念头的中学生说些什么?(2分)

(2)我们应怎样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又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14分)

试题详情

14.某单位李某工作认真、出色,同事魏某产生嫉妒,再加上工作上有个问题两人分歧很大,魏某遂将李某的照片传至网上,并附有侮辱、诋毁性的文字。

(1)魏某侵犯了李某的什么权利?(4分)

(2)你认为这时李某应怎么办?(5分)

试题详情

15.王强参军前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复员到电厂由于工作努力又多次被评为劳模。他每月寄l50元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

(1)王强履行了哪些义务?(5分)

(2)你打算怎样忠实地履行义务?(6分)

试题详情

三、辨别分析(共13分)

16.有人说:我国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试题详情

四、阅读分析(共15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