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烟台市招远第二学期初三学段测评

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题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如果卷面整洁、表述规范,可酌情加1―5分,但本卷最终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第Ⅰ卷(共50分)

一、美丽人生从选择开始。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08年1月8日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闵恩泽、吴征镒两位科学家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以国家的名义给予为科学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励。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理论依据是

    A.鼓励发展科学技术是现阶段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学技术落后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发展科学技术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2.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科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这些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①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②改变了生活的意义  ③更新了生活方式

    ④拓展了生活的空间  ⑤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迷信是愚昧无知的产物,是与科学根本对立的。回答3―4题。

3.以下属于迷信思想和行为的是

    (1)算命看相  (2)祭扫烈士墓  (3)信巫不信医  (4)参观寺庙  (5)求神拜佛  (6)孝敬父母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图吉利”这一漫画说明

A.迷信思想在人们的意识中还是根深蒂固的,是永远无法消除的

B.迷信思想在社会上还存在着市场,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精神去战胜它

    C.社会还广泛存在着迷信思想,表明我国公民不具备科技文化素养

D.要消除迷信思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5.某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主题活动。“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这副对联最合适的横批是

A.依法治国    B.和谐社会           C.教育为本           D.科教兴国

6.第29届奥运会将于8月8日在北京开幕。为更好的宣传本届奥运会“科技奥运”的理念,全面展示首都的科技能力和科技成果,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①努力提高首都市民认识科技、应用科技的能力  ②广泛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  ③完善城市社区科普组织网络,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动员全体市民全员参与高科技研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地心说”流传了一千多年,哥白尼却偏偏反向思考,经过长期反复的观测、计算和验证,终于创立了“日心说”,揭开了天文和自然科学史上的一页。哥白尼的这种思维品质是

A.异想天开,是偶然的想法和行为

B.墨守陈规,不能独立思考

C.善于观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D.求异思维,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

8.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的产品日益风靡世界,但其中相当多的产品是“来料加工”、“来样制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创新能力,把“中国制造”的产品转变为“中国创造”。这是因为

A.创新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B.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创新是立国之本、发展之基

    D.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各国之间唯一重要的竞争

9.“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菜篮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饮食结    构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这正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巨大恩惠”。这段话说明

    A.高科技已成为沟通现在和未来的使者

    B.农业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C.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D.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提高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10.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句话说明

    A.中国的学生智力水平普遍不如外国的学生

    B.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C.中国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现成的东西而不会创新

    D.我国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11.某市中考招生实行优录政策,其中包括对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初中毕业生给予一定加分鼓励。这一规定意味着

    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②该市重视人才,鼓励创新 ③该市中考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④学习书本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我国法律有“母法”、“子法”之分,下列选项中的两部法律是“母法”与“子法”关系的是

    A.宪法――刑法                          B.森林法――环境保护法

    C.民法――土地法                       D.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2001―2006年连续几年的法制宣传日都是以宪法为核心,弘扬宪法精神。回答13―14题。

13.国家之所以大力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③宪法确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⑤宪法是所有法律中最严厉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4.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体现了

    A.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

    B.法制宣传就是宣传宪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宪法的保障

    D.弘扬宪法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

15.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在实践中,党员要坚持党章中“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规定,反对党组织中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执政党

    B.党章是党员的最高行为准则,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章,可以不遵守宪法

    C.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D.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有条件的

二、明白生活需要判断。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吗?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每题2分,共20分。)

16.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的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科研产品却层出不穷。

17.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18.现代迷信的迷惑性虽然减少,但危害性却大大增加。

19.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已超越美、俄等大    国。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说明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21.进行创新,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

22.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表明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23.我国现行宪法是建国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5.公民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首先应增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树立宪法观念。

第Ⅱ卷(共50分)

三、走进生活,健康成长。(共50分)

26.2006年中国科技:全面推广超级稻品种已达1.12亿亩,增产照顾112亿公斤,高产量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TD―SCDMA移动通讯技术成功问世,百姓享受到现代通讯技术的便捷;7000米载人潜水器正在研制,水下无人自治深潜技术世界领先,中华民族“遨游龙宫”的梦想不再遥远;水污染控制治理,让百姓用水更放心……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6分)

(2)举三例说明科技改变了你家的生活。(6分)

试题详情

27.下图:2006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试题详情

请回答: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什么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2分)

试题详情

28.2008年4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1日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案宣告一审判决,法院认为,陈良宇犯受贿罪,数额特别巨大;犯滥用职权罪,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认定陈良宇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4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犯滥用职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运用所学宪法的有关知识,谈谈陈良宇案件带给我们的启示。(10分)

试题详情

29.材料一:从2001年起,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2001年至2006年法制宣传目的主题都是围绕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材料二:胡锦涛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

    某校为了配合法制宣传,准备开展一系列宪法宣传活动,将分三个小组到农村、学校和政府机关进行调查。假如你是其中一个小组长,请按要求完成:

    (1)请你设计两个相关的调查问题。(2分)

    (2)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了解宪法的作用,有许多中学生不懂得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有不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清楚宪法规定的内容。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请你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怎样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1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