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格致中学二00七学年度第二学期模拟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共8页)

 (测试150分钟内完成,总分150分,试后交答题卷和作文卷)

友情提示:昨天,你既然经历了艰苦的学习,今天,你必将赢得可喜的收获!

祝你:诚实守信,沉着冷静,细致踏实,自信自强,去迎接胜利!

 

一、(80分)

1、  第三段中“文化之根”的含义是                          (2分)

试题详情

2、  作者认为“人名文化的衰败以至断裂”其原因是(2分)

(1)、                                                                 

(2)、                                                                    

试题详情

3、第八段中作者列举大量名字的用意是                                     (2分)

试题详情

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宗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B、作者认为现代名字早已无所谓文化,因为它仅仅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符号罢了。

C、作者用“有些孔子的后裔都抛弃了自己应有的辈次”这一现象来说明那个时代阶级斗争的严酷。

D、作者认为过去的秀才或私塾先生他们负起了古代人名文化的传承之责。

E、人名不再成为文化,主要是因为起名不讲究,甚至非常草率。

F、本文围绕姓氏名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展开,分析了这一文化被遗忘的现状和原因,以警策的语言呼吁必须抢救形式名字文化。

试题详情

5、综观全文,作者分别从                     这两个角度来说明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到了必须抢救并且难以传承的地步。(2分)

试题详情

6、姓名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红楼梦》中人物姓名说一说你所领悟到的文化内涵。(4分)

 

勿忘我

――访泰戈尔故居   

⑴鸟儿唱起歌来,婉转而悠长,鸟儿说起话来, 清脆而绕舌。通往西莱达的小路犹如鸟语,蜿蜒细窄绵长。一方又一方水田,一片又一片池塘,知足而宁静。无数的小河小湖,浮云在那里梦游。芒果树将影子留给树下的花草,抖落些阳光的碎屑。一片水田,刚刚收割完毕,但并不孤寂。它默默地躺在那里,望着禾苗从邻居怀里探头探脑。在另一片新绿之中,褐色的田埂像大鲶鱼拱起的脊背。

⑵一段矮墙上,坐着两个白衣人,他们怀抱着琴,吟唱着。我问莎妲芙,“他们是谁,唱的什么?”“当地农民,他们唱的是孟加拉回教诗人拉龙的歌。你知道,拉龙曾住在附近,深受泰戈尔的影响……”

⑶泰戈尔故居占地大约11公顷。三层的楼房建有两层露台。二层的凉台向前伸出,三层的露台更大,上面只有一座类似亭台的房间,房间的尖端犹如一座细小的金字塔。白墙红窗,花园环绕,玫瑰盛开,榕树亭亭如盖。西面一片大池塘,一条碎石路穿过花园,直抵水边。池上石桥一弯,池旁树影婆娑,那是一棵Bokul树,据说是泰戈尔亲手栽种的。

⑷在故居的凉台上,一条小船静静地卧在我的身旁。那条船是一条房船,取了一个和她漂泊的大河同样的名字――博多。从挂在故居底层的照片上,我看到她船头高挑,前舱宽大,上面站着一个人。后舱的木柱撑起倾斜的屋顶,框出许多拱形的门窗,一支桅杆从房顶伸出,却不是向上,而是朝前。房船除了立柱门窗,几不见船屋壁板,坐在里面一定是四面来风。

⑸西莱达的田野画出诗人的仙乡,博多河的流水搅扰着诗人的梦魂。那片池塘怀抱着星星,犹如母亲拥着她的小命芽儿。那棵Bokul树碎花飘落,也飘落着天女口中的香液。在豪雨倾盆、孤灯微弱的夜晚,在那既不想读也不能写的无眠时刻,诗人等待着黑夜退却为森林的隐士,等待着灵性的翅膀再度展开。诗人倾听着洪水与饥荒对话,也倾听着金色花绽开的声音。诗人将假模假式的英文诗歌评论掷向桌面,却让无言的月光流泻出永恒的哲思。和莫扎特一样,无论真实的人生如何,泰戈尔只向世界展现自然和人类最淳朴的美,而这美最具有神性。

⑺这座房子有15个房间,只有一楼挂着照片、画作和手迹的复制品,不多的家具分散在几个房间里,也未标明是否为泰戈尔或家族的遗物。照片中只有三张和本地有关:房子、船屋、还有一张是泰戈尔全家在房前的合影。据说泰戈尔来此8年之后,其家人才从加尔各答过来团聚,估计这合影是在1898年之后拍摄的。

⑻在俄国,我曾走访托尔斯泰庄园,普希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居,我也曾在罗马排队进入济慈故去的房间。就自然环境而言,只有西莱达的泰戈尔故居能与图拉的托翁庄园媲美。

⑼在西莱达,我自由自在地走着。我走到池塘旁,坐在Bokul树下。那树正开着黄白色的花,细小而清香,人们把这花穿成手环和项链,一个孩子给了我一串,我挂在脖子上。我再次登上顶楼,遥望树海和博多河。我想象着泰戈尔在房船上写《金色的帆船》和《江河集》,在孟加拉的田野里写《收获集》,而在那棵树下写《吉檀迦利》。

⑽太阳斜了,疲倦的光流连在树海上,我依然站在西莱达故居的顶楼上。绿树哼鸣着,似乎那不仅是树的哼鸣,好像有人在唱。细听,果然是水边传来的声音。我跑下楼,胸前的花环跳跃着。沿着碎石路,穿过花园矮墙,歌声越来越近。

⑾歌声来自池塘边。

⑿在闪动着夕阳的池水旁,在那落花飘飘的Bokul树下,一个老人、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孩子正在弹唱。中年人举起单弦琴,前后摇动,绷出铮铮之音。老人敲着小铜镲,孩子和中年人高声唱着。童音带着村野的稚气,中年人的声音并不浑厚,含着甜味。树影和石桥在水面上流动着。在“守财奴”般的夕阳藏起它的金子之前,人们围坐四周,低头听着,以手拍打着地面。

⒀中年人和孩子继续唱着:“当我的脚印不再印在这条小路上,当我不再在这条河上划船,那时候,你可会记得我?当灰尘布满琴弦,当枝蔓爬满房屋的围墙,当花园成为莽丛,当苔藓环绕着池塘的边缘,那时候,你可会记得我?”

⒁哦,我们怎能忘记你,虽然你“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我们怎会忘记你!你的诗“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 注:《吉檀迦利》,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文中所唱歌词、所用诗句都出自泰戈尔诗歌 ]

试题详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任选6空)(6分)

13、⑴、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⑵、独学而无友,               。              (《礼记?学记》)

⑶、映阶碧草自春色,                 。        (杜甫《蜀相》)

⑷、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⑸、万里寒光生积雪,                 。        (祖咏《望蓟门》)

⑹、橘生淮南则为橘,                 。        (《晏子春秋》)

⑺、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⑻、辅车相依,                  。              (《左传?僖公五年》)

 

汉宫春  梅    [ 宋 ]  晁冲之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依、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释:君,春神。故人,林逋。]

试题详情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二、( 70分)

1、(2分)姓氏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以及姓氏所承载的祖先的艰难经历、业绩名望,和与之相联的那个岁月的社会风情、时代风云。

试题详情

2、(2分)取名蜂拥趋附。  人名文化传承载体的丧失。

试题详情

3、(2分)说明现在的名字简单直白,不但失去了文化,就连最直接的区别功能也荡然无存。

试题详情

4、(6分)D  F

试题详情

5、(2分)姓氏和名字

试题详情

6、(4分)正确列举《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1分,其中的文化蕴涵2分,语言1分。

(二)(19分)

试题详情

7、(1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复活》)

试题详情

8、(2分)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通往西莱达路上的优美环境 ⑵、为下文介绍泰戈尔故居作铺垫(起烘托作用)

试题详情

9、(3分)用反语(引用)风趣(幽默)地描绘夕阳西下依依不舍的情致,侧面赞颂泰戈尔诗歌的艺术魅力

试题详情

10、(3分)⑴、自然环境优美 ⑵、建筑风格独特 ⑶、人文气息浓厚

试题详情

11、(6分)C  F

试题详情

12、(4分)作品以“Bokul树”为线索,先写泰戈尔种的“Bokul树”引出记叙的对象“泰戈尔故居”,接着写泰戈尔在“Bokul树”下思考着如何展现自然和人类最淳朴的美,并且创作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最后写在“Bokul树”人们深深地思念着泰戈尔。

(三)(6分)

试题详情

13、(6分)⑴、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  ⑵、则孤陋而寡闻  ⑶、、隔叶黄鹂空好音

⑷相见时难别亦难  ⑸、三边曙色动危旌  ⑹、生于淮北则为枳  ⑺、洛阳亲友如相问  ⑻、唇亡齿寒

(四)(8分)

试题详情

14、(1分)咏物

试题详情

15、(3分)B

试题详情

16、(4分)梅潇洒而孤独,不怕“雪压风欺”;无惧被“冷落”;梅清高(高洁),宁居“茅舍疏篱”面对“清浅小溪”,而远离“玉堂”;梅孤芳自赏(拔俗、脱俗),宁愿“空自依”、自赏“风流”,而“未减清香”。(写出1点给2分)

(五)(17分)

试题详情

17、(4分)⑴、厉害 、严重、过分 ⑵、到、去  ⑶、放下  ⑷、劝告

试题详情

18、(6分)⑴、难道是我居住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有所缺漏吗  (“岂”、“卜”、“阙”、各1分) ⑵、生活贫困,自己耕种,带着经书去干农活(“躬自”、“稼穑”、“农”各1分)

试题详情

19、(2分)A

试题详情

20、(2分)B

试题详情

21、(3分)勇于改正错误(接受教诲),勤奋刻苦,有高尚志向

(六)(1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