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铝化学性质“复式教学”设计

 

采用“复式教学法”是提高普通中学化学成绩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因为不仅满足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的需要,也能提高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积极性,“复式教学法”就是把一个班作为复式班一样来进行教学,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按程度分班

首先对一个班级经过几次测验,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绩进行分析,把学习积极性高和学习基础较好一些的学生编一个班,为了便于说明把这个班记作甲班,把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编一个班,记作乙班。(但一定要学生自愿参加乙班,并且人数不宜太多,一般控制在十几人左右。)

二、备课

备课时必须搞明确各节教材的知识要点及甲班、乙班学生各自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措施和教学过程。此外还应当考虑好课内的时间安排和课堂纪律的控制并将甲班、乙班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按甲班的教学目标编写好本节课的思考题抄在小黑板上,留作学生阅读教材时用。

三、授课

每节课基本上按下面方式进行教学,甲班的学生按教学目标自己去阅读教材,并思考小黑板上的思考题,有演示实验,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边实验、边阅读、边思考,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基础好的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大约要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甲班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教师着重围绕重点和基础知识对乙班进行教学,如进行镁、铝的化学性质教学时,教师主要围绕镁、铝跟氧气、酸反应,铝和NaOH溶液和某些氧化物反应进行教学,教师边实验,边讲解实验现象,着重进行反应方程式书写的练习(有些同学连氧化铝的分子式都不会写等等),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写分子式,怎样书写反应方程式,教这些基本内容后,就布置好课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对照一下教学目标后再阅读一下教材,然后再做课堂练习,乙班学生大约要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乙班做练习的同时,把甲班学生集中起来,师生共同讨论所布置的思考题,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精讲,如镁、铝的化学性质一节,教师精讲NaOH溶液反应。

第一步氢氧化钠溶液和铝表面的氧化膜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此反应说明了氧化铝具有酸性)

第二步铝是活泼金属可以和水反应:

第三步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以进一步和氢氧化钠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

可将Al(OH)3看成HAlO2+H2O的形式

合并第二、第三步反应得: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学生练习这样三道题:

1.哪些性质说明镁、铝都是活泼金属?哪些性质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性强?

2.从哪些实验事实说明铝是具有两性特征的金属,从它在周期中的位置分析原因。

3.在硫酸铝的稀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后有什么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甲班学生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把乙班学生集中起来,让学生回答所做课堂练习或上黑板来写反应方程式,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原因,进清道理,及时矫正。

然后教师集中全体学生,先请乙班的学生归纳镁、铝的化学性质,再请甲班的学生加以补充,最后归纳如下:

1.镁、铝都是活泼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2.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3.铝具有两性特征,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

最后根据学习程度不同布置不同难度和量的作业,甲班的学生要做课本的作业和补充一些课外习题,而乙班的学生就做课本后面的作业,要求自己做,不能抄,整节内容全部结束时用十分钟进行小测验,有时间安排在本节课内进行,没有时间可安排在下节课开始时十分钟内进行,命题要求:80%按乙班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命题,20%按甲班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这样测验下来,基本上都能通过,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实践结果,“复式教学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化学基础差的学生反映用这种教学方法好,“使我们感到每节都有收获,改变了原来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的感觉”,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反映“这种教学方法好,使我们感到吃得饱,有动手、动脑的机会”,正如某同学所说的那样,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好,能把我们这样差的班级教好。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复式教学法”是好的,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也树立了学习信心,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