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地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 (共60分)

6ec8aac122bd4f6e1.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试题详情

  A.66.5°            B.23.5°°

试题详情

  C.23.5°            D.66.5°

试题详情

2.旗杆影端位于②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A.3月21日       B.6月22日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C.9月23日       D.12月22 H

试题详情

3.旗杆影端位置由②变为③的过程中

A.地球公转线速度逐渐加快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图2为“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4.甲地的气压

  A.小于1012百帕    B.大于。1008百帕

  C.小于1028百帕    D.大于1032百帕

试题详情

5.乙、丙两地

  A.受冷锋影响       B.受暖锋影响

  C.受气旋影响       D.受反气旋影响

试题详情

6.与丙地相比,丁地

  A.气温较高        B.气压较低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C.风速较大        D.云量较多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图3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试题详情

7.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文化区    B.住宅区、行政区

  C.住宅区、商业区    D.行政区、文化区

试题详情

8.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

  该城最有可能位于

  A.巴西东南部         B.我国东部沿海

  C.印度半岛           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试题详情

9.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

  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图4为“2008年我国甘蔗播种面积省区占比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0.影响甘蔗集中分布在南方省区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气候

试题详情

11.与广东相比,海南省甘蔗播种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距离更近    B.交通更便捷

  C.生产成本更低    D.技术更先进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表1为“2008年我国人口统计表”。读表完成12~13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2.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

  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

  D.经济增长快,城市化水平高

试题详情

13.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教育、医疗压力过大

  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

  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

  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4―16题。

试题详情

14.“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试题详情

15.“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试题详情

16.“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图5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17.有关中低纬海域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寒流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为暖流

  C.呈反气旋型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

  D.呈气旋型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试题详情

18.日本暖流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B.减缓了海轮北上的航速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C.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D.缩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试题详情

图6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图7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9题。6ec8aac122bd4f6e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试题详情

19.图6中的地质作用与甲、乙、丙、丁四处岩石的形成,相对应的是

  A.①一丁处    B.②一丙处    c.③一乙处    D.④一甲处

  图8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20.该城区由I到Ⅱ的发展过程中

  A.交通运输方式增多

  B.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C.区域开放程度提高

  D.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试题详情

21.该城区工业

  A.产品联系紧密

  B.技术协作密切

  C.规模效应增强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D.企业竞争激烈

 

  图9为“黄河流域及相邻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2~24题。

试题详情

22.图示区域中,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A.青、甘、宁、陕

  B.新、宁、川、渝

  C.内蒙古、晋、豫、鲁

  D.晋、豫、冀、皖

试题详情

23.黄河流域开发的重点有

  A.挖掘土地潜力,发展粮食生产

  B.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C.修建水利工程,发展航运旅游

  D.加强流域管理,发展节水产业

试题详情

24.综合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   

  A.大力植树种草,改良生态环境    B.建设人工草场,提高牧业产出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济    D.沟谷打坝建库,扩大灌溉面积

  

 

图10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11为“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

试题详情

25.甲、乙两区域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有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A.年径流量大

  B.径流季节变化明显

  C.含沙量高

  D。无结冰期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26.东水西调对甲区域的影响主要有

  A.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

  B.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C.减轻了土壤盐碱化

  D.加重了环境污染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计60分。

27.图12为“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有  ▲  ,主要原因是  ▲  。(4分)

(2)松嫩平原多沼泽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3分)

(3)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上,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  ▲  。(3分)

(4)松嫩平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上,克服措施主要有  ▲  。(4分)

 

 

 

 

 

 

试题详情

28.我国可开发风能超过10亿千瓦,风能是我国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图13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  上等地区为风能资源丰富区。甲区 季风力较大,原因是 。(5分)

(2)乙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有  ▲  。(3分)

(3)简述乙省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  ▲  (3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图14为“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1)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区域发展的特点有  ▲  。(3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2)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同发展,你认为苏中、苏北可以引进苏南的  ▲  ,大力发展  ▲  型和  ▲  型产业,提升区域  ▲  ,推进  ▲    化进程。(6分)

(3)简述当前苏南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的途径。  ▲   (6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B.【旅游地理】图16为“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景观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是 。(2分)

(2)桂林山水主要是由  ▲  而成。游览桂林山水的最佳方式是  ▲  。(2分)

(3)“西藏游”已经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线。西藏发展旅游业的条件有  ▲  ,其发展旅游业须重点防范的负面影响有  ▲  。(6分)   

 

 

C.【城乡规划】图17为“某历史古城城市用地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1)该古城形成的区位条件有  ;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4分)

(2)在古城区改造中,地方政府应注意保护  等。(2分)

(3)拟建一大型批发市场,宜选建在①、②两地中  地,理由是  。(4分)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D.【环境保护】在农牧交错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易导致大面积土地退化或沙化;在依靠灌溉的绿  洲地区,由于上游不合理的用水和扩耕,会造成下游绿洲的消亡。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图18为“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0分)

 

 (1)目前,我国耕地形势严峻,其主要表现为  ▲  。(3分)

(2)导致我国耕地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  ▲  。(3分)

(3)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4分)

 

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D    3.B    4.D    5.C    6.C    7.C    8.D    9.A    10.D

    1 1.C    12.C    13.A    14.A    15.B    16.D    17.C    18.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9.BC  20.BC  21.CD  22.AC  23.BD 24.AC  25.BD  26.A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60分。

    27.(14分)    ’

    (1)山地多,高原、平原少;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山地多地形雨;西部内陆距海远(4分)

    (2)中间地势较低,易积水;气候寒冷,蒸发弱;多冻土,水分不易下渗(3分)

    (3)商品谷物农业(1分)答题要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2分)

    (4)低温内涝(2分)答题要点:培育耐寒品种;发展大棚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答对2点给2分)

    28.(11分)

    (1)内蒙古黑龙江台湾岛海南岛东部沿海(2分)(答对2地区给2分)冬(春)季(1分)接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

    (2)答题要点:常规能源短缺;能源供求矛盾突出;风能资源较丰富(3分)

    (3)答题要点:减少酸雨危害;缓解气候变暖;减轻环境污染。(3分)

    29.(15分)答题要点:

    (1)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人均粮食产量低(3分)    ‘

    (2)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2分)(答对2点给2分)劳动力指向(密集)资源指向(密集)产业(经济)城市(4分)

    (3)困难:土地租金高;劳动力不足;环境质量下降;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市场萎缩。(3分)(答对3点给3分)

    途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与竞争力;引进劳力;实施产业转移;提高环境质量。(3分)(答对3点给3分)

  30.A.【海洋地理】(10分)

    (1)多优良港湾;海域广阔(或滩涂宽广);海洋资源丰富(3分)

    (2)②废水排放量大;表层海水温度高(3分)

    (3)答题要点:实行清洁生产(或推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水的综合利用;实施污水的达标排放;禁止含磷洗涤剂销售与使用;加强以法治污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建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报体系(4分)(答对4点给4分)

  B.【旅游地理】(10分)    .

  (1)武陵源泰山(2分)

  (2)石灰岩被流水侵蚀、溶蚀乘船游览(2分)

  (3)答题要点:游览价值高;远离客源地;交通通达度仍较低;地区接待能力较低(3分)(答对3点给3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文物(3分)

    C.【城乡规划】(10分)

    (1)水运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农业发达(3分)(答对3点给3分)煤铁资源的开发利用(1分)

    (2)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2分)

    (3)①(1分)不占用农田;地租成本较低;交通便利(3分)

    D.【环境保护】(10分)答题要点:

    (1)耕地数量急剧减少;人均耕地面积锐减;耕地质量退化(3分)

    (2)灾毁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3分)(答对3点给3分)

    (3)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进灌溉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依法保护耕地(4分)(答对4点给4分)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7caiedu.cn 提供!


同步练习册答案